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份,当美军乘坐卡车奔赴前线的时候,他们在车厢里用最大的声音唱着歌,讲着略带点荤腥的笑话,肆无忌惮的谈论即将开始的战斗,仿佛是救世主一样,将把英国人和法国人从战争的泥潭中解救出来。

现实给了美军重重一棒,美军没能力挽狂澜,他们在第一次战斗中折戟沉沙,遭到沉重打击。

也不是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第84旅的惨败,美军终于收起骄横之心,潘兴也开始务实,不把希望寄托在步枪和士兵们的勇气上,而是把目光转移到坦克和机枪这些新式武器上。

麦克阿瑟初战失利。

这也是美军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却因为指挥官的莽撞,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告终。

痛定思痛的潘兴总结经验,要求部队装备更多的机枪,同时向福煦提出要把分散前往各个方向战场提供支援的美军集中起来使用。

福煦部分同意了潘兴的要求,给潘兴的部队分配更多的机枪,但表示已经进入阵地的美军无法撤回,因为福煦手中也没有更多的部队填补那些漏洞。

如果有援军,福煦会最先派给秦致远,秦致远现在手中虽然还有完整的华人部队以及安南军队,但毕竟他们面对的是50个德军步兵师,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K7V。

威廉皇储已经被秦致远俘虏,德国无法承受另一位皇子被俘的打击,因此在巴伐利亚皇子的部队中,坦克的比例比起其他部队来要大得多。

午夜,秦致远终于拿到最终的战报,在这一天的战斗中,外籍军团加上美军和英军,一共损失了近六万人,同时他们至少消耗了同等数量的德军。

香槟沙隆的伤亡比较惨重,同时并没有太多的战果。

美军在阿米方丹作战勇敢,他们造成了大概两倍于己的德军伤亡,但并没有确切统计数字,这要等战斗结束才会有最终数据。

最大的战果来自出击的坦克部队,他们最少击溃了德军的两个师,在造成德军近万伤亡的同时,俘虏了五千名德军,这是今天战斗中唯一的亮点。

这一晚,秦致远彻夜未眠,他终于感觉到了焦虑。

去掉派往亚泯的两个师,以及今天的损失,秦致远手中还有差不多完整的华人部队和安南部队。

同时,秦致远对面的巴伐利亚皇子虽然损失不少,但手中可供调用的部队不降反增。

鲁登道夫把原本准备在弗兰德斯发动进攻的九个师,全部补充给了巴伐利亚皇子。

而秦致远,现在没有援军。

第365章 死战

1918年的前半年,看上去战争确实有结束的迹象,不过胜利的天平倾向德军一侧。

几乎所有的战场都在请求援军,新上任的协约国总司令福煦焦头烂额。

法国已经动员了40岁以上的男子参战,英国更是有动员50岁以上男人的计划,至于德国,他们已经开始动员妇女从事后勤工作。

秦致远的情况虽然危险,但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华人部队并未伤筋动骨,这是秦致远最大的依靠。

福煦并非不明白秦致远的窘境,但福煦无能为力,福煦手中的预备队不多,要用到最关键的时候。

请求援兵无果的情况下,秦致远请求把刘子正和金泰和的两个师调往苏瓦松,以保证这个铁路枢纽的安全。

这个要求也被贝当拒绝,贝当的理由是亚泯更加重要。

秦致远被贝当的理由气得摔了杯子,亚泯确实比苏瓦松更加重要,但亚泯已经有了七个师防守,苏瓦松有什么?

