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旁听的可以乐呵呵地笑,而真正上课的,那可是要考试的呀!
因此,学校有打算就是撤掉那些选择人数不多的专业,像梵语、丹麦语、阿塞拜疆语等等,少于十个人(主动)选择的专业建议在学校的专业目录中剔除。留下的,自然也是那些有着广泛受众的小语种。
不说师资方面,学校要维系这些冷门语种专业的存活,是要花费很多资金的,而且还会引起一些被调剂的学生的反感!所以与其勉强维系,不如将这方面的资源投入到受众更广的语言中,招更多老师,让更多学生能够选择到他们喜欢的第三门语言!
但这也做也是有问题的,学校不能一直为市场牵着走,如果以同样优胜劣汰的眼光去看待其他专业,那么是不是应该撤掉很多像园林规划、法医学这类的基础学科,全部换成经济学、管理学或者是计算机类的热门专业呢?
所以这件事在学校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不是杨果,而是本身学校的老师们和管理部门就有不小的意见分歧。
杨果从学生的身份,走上教学和管理岗位并没有太长时间,所以他对学生、老师、校方三方的想法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的!
但他也不愿意撤除这些学科!
不要小看那些受众极少的冷门语言,这些真正愿意选择的学生中间,才是学术型人才的聚集地!当别人都为了毕业之后赚大钱而抢着去选择那些好学又就业需求大的语言时候,他们愿意潜下心来攻读这些语言,就注定了他们内心的坚强和专注!
像季大师,他不也是孜孜不倦地钻研了梵语那么多年吗?而他为数不多的学生,不也都成为了京城大学或者其他相关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这些人虽然默默无闻,也虽然在地位还有经济上给母校不一定能够带来很高的回报,但他们确实是高校的栋梁之才,没有他们留校研究和任教,学校估计早就关大门了!
所以,杨果的建议是还是要维持,但不要强制性地逼迫学生的选择,他们愿意就选,就坚持,不愿意也不要强求!
但杨果还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扩大规模的想法!
他认为欧亚语系的辅修选择仅仅局限于外语学院的范畴是错误的!应该让全校的师生都有机会选择到欧亚语系那些小语种的辅修课程!
理由也很简单,杨果是逆向而行的,他认为,既然很多学习了外语的学生,到最后从事的工作都五花八门,甚至还要从工作中去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毕竟语言大部分时候也只是一个辅助,那么为什么不让那些本来就在学习他们专业技巧的学生也学习一门小语种呢?
学习小语种的目的不是让他们以后改行去做翻译,而是让他们能够在择业的时候,不再是局限于自己国家的公司,而是可以加入到跨国企业,或者进入到外国企业中去。
那样,拥有一门能够和外国人对上话的语言的他们,绝对站在了一个他们不敢想象的高度!
杨果还给校方描绘了一个崭新的蓝图!
经过十年、十五年甚至更多年的积累,学校的人才将会受到外资企业,甚至是那些非主流国家企业的青睐,一到毕业季,学校自己举办的招聘会,都能够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地方大企业前来招揽人才!
这样,走向世界化、为全世界培养人才的东山大学才是真正的崛起了!
(求月票,求推荐~≧▽≦)
第1560章 新译路新龙头
杨果的想法很好,当然现实也很骨感!这个计划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操作,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斟酌,困难重重,想要实现无异于十万八千里的长征!
但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虽然陈宗岱老爷子之前大发雷霆,觉得杨果这个想法是在打击外国语学院的根基,极有可能让外国语学院从一个主力院校而转变成像英语教学中心一样纯辅助的地位。
不过,杨果还是劝服了老爷子。
因为外国语学院的地位并不会变化,不过它的招生定位,将会专注于学术型人才和高等级的应用人才!
学术型人才就好像历史系的那些学究一样,专注于学术研究,而高等级的应用人才则是培养优质的翻译家!
如此转变,就是为了让外国语学院改变现在单纯为社会培养万金油人才的状况!
万金油人才看起来毕业之后什么工作都能做,但实际上,他们就有点像是有学问的农民工,得不到高额的工资和优秀的社会地位!
现在外国语学院就是这样,学生毕业之后,各行各业的都有,但真正能够在社会上有号召力的、能够为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开辟就业渠道的寥寥无几。
就算有成功人士,那也是他们自身的优秀和努力,他们的成功无法复制!
举个例子,东山大学的管理学院很厉害,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走进了很多大企业,特别是会计这一块,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在华南的分公司,几乎都是东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天下!
