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星驰映画-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林足球》的大纲是周星驰想到的,然后再和其他人一起来头脑风暴。“剧本的第一步是先确立有少林武功和足球两种概念,而且这部电影一定是喜剧,最重要还是健康励志的喜剧,然后大家朝这个方向去想。”    
    事实上以足球为题材的电影非常少,因为很难在球赛和剧情之间取得平衡,《少林足球》还要加入喜剧与功夫元素,实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由《食神》开始,我已经希望在题材上做到‘共通’,饮食基本上是世界性的题材,《少林足球》也是希望能做到这一点。这部电影我不但希望打入内地市场,还想打入印度、巴基斯坦、美国、欧洲、日本……总之是有人的地方都想。任何事业包括电影,不开拓市场一定是没得做。”    
    《少林足球》拍摄地点是在可以容纳4万人的珠海大球场。如果要坐满4万个观众席,群众演员的费用非常惊人,而用电脑特效也是价格不菲。最后星辉公司就想到请珠海市民免费入场参观周星驰拍电影,还每日举行抽奖游戏,得奖者可以和周星驰合影。结果,每天都有几千人到场,有些闲着没事做的住家妈妈还天天带小孩来参加,空下来时就坐在旁边织毛衣打发时间。    
    影评人余晖在一篇名为《香港喜剧电影的危机——周星驰对周星驰》的文章里这样说:“《少林足球》所显现的‘周星驰现象’,缺少了以前周星驰电影里的成功要素,尤其是把地道的香港文化提升到普遍人类文化的特质这一方面。《少林足球》的特色不在于少林与足球的结合这一方面,固然两者均不是香港地道文化的象征;而是看不见香港的地道文化,更重要是周星驰的电影的内涵及元素,竟不知不觉被日本文化所取代。其实,少林跟足球的结合,是颇有新意的,但却仅是全片的幌子而已。《少林足球》的首尾是《魔女宅急便》的化身,它的过度是《五个相扑的少年》,它的转及结是《足球少将》的形体。周星驰电影的成功、周星驰现象的存在意义是因为其成功把别人的文化借来,结合地道香港的文化特色,再重新演绎并达至普遍喜剧的特色及时代的意义。笔者期待周星驰的‘腐朽化神奇’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即使计算机科技如何先进新颖,但无补于全片的空洞及在文化层面上的模糊。最讽刺的是,《少林足球》的主题,就是想唤醒人们对传统过时、不合时宜的文化作重新评鉴,并希望能重新包装达至古为今用。可是电影却偏偏欠了周星驰从前最佳的元素。”    
    这篇颇有代表性的批评类影评认为《少林足球》存在着某种吊诡,因为“周星驰”消灭了“周星驰”。他确实是看到了一些变化,但他没有理解到周星驰的新方向。    
    尽管有类似以上那样的批判《少林足球》,怀念从前周星驰喜剧风格的酷评,但周星驰本人则是把《少林足球》当作自己的成功作品来看待的。因为这是他对自己的一次脱胎换骨。他就曾经明确地说过,“两部电影中我是比较喜欢《少林足球》。但《喜剧之王》是比较重要。因为没有《喜剧之王》的失败,就没有《少林足球》的成功。”    
    “《少林足球》这部片子是属于体育励志的电影,现今的电影中这样的影片比较少,而且像这种将中国武术和足球融在一块的电影我还没有看到过。我不敢说它比《大话西游》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我觉得作为我来说,作为一个演员、作为一个导演,《少林足球》在整体上比《大话西游》有进步。”    
    事实上,周星弛的《少林足球》从被推出以后就以滔滔江水之势狠扫了全香港本已经死气沉沉的电影票房市场。周星驰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给游弋在生死边缘的香港影坛注入了强势与新鲜的活力剂。《少林足球》在香港累积票房达港币6千3百多万元,打破了成龙《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1996年创下之港币5千7百51万多元的纪录,成为至2001年为止香港电影史上最卖座的港片。除了在内地因为审查手续违规未获公映外,《少林足球》还在海外市场如日本韩国亦有较丰厚的斩获。    
    周星驰说,“中国电影都要走向国际化,不单是我的,还有包括香港在内的全中国电影。怎么走?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人一起努力,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用画面和动作。还有就是我本身对功夫、对动作场面有兴趣,而不是要达到一个目标勉强自己去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食神》在欧美、日本也开始受到注意,因为‘吃’这个题材比较世界性。《食神》也是很动作化的片子。到了《少林足球》,开始一点点接近目标,它是香港最卖座的本土电影,排名‘日本最卖座的香港电影’的第三,日本人看字幕,不懂我说什么,但是他们喜爱,在欧洲比如说意大利、法国都有不错的反应。这也说明了这部电影已经受到了不同地方的人的喜欢,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说明我的目标是可以继续下去的。惟一可惜的是《少林足球》在内地没有正式公映,在美国也不是很正常的公映,只是局限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它没有拿到真正的回报。”    
