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走一步就是天堂-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在家里或单位,你会向别人咆哮吗?    
        (3)在别人面前,会不会老担心别人对你有看法?    
        (4)是不是常有“今不如昔”的感觉?    
        (5)与生人见面会不会胆怯?    
        (6)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新事情,会不会心慌?    
        (7)失业可怕吗?    
        (8)怕找新职业吗?    
        (9)每当上司找你谈话时,你会忸怩不安吗?    
        九道答题中,如果有一个“是”或类似肯定的答案,那便是危险的信号。    
        战胜自卑的途径,在于分析自卑心理,比如,确定你的问题属于以上九题中的哪一种,然后溯本求源,追根到底,排除心理障碍。此为一。    
        第二,正确评估自己的才能与特殊技能。你不妨把自己的价值写在纸上,一五一十客观地分析、把握自己的能力。比如,你会写文章啦,你善于应酬呀,你会打字啊等等。如此一摆,你必定会发现自己原来颇有能力,比起同龄人,还要优越得多。    
        第三,不要太宽容自己。自己的问题,必须认认真真、堂堂正正地正面解决。如果你怕在大众面前说话,就应找机会毅然在大众面前说话。如果你觉得应该向上司要求加薪,就不应迟疑,立刻直接要求。结果不是同意,便是没有消息,但无论如何总比闷在心里好得多。    
        第四,大胆开展工作。与其害心病,不如立刻行动。你将因完成了工作,而逐步建立信心。有自信心,不但可得到物质的报酬,还能获得赏识与赞扬。这是一种连锁反应。自信助你完成工作,工作的完成让你更加自信。这种连锁反应又成了向成功迈进的催化剂,你将担当更大的责任,走上更重要的岗位。    
        第五,踩在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科学史》一书作者沙玉彦说过:“研究科学必须破除成见,绝不能因为这是古人已说过的,就很相信。尤其是对于那些名人的言论,更不能因为他名誉很大的缘故,就无论哪样都是正确的……”牛顿认为:光是由一道直线运动的粒子组成的,即所谓光的“微粒说”。也许是由于牛顿的巨大权威吧,18世纪整整100年间光学研究没有任何重要进展。1801年,一个勇敢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站了出来。他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出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正由于托马斯·杨没有被牛顿的权威所吓倒,敢于创新,所以在发展光的“波动说”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吗?    
        你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就意味着你有了捕捉机遇这只鱼的坚实的网,有网不怕没有鱼。    
        培养自信心———这是战胜挫折、赢得机遇的前提,也是切实的方法。


第一章 心态是叩开天堂的大门第二节  积极多一步(1)

        “积极”就是“主动”、“向上”、“进取”等意思。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忧心忡忡”、“心事重重”,这样就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都是做生意的。大儿子卖雨伞,供人们遮雨使用;二儿子卖草帽,供人们遮太阳使用。天下雨的时候,老太太“忧心忡忡”,担心二儿子的草帽卖不出去;天晴的时候,老太太“心事重重”,害怕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    
        久而久之,老太太生了病,病得很严重,无论吃什么药都无济于事。    
        她的病根被一个心理医生知道了,于是就对她说:“你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天晴的时候,您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的草帽会卖得很好;天下雨的时候,您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的伞会卖得很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这位老太婆的心态调整过来了,病也慢慢好了。    
        这是一个近乎笑话的寓言故事,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用的东西。    
        我们想要说的是:正面心态或积极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    
        我们主张:任何人都应该并且可以拥有“积极”、“正面”、“向上”的心态。    
        打破自我设限    
        中国儒家学派大师孟子曾经说过:对移泰山和折树枝(做小事)这两件事情,有人说,我移不了泰山,这是真话,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能力,这就叫“不能”;有人说,我折不了树枝,这是假话,因为很多人都具有这种能力,而是不愿意去做,这就叫“不为”。    
        “不为”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心态可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来说一个跳蚤的故事:    
        世界上的跳高冠军是谁,答案是跳蚤。这不是凭空说的,而是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只要一拍桌子,跳蚤就会马上跳起来,高度是跳蚤身高的100倍以上,因此被称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就是这个世界第一,经过试验证明,它却会完全丧失跳高的能力。    
        科学家们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使跳蚤跳动。第一次跳蚤就碰到了玻璃罩。这样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的环境,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又经过数次碰壁之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跳跃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    
        “跳蚤”变成“爬虫”,并不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遭受挫折之后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    
        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的限制已经深深地刻在它那十分有限的潜意识里,反映在它的心灵上。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自我设限”。    
        怎样挣脱“自我设限”呢?


第一章 心态是叩开天堂的大门第二节 积极多一步(2)

        我们来讲一个很著名的故事:    
        1920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小女孩出生了,她是一个私生子,妈妈只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小芳。小芳渐渐长大之后,慢慢懂事了,发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没有爸爸。    
        很多人都对她投来歧视的目光,小伙伴们都不愿意跟她玩。对于这些,她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到很迷茫。她虽然是无辜的,但世俗却是很严酷的。每个人都很清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做出很多选择,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而小芳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只好跟妈妈一起生活。    
        上学后,她受到的歧视并未因此减少,老师和同学还是以那种冰冷、鄙夷的眼光看她,认为她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一个不好的家庭的孽种。在别人的心理暗示下,她变得越来越懦弱,自我封闭,逃避现实,不愿意与人接触,变得越来越孤独……    
        在小芳幼小的心灵中,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跟妈妈一起到镇上的集市去———她总能感到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就是她,那个没有父亲、没有教养的孩子!”    
        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个牧师,从此她的一生便改变了……    
        小芳听母亲说,这个牧师非常好。别的孩子一到礼拜天,便跟着自己的父母,手牵手地走进教堂,她很羡慕,于是就无数次躲在教堂的远处,看着镇上的人兴高采烈地从教堂里出来,而她只能透过聆听教堂庄严神圣的钟声和偷看人们面部高兴的神情去想象教堂里的神奇……    
        有一天,她鼓起了勇气,等别人都进入教堂以后,偷偷地溜了进去,躲在后排凝神倾听。    
        牧师讲:“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结果,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    
        小芳是一个悟性很强、渴望情感的女孩,她被牧师的话深深地震动了,感到一股暖流在冲击着她冷漠、孤寂的心灵。但是她马上提醒自己:“我必须马上离开,趁别人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赶快走。”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在她的心灵深处,这就是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情。    
        但是每次她都是偷听,几句激动人心的话很难阻止别人的冷眼对她的袭击:因为她懦弱、胆怯、自卑,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    
        她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量的积累最终引起了质的变化:有一次,她听入迷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卑和胆怯,直到教堂的钟声清脆地敲响,她才惊醒过来,可是已经来不及抢先“逃”走了。    
        先离开的人们堵住了她迅速出逃的去路,她只得低头尾随人群,慢慢朝门外移动……突然,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惊惶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此人正是牧师。    
        牧师温和地问:“你是谁家的孩子?”    
        这是她十多年来最害怕听到的话。这句话就像一支通红的烙铁,直直地戳在小芳的流着血的幼小的心灵上。    
        牧师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人们停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