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时辰-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太子却并不贪恋这些世间的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到生、老、病、死、等现象以及修道的沙门,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

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求教,复至王舍城求道,但都没有得到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净饭王派了五位侍者与太子一起修行。

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但始终未能成道,遂出苦行林。当时,共修的五位侍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诸禅定。

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由此因缘,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

释尊降魔、成道的经过,皆由太子的侍者,即后来蒙佛教化而成道的大尊者优波离所见证。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周身大放光明,其光不似阳光炙热、刺目,不同月光清冷,却是流沙般轻柔,朝日般温暖,无处不在,天降功德。

功德祥瑞之气从冥冥虚空深处的命运长河中飞出,先是道门仙鹤显化,而后在飞落过程中这只仙鹤慢慢变化为佛门白象,最后化为一朵洁净白莲花,承接住了佛陀。

释迦摩尼跏趺而坐,袒露右肩,现身说法,名冠洪荒。

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化了1余人。

释迦便率领125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

释迦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轮”。在45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说法普度众生。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尸那迦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境。

入灭前嘱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法为师。”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

释迦摩尼涅槃,化虹而走。

其时,燃灯古佛受命而来,赐下佛号,“卍”字佛印授予多宝道人,从此再无多宝道人,只有释迦摩尼。

“恭喜世尊入主佛门,统领万佛,大昌佛法善哉,善哉,无量寿佛”

燃灯手捧一盏琉璃盏,端坐莲花而来。

多宝道人眼神迷离,结果佛印,朝余禹天一拜:“弟子不肖,去矣”

三千青丝脱落,肉髻形成,正式成为佛。

(二更)

正文第四百零二章通天落泪大雷音寺

释迦摩尼端坐六牙白象,白象口中含莲花,瑞气凝结,化为华盖,高悬释迦摩尼头顶,有万般瑞彩之光显化,袅袅不绝,大气非凡。

“贫道从此为释迦摩尼,入主佛门,普度苍生,救济万灵,超脱苦海,共享极乐,无量天尊,无量寿佛”

话语刚落,浑身道气散去,气息不再犀利,反而一片祥和、光明,道道佛光透体而出,澄净似琉璃。

与此同时,正在紫霄宫闭目打坐的通天教主忽然虎目一怔,眼眶竟然含泪,悲呼:“多宝啊,多宝!”

轰……

天地震动,刹那间风云变幻,雷雨齐来,圣人落泪,让天地震怒,一时间地仙界洪荒无数练气士乃至凡人,都被这天地间的一股悲凉之意所渲染,忍不住心中酸涩起来。

不说通天落泪,周天圣人却是在圣人落泪的刹那,心神有感,纷纷大惊,即便是老子也震惊不已,却是不曾想到通天教主圣人之尊居然会如凡人一般落泪,这一刻却让老子心神涟漪泛起,不知所做是对,或是错。

“师尊,弟子不孝。”

释迦摩尼佛观这天地变化,通天教主落泪一事自然知晓,心中苦涩万分,只不过如今大势所趋,无法反悔,即便悲涩又能如何?

只得面朝于东,遥遥相拜,以谢师恩。

收拾一番心情,释迦摩尼面向燃灯道人,发问道:“贫道欲要前往须弥山开辟道场,不知道古佛愿意同行否?”

释迦摩尼合十而笑,似乎天地一下子都干净起来,温暖慈祥,万物生瑞。

“但凭师尊吩咐无量寿佛!”

燃灯最擅长阴谋诡计,心中抱怨,面上却是毕恭毕敬,毫不倚老卖老,一副甘做孺子牛的模样,让人挑不出半点错。

二人纵起云光,来到四大部洲的交汇处,释迦摩尼望空中云气,查看地下山川脉络,最后选好一处地址,停住云光。

“善哉,善哉我佛门立誓普度众生,却是偏于一隅,不合天数,贫道今日于四大部洲中央开辟一佛界,号为‘婆娑世界”普度众生,无量寿佛!”

