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醒细无声-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样子她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大致情况也都了解清楚了,可是谁都没有表态。很显然,在她们眼中洪涛的状况并不乐观,估计通缉令的事情已经被知晓。
  帮不帮忙、如何站队不是凭某个人的好恶,一个家族发展到这种程度,任何够分量的决定都应该是以家族利益为准则,亲情、友情、爱情什么的会是一种奢侈品,特别奢侈的那种。
  做为这次会议的发起人,白女士的位置比较尴尬。洪涛明确表示不希望齐家和白家介入,那她就无法当带头人。可还要尽量敦促其它两家人尽快出手,这就有点没底气说硬话了,只能先看了冯女士一眼。
  “张姨,情况白会长已经介绍过了,细节我也正在通过渠道去了解,相信您也应该有所耳闻了。目前看来洪师傅确实遇到了一道坎儿,按说不算什么躲不过去的大灾大难,可他不愿意躲,这就很说明问题。”
  “您的顾虑很合理,如果换成别人我连来都不会来的。可话又说回来了,洪师傅不是普通人,咱们不能总以凡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在这件事儿上我认为明显就是一个考验,与其说是在考验洪师傅,不如说是洪师傅在考验我们。在座的也都不是外人,我就实话实说吧,现在冯家已经进入了波士顿财团的合伙人行列。这个目标本来是我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不光是我这种外来户,他们本地的生意人有几个能真正进入财团的决策层列席的?”
  “可是自打我认识了洪师傅之后,短短六年时间,冯氏就已经可以列席财团的重要会议了,这让我不得不重新估量一下前景。再过五年、十年,冯家能不能成为财团的主要合伙人呢?答案有两个。如果有洪师傅指点,很可能;如果没有,现在的地位能不能保住还是大问题。”
  “我们冯家在内陆基本没有任何产业,也从来不搀和这里的政治游戏。但有一个原则,谁阻碍了冯家的发展谁就是敌人,对待敌人冯家从来只有一个态度,把敌人变成伙伴或者想尽任何办法除掉它。”
  “眼下看来,周家并不适合作为冯家的伙伴,冯家也不太需求一位官僚来保驾护航,而洪师傅是冯家的恩人,生意人也是有感情的,所以我没得选。”冯女士看懂了白女士的眼神,微微清了清嗓子,放下手中揉搓的念珠,第一个表了态。
  其实平心而论,冯家并不愿意掺合这种事儿,明摆着没有任何利益,说不定还会惹来一屁股麻烦。这些年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海外投资也越来越多,从这块土地上赚的盆满钵满的投资者数不胜数。
  冯家经营的也不全是军火生意,很多正经产业还是可以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她也确实打算这么做。一旦介入洪涛的事儿,先别说投资,以后会不会上了中国政府的黑名单都得两说,风险和收益比较起来太不合算。
  但这件事儿又不能单纯的计算成本和收益,很像是她家在美国投入的政治献金,带着浓浓的赌博性质。投对了就有大把利益,投错了马上落后四年或者八年。
  而且你还不能谁也不投,因为投了还有对的可能,不投那就啥可能都没了,谁获胜都和你没关系,便宜肯定是别想占。
  在商业领域里都是逆水行舟,不前进就等于落后,守着家产吃老本是没出路的。所以只要自家产业规模上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加入一个松散的行业组织,也必须在政治斗争中押注。政治正确这个词不光在中国有,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只是程度、模式上的差别。
  

  ☆、851章 姜还是老的辣(保底二)

  
  对于这笔账冯女士在来的路上基本就已经算清楚了,帮洪涛是相对最好的选择。假如赢了,那不用说,以后洪涛还会特意关照自己家,就像之前一样,时不时提供点预测就够自己家稳步前进的了。
  假如有幸还能赶上卡特琳娜飓风之类的大事件,冯家就会像风筝一样扶摇直上,竞争对手想拦都拦不住,到底能飞多高连她自己都不敢预估。
  输了,冯家至少在短期内就别打算进入中国市场赚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
  不过冯家的产业有个特点,它是很纯粹的美国企业,自始至终也没参与过大笔的对华投资,对中国市场还没有任何依赖。
  以后会不会有也看不太清楚,这和她家族里的骨干业务有很大的关系,就算她想用这部分技术对外投资,美国政府也不会答应的。
  这样一比较的话,答案就很明确了。前者有大赢的机会,后者基本全是输。赢了,自己的家族产业就有机会得到强援,输了,也不会受到太大冲击,顶多就是失去一大块还不是自己的市场。
  所以不管白家、齐家、张家作何打算,也不管她们如何选择,这次来她就是冲着帮忙来的,哪怕因此和其它几家人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这和她的发言很吻合,谁阻碍了自己家族的发展,谁就是敌人!
