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世与邱言之感联动。

“哦?”感受到心中投影,韩逸念头一动,“诸位,有后生要与你我论证所学了。”

“有趣,”周东义摇摇头,“我倒要看看,这邱言所写文章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深意。”话落,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前文章。

小陈先生笑了起来:“当初我在兴京讲学,庞小友曾以孟子三剑与我印证,投影心灵,借物喻道,令人印象深刻,收获不小,不知这次能否重现当初盛景。”

“年少无知,小陈先生何必再提。”庞楚听了。笑着摇了摇头。

许世、郑丘等人却是不动声色,端坐不语。

这些人都是文道有成的人物,纵被秩序之力干扰,被邱言文章影响。却能定下己心,不动如钟,以从容心面对。

而甄知佐等人,却在第一时间陷入感悟。那席慕远本就心意不稳,意识到邱言所为后,惊呼一声“不自量力”。接着就没了声息。

这本是个神通显世的世界,和邱言的前世不同,所以超乎常理的、形而上的印证比对,并不被人排斥、恐惧,也不会被归结于鬼神之说,盖因这些异状,其实都是心意显化,秩序之力催发,发生在人的心里,而不是显诸于外。

下一刻,《困知勉行》一文中的行行字迹绽放光芒,流转而出,凌空变化,与众人心中投影呼应。

心中景象登时发展、变化。

初时,诸先生尚且脸上带笑,以心品味,从纸中文、心中影、魂中悟里面,捕捉邱言阐述的道理。

“这邱言有些见识,以常人之遭遇为文章每句作出注脚,几个实例,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应该不是杜撰。”蓦地,周东义出言说了一句,引得其他几人点头。

意识层面,正在演绎凡俗之人的生活,这每个人的行为,都能在邱言的文章中找到对应语句。

又有人道:“此人好胜之心不小,接着气息联系,知道我们对他文章中的一句评价不高,居然会用这种方式辩解。”话里透露出一点笑意。

以秩序之力投影心灵,其实是儒者辩论的具象,等于是邱言要与这些大儒、先生论战,所以那席慕远才会说邱言不自量力。

听了这话,韩逸和小陈先生先后摇头。

小陈先生说道:“我虽只见过邱言一面,但能够看得出来,他对虚名已有看破趋势,理应不会为了争名引动秩序之力,做下这等阵势。”

这话还未说完,局面再变。

无论是对邱言有所了解的韩逸,还是对邱言颇为欣赏的小陈先生,又或是不苟言笑的许世,乃至那高深莫测的郑丘,都露出了惊讶表情。

“这……邱言是如何做到的?”

很快,周东义发出惊叹。

原因无他,呈现在几人心中的投影,正迅速分化,本只是一两名百姓的生活景象,但随着这些人外出、游学、打猎、交际,越来越多的身影浮现出来!

有农人、有商贾、有猎户、与厨子、有脚夫、有苦力、有布衣,甚至还有少量的书生、官员……

他们过着各自生活,生命轨迹不时交叉,演绎悲欢离合!

“这怕要有成百上千的人啊,都是邱言心中所想?所感?投影过来的?他如何能同时领悟和了解这么多人的生活?这些人可是都在做着不同的事啊!”

同样的震惊和感慨亦在其他几名先生心里泛起,这震惊令他们的心境略起波澜,心神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沉浸其中,追随着千百人中的几人,感同身受的体会着生活。

周东义在惊讶后,心神便落到了一名农人边上。

此人陷于洪水,妻与子跌入水中,挣扎呼救,农人奋力去救,救下了妻子,儿子却淹死了。

事后村人议论,有人赞他,说儿子可以再生,妻子却不能复生;有人则说他错,说妻子可以再娶,儿子却难以复活。

周东义看到这里,心生感慨:“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谁生谁死看似相同,但带来的感受却又不同。”

只是,其人念头尚未落下,就听农人摇头道:“救人之际,洪水滔滔,哪有心思去想许多?妻子在我身边,被我抓着游到岸边,折返时儿子已被水冲走了。”

“哦?”周东义闻言一愣,心里闪过一句话来——

“有根方生,无根便死。”

邱言所营造出来的种种景象,驳杂繁多,周东义虽然年岁不小,但出身世家,年轻时虽游历了大半个大瑞,体验过民间疾苦,但不可能一一尝试,此时在邱言构建的心灵投影中,居然又经历了几次新奇经验,诞生出不少的感悟,有了收获。

渐渐地,周东义的意识漂浮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一名名百姓生活、劳作,看着他们专心的做着眼前之事。

这意念越飞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广,入目的人影越多,那些人应所做之事越杂,这一个一个身影,做着平凡之事,既没有惊人之举可以青史留名,更没有那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随着范围的扩大,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十万……

无数身影在周东义的“眼中”一闪而过,最后化为一个庞然大物——

大瑞!

