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和空中优势概念,并在实践上主动寻求德国和日本空军的主力决战,以期在地面全面打败对手之前,就抢先全面占有天空打击主动。
于是战术空军转变成了战略空军。1991年海湾战争更由于卫星制导的巡航导弹的加盟,以及全面制空导致的制战场信息权,使美国军方对全面空中优势的追求更加执着狂热。
可以推论,美国的空中优势既是其强项也是其要害。欲在当代常规战争中制胜美国,就要在平时高速发展航空产业和文化,战时应首先重点打击钳制对方空中能力。即使不能取得对其的全面空中优势,也至少要做到不让其从容拿到制空权。除了在空中直接争夺制空权外,还必须主动出击其太空卫星、陆基机场和海基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即争取先期消灭或瘫痪其侦察制导、出动战机和发射巡航导弹的能力。
另外,依赖技术与设备的致命弱点,是其信息链,合成链和供给链拉得很长,环节众多。线性结构,最怕程序的断裂或错乱。不难发现,美国自1990年以来打胜的几场局部高科技战争,都是在对手无法威胁其信息,合成和供应链,以致其能从容展开攻击,配合与支援的条件下进行的。
于是,这样的胜利还不足为训。与美国较量,关键首先在天空和太空,而且,其优势与劣势其实是一样的显著。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6章 直面生存竞争
刚到美国时,有一美国人对笔者说:欢迎来到“丛林社会”!当时我还纳闷:不是说美国是高度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吗?这与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有多大关系呢?
后来逐步发现,美国人讲“丛林社会”,主要是为了强调美国社会的强烈个人主义色彩和价值。尤其对来自东方文化的人们而言,原先习惯了有国家、单位和家庭的各种“照顾”,那么到美国来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己照顾自己,这一特点尤其表现在早期创业阶段。
既然自己照顾自己,那就必然经过一番智力、心理及生理诸方面的个人奋斗。而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本钱,就是个体全面的强健和优势。当然,并非说片面的优势不能取得成功,但那样的成功往往是脆弱和缺乏耐力的。
中国学生学者自费出国,基本就准备三件事:学历、外语(包括应对有关考试)和学费或奖学金。中国人出国做生意或考察,也就是准备钱财、西装和照相机、摄像机。
至于到了西方“丛林社会”如何从实用角度尽快熟悉所在国的人情世故以做到趋利避害,如何根据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自己个人奋斗的方略等等这样关键重要的环节,却很少有所准备。
譬如种族问题。西方社会不少是多种族文化。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恶性的纷争或挑衅。但大多数中国人对国外种族问题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结果吃亏遭损。如果在出国准备过程中,能在这方面有基本的常识和实际应对训练,结果就会好得多。
再譬如涉外冲突问题,一旦遇事,在西方人的强壮与蛮横面前,中国的“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们如何应对,估计一般人都是心中无底。
最近在德国,就有中国学生在工厂实习时遭遇德方身高体壮的蓝领无赖。德国无赖提出荒谬要求遭拒绝后,便大打出手,最后直接导致该中国学生死亡。但案发后经德国法庭审理宣判,该蓄意杀人犯只被判处了七年半的监禁——“丛林法则”不幸应验。
因此在出国准备中,必须尽早熟悉对方的基本执法司法程序,大众文化与治安环境,犯罪率与特点,及参加强体防身培训等等。参加强体防身培训,不是说要在短时间内把书生变成壮汉,而是应从中华文化5000年武术击技的源泉里抽取精华式的“杀手锏”,传教给受培训者,供其在国外如遇非常场合时使用。做好了,这还会是一个很有利润的商机呢。
毛泽东年轻时就已认识到:“欲文明其精神,自先野蛮其体魄。”否则,恐怕是很难过了文明竞争这一关的。西方人的文明训练,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吃硬不吃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还深藏在其骨子里,以至于其民族种族内部都是这样的关系准则,人之常情经常还不如人狗之亲。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秩序是靠强力和冷漠来维持的,逞强者主导,示弱者则处处受限制和被动,连普通的治安和交通警察都需每日地荷枪实弹。如果跑到这里来还只知搞什么温良恭俭让,那可真是所谓“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了。中国人,你必须准备好!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7章 美国“坏孩子”
