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挥写锏饺颉K淙回范K和胤礻我在一开始的时候曾经也学着招过不少的印度本地土军,打算将这些印度人训练成“印地八旗”,以期达到“以夷制夷”的效果。可是,一来,印度人的宗教种姓观念极强,使得他们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始终不能如意;二来,印度人没有归属感,哪怕就是对“印度”本身,也没有!虽然这个国家传承了数千年。可是,一个没有历史,只有神话,而且许多次被外来势力征服的国家,它的人民很难有自信,也很难凝成一股力量。性格的散漫,使得这支军队的力量实在很让人失望。所以,这支号称“十万”的军队虽然被蒙上了一层“强大”地外衣。最后却只能被胤禟和胤干我用来负责辖地的治安和“威慑”各地的土王。
    本来,在得知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的到来之后,胤禟和胤礻我虽然也想过与之一战。可是,这种硬气话说起来容易,真要打,那可就让两人有些心中惴惴了。毕竟,两个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甚至于,连军营都少去。而且,先前于中就曾派人警告过他们要收缩兵力。不可轻敌。在这种情况下,又听闻了于中也曾经被马尔伯勒逼得不住倒退的传言,两人自然是更加不愿意去跟不知深浅的敌军去打上一场。就这样。
    一犹豫,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距离他们的所在地又近了一段距离。于是,为了阻住敌人,试一试联军的成色,两人终于还是派出了那支印度土军,并且勒令一些印度土王也支援部分兵马。
    然而,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很快就轻易打碎了这支印度土军地外壳而且,最可气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印度那些婆罗门、刹帝利之类高等种姓的家伙的人种更加接近白种人,在被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打败之后。他们沿途的许多土王居然纷纷不再听从指挥,好一点儿的保持中立,更绝一点儿的,竟然派兵开始协助起欧洲人来。而欧洲人也是非常的狡猾。不仅摆出了一副愿意“和平相处”的样子,就连面对不愿与己方合作的势力也很少攻击。这么一来,更多地土王加入到了欧洲人那一边。
    这种情况,胤禟和胤礻我当然知道是因为那些印度人想要图谋自保,毕竟,清军只有不到三万。而且似乎还不敢跟欧洲人硬碰硬,这种情况下,转而追随强者自然也就成那帮印度人地首要选择。而且,胤禟和胤干我也深知,这里面未尝没有他们和手下的人对这些土王的录削过于严重地原因。因为,出于传统的中国国情,两人认为,如果想要稳固自己在印度的统治,首要的任务就是得取民心。而印度的那些高等种姓的贵族对低等种姓的平头百姓的严酷压迫,即使是他们也看不过去。所以,他们认为,只有打击贵族,才能最快的得到民心。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那些底层的印度人似乎并没有怎么对他们买帐,而他们地所作所为,也使得许多土王对他们离心离德。平时的时候这些土王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可是,如今大敌来侵,却成了这帮家伙发动的机会。
    不过,两人已经来不及后悔自己的手段过于鲁莽了。虽然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在路上也碰到了不少当地土王和印度百姓的反击,可是,能够让两人放心对敌的力量只剩下不到三万的清军,而欧洲人却足足有十万之众。再加上那些叛迎过去的印度土王的军力,敌人地力量至少超过他们五倍。
    五倍于己的敌军,而且还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印度人会不会反叛……
    所以,胤禟与胤干我惶急之下,只得向康熙报急,哪怕此时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的军队距离他们所在的德里和阳布两城都还有卜千甲的路程~………………
    “现在海上好不容易扳回了劣势,想不到陆上却频频失利……诸位爱卿,你们说怎么办?”
    胤禟和胤干我的告急文书被飞马传到北京之后,康熙立即在乾清宫召见了自己的臣子们。这一回,上书房大臣、各殿阁学士、六部官员、宗室贵族以及诸皇子都被他叫来了。
    “皇上,何不让施世膘快些打败西寇水师?西寇由海上来,只需要打败他们的水师,断了他的归路,西寇陆路大军必然不战自乱。到时,印度之难岂不就可以不战自解?”
    康熙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在下面大声说道。
    “蠢材!”佟国维看了一眼发话的人,心中禁不住冷哼了一声,不过,他却并没有出言反驳。反而站出来,顺着这个子的话往下说了下去:“是啊,皇上!施世膘赖北洋水师之助,如今已大破西寇水上主力。只需他穷追猛打,先夺淡马锡,再破西寇水上残兵,就算我陆路有所不敌,他们恐怕也只有主动求和一条路可走。所以。奴才以为,应当立即下旨施世膘由吕宋出击!”
    “你们以为呢?”康熙面无表情的看着佟国维退回队列,又向其他人问道。
    “皇上,佟相所言不错,此时只有派水师出击,大破西寇水师,方能一解印度之困!”康熙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说道。
    “没错。断了他的归路,截了他的后勤,让他们进也不能。退也不能……等过一段时间。还不是任我宰割?”又有人附合道。
    “就是!水上既然打了胜仗,就应当乘胜追击,怎么能停下来不动呢?依我看。说不定就是那个施世膘以为已经立了大功,所以不想再以身赴险了!……”某些人开始人身攻击!