他们的成功是有传承的!
与其放弃自己的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万金油人才,还不如专注于专业知识的教授,让外国语学院成为语言学大师、翻译大师的摇篮!
而分摊、普及出去的,不仅仅是让外国语学院变得更加优秀,还能让提升整个学校的毕业生的竞争力!
杨果当然也不是这么大公无私,他认为如果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了外语学习,这样供他选择的人才就多了!
就算能够从中间每年捞到十来个可以继续培养下去的有语言天赋的好苗子,杨果都欣喜若狂了!
这些好苗子,杨果会极力地说服他们继续在研究生和博士期间深造下去,为中华培养更多语言学的专家!就像他和陈宗岱一样,能够在国际协会上发出中华的声音。
当然,一切都是美好的遐想!
杨果和陈宗岱,还有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和支持他们想法的新任东山大学校长,未来几年还要继续为这个设想做出更多的努力。
但至少他们有了方向!
相比于学校的摸石头过河,在新译路出版社,杨果就轻松了好多!
因为新译路的那些职业管理人可不是尸位素餐的学校行政官员,仅仅是需要杨果给点专业的小意见,他们经过几天的研究,便拿出了一套应对方案。
简单来讲,就是新译路会主动站出来,帮助国家将扶持政策落实下去,具体就是要帮助那些旨意开展国外业务的出版社寻找国外出版渠道。
新译路出版社之前之所以能够在这个行业独占鳌头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当然离不开是杨果为首的翻译团队。
主要还是有杨果这样妖孽的存在,他当年作为新译路出版社的先锋大将,直接硬生生地从无到有为新译路打下了半壁江山!
甚至到了新译路已经发展壮大的今天,杨果的个人翻译作品的销量还能达到全公司的五分之一以上!可见杨果的贡献有多大!
第二个就是他们的管理团队很优秀,能够东奔西走地去谈业务、做营销策划案!新译路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第三个,就是业内一直很眼红的新译路出版渠道!
虽然新译路是靠亚马逊起家的,可是,因为当初郑雨洁很有先见地跳出了亚马逊的束缚,反而凭借着已经闯下来的名声,还有一批精兵强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和各国的出版商合作,打通了属于自己的渠道!
这是其他出版社无法模仿的!
而现在,这个方案就是要利用新译路的渠道来扶持国内其他出版社,帮助他们走出去!这一度引起了一些高管的争议!
毕竟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大公无私”地分享给其他出版社,分享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个放在谁身上都不愿意啊!
“目光要放长远一点!”郑雨洁作为大老板,亲自出马相劝。
如果是着眼于当前的利益,新译路确实是有点不值,而且平白无故地给自己培养了一大堆可怕的对手,怎么看都是亏本的买卖!
可是,长远的看,新译路通过这次大方的表现,能够坐稳自己行业龙头的位置,也能得到很多野心不大的出版社的支持!
最主要的,是国家会看在眼里!
政治世家出身的郑雨洁最明白这个道理,支持了国家的政策落实,就相当于把新译路这个私企列入了国家正规军的行列!
扎根于国内的新译路绝对需要国家的青睐,不仅仅是政策上面的倾斜,甚至未来国家制定新的政策的时候,也会咨询新译路这个“三好”企业的意见。
能够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对于新译路来说,比出版两本畅销书还要有价值!
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文化输出已经成了大势,新译路与其不合作留人把柄,不如主动一点,反正市场那么大,蛋糕再怎么分也很难瓜分完!
最重要的一点,是新译路还掌握着另外两个成功因素,也掌握着腾训文学这个源源不断提供资源的大杀器,新译路肯定不会被其他后来者追上!
当然,郑雨洁还说了一个让杨果心花怒放的理由!
趁着这个机会,新译路可以将译员分成的模式真正地推广开来,甚至可以设立行业屏障,确保在这其中贡献巨大的译员们也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
这便是话语权的重要性!
(求月票,求推荐~≧▽≦)
第1561章 杨果获奖和五娃重逢
新译路正在昂头前进,杨果自然也会得到更多的荣誉和地位!
但实际上,杨果今年已经是拿奖拿到手软了!
像那些刚出茅庐的翻译家仰望不已的什么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实力早就碾压同龄人的杨果都不好意思参加人家的比赛了!
国内比较权威的,作为国内两大文学翻译奖之一的戈宝权文学翻译奖,去年开始就把杨果列入夺奖大热门!
自然,今年年初杨果不负众望地摘下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