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听溪不咸不淡地瞥了眼贾氏手下这个忠仆。
天兴帝登基后,三不五时地往谢家塞东西,都是各地奉上的贡品,从绫罗纱缎到各类茶果,无一不有。用天兴帝的话说就是,横竖如今后宫中人少,东西多了也吃不完,不如拿来孝敬谢先生。
谢思言约莫是怕树大招风,几番劝阻,天兴帝才有所收敛,但还是时不时地颁赐些东西下来。东西送来,自是要先紧着长辈,但老太太不争这些,也知这是皇帝特特颁赐给谢思言的,只命径直送到长房这边,其余各房匀一些,是个意思便是。
这些送到长房的东西,都由贾氏调配。长房人口简单,贾氏为显己之慈厚,时常将大半都送来鹭起居这边,自留的极少。但最近两次却不是着人送来,而是请她过去吃。
杜妈妈被陆听溪盯得极不自在。因着上回的事,她被太太迁怒,罚了足足半年的工钱,如今瞧见这位少奶奶,就提起十二分的警惕,唯恐再被算计了去。
陆听溪似笑非笑:“祖母适才开口说准允我回娘家小住几日,那些果子就留给母亲慢慢吃吧。”言罢看也不看她,领了两个丫头掣身离去。
杜妈妈面上僵住。她怎生从少奶奶这话里听出一份施舍的意味,好似是将什么她不要的破烂玩意留给她们似的。
陆听溪回娘家几日后,边地忽传来消息说土默特大军压境。皇帝急调了五万兵马赶赴前方。又十来日,京营中的战兵营、车兵营、守兵营中的左右副将挑头,三千红盔将军、一千明甲将军响应,京营共计一万军士突然哗变。
带头哗变的将官以为仁宗皇帝——咸宁帝的皇长兄讨公道为由,要求天兴帝拿出传国玉玺,以证其皇位并非来路不正。又重提当初原宁王在咸宁帝驾崩之后鸣冤之事。当时原宁王就提出,仁宗皇帝是被咸宁帝鸩杀,他手里握着仁宗皇帝的遗诏,当年仁宗膝下无子,实则是打算在宗室里选个年纪相宜的子侄来承统,并无逊位于咸宁帝之意。只是那时天兴帝与几个阁臣联手将此事压了下来。天兴帝当时将宁王废为庶人幽禁封地的举动,也被认为是要想堵宁王的口。
叛军要求天兴帝将宁王召来京城对质,并复其王爵。
天兴帝焦头烂额,但几个素日满腹经邦之道的阁臣拿不出个章程来。那三千红盔将军和一千明甲将军都是仁宗皇帝的旧部,个个能以一当十,当初咸宁帝登基时,因着诸般缘由未能将之拔除,随后一直采取怀柔之态,如今群情激愤,天兴帝又才调了五万兵马出去,手头兵力空虚,根本压不住。
半月后,叛军将皇宫团团围住,本应被囚在封地的原宁王忽然现身京师,又不知从何处纠集来了两万兵马,让天兴帝出来对质。这两万兵马里头非但有骑兵、步兵,还有火器军队。这批火器军队装配的火器都是新式的,不仅有鸟铳、三眼铳、鲁密铳这类手持的火铳,还有后装炮和大佛朗机铳这类火炮。
京师一时大乱。
陆老太爷见外头时局不稳,思及孙女婿如今不在京中,总觉孙女留在眼皮子底下稳妥,遂让陆听溪先在陆家住着。
这日晚间,陆听溪坐在自家园子里跟新进门的嫂子成氏对弈。成氏与陆修业新婚不几日,就闹了别扭,两口子如今谁也不睬谁,看得叶氏只翻白眼。
成氏倒跟陆听溪这个才处了不几日的小姑子颇为投机,听闻她也跟谢家世子爷才争持一回,啧啧不已:“那魏国公世子什么脾性,满京都知道,敢下手扯虎须的也只有你了。”
两人说着话,就见一个小丫头急匆匆跑过来:“叛军杀到门外,说要搜府。”
陆听溪起身:“搜什么?”
“似……似乎是说搜寻陛下。”
陆听溪微讶,莫非天兴帝跑了?那宁王岂不是已攻入皇宫了?
不一时,陆老太爷赶来。
“陛下打宫中密道遁走了,如今去向不明,宁王趁势占了皇宫,自复封号,下命全城戒严,搜寻陛下。魏国公本就是军功起家,谢家在军中颇有威望,叛军不敢动谢家,宁王似也不想得罪谢家,国公府那头倒是没甚动静,”陆老太爷叹道,“早知如此,当初应该让你回国公府。不过你是谢家的媳妇,想来他们也不敢将你如何。”
陆老太爷带着陆听溪到了前院,跟府上一众女眷站在一处。
陆听溪蓦地想起,杨顺当初在弘仁桥时跟她说,他奉了谢思言的命留在京师照应,想来陆家这边若有个风吹草动,杨顺应会前来支应。若他这回再迟到,大约就该被谢思言扔出去了。
她正出神,一个灰衣小厮端了茶点过来。这时节众人哪有心思吃喝,她命他撤走,那小厮却道这是老太爷的意思,说罢就躬身杵在了她身边。陆听溪蹙眉,往旁侧挪了挪,又瞥见那小厮模样痴肥,肚子大得跟揣了个孩子似的,从袖管里露出的半双手却修长劲瘦,可惜肤色黧黑,仿佛乌鸡爪子。个头瞧着大抵不低,奈何是个驼背。
前院迎来送往的小厮都是门面,断不会有这等模样的,陆听溪琢磨着这是祖父临时揪来的粗使仆役,让他来送些茶点安定人心。
叛军将陆家上下搜了个遍,一无所获,却并不撤走。
倏忽之间,两旁列队而立的兵士高呼“楚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荧煌篝火中,一道被光影扭曲了的暗影缓缓近前。
沈惟钦行至陆家众人面前,轻声开口:“列位,许久不见。”
陆老太爷问他盘桓在此作甚,沈惟钦淡声道:“我也不兜圈子,我要跟老太爷单独说几句。”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陆老太爷与沈惟钦一道入了一处偏厅。
“不瞒老太爷说; 我先前所做诸般种种; 有些并非出自自家意愿。今次也不过例行公事; 否则也不会这么快了事。”沈惟钦淡淡道。
陆老太爷皱眉“殿下究竟想说甚?”
