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说,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要效仿匈奴人的方式对待清帝国。

“哦……”听到秦致远的话,皮埃尔意味深长的应了声:“原来你们国家的5000年历史是这么来的!”

中国文明的伟大,就在于文字记载从未中断,所有的史实都有据可查,因此说起“自古以来”很有底气。和中国比起来,欧洲人这方面差得多,远的不用说,哪怕是中世纪,欧洲都是一本糊涂账,他们自己人都搞不清楚自己国家的历史。

“我说了你可能不会理解,在我们国家,清帝国以前所有的朝代,都有一个职位叫做‘史官’,这个官职就是专为记录历史而诞生的。”秦致远不介意做科普,合上文件正色道。

“怎么记录?按照胜利者的意思吗?”皮埃尔的语气有几分嘲弄。

“那要看胜利者是谁。大概两千多年前,远东那片土地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叫齐国,这个国家的皇帝之前是一名大臣,他后来谋杀了皇帝,然后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当时的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皇帝因为不愿意留下恶名,就把这名史官杀了。这名史官的弟弟继续如实记载,然后史官的弟弟也被杀。”秦致远说的就是“崔杼弑庄公”这件事。

“真可恶,然后呢?”皮埃尔对史官的正直表达了敬佩。

“正直的人们永远不会被吓倒!史官的另一位弟弟继续如实记载,皇帝终于认输。就在皇帝认输之后,那名史官的一位朋友匆匆赶来。皇帝问他来干嘛?史官的朋友说‘我怕没有人敢如实记载,我是来求死的’。”秦致远说完,意味深长的看着皮埃尔微笑。

“这……真令人敬佩。”皮埃尔心驰神往。

“是的,确实令人敬佩。在这个故事中,胜利者并不是皇帝,而是那些悍不畏死的史官们,他们才是胜利者。”秦致远很自豪,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秦致远有理由骄傲。

史官制度一真到了明代还是被遵守的,所以才会有明朝皇帝荒诞事迹流传下来,虽然有满清夸大诋毁之处,但也都是明代史官秉直记载下来的。

只可惜到了清朝,中国历史上最为无耻的一幕出现了,满清统治者大规模地销毁并篡改各种史书,中国人秉直书写历史的态度也荡然无存。

第88章 隐晦

就这么一路闲聊,秦致远和皮埃尔相谈甚欢。

有几次,皮埃尔想把话题扯到朱莉身上,都被秦致远岔开。并不是秦致远在逃避,而是秦致远不确定。不仅仅为了男女之间的感情,更为了战后的将来。

秦致远是东方人,战后如果没有意外,秦致远是要返回中国的。如果现在确定和朱莉或者米夏的感情,等到秦致远要走的时候,朱莉和米夏怎么办?

米夏还好说,她的身份不算敏感,有可能跟着秦致远返回中国。但是朱莉,她是福煦的女儿,想跟着秦致远返回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致远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长期不在家,秦致远吃够了“留守儿童”的苦头,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再经历一次。

有些痛,一次就够了。

福煦的形象看上去还是那么的糟糕,胡子拉碴,不修边幅。

见到秦致远,福煦很高兴,推迟了手头的工作,在办公室里接见秦致远。

“秦,你做的很好!真是令人吃惊,凭借着不到三千人,你完成了三万人都没有完成的任务。”福煦对秦致远不吝表扬。

第六团打下埃尔贝库尔之后,两翼负责牵制作战的法国师心痒难耐,半真半假的发起了数次进攻。结果令人不甚满意,两个师加起来三万人,打了整整一天连德国人的阵地都没能攻上去,对比之下反差极大。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也有皮埃尔的成份。”秦致远不介意和皮埃尔分享。

“呵呵,皮埃尔也不错,但是你做的更好。”对于自己的儿子,福煦也是很看重的。

福煦也不想再承受一次丧子之痛,因此才会把皮埃尔安排在第六团参谋部。这算是秦致远和福煦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秦致远照顾皮埃尔,福煦照顾秦致远。

西方人的弯弯绕绕,其实也挺多的。

“为了表彰你的功劳,秦,陆军部决定,授予你少将军衔。”福煦郑重其事。

战争期间,很多人会被临时授予高级军衔,如果干得不错,就会成为永久军衔,如果能力不济,战后还会下调。

“我很荣幸。”秦致远站得笔直。

“好好干,你是外籍军团的第四位将军,也是唯一的外籍将军,很多人正在注意你。”福煦欲言又止。

接下来,福煦通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法国陆军部批准,秦致远的第六团现在升格为外籍军团第一旅,仍旧隶属于福煦指挥。

成立第一旅,也就意味着秦致远的手下将会拥有两个团,在外籍军团中的编号分别是第六团和第七团。而与此同时,作为一支旅级部队,秦致远手下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一支炮兵部队。