相比于世界其他文化,美国文化对所谓“坏孩子”有着相当大的容忍度甚至偏爱,这也多少源自美国社会的价值多元和强烈个人主义传统。
且不说好莱坞电影乐此不疲地正面表现《虎豹小霸王》、《教父》、《骗子外传》这样的强盗题材,现实生活中的总统布什、NBA球星罗德曼、及不少遍布世界的美国大兵,都曾经或仍然是“坏孩子”。
小布什年轻时酗酒吸毒,不谙学业,一直到了40岁才如大梦初醒,现在还能荣登美国总统宝座,颇有些“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思;前NBA球员丹尼斯·罗德曼是有名的坏小子;球场内外都是我行我素,常出“事故”,然而他却是愈坏愈俏,大众皆为之喝采着迷。
至于美国的大兵们(包括女兵在内),在世界各地并没少做坏事,最近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虐俘”恶行更是倒了大家的胃口。但美国的子民和媒体,为此事则是更多地责备政府,对大兵们却“相当理解”。
美国人对“坏”的两种态度乃值得玩味。首先,认为所谓“坏”其实是正常人性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凶狠、狂放、傲慢,狡诈等因素。只要不让坏占了压倒性优势,一定的坏反而让人更真实、有见地、出活力、能“以毒攻毒”。
“坏”与“好”一样重要,是生命的必要张力。一如雄鹰既要能潇洒地展翅蓝天,也要会出其不意地凶恶捕食,而不可像孱弱无用的屋宇间筑巢的麻雀。
再者,美国人不太担心全开放式社会令人眼花缭乱,认为人生与社会的各种诱惑及陷阱是客观存在,强行阻断不可能也不是办法,只有在自己或孩子的选择能力培养上多下功夫。“好”是不错,但“太好”了人就没了锐气;“太坏”了不行,但有点坏即是最好。
当然,开放选择自有失败与失控的代价,即有些人会选择(也有被迫)彻底败坏。美国黑人和拉丁裔青年的高犯罪率,主要由下层青年组成的美国军队频出犯罪与违纪丑闻等,皆是例证。
但美国社会与文化仍大胆全面地坚持开放式选择,并没有因噎废食,因小失大。毕竟,在经过各种选择的历练后,绝大部分人能在身心包容、奋斗能力、自我与社会互动、应付变化与危机考验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大可不必一听到坏就紧张,或者说到好就大意,二者之间的有机平衡,可能才是最重要与合理的。这样还可增加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活力与创造力。
第二部分 跨越心灵 拿捏对手第8章 战争风云
宏观的估计,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至今,在对外战争方面大约已花去了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与财力。历届美国总统在任期间,如果不打上它几仗,好像就无法向国家和自己交待,就没有真正完成“总统应负的责任”。
二战后,美国接着卷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前后长达25年之久。经过里根时代约8年的修养生息,又打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再经过克林顿时期相对平和的8年,元气回升,目前又在小布什的带领下发动了第二次海湾战争。
美国对战争的“情有独钟”,还表现在日常文化中,什么“老兵节”、“国殇日”、“越战纪念墙”、“韩战雕塑群”、以至新近落成的“二战纪念碑”等等。每到“国殇日”,都要有老兵或其家属站出来,挥泪回忆一番战争的艰苦卓绝感受与生离死别之情。
但一个突出特点是,由于战火从未直接在美国大陆本土燃烧过,美国百姓很少有对战争破坏与灾难的全面体验,如家园遭涂炭,妻女遇强暴,儿童死于非命,资源横受掠夺等等。
迄今为止,战争对绝大部分美国人而言,还太像电脑游戏中高科技对抗,及好莱坞的惊险打仗镜头。于是,美国人追忆反思战争的片面,会促使其一直打下去,要打到悟出更深刻教训才会告一段落。
反观东亚与中国这边,除了少数日本右翼政客的怀旧叫嚣外,恐怕包括大多数日本普通人民在内,大家都对战争的兴趣不大。历史的教训太深刻了:和为贵,和气才能发展生财!
而目前在亚太地区的最大战争隐患,无疑来自台湾岛上的“台独坐大”。有台湾知识分子说,中国大陆的“大一统”意识,使其采取武力威胁台湾。这实在是胡扯。无需任何激动煽情,中国人反对“台独”分裂,收回属于自己的国土,乃是一个常识。
最近美国与西欧刚刚忙完纪念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60周年。而当今世界上对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仍最感兴趣的国家,恐怕非中国莫属。当然,由于多年无战事,纸上谈兵已成了隐患。
譬如最近在中国国内有一种说法,说如在台海发起登陆作战,大陆方面还不具备像“诺曼底登陆战役”时盟军对德军的绝对制空权。问题是:制空权是靠动态争取来的,还是电脑前静态比较出来的?盟军登陆时拥有制空权,是由于事先的连续战斗已瘫痪压倒了德国空军。
看来战争危险,不会战争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