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奥尔巴赫的计划,原来的老城区会建设成完全是宗教设施的宗教圣地,新城区则被划分为三片,一片给波斯人,一片给犹太人,最后一片留给天主教。
至于原来的东正教和亚美尼亚人什么的,等等再说吧,他们原本就是被边缘化的群体。
奥尔巴赫公布了这个计划后,马上就受到波斯人和犹太人的欢迎。经过“长刀之夜”的洗礼,波斯人和犹太人都充分认识到,对抗带来的只能是毁灭,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就算是要对抗,也总要先恢复元气再说。
于是波斯教和犹太教的长老们接受了奥尔巴赫的调解,虽然在新城区看上去天主教的地盘最大,但城市总是在扩张的,现在的地盘没有任何意义。
好吧,以上的说辞是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波斯人和犹太人能和平相处真正的原因是在长刀之夜中有太多波斯人和犹太人死去,这样一来,生存空间的压力马上就少了很多,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纠纷。
这就好像是一盒蛋糕,如果蛋糕的总量不变,十个人分和两个人分每个人分到的数量肯定不一样,有些时候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么残酷。
既然已经划定了地盘,也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重建。
在美国人抵达耶路撒冷之后,犹太人有美国人帮忙,天主教有兰芳人帮忙,原本是“地主”的波斯人成了最孤苦无依的那一个。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兄弟联盟”的组织开始声名鹊起,用所有人头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
别以为北非和巴勒斯坦距离不算太远,巴勒斯坦人就应该知道在北非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兄弟联盟”,在这个广播还没有盛行,电视和网络根本没影的年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还是极端的闭塞,或许耶路撒冷的某些头面人物知道“兄弟联盟”的存在,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对“兄弟联盟”真的没什么概念。
但随着“兄弟联盟”的声名鹊起,这个组织很快就被波斯人熟知,并且被波斯人接受。
原因无他,“兄弟联盟”做事足够公平。
其实不管是兰芳人还是美国人,对基督教徒和犹太人提供帮助都是义务性质的,这种义务难免会夹杂着某种意义上的高人一等,馈赠这种行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施舍,而“被施舍”的滋味肯定是不那么好受,只是因为现实的残酷,那些基督教徒和犹太人才会无奈接受。
“兄弟联盟”则不一样,“兄弟联盟”的那些人一看就是土生土长的波斯人,同根同源本来就让耶路撒冷的波斯人感觉到亲近,再听听那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兄弟”,感受到那些兄弟们递过来的还带着体温的一张毯子,或者是一张馕饼,真的有种“兄弟”的感觉在这些劫后余生的波斯人心中油然而生。
这些“兄弟联盟”的人对波斯人的帮助绝对是无私的,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从食物到生活用品不一而足,关键是这些“兄弟联盟”的人毫无芥蒂,和那些接受援助的波斯人同吃同住,不搞一点特殊,绝对不会像那些兰芳人和美国人一样,不仅从来不吃提供的食物,就连住宿也是要回到自己的营地中,这本身就是人为制造隔阂的举动。
对于耶路撒冷的波斯人来说,“兄弟联盟”什么都好,只有一点让人无法接受,就是“兄弟联盟”的信仰。
这些“兄弟联盟”的人虽然也信仰波斯教,但很明显,这些“兄弟联盟”的人信仰的波斯教和普通意义上的波斯教不太一样,这些人不经常做祈祷,每天最多也就是早晚各一次,每次最多三两分钟就搞定,同时这些人还喝酒,教规也不怎么严苛,有人居然说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侍奉“真神”,哪怕是之前信后来不信也可以。
这不就是“异教徒”吗?
