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建立上古汉语语法史。在专书与断代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一部上古汉语语法史,是把汉语史研究引向深入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将会既有利于上古词汇和音韵的研究,也有利于中古语法的研究。
  3建立文言语法史。从上古到清代,大量的典籍是用文言写的。尽管都是文言,其间也有发展变化,韩愈、蒲松龄写出的文言不会等同于孔子的文言。历代文言的发展变化也应研究,完成一部从上古直至清代的文言语法史,马建忠所期望的“循是而学文焉”,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
  有了上述的成果,古汉语语法研究就能为文白的比较研究、更高水平的汉语史的完成作出新的贡献,进而推动实用和理论的发展。从实用方面说,古代汉语的教材建设和普及工作,将会出现新的面貌,这必将大大地节约亿万人,首先是青少年学习古代汉语的时间和精力,可说是一件大事。从马建忠到现在,前辈先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可是还有很多工作要我们去做。从理论方面说,这将有助于建立“中国学派”的语言学理论。这样的语言学理论,一方面可以充实世界的语言学理论,另一方面又会有助于多种相关学科,如符号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的发展。
  在古汉语各种研究工作中,语法研究可说是最年轻、最不成熟的一支,它期望更多的人参加到这支接力的队伍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周法高《论中国语言》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孙玄常《汉语语法学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马松序《汉语语法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
  董杰锋《汉语语法学史概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刘坚、侯精一主编《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钱曾怡、刘聿鑫主编《中国语言学要籍题解》齐鲁书社1991
  胡裕树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科学出版社1965;乙编商务印书馆1983
  隋晨光主编《中国语文索引》商务印书馆1996
  陈高春主编《实用汉语语法大辞典》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哲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李佐丰1941年1月生。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广播学院语文部教授。著有《文言实词》及论文《先秦汉语的自动词及其使动用法》、《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左传〉的“语、言、谓、曰、云”》、《〈左传〉的体词性双宾语》等多篇。

第五章 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1)
更新时间2010…6…8 15:58:47  字数:16462

 蒋冀骋
  一、近代汉语的上下限
  近代汉语不是指中国近代史(1840—1919)期间使用的汉语,而是指与现代汉语比较接近、与古代汉语的文言旨趣迥异的“白话”汉语。
  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如何确定,是我们的研究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上下限问题不解决,就没有一个共同的取材标准,势必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近代汉语的上下限,语言学界有不同意见:
  1。王力早在五十年代首先提出“应该以语法作为主要的根据”来看待语言的发展,而“语音和语法有密切关系,……都是整个系统,所以语音的演变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一般词汇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但它不是主要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他提出“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他还概括了近代汉语的三个特点:“(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潘允中于1982年提出了与王力比较接近的观点:“自宋元明清至鸦片战争以前,是汉语史的近代时期”,他概括的近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为:(1)提宾句又增加了一种,是用介词和副词联结成一个特殊的结构“连……也……”,如“连这句俗话难道也不明白?”(2)复句有较繁复的精密的结构;(3)动补结构有了新的发展,结构助词“得”的后面可以带上一连几个句子;(4)动词词尾“着”“了”,形容词词尾“的”,副词词尾“地”,都已经普遍使用,日趋于规范统一。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句末语气词“么”“吗”“呢”“哩”“呀”,在近代书面语言里已广泛出现……。
  2。吕叔湘提出了两种意见。(1)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它的语法是近代汉语的语法,它的常用词汇是近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已。(2)“以语法和词汇而论,秦汉以前的是古代汉语,宋元以后的是近代汉语,这是没有问题的。”考虑到长时期的言文分离,又建议将汉语史分为三个部分:语音史、文言史、白话史。
  3。杨耐思、袁宾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氏认为:“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者的发展不平衡,所以近代汉语的上限和下限不能一刀切”,但他同意近代汉语大致上是“晚唐五代到清代的一千余年”。袁氏认为: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不采用划线切分规定上下限的方法。汉语历史阶段由主干部分和交替重叠部分组成,以南宋、元、明、清初为近代主干,上下可推延几个世纪。
  4。胡明扬于1986年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近代汉语的上限不晚于隋末唐初,下限不晚于《红楼梦》以前,《红楼梦》对话部分反映的口语应该是现代汉语。其分期标准是:(1)语音上阴阳入对应的严整格局开始动摇,入声韵尾p,t,k从相混到消失;全浊声母的消失;m韵尾的消失。(2)语法上“的”、“了”、“哩/呢”的出现和全面代替旧的助词系统;“这、那”替代“彼、此”;“将/把”字句的出现和发展;“动+将+趋”的出现、发展和消失。(3)语汇中“我、你、他”(还有“们”)的出现和全面替代“吾、汝、其”等古汉语人称代词。
  5。蒋冀骋建议将晚唐五代到明末清初(九至十七世纪)划为近代。其分期标准是:(1)音韵上,轻唇音已分化;舌上音已开始与照三合流;全浊声母、入声韵尾开始消失;m韵尾开始动摇。(2)词汇上,方俗语大量使用;“头、子、老、打”等构词成分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双音节词增多;新义大量出现;外来词大量进入。(3)语法上,出现了新的指代词、新的语气词,被字句、把字句有了新的发展。
  6。蒋绍愚建议将近代汉语的上限定在唐初,下限定在清初。他认为,新兴的代词、助词、语气词和处置式产生于唐代初期或中期;语音方面,轻唇音的分化也是在唐代中期就已出现。把语音和语法综合起来看,把唐代初年作为近代汉语的上限是可以的。
  诸家的研究对确定近代汉语的上下限是有意义的。尽管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基本轮廓已比较清楚了。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已倾向于接受上限定在晚唐五代前后,下限定在清初前后的观点。这个问题的最后解决,还有待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认为,近代汉语的上下限的研究要充分考虑这么几个因素:1。不能只就近代汉语论近代汉语,而要将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主要是中古汉语)、现代汉语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近代汉语的特点只有在与古代汉语(主要是中古汉语)、现代汉语的比较中才能显现。现代汉语的特点已经比较清楚了,而中古汉语,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其特点还不十分清楚,所以,要解决近代汉语的上限问题,还要加强对中古汉语的研究。2。分期标准要综合考虑音韵、语法、词汇诸因素,单一的标准(语法标准、音韵标准或词汇标准)不可能反映语言的实质。王力、潘允中都用单一的标准(王用音韵标准,潘用语法标准)来讨论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大致范围虽然不错,但精确性就要大打折扣了。3。要加强断代和专书的语言研究。断代和专书的研究可为我们提供详尽而可靠的语言事实,这对确定近代汉语的上下限有重要的意义。
  二近代汉语音韵研究
  本世纪较早研究近代汉语音韵,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当推罗常培的《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赵荫棠的《中原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和陆志韦于1946—1948年间发表的关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系列论文。可为一时之盛。五十年代以后,虽有一些论文发表,但未形成高峰。八十年代以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按资料的时代和性质介绍如次:
  (一)晚唐五代语音的研究
  1。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研究
  研究唐五代的西北方音,就资料而论,有两个系统,一是汉藏对音材料,一是敦煌文献的别字异文和变文的用韵。材料虽有不同,但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却比较接近,有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之效。
  (1)汉藏对音材料研究。利用汉藏对音材料来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学者当首推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是其代表作,也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是书刊于1933年的史语所集刊甲种之十二,所依据的资料为:a。汉藏对音《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