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安你误会了,”邱言也摇起头来,“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并试着布局,所求的不是眼前立刻施行,而是为百年身后之事计,至于眼下,这人道还有许多部分没有参悟完善,至少我如今这朝廷重臣的身份,其价值还未榨取干净,又岂能轻易离去?再说了,这因果也还未真正厘清,尚需几十年时间……”

这样说着,邱言将灯火吹熄,然后推门出去。

月光洒落下来,照亮前路。

邱安迈步跟上,口中则道:“我听说老爷你在朝中的政敌,最近有些不择手段了,似乎是想要从私德方面攻讦老爷你,甚至不惜炮烙冤案,想要加以诬告。”

“权势斗争,从来都不干净,更何况如今天罡地煞等杂乱气运渐被平定,早就没了让他们浑水摸鱼的机会,而我最近也正式接过了变法之旗,要从兵制改革,迈向财政改良,动了不少人的饭碗,他们岂能不急?”

邱言脸上笑容渐渐收敛:“何况,知行之道的传播,也威胁了不少人的利益,只是碍于约定,他们不能直接出手,自然要借刀杀人,从其他方面阻止学术传播。”

邱安恍然道:“原来如此,若是让人败坏了老爷你的私德,然后再将那逻辑弄乱,将学术成就和个人道德画上等号,让这世人觉得两者乃是一回事,一损俱损,这样就可以移花接木,避重就轻,即便学术上不是老爷你的对手,也可以靠着混淆视听,来达成所愿。”

“话是如此,但既然为学,就不能将之束之高阁,必然要贯彻到日常的行为里面,所以两者有所联系,并不是可以引导逻辑上的联系……”

邱言说着说着,停下了脚步。

“只不过,判断事情的好坏,需要的是参照物,一人救人,一人害人,让旁人观之,能很清楚的给予评价,这就是参照,而人道发展到如今,已经不需要具体的参照物了,世间本就存在着诸多标准、准绳,那些人要做的,其实是混淆了逻辑,然后玩弄标准,针对不同的事,运用不同的准绳罢了,其实这些事情,早有先兆,只是如今皇上病危,少了制约,才会露头。”

“那些人掌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传承多年,根深叶茂,真要是如此行事,老爷要如何应对?”

邱言便道:“无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话落,抬手一抓,那月光洒落下来,在一股文思的带动下,在邱言的身前形成了一片江山社稷的虚影,其人之手捧着这片虚影,就像是执掌着乾坤。

“皇帝病重,政敌蠢蠢欲动,看似危险,但也是我正式踏上人臣巅峰的钥匙,执掌王朝社稷,体悟气运长龙,正当其时!”

ps:感谢“陈林男”、“熊猫number1”投出的月票!


第一千九十八章密室暗谋邱

几乎是在同时一见,于京城内城的另外一边,一座古朴的府邸中,灯火通明,赫然是有人在摆开宴席,席间之人个个气势不凡,一看就都是大权在握的大臣。

只不过,如今皇帝病重,虽然宫中并不宣扬,可这样的消息早就传的满城风雨,大臣们各自都有打算,但在表面上,还是要顾忌一些的,越是位高权重之人,摆宴的时候,更不会铺张浪费,往往还要打着汇聚一起,给皇帝祈福的幌子。

此处正是如此,这摆宴的,乃是新近上任的吏部尚书顾引。

吏部执掌官员升迁、考核,其职权之重,对于百官而言难以言喻,甚至有时会被称为天官,因为能够决定官场前程。

所以,历任吏部尚书上任,都难免接到其余大臣的拜帖,要过来与他相贺,在这大瑞朝几乎成了定制,就算是皇帝病重,此事也没有多少更改。

是以这顾引也是依循旧例,在府中摆开家宴,招待了些许大臣。

当然,这样做依旧还是有风险的,毕竟是皇帝病重之时,只是这顾引之所以铤而走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顾府的宴席其实是一场障眼法,是为了混淆皇家耳目,掩盖真正的用意。

和这个用意比起来,就算是被皇城司的探子借机生事,也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人在官场,岂能不知趋势,如今皇帝病重,而朝廷新任了吏部尚书,就算顾引有一点错误,在这个时候,也是不能真的将他如何拿办的,因为这将影响到朝廷政局的稳定。

正因明白这些,顾府的这场宴席。可以说是有恃无恐。

而宴席真正的主角,如今并非在那席间,而是在顾府深处。

“这个邱言,越发骄横了,长此以往,那还得了!?”