    关于《少林足球》内地违规,中国电影合拍公司副总经理薛桂枝2005年1月曾对《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说:“2001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以协拍片立项,但当时少林寺认为影片片名有损少林寺的名声,要求更改片名。”因为涉及到敏感的宗教问题,合拍公司向港方负责人提出更改片名的要求,但对方说片名改动会影响影片的海外销售。经商议后同意将片名改为——《功夫足球》。但当2001年7月2日影片上映时,铺天盖地的海报上都写着《少林足球》,压根就没有出现《功夫足球》这几个字。“按照规定,我们立刻给了出品方香港寰宇公司一个‘一年内不允许到内地来拍片’的处分。”


《周星驰映画》 三周星驰接受《电影双周刊》采访(3)

    《少林足球》不但又创造了全香港历史最高的票房记录,也把一直与奖项擦边的周星弛推向了商业电影的神坛,其意义与开拓性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经典影片所无法比拟。在2002年,周星弛以《少林足球》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奖等7个奖项以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视觉特效奖。从此打开了香港金像奖直接面对喜剧演员与影片的门户,也开创了喜剧演员正式在电影学术界挂牌登堂入室的先河。    
    周星驰还有另一个收获,“拍完《少林足球》之后,我越发认为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果。我如果能够把多一点东西给其他演员,自己就可以比较专注于导演的工作,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平衡,因为我还是希望能够演出,但是从职能上讲,我会更专注于导演的工作。”    
    在拍《少林足球》期间,传出了周星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个绯闻:2000年10月,有香港杂志拍到周星驰与赵薇牵手月下漫步珠海度假村的镜头,甚至吻别珠海码头。此后双方都没有认真回应过。不过受到绯闻攻击以后,来自内地的赵薇倒是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划清界线”再也不愿和周星驰合作,她曾对媒体公开说过,“将来不排除有合作的机会,但现在一点都没有。”看来虽然有低调的于文凤,超强人气的周星驰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香港娱乐杂志的绯闻新闻源头,不管他有没有做过,绯闻都会扑上来。    
    拍摄《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也是周星驰摸索自己前进道路、创造自己品牌的时期。这两部电影都是周星驰自己有股份的“星辉”公司投资的,在影片开拍之前,具有深远眼光的周星驰为了解决香港电影后继乏人的情况,他采取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大规模的演员招募活动,借助自己的影响力,给普通人一个演戏的机会,也是给周星驰去接触更多的草根阶层有趣人物的一个机会。周星驰把新片宣传与招募新人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与几乎同期的内地导演张艺谋的做法非常一致。1998年张艺谋拍《我的父亲母亲》里选用章子仪就有类似手法,以后也屡次使用。但周星驰比张艺谋更放得开,他不是在专业的戏校或训练班里,而是直接在社会里,走上街头。    
    1998年,周星驰先是在香港举办了“喜剧之王训练班”,吸引了逾万名香港市民参与。两年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次培训班得到好多朋友支持,萧芳芳、成龙等都来授课,我好多谢他们。至于我自己,只有第一堂课是我上的,但不是授课,讲讲自己从艺的经验罢了。其实,我自己也是培训班出身的。其实培养新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拍摄现场。我已开始筹划在内地,主要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各办一个‘喜剧之王’戏校——‘喜剧之王’只是一个名字。如果有人想参加但又想演悲剧,一样欢迎,我们没有将之区分。”后来这个学校并没有在内地办成。    
    在“喜剧之王训练班”开办时,李力持说过,周星驰以前太脱离群众。这当然是指他被人称为“星爷”之后的事。周星驰的成功,本来是因为贴近群众,带点草根味,被视为是草根英雄。有人指出,周星驰在电视及电影的早期演出,都是以小人物心态挑战建制,以无厘头摧毁固有逻辑,带来荒谬的搞笑效果。自从被封为“星爷”后,从他的电影中,我们不再看到以往的小子心态,最常见的反而是他演狂妄嚣张的人物,忽然遭受打击,至一无所有,最后重新振作,比以前更成功。由《武状元苏乞儿》到《食神》都是这种模式。到《喜剧之王》,他演一个空有演技理论的失败者,在找寻成功的路途中找到真感情,可以看到他想回到群众头。因此“喜剧之王训练班”的学员让周星驰重新意识到渴望成名的心态,相信刺激了他的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