  “周家从来也不是我们家的伙伴,我向来不喜欢与官商一起合作。只不过我们家在香港和东南亚的产业比较多,和内陆的交往也比较频繁,不像小冯你那么容易取舍。”
  黛安的外婆看上去很苍老,浑浊的双眼没有丝毫神采,好像随时都会睡过去醒不过来。但千万别让她这幅外表给骗了,老太太的头脑一点都不慢,冯女士刚表述完态度,她就开始讨价还价了。
  卡特琳娜飓风不仅给美国南部的几个州带来了一场大灾难,同时也给一些幸运儿带来了大机遇,张家就是最幸运的那一个。
  通过这次自然灾害,提前得到消息并作出正确反映的张家,兵不血刃的击败了两个油井设备保险业里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光没亏,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种战略上的胜利可能不会马上看到现钱,可它的意义真不是能拿钱体现出来的。只要再给张家一两年时间,让他们把北美这边的其它几个中小竞争对手整合完毕,打扫打扫战场,就可以秣兵历马进军南美市场了。
  和冯女士一样,张家老太太压根也没想过自己还能看到这一天,这个工作原本是要交给后一代人去完成的。而促成这种变化的只是一个人、几句话、几件事儿。
  都说老年人容易迷信,但放到张家老太太这里是个例外。她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不相信任何神佛了,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也未曾改变,不过这一次她打算变变,那个被放置了好几年的紫檀护身符也悄悄的挂到了老太太的脖子上。
  想不信都不成啊,就在飓风来袭的新闻传到澳洲那一刻起,张老太太就一直都睡不着觉,她让人把洪涛这些年所做出的预测都整理了一遍,然后就连饭都吃不下了。
  老年人最怕什么?一个字,死。年纪越大越怕死,这是真理,好像没人可以例外,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人通通如此。
  人一旦到了暮年,什么财富、权利、美色都不再是追逐目标,谁能让他们多活一年,谁就是他们唯一的信仰。这玩意是人性里最基本的一条,好像靠后天努力都无法克服。
  张老太太就非常想多活几年,也不光是为了苟延残喘,主要是对张家的后人放心不下。说白了吧,就是她觉得张家后一代人里就找不出一个守成之才,更别提什么开疆扩土了。
  一想到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打下来的基业很可能被后代败光,老太太就不敢闭眼,生怕会睡过去醒不过来。这种滋味对于一个极度好强的人讲,简直就是对她一辈子的否定,真不甘心。
  但洪涛的出现让她仿佛看到了那么一点点光亮,既然他能预测未来,显然就不是凡人。老太太根本就不相信白女士所说的什么得道老和尚之类的说辞,老和尚她见多了,教皇都见过,也没见哪个徒弟有这种本事。
  按照这个逻辑推测,不是凡人,保不齐就知道点延年益寿的法门。不求倾囊相告,只要来那么一点点,让自己还能看到孙辈、重孙辈里有没有合适的人才可用,然后再能亲手培养他们几年,自己就知足了,马上闭眼都不愿无悔。
  但老太太也没指望能用一个黛安就让洪涛俯首帖耳,如果洪涛是这样的人,她立马就回澳洲等死去,把家产交给后代败光也比被一个外人骗光强的多。
  现在机会来了,洪涛遇到了大难,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老太太能搞明白,出手相助也是她此行的目的。
  不过任何事儿在她眼中都是一笔生意,既然是做生意那就不能急急忙忙,需要提前把投入、成本、收益算清楚才好。尤其是与外人合作,这些东西就更得先算一算了。
  冯家的态度为什么如此坚定老太太也很清楚,可越是如此就越得仔细分清楚各家的投入、产出和成本,一点都马虎不得,因为要合作的伙伴和自己一样精明。
  “老太太,您可一点都不亏。黛安一直都在洪师傅身边,只要洪师傅没事儿,她还不是早晚都能沾到点仙气。可惜我家那个丫头啊,整天光给我找麻烦了。”
  “这些日子我听说她正在鼓动洪师傅的新媳妇离婚,真是愁死我了。假如洪师傅真的离婚了,恐怕当恶人的就是我家,黛安保不齐要给您带回去一个孙女婿呢。”
  张老太太的意思冯女士很明白,但她并不打算在这笔大投入中当副手,还把黛安和洪涛的关系抬出来当筹码,再用自己女儿的表现哭一哭惨。
  “洪师傅岂是见识如此短的人,儿孙的事儿就由她们去吧……”对于黛安的问题张老太太确实没法得意起来,但这个外孙女给了家族一次惊喜,但家族对她好像真的没啥帮助。嘴上说得风轻云淡,心里已经开始琢磨以后该怎么好好弥补一下这些年的感情裂痕了。
  “不如还是五五开吧,我已经让人打听过了,这家微点公司的业务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官司已经快把它拖垮了,应该很容易收购。”
  “有了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