很快,秦致远就明白了福煦说的“很多人正在注意你”是什么意思。

出了司令部,秦致远和皮埃尔暂时分开。皮埃尔去办理升级的一些书面手续,秦致远想去找两个加西亚聊聊。

刚出门,秦致远和米夏就被一群白袍子围住。

“呃,有何贵干?”秦致远莫名其妙。

这帮人有男有女,都是四五十岁的样子,面貌雍容,表情严肃,脖子上挂着十字架,看上去不是神父就是修女。

“秦,为什么拒绝教宗的召见?”为首一人厉声喝道。

这人看上去面熟,但是秦致远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说的话更是令秦致远一头雾水。

“什么教宗召见?”秦致远可以发誓,这个真没有。

“不要装糊涂,秦,虽然你取得的一些成就,但是不能骄傲。”

“秦,你是天使,怎么能这样做呢?”

“秦,你真是太过分了。”

白袍们七嘴八舌的开始声讨,秦致远百口难辨。

“请一个一个的说,至少要让我知道发生了什么。”秦致远有点崩溃,虽然这帮人只是口头谴责,但这种被人围观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

“你为什么拒绝教宗的召见?虽然你是天使,你也没有权利这么做。”领头那人义正言辞。

听到“天使”这个词,秦致远忽然想起来这人是谁。这人就是在卡皮的那个地区主教,好像叫“莱德·奥尔巴赫”来着。

“莱德先生?”秦致远试探性的问。

“莱德神父。”奥尔巴赫严肃纠正。

“您好,神父,请原谅我的失礼。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前线,四天前还在战斗,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秦致远没有说谎,四天前,秦致远确实正在指挥攻击埃尔贝库尔。

“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奥尔巴赫貌似严肃,秦致远敏锐的发现他实际上松了口气。

“是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诸位如此激动。”秦致远肯定。

“教宗大人向您发出了邀请,请您前往梵蒂冈,教宗大人会亲手为您颁发一枚勋章。难道,邀请函没有送到您手里?”奥尔巴赫恢复了敬称,从这一点看,奥尔巴赫已经原谅了秦致远。

或者可以说,奥尔巴赫不希望秦致远是有意怠慢。毕竟,秦致远的事迹,是奥尔巴赫发现并上报的,如果秦致远对教廷有意怠慢,那么,奥尔巴赫也讨不了好。到时候,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我从来没有见过邀请函,也从来没有人跟我提起过这件事。”如果教宗真的向秦致远发出邀请函,秦致远肯定会前往意大利,哪怕现在意大利也打得不可开交。

基督教在西方的地位毋庸讳言,如果秦致远向获得西方社会的肯定,那么秦致远必须有一个信仰,哪怕这个信仰和基督教一点关系也没有,秦致远也要找一个。对于西方人来说,没有信仰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他们不会接纳那样一个人。

“从来没有见过?怎么可能?十天之前,邀请函就已经发出了。”奥尔巴赫义愤填膺,比秦致远还要惊讶。

“可是,我真的没有见过邀请函,如果我知道这件事,我肯定不会失礼。”秦致远真的很纳闷。

“等等,一定是那里出了问题,让我们来捋一捋。”奥尔巴赫神神叨叨的念叨,周围的白袍们都有些尴尬。

如果秦致远是真的不知道这件事,那么白袍们刚才的表现就太失礼了。而且,这种事不好追究的,无论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教廷,在世俗社会中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第89章 动力

知道教宗的邀请后,秦致远立即表示愿意在合适的时候拜见教宗。

这并不难安排,奥尔巴赫的来意就是要确定秦致远的意图,如果秦致远对基督教没有成见,那么秦致远就会获得教宗陛下的支持。如果秦致远对基督教不感冒,教宗也不至于热脸贴凉屁股。

秦致远不傻,而且还很聪明,他立即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基督教在欧洲世俗社会中的影响力虽然不如以前,但毕竟是统治了欧洲上千年的宗教组织,在欧洲拥有大量的拥趸。

秦致远来自百年之后,对于社会的发展,秦致远心知肚明。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在20世纪初期已经远远落后于主流社会,秦致远想要中华民族重新崛起,从现在起就要向西方社会学习。

这不是妄自菲薄,也不崇洋媚外,这是一个民族想要崛起必须付出的代价。

没人有能够不劳而获。

如果沉浸在祖宗留下的遗产里不思进取,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既然想要获得西方社会的认可,秦致远就要融入西方社会,无论是思想还是信仰。

奥尔巴赫听到秦致远表态后非常高兴,当即承诺会向教宗汇报,然后在祝贺秦致远再创佳绩之后,带着一群白袍飘然而去。

送走了白袍们,秦致远百思不得其解。拜见教宗是好事,也不知道是谁,会从中作梗。

“谁?还能是谁!狗娘养的英国佬。”

夏日午夜餐厅,秦致远和巴斯蒂安、布鲁诺共进午餐。提起英国人,巴斯蒂安咬牙切齿,看来在索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