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修仙大学的转专业可能性-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秋水乘长孙仪因疼痛放松了钳制,脱身飘然而去。
  她的禁制,不知何时已解了。
  “……”长孙仪叹息着轻笑一声:“还是小看了她。”
  萧秋水的禁制何时解的?
  恐怕在她们离开山洞的那一刻就解了,只是瞒着她罢了。
  长孙仪可以燃寿解开兰凊微设下的禁制,萧秋水自然也有她的办法。
  只是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就不是长孙仪能管的了。
  “好啦好啦,”她竭力安抚着体内的紫火:“你既然不肯离开我,那就听我的话,那玩意儿再好吃,也不能随便吃啊。”
  她自然明白,紫火对那禅杖上的青色火光十分感兴趣。
  这家伙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似乎对一切有能量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吞噬欲望,之前那禅杖发来的一击便是被它吞下的。
  此刻长孙仪也隐隐猜到,这禅杖上的火光恐怕是某种鬼火,对魂体有特殊的伤害,那片血雾的炼制也少不了这青色火光的一臂之力。
  人也救了,萧秋水想要再去送死,她也管不着了。
  只是眼下冥妄极有可能渡劫成功,她之前所为也必然得罪了他,就算她现在就逃走,又能快的过元婴大能的速度么?
  难题啊……
  每当这种时候,长孙仪就会十分怀念昔日那个持剑纵横四方的自己。
  她摸了摸颈上挂着的昆山玉令,微微一笑。
  怕什么?
  因为她现在只是一个法修么?
  可是无论剑修还是法修,长孙仪仍然是长孙仪。
  她没有死在分神大能的剑下,如今还怕区区一个元婴么?
  长孙仪还记得那日疗伤过后,她问蔺如霜。
  “听说万年前,法修之道盛行,为何如今世人眼中,法修却不入眼呢?”
  万年之前,阵修、符修、音修、画修、儒修等皆为法修,人才辈出。
  然而至今,除了阵修,符修,其余的法门,早已不见了踪影,纵使有人以乐器、毛笔的模样做法器,也不过是法器的外形罢了,根本没什么讲究。
  至于阵修、符修,早被归为旁门左道——所谓阵、符也不过是一种战斗工具罢了。
  “因为他们走错了路。”蔺如霜道:“法修之所以没落,正是因为他们把一切旁门左道都归为法修,而法修之道的巅峰,并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技巧而已。”
  “那是什么?”
  “如果我知道,”蔺如霜道:“我便不必来找你了。”
  长孙仪笑道:“找我?难道我知道吗?”
  蔺如霜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接着道:“当初莲华圣尊在合道以前,曾留下十六字真言,据说参悟之人,便能真的飞升成圣。”
  “难道不是像她一样合道吗?”
  长孙仪没有问是哪十六个字,以她自己的入门水准,就算知道了也没用,何况等她未来到了莲华圣尊那个地步,她又用得着别人的经验吗?
  “你记住,”蔺如霜继续无视她的问题:“法修的强大,不在于自身,而在于——无论是哪一种修士,皆可为法修所驱策。”
  无论是哪一种修士,皆可为法修所驱策……
  长孙仪一念之间,猛然惊醒!
  她当时对蔺如霜的话不以为然,因为他此言分明是将法修的地位置于众修之上,长孙仪原本是剑修,自然还有剑修的骄傲,怎么肯接受这样的言论?
  可如今,她已慢慢地接受了自己法修的身份,开始尝试着去理解蔺如霜话里的深层含义。
  一个被她抛在脑海深处的法咒,渐渐浮出水面。
  驱策令。
  手中《万法源记》一书猛然大亮,苍白的书页无风自动,惊雷闷响,“轰”一声,在长孙仪头顶上空炸开!
  好在远处雷劫未停,也未曾有人注意到,在遥远的天际上,隐隐一道亮光飞快地划过。
  “轰——”
  第五十一声雷响!
  除了雷劫落下之地外,其余被乌云笼罩的天幕已经驱走了黑暗,一道道金色的曦光自云层外穿透,一一将大地,点亮。
  太阳即将出来了。
  天光破云,长孙仪紧紧盯着的《万法源记》浮上半空,翻动终止于某一页。
  三个鎏金的晦涩难懂的古老字体在雪白的一页纸上,终于浮现。
  长孙仪奇异地发现,她竟然能够看得懂这些字。
  ——驱、策、令。
  紧紧随之而来的,是三十二字法咒,长孙仪一个一个看过去,口中吐出法咒真言。
  “魂兮魄兮,为吾所驱。”
  远在百里之外的高峰上,几近于虚无的几道魂魄似乎受到感召,身上浓郁的怨气在无声而神秘的咒语安抚之下,渐渐散去。
  “天兮地兮,借吾以力。”
  八字叠出,念出的咒唱玄妙而渺远,长孙仪未曾意识到,她方才被紫火灼过的地方在这一刹那恢复如初。
  “阴兮阳兮,铸吾太极。”
  “轰隆隆”的雷声愈发响亮,不知是针对着那孽果缠身的魔修,亦或者念唱着消失已久法咒的女修。
  “混兮沌兮,赠吾太虚。”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六九雷劫最后一道天雷落下,惊天动地的一道雷光似要将一切,湮灭!