这个镇压中原气运的巨大王朝,正散发出勃勃生机,繁花似锦、烈火烹油,有盛世景象,有暗潮汹涌!

“这是……”

周东义本还在思索着那八个字,只是下意识的看着下方景象,但在大瑞疆域映入眼帘之时,却是悚然一惊!

凝神再看,已经没有了大瑞,有的只是一颗颗跳动着的民心,汇成当下大势,如虹如龙,随国共舞!

深吸一口气,他思绪起伏,感觉自己的心境,竟因邱言的投影,有了一点收获!

“好个抓住当下!如此看来,这有根方生、无根便死,并非是默然人心之语,反而是点题之言!”

“我等被东都城遮了心灵,没能放眼天下,这看似随波逐流的一个个百姓,岂不就是我大瑞的根基所在?有了他们,大瑞就生,没了他们大瑞立死!”

“与其怨天尤人,又或优柔寡断,倒不如专注一心!”

“心有正道,方能立。”

“遇事当豁达……”

旁边,庞楚、许世等人或是吸气,或是吐气,一个个眼中精芒闪动,神态、气息都有了些许变化,显然也从邱言的投影中得到了收获,只是从几人所说话语来看,在理解上竟有细微不同。

这时,韩逸摇了摇头道:“邱生所投之景,包罗万千,最可贵的是与民间几无出入,宛若真实,漫游其中,所处之地不同,所得感悟就有偏差。”

“此子,已然得窥人欲门径,触摸到了天理真谛的边缘。”小陈先生亦赞叹出声。

同一时间,春秋老人郑丘提笔在书册上写下几句,最后给出了八字评语——

“其心其志,可以为史。”

一时间,诸位大儒、先生,纷纷感慨,身上文思涌动,被邱言的投影引发了心中感悟,那文思交织起来,俨然有种凝聚如实的趋势!

注意到这点,周东义笑了起来:“本打算引领楼中后生品味文章时,再引动文思,震动秩序,没想到被那邱生之文引出了感悟,既然如此,不妨顺势而为,把答应文轩楼主的事情先办了吧。”

ps:感谢“冞迷糊糊”投出的月票!


第四百二十四章城中界,界中神

“不错,”庞楚点了点头,感受着周围文思,“这次文轩楼主拿出文轩楼,作为品评之地,可见诚意,他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

他的话音落下,其他几人纷纷点头。

“平时我等散在城内城外,被城池龙气镇压,难以引动秩序,现在都在此处,却是没有这个顾虑了。”

“既然有决了定,那也不用耽搁了,这便动念吧,”韩逸笑了笑,“另外,我等本是品评文章,结果反从邱生之文中得了收获,当投桃报李。”

“是这个理。”

诸人对视几眼,统一了思想,紧跟着各自引动文思,口中诵读文章。

房间中本就充斥浓郁文思,几为实质,更有秩序之力显化,参杂其中。

随着诵读声响起,文思沸腾,与秩序之力相合,从房间中冲出,在文轩楼外拧成一股,冲霄而起!

这一冲,就像是一瓢滚油落入了烈火中,掀起剧变,天空虽然依旧,但遍布其中的一道道秩序却被触动,弹动起来!

“嗯?”身在文轩一楼的邱言神色微变,心有所感。

原来,他逆流传去的文思、意念也被那几名先生的文思牵引着,拧入其中,随同而去,与东都人道秩序发生了接触。

“这几位大儒,为何要将彼此文思结合在一起,触动天地间的秩序?”

如韩逸、小陈先生、周东义等人,虽说有着私交,但情谊未必多深,有些在学术、学派上还有冲突,互为对手,坐下来平心静气的说话已属不易,而今,却都并肩齐上。引动与自身学派相近的秩序,精诚合作!

不过,邱言虽然疑惑,却也知道机会难得,转念就把疑惑抛开,借着文思、意念的联系,潜心感悟。

眼下之事,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要知道,天地间的秩序本就复杂,有些是先天生成。天经地义的自然之道,被先贤总结出来,记载在书中,传播后世,最后演化成一个学派,最后与那秩序相合,渐生联系。这种学派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对秩序的领悟和理解。

邱言随诸多文思冲天,接触各个学派的根本秩序。或许会因自身所知、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尽数理解,但可以作为引子,记在心里。慢慢推演。

更不要说,在这些秩序里,还有些乃是后天诞生,是上古圣贤倡导。千百年的传承,最后凝结出来的人道秩序!

这其实就是开辟一道,文辟一路。与邱言的道心拳意异曲同工,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潜心感悟,可以触类旁通。

哗啦啦!

秩序一动,波及人道,满城百姓若无所觉,可由他们所构建起来的社会整体,却是迸射出一股难言威严!

这股威严,以一个个普通凡人为源头,辐射、散发,转眼遍布整座城池!

人道秩序之根!

这些个变化,普通人难以察觉,但对于感知灵敏的存在来说却是清晰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