“老太爷莫要着慌; 我是来示好的。”
陆老太爷微怔。
“我与贵府三房是远方表亲,算来我与贵府也是有渊源的,昔日也有些情谊,我无意与贵府为难。我只想提醒一句,如今外头乱,诸位顶好不要出去。至若五姑娘,也最好暂留府中; 不要回国公府。”
沈惟钦见陆老太爷满面狐疑之色,笑道“老太爷不信我也是常事,不过此情此景,我也没理由骗你们,老太爷说呢?我真的不过是来做个提醒。”
“不过; 我也忙了一整天; 却不知能否在贵府小坐片刻; 讨口茶喝?”沈惟钦见陆老太爷踟蹰不语,知他在想甚,也不催促,只道,“老太爷不必担心我连累了贵府; 贵府是魏国公府姻亲; 魏国公府又深孚众望; 横竖不会让贵府受牵累。”言讫,耐心候着。
陆老太爷瞧见他这架势,知若不应下,他今日断不会轻易离开,沉声道“也好,不过殿下切莫滞留过久。”
两人折返之后,沈惟钦示意众人可以尽散了。
陆听溪重返园子,坐到棋枰之后,打算命人将成氏叫来,继续这盘未完的残局,一抬头却瞧见沈惟钦在她对面落座。
“姑娘好兴致,这时节竟还有闲心下棋。”
陆听溪环视一周,见私下里竟没一个下人,回头道“我要歇息去了,殿下自便。”起身要走。
“姑娘今晚若就这么走了,不怕我将陆家阖府上下悉数拿下,投入大牢?”
陆听溪顿步回头“你会吗?”
“姑娘凭什么认为我不会?算来,陆家上下,真正于我有恩的也不过姑娘一人而已,陆大人、叶夫人与陆公子也勉强算是。可最初,他们也是看我不起的。后头虽有所改观,但他们骨子里依旧认为我是低贱的,给予我的所谓恩惠,更似是高高在上的施舍。陆大人与叶夫人当年想认我做义子,我不肯,二老就认为我冥顽不灵,大抵在他们看来,我能做他们的义子已是不知几辈子修来的造化,夫复何求?”
“实质上我知道,兴许在旁人看来亦是如此。谁让我势弱呢。长房这边算是好的,二房三房那边根本不拿我当人看,三夫人孟氏说我就是个天生的下贱胚子,连遮掩都欠奉,就那么当着我的面说,指着我的鼻子说,当时府上好些主子跟下人都看着,我不必看也知他们都在笑我,笑我贱如草芥,却妄图靠着读书出人头地。用孟氏的话说就是,‘一个街上讨食的贱种,读的什么书,也不知是使了什么下作手段,竟还跟府上的少爷们一道进学,瞧那丧家的寒碜样,没的脏了学堂。’”
“是啊,我是下贱胚子,你们多么高贵,你们生于膏粱锦绣之间,天生的富贵命,”沈惟钦目光转到陆听溪身上,“我没说姑娘。”
陆听溪禁不住道“你不要钻牛角尖,只看到恶意看不到善意,我父亲母亲当时是真心想拉你一把。你入府之前那样的来历,我父亲母亲他们与你非亲非故的,不可能一下子接纳你,起先对你有偏见也属常事。后头他们想认你做义子也是真心实意的……”
“我当然相信他们是真心实意的,但姑娘敢说他们没有私心?姑娘难道没有注意他们是何时动了认我做义子的念头的?是在我得了学堂里先生们的一致夸赞之后。当时陆大人还私底下找过两个先生细细问了,听说我极可能中举,这才与叶夫人计议说要认我为义子。”
“陆大人也不过是觉得我可用,想让我在未得志之前成为陆家的子弟,将来入了官场,也好帮扶陆家,照应你哥哥陆修业。说到底,这也不过是一桩买卖而已。”
陆听溪道“可这些的前提是你能去读书。让你跟着府上子弟一道进学,这总是他们的意思吧?”
“姑娘莫不是忘了,当时与了我读书机会的是姑娘。若非姑娘当时去陆大人和叶夫人跟前关说,哪个又会动这份心思?”
陆听溪轻叹“我不与你辩,你只要不动陆家人就成。”
“姑娘于我有大恩,看在姑娘的面上,我也不会与他们为难。但姑娘也不要为难我,”沈惟钦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