  “轰隆——”
  雨收云散,天光大亮。
  然而,青檀山的众人所不知道的是,在三十二字驱策令为长孙仪念出的那一刻……
  莲华界四方,皆为惊动!
  昆山终年积雪的禁地之中,一个红色眼瞳的稚龄女童看着天空,目光怅然。
  “这是……”
  南境。
  “驱策令!”
  白发苍苍的老妪颤抖着身躯,不住地喃喃:“一万年,一万年了啊……”
  与此同时,高楼中抚琴的少妇、棋馆悉心雕琢棋子的儒生、酒馆里唾沫横飞的说书人、醉心笔墨的画师、海边豪饮的狂客、台上扬袖的舞姬、花海假寐的少女……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向了遥远的东方。
  独立于莲华界之外的华美宫殿最高处,停放着一台漆黑的棺木。
  半晌,倚着棺木,黑衣银发的男人睁开了眼睛,眼角泪痣愈发动人。
  “果然是……天生的法修啊……”
  四方反应不一,而一无所知的长孙仪趺坐山巅,吸收着源源不断的金乌之力。
  百里外的高峰上,雷劫过后,烟雾渐渐散了开来。


第15章 又晴
  东景城城主府内,原本的城主之位上却坐着另一个身着宫装的女修,东景城主坐在她下首,表情恭谨间又透着忐忑。
  而宫装女修另一边下首,是个青色大袖的秀美女子。
  她笑意纯柔,目光明澈,乌压压的黑发简单地挽成单髻,簪了一支白色的流苏步摇,流苏流云般从发上垂下,映衬着颊边晃动着的碧色水滴状长耳坠,笑意比春风更为动人。
  “又晴,你怎么看?”宫装女修对上她的笑靥,语气都轻了几分。
  易又晴沉吟片刻,笑道:“长孙仪被逐出昆山一事,弟子以为,其中定有蹊跷,当下师尊和师叔们若想弄清楚内情,还是先将人找到为好。”
  浮生剑对旁人来说或许珍贵,但对于同为五大上门之一的瑶华宫却算不了什么。
  他们更为好奇的是,原本身为年轻一辈昆山第一人——亦或者说五大上门年轻一辈第一人的长孙仪,到底犯了什么忌讳,以至于……
  被如此毫不留情面的逐出昆山、天下通缉。
  没错,城主府内来的正是瑶华宫的高层,这宫装女修本姓为郑,乃是瑶华宫的出窍长老之一,现下之所以在东景城,是为了护送易又晴前往南境的御兽宗挑选飞行灵兽。
  自二十年前易又晴外出行走不慎重伤之后,她每次离开宫内,瑶华宫主便对这唯一的爱徒放不下心,每每必定要指定长辈护送她出门。
  对此易又晴也很无奈,然而也不好拒绝自家师尊的好意,不过修养多年,她的伤不仅好转,反而因祸得福,修为增长的极为迅速,二十年前结丹,至如今已达大圆满之境。
  “内情……”郑长老嘴角勾起讽刺的弧度:“不管是什么内情,昆山这回可丢了大脸了。若不是莲华圣剑,昆山这些年还敢这么嚣张!”
  “莲华圣剑,”易又晴沉思道:“我总觉得,长孙仪被驱逐通缉这件事,恐怕和莲华圣剑脱不了干系。”
  “你是说,”饶是身居高位已久,轻易不见喜怒的郑长老也不免倒吸了一口冷气,面露喜色:“莲华圣剑被……”
  易又晴微微一笑:“又晴不过是猜测而已,具体的,还要找到长孙仪再说。”
  毕竟是见惯风浪的出窍大能,郑长老喜悦不过片刻,转而道:“说来昆山没有了长孙仪,十年后的五门大比,你便能少个阻碍,第一之名,该由你收入囊中了。”
  她言语之间对易又晴颇为信任,又表现出无上的期许,可见瑶华宫上下对易又晴的重视。
  不似昆山五峰五脉相互独立,瑶华宫乃其宫主柳梳风的一言堂,身为宫主唯一的亲传弟子,易又晴的天赋、智慧、处事之道无一不是宫中最为顶尖的。
  所以,即使知道这个弟子的修为远不及自己,郑长老对她的话也报以十分信任。
  听这郑长老提起五门大比,易又晴摇摇头,温和道:“郑师叔,就算没有长孙仪,昆山不是也还有个凤无惜?即使不提凤无惜,楚传、靳寒也无一可小觑。”
  她们口中的五门大比,是五大上门每百年一次的修为比试。
  五门内修为在金丹之上的年轻一辈若能拔得头筹,便可登上合道台,领悟莲华圣尊留下的道法真言碑。
  听说昔日登上合道台的五门修士,后来无一不是一方大能,其中佼佼者更是当今的第一人,莲华界唯一的大乘修士。
  因而,不论是年轻一辈,亦或是五门高层,对此都极为重视。
  郑长老听到“凤无惜”三字,似乎也觉得棘手,她长叹一声:“楚传、靳寒么,倒不必太过在意,凤无惜……我听闻她也已金丹大圆满,如今正在闭关冲击元婴之境,此人倒是你强劲的对手。”
  她说到这里,忽然一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