当有人向“兄弟联盟”的人提出这个问题是,“兄弟联盟”的人表现的非常洒脱,只需要传句话,马上就有白袍头巾人士来“传道受业解惑”。
现在的“兄弟联盟”可不是以前的那个草台班子,杨德山组织那些长老对波斯教义进行阐发之后,“兄弟联盟”也是有理论基础的。
第861章 一群财迷
千万别小看这个“理论基础”,有或者是没有,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没有理论基础的兄弟联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杨德山本人对于波斯教义的随意阐发是不会得到波斯人承认的,哪怕某些波斯人加入了兄弟联盟,这也是无可奈何的被迫选择,真要说那些人衷心拥护杨德山阐发出来的教义,那还真说不上。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马上就不一样,从此“兄弟联盟”的人可以堂堂正正的说他们就是波斯教中的一个教派,和那些什么什叶派、逊尼派完全一样的教派,他们并不是“异教徒”,只是对于传统经文的理解不同而已。
看看,草台班子马上就变成正统传人,“理论基础”的作用就是这么大。
“兄弟联盟”这一次北上也算是处心积虑,有了理论基础的支撑,兄弟联盟很快就被耶路撒冷的波斯人所接受,别的不说,最起码兄弟联盟这个每天祈祷一次,每次三五分钟就很符合耶路撒冷波斯人的利益,他们现在可不是无事可做,只要房子一天没有盖起来,他们就要住一天帐篷,话说住帐篷可不是什么好体验,偶尔住一次还行,天天住铁人也要生锈。
也就是杨德山那个受虐狂可以忍受。
不过这种“受虐行为”在兄弟联盟的成员们看来就是最大公无私的博爱。
各方努力下,新城的建设速度还是快,英国人还在和美国人打嘴炮,“长刀之夜”弄出来的废墟就已经清理完毕,甚至某些在“长刀之夜”中幸免于难的建筑因为造型和方位的不合时宜也被拆除,耶路撒冷现在已经变成一张白纸,任由奥尔巴赫随意挥洒泼墨。
兰芳驻耶路撒冷办事处二楼会议室,一个关于新基督区建设的说明会正在进行,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以奥尔巴赫为首的主教们,站在台上负责解说的是丛兰芳来的高级设计师雷景福。
兰芳这几年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中,且不用说整个兰芳,就只说椰城,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居民区破土动工,这位兰芳积累的大量的建筑工程师和施工队伍,按照奥尔巴赫和兰芳政府签订的合同,新基督区的建设就由兰芳人负责。
雷景福就是兰芳建筑师中的佼佼者,兰陵岛的整体规划就是出自雷景福之手,其中潘多拉酒店是雷景福的代表作。
“新基督区占地三点五平方公里,共分为六个居民区和两个商业区,整个基督区内共有大大小小十一个教堂,可以充分满足居民们进行宗教活动——同时每个区都有独立的公园,公园里会有森林和公共绿地,这会为市民们提供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街道上有街心花园和照明系统,街道下面是下水道,如果遇到战争,下水道还能承担防空洞的功能——同时城市里配备了自来水系统,这会极大地方便市民们的生活——”雷景福整整解释了一个多小时,结束的时候迎来了热情的掌声。
“真是太美了,我有种要把梵蒂冈也拆掉重建的冲动。”奥尔巴赫脱口而出。
这话有点大逆不道,不过此刻很明显没有人注意到。
“应该增加教堂的数量,这里可是基督区,要让居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主的荣光。”某位主教对教堂的数量表示不满,这马上赢得了一众主教们的迎合。
“公园里有雕塑吗?应该在每个公园里都放上一组雕像,用来演绎某个重大事件。”这个建议更好,马上激起众人的讨论热情,有人马上补充,应该把那些名画全部用雕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更有象征意义。
不管是什么意见,雷景福都会一一记录在案,同时就这些意见和主教们展开激烈讨论。
“这里的房子要钱吗——”角落里突然响起了一个弱弱的声音。
“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决定权在诸位,我已经收取了设计的费用,这个问题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这个问题真真让雷景福不好回答,当着一群大主教的面能谈钱吗?太庸俗了!
结果人家还真不在意这个,马上就有主教建议:“当然要收费,而且要卖一个好价钱,看看这个设计图,等到完全建成之后,巴黎有这么漂亮吗?伦敦有这么漂亮吗?这里可是圣城,想要在这里拥有一套房子并不是轻而易举。”
这才是主教们的心声啊,上帝可能不需要吃饭,只需要人们的信仰之力,但主教们是要吃饭的,而且饭菜不好还会食欲不振。
“没错,我们应该定个大价钱,比如一百法郎?”有人马上提出建议。
“太低了,最少要二百!”有人嗤之以鼻。
“这里可是圣城,没有三百不要想!”有人马上提醒土地的附加值。
“三百?那只能是看看!”有人异想天开。
“先生们——”奥尔巴赫不得不出面干涉,否则这帮人能把价钱抬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建设这座城市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法郎,也不是为了美元,而是为了传播主的荣光,为了彰显主的荣耀,所以关于以后房屋的分配,我建议要遵循公正、仁慈的原则,比如那些在建设新城过程中有过付出的人,应不应该表彰他们的功劳?比如对那些虔诚的信徒,我们不能用金钱来代替一切,要知道我们可不是犹太人。”
看看人家这大主教的水平,真是甩这帮人好几条街。奥尔巴赫这一席话说完,马上就有好几位主教红了脸。
“当然了,我们的仁慈也不会泛滥,对于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他们必须改变观念,才能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奥尔巴赫也不是圣人,小算盘还是有的。
仁慈吗——这个东西是很有弹性的,多一点少一点其实都在一念之间,奥尔巴赫说的“公正”也是含义丰富,如果这里的房屋全部都要出售,那么对于他们这些主教们,是不是也不够公正呢?
所以有些话真不能深究,深究起来真的没意思。
“诸位,我可以说下我们兰芳对于房屋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