    ………………
    “除了佟爱卿的,难道你们就没有别地看法了吗?”看到朝里的人,除了没有发言的几个重量级人物,其他人竟几乎一致在赞同佟国维的建议,康熙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忍不住大声问道。
    “皇上,臣以为,佟相所言似乎并不可行!”看到康熙脸色不豫,张廷玉只得出面说道。
    “张相。佟相所言怎么不可行了?三国之时,曹操一把火烧了乌巢,袁绍七十万大军就一下子狼奔豕突,再无复起之日,北方遂为曹孟德所有。如今西寇犯我中华,本就是狂妄自大,其来虽疾,却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要我们断了他的海路。他们难道还能插翅飞回去不成?可惜那施世膘不复其父当年之勇,一战之后,竟无再战之胆气,要不然,又哪会有九阿哥和十阿哥印度之困?”一个头戴东珠的宗室郡王状似不屑地看了一眼张廷玉,昂着头说道。
    “安郡王”,张廷玉朝这个人微微拱了一下手。这个安郡王玛尔浑是当年安亲王岳乐的儿子,其父曾为掌管整个宗室地宗人府宗正,所以,他本人在宗室之中的地位也是极高。他也知道为什么这位安郡王要努力维护佟国维。安亲王岳乐的儿子有二十个儿子,玛尔浑排在第十五,当初如果不是佟家作媒让他娶了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格格,他的身份和能力恐怕都还不够继承王位。现在,博尔济吉特氏已死,佟国维又将佟国纲之女嫁给了他做了继福晋,两人已成翁婿,自然要统一阵线。
    “安郡王,施世膘陈兵吕宋,其实不是不想战,而是不能战!”虽然了解安郡王的来路,不过,张廷玉也不会把这个空筒子王爷的轻蔑放在心上。
    “不能战?他是军饷不足?弹药有缺?亦或是兵力不够?”玛尔浑冷哼了一声,追问道。
    “都不是!”张廷玉答道。
    “那为什么不能战?哼,张相你也不用说什么……”玛尔浑一挥手制止了想为施世膘辩解的张廷玉,又朝所有人扫视了一眼,看到所有人都望向了自己,这才倒背着手,趾高气昂的说道:“汉人胆小!依本王看,他施世膘根本就是不敢战!”
    “安郡王,你放肆了!”一声冷哼,在玛尔浑的话说完之后响了起来。
    “四阿哥,本王按皇上旨意发言,不知道放肆在何处?”看了一眼敢于指责自己地那个人,玛尔浑沉着脸反问道。
    “施世膘若是胆小,当年就不敢只带着几艘小船远赴淡马锡……从广州到那里,何止千里海路?而且航线亦是不明。
    你安郡王如此大言,是欲置朝廷功臣于何地?”胤禛冷冷地质问道。
    “功臣?,多!若是没有皇上派北洋水师出面,他施世膘恐怕早就被人再打回太湖去了,能不能活命还是两说呢,还敢说是功臣?再者,当年,那淡马锡之事,谁不知道是振远将军于中先向皇上建言地?他施世膘占了咱们满人的功劳,一下子就蹦到了兵部侍郎的高位,还忝不知耻地自以为是。本王早就看他不顺眼了。这种人,也配称为‘功臣,?”玛尔浑叫道。
    “没错没错……”玛尔浑的话在一干宗室贵族,以及一些满族大臣之中引起了一阵附合之声。
    “皇上,安郡王所言虽然稍有偏颇,却也没有相差太多。如今印度危急,奴才愿请兵出战。无论水陆,只需皇上一道圣旨,奴才定将报捷而还!”玛尔浑话音刚落。其兄镇国公景熙就又跳了出来。
    “给朕滚出去!”
    “皇上……”诧异于康熙的严厉,景熙和玛尔浑都是一脸茫然。
    “安亲王怎么教出了你们这两个不明是非的混蛋?给朕滚回府中自省去,没有圣旨,不得出门!咳……”康熙大声怒道。
    “……”没想到康熙会突然发怒,刚刚还对玛尔浑和景熙的话表示附合地那些人立即藏起了身形,不能藏的也赶紧闭上了嘴。而玛尔浑和景熙虽然心有不满,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御前侍卫离开乾清宫,回家闭门思过去了。
    “有趣……”佟国维看着玛尔浑和景熙被赶出乾清宫,心中暗暗发笑。要打大仗了,比起前些年远征准葛尔不同。这一次的大战还跟东南沿海等人口密集的地域有着巨大地联系。所以。能够立下大功的,尤其是能将扰乱东南沿海的西洋人赶走地人,必然会成为那里的百姓祟仰的对象。哪怕施世膘是“汉奸”施琅的后人也一样。可是。大清国是满人的天下!这倒不是说大清不允许汉人立大功,只是,大清自建立以来,立过大功的汉人,哪一个不得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