府中,正有人拍桌起身,愤而谈及邱言。

这是间颇为封闭的房间,墙壁四周密不透风,屋中坐着七八人。说话的那人相貌清瘦,身上有着一股凛然之气,像是戏文中的那些精明强干的忠臣一样,说话的时候铿锵有力,而从他口中蹦出的名字,一旦配上恶狠狠的语气,天生就给人一种奸佞之臣的味道。

只不过,此时被这人提到的,乃是邱言。

见到其人这幅模样。就有一名年约四旬,面容英俊的男子说道:“蔡相何必这般激动,他邱慎之如今是仗着皇上与太子对他的看重,才敢在朝堂上为所欲为。甚至不将我等老臣放在眼中,可说句诛心的话,所谓主少国疑,当今圣上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而太子年幼,这偌大江山岂能经得起折腾?到时自然是要请皇后与太后垂帘听政的……”

此人正是新任吏部尚书顾引,其人也是世家出身。其父在先皇之时也曾官至吏部尚书,只差一步就可入得政事堂,但却因一次地方叛乱,处置不当,失了机会,从此仕途止步。

如今他的儿子卷土重来,又岂会满足于吏部尚书一职?

至于被顾引劝慰的,则是当朝宰辅之一,分管御史台的蔡阙,如今都称呼其人为蔡相,此人入了政事堂后,精气神越发充沛,连带着人的面相都有了些许变化,加上从前执掌御史台时养出的一身正气,说出的话每每掷地有声。

至于他话中的含义,在场的几人也都心中有数,甚至将之视为日后的倚仗,打算借此翻身,将邱言绊倒。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场的几人,除了吏部尚书顾引和宰辅蔡阙,还有另外一名宰辅许应一,余下两三人,同样也是朝中众臣,位列六部九卿,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可谓权倾一时。

这样的人轻易聚集在一起,皇城司等皇家耳目,岂能放心?就算是国法,都不会轻易允许。

只能借着这样迎来送往的宴会做幌子,然后秘于一室交谈,但时间不能长。

今日他们齐聚一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剑指邱言。

这话说来有些奇怪,按理说这样一个组合,权倾天下不说,更是掌管方方面面,而邱言只是一个兵部尚书,纵然在天下而言也是位高权重,但放在整个朝堂上,所占的权势比例并不大,何故会引得众人对他这般郑重对待?

原因就在于邱言回京之后,所做的诸多事情,从军务入手,先是开辟新的三大营新军,然后调动自己在蜀地剑南培养的嫡系人手,以新政为名,不断扩张影响力。

这事本也好办,只要多上几个折子,搞出朝中群情激奋的样子,纵然皇帝在还阳后性子坚定,有着自己的主见,有心要护着邱言,可也要考虑日货朝堂的稳定和江山的安稳,不得不有所妥协。

可偏偏国境不宁,那北疆几大部族的反复也还算了,连齐鲁、河北等地的匪患也是风风火火的兴起,正好给了邱言机会——

这大臣的奏章能让皇帝妥协,却不可能让反贼伏诛,关键时刻,终究还是要出兵的,如此也就给了邱言持续掌权的机会。

一来一回,邱言威势日隆,再加上其人本就有皇帝特许,能入政事堂议事,更有一个定国侯的爵位在那支撑位格,论权势一点都不比宰执差,一旦真正得名,立刻就能压下其他宰执。

这样的威胁,许应一等人早就有所警觉,出于维护自身权势的政|治本能,也是为了将邱言这样的人物网罗并加以利用,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许应一等人运用了种种方法,想要将邱言的上升势头止住。

双方就像是对弈一般,你来我往,其中所隐藏的凶险,丝毫也不比明刀明枪的厮杀来的少。

但掌握了诸多势力和人脉许应一等人,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占据了上风,但随后邱言却后手频发,连许应一等人内部的人员,都早有被渗透之人,在关键时刻反水,使得诸多努力功亏一篑,更是让许应一等人的利益集团陷入劣势,被邱言掌握了诸多可以称为谋反的罪证,从而被拿捏住了七寸,不得不时时妥协。

但这种被忍让,终究还是有着极限的,许应一等人也一直在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锤炼听证,无疑就是他们的机会。

皇帝护持邱言,对世家也很是警惕,早就被许应一等早就意识到了,但总不能将之推翻,可下一代皇帝对邱言表现的善意,则更让他们担忧,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买通了太子身边的太监,更是对教授太子的老师施加影响,为的就是日后方便行事。

但现在这条路眼看也有变化,于是他们的目标就转而集中到了后宫上面。

和皇帝、太子不同,后宫在大瑞是很难干政的,但若是太子年幼,垂帘听政的事情也曾发生,毕竟这项传统,可以直接追溯到中古列国时期。

正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早有定制,大瑞太祖当年虽总结前朝教训,对此很是警惕,但日后发展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主少国疑之时,朝堂若无人坐镇,总归是难以安稳的。

说到底,这锤炼之人其实就是朝廷上的百官,推举出来的招牌,让他们的政策师出有名,占据大义。

但即便如此,这一切依旧还要等待当今皇帝真正归天之后,才能施行起来。

按理说,那皇后、太后未必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多数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儿,但只要成了皇后,位格提升,自然能够聚势,生生将自家的位格推动上去,最终踏上世家行列。

所以,太后、皇后几乎是世家大族的天然盟友,利益相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