脑后光轮之中飞出一张正方形的图卷,上面没有任何纹饰,唯有煞气腾腾,不见冤魂,不闻鬼啸,只有堂堂正正的煞气,乃是纯粹到极致的杀气凝结。

“惶惶苍天,开辟净土,莲花世界,超度五浊,破除孽障,始见本心,无量寿佛无量功德”

诛仙阵图落下,道道气剑飞出,“嗤嗤”之声不绝于耳,天崩地裂,恍若灭世地震,一座金灿灿的山峰拔地而起。

幅员广阔,绵延亿万里,释迦摩尼骑着白象落下,看了一眼半山腰,掌心一催,须弥神雷打出,炸出一片地域。

剑气纵横,雕琢山峰,片刻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显露出来,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红墙碧瓦,曲水假山,池塘莲花,清净惬意,妙不可言。

“善哉,善哉,地处洪荒中心,此处才能称得上‘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释迦摩尼满意的赞叹道。

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中,有三十三天诸宫殿,三十三天,向上一倍,有夜摩诸天宫殿住。

其夜摩天,向上一倍,有兜率陀诸天宫殿住。其兜率天,向上一倍,有化乐诸天宫殿住。其化乐天,向上一倍,有他化自在诸天宫殿住。

其他化自在天,向上一倍,有梵身诸天宫殿住。

四周有咸海围绕,鹅毛不浮,扁舟不渡,唯有功德作舟,智慧作桨,方可渡过,神奇莫名。

燃灯满脸羡慕,赞叹道:“我佛门又添一极乐胜境,可喜可贺,世尊大神通、*力,贫道佩服”

释迦摩尼微笑不语,在山巅之处,云雾遮掩,雷霆滚滚,电闪雷鸣,好不骇人。

“大善,此乃天象警示,讲法当然雷霆轰鸣,振聋发聩,好,好,正好开辟寺院,名唤‘大雷音寺’”

言出法随,山巅之上一座西方七宝堆砌而成的寺庙形成。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牺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

彩凤双双,青鸾对对。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

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

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堂。

二人对视一眼,入了大殿,分了主客,坐了下来。

……

老聃带着普贤赶往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的道场。

文殊广法天尊对于突然来到的老子很是不解,但又不敢发问什么,只得唯唯诺诺的站在一旁,等候老子发话。

普贤与文殊广法天尊站在一旁,心中有事,却不敢发问。

到是老子在一旁端坐清净蒲团上,不发一语。

不时,有惧留孙脚踏祥云而来,入得洞来,却看到端坐蒲团之上的老子,以及站立一旁的普贤以及文殊广法天尊。

二人惊异,上前迎接惧留孙。

“师兄,你怎会来此?”

惧留孙叹息一声,说道:“为兄近日发现天机越发明朗剔透,昔日所做因果,今日却是到了了解的时候。”

说完,叹息一声,其中充斥着无奈,悲苦以及一些难以言明的韵味。

文殊二人听后,叹然一声,悔恨不已。

随后,洞外又有祥云落下,三人回头一看,却是那慈航道人,三人上前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

这时,老子睁开那不起波澜的眼眸,看向四人,说道:“尔等四电脑访人,在封神之时,受那燃灯道人蛊惑,妄自修习西方法门,结下莫大因果,如今多宝入佛,还需尔等四人前去相助,成就一番大业,莫要误了时辰。”

四人闻言,面露苦色,心中也只此事再无转圜之地,纷纷朝弥罗宫一拜,泣不成声。

老子面无表情,一抖太极图,四人只觉前一眼还是云霄洞,睁开眼时已经是大雷音寺。

“文殊(普贤,惧留孙,慈航)拜见我佛如来,无量寿佛。”

四位金仙突然来至大雷音寺,却是让释迦摩尼一愣,旋即洞悉天机,面露笑意。

“好好好,欢迎四位道友。”

四位金仙的突然到来,却是让一旁的燃灯道人颇为尴尬。

这时,四人也看到了燃灯道人,尽皆怒目而视,杀气腾腾。

“原来是你这小人,你如今怎会在此?有何贵干?”

文殊广法天尊伶牙俐齿,说话毫不客气,锋芒毕露,杀气腾腾。

“哼,尔等如今叛道入佛,有何资格数落贫道,还是谨言慎行,不要让大家面上不好过”

说完,燃灯铁青着脸,朝释迦摩尼欠身,而后化虹而去。

“哼,小小的大罗金仙,也敢对贫道呼来喝去,入了佛门,无那元始天尊护佑,我看你等三人如何立足,找准时机,怨不得贫道送你三人往生极乐,哈哈”

燃灯一边西行面见接引佛祖,一面心思活泛,诡计迭出。

释迦摩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