两个新编的步兵团。

秦致远无奈,从张添寿的部队中抽调一个团出来,由张添寿亲自率领前往苏瓦松加强防守。

同时把最后两个安南师派出,一支前往科尔贝尼,一直前往香槟沙隆。

这样以来,兰斯只剩下不到六个师的步兵,以及两个师的炮兵,空军部队的大本营则是在巴黎。

第二天一早,战斗继续开始,而且比昨天的规模还要大,巴伐利亚皇子投入了17个师,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战斗首先在科尔贝尼打响,德国人用五个师的兵力进攻科尔贝尼,在科尔贝尼狭窄的正面战场上,几乎每一千码就有一个师。

巴伐利亚皇子的战术还是胡蒂尔的“暴风部队”战术,和胡蒂尔不同的是,巴伐利亚皇子手中有足够的“暴风部队”,同时在后续部队中有大量的A7V,这将对秦浩歌的阵地造成极大威胁。

秦浩歌从婆罗洲返回之后变得更加成熟,或许是在婆罗洲见惯了死亡,秦浩歌有点漠视生命,这从他昨天对待美军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哪怕是美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秦浩歌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还是秦致远直接下达命令,秦浩歌才派出了装甲部队。

这个问题张添寿身上也有,但不如秦浩歌表现的明显,至少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

好在秦浩歌虽然变得更加冷酷,但并没有忘记秦致远安排的战术,当德国人开始炮击的时候,秦浩歌命令部队后撤,暂时避其锋芒,等德军部队的锐气消耗掉一部分之后再进行反击。

令秦浩歌没有想到的是,德军的第一次攻击,就派出了整整三个团,半小时之后又是三个团,再过半个小时又是三个团……

秦浩歌马上意识到不妥,德军的数量太多,已经远远超过守军力量,如果此时再使用以前的战术,那么将无法夺回阵地。

于是秦浩歌在第二道防线摆出死守的架势,再也不肯后退半步。

科尔贝尼附近是山脉和森林,防守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德军的暴风部队虽然速度较快,但地形限制了他们的速度,德军的进展远远没有战斗刚开始时那么快,从早晨激战到中午,德军只前进了两千码,而且还全部都是战斗刚开始时获得的,从秦浩歌严防死守之后,德军的攻击速度就开始慢下来。

当昨天第84旅的残兵撤下来的时候,秦浩歌的部队目睹的美军部队的惨状。

士兵们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能想象得到惨烈到何种程度,于是就好像是要和美军比一比谁比较勇敢一样,华人士兵战斗意志极其顽强,他们也和昨天的美军一样,一寸一寸的和德国人厮杀争夺,寸步不退。

华人部队的武器明显好于只有步枪和刺刀的美军部队,往往只需要一挺刘易斯机枪,就能封锁一个山口或者是一道山梁,德国人虽然穿插的极为大胆,但进展有限,因为几乎是每一棵树、或者是每一个石头后面都藏有火力点,这些火力点难以清除,成为德军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德国人试图使用火炮打开通道,但因为到处都是反斜面的存在,火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时因为山路崎岖,A7V庞大的身躯行驶困难,反而远远不如小巧灵活的FT…17。

还没到傍晚,德国人就停止了进攻,因为惨重的伤亡使德国人无以为继。

德国人为了打通攻击苏瓦松的通道,从昨天到现在已经更换了七个师,几乎每一个撤下来的师,都被判定为不适合继续进攻。

在香槟沙隆附近,战斗进行的同样激烈。

等所有的英军和塞内加尔人渡过马恩河之后,向安康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炸断马恩河上的所有桥梁,如果德军想渡河,他们只能自己制作木筏,因为所有的船只都被烧毁,德国人找不到可供利用的船只。

等德国人完成攻击准备,已经是下午。

向安康没有撤退的意思,就沿着马恩河沿岸布置防线抵挡德军的进攻,半渡而击,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都有很好的效果。

德国人毕竟拥有优势炮兵,从上午开始,德国人的炮击一直就没有停止,向安康的部队伤亡惨重,绝大多是德国人的火炮造成的。

但向安康不敢撤退,他已经从德国人连续不断的进攻中感受到德国人的决心,如果现在后退,恐怕会演变成雪崩式的惨败,到时候局面将无法挽回。

为了保证在最危急的时候不至于束手无策,哪怕是德国人已经冲到岸边,向安康也保留着一个团的部队没有派上第一线。但除了一个团的预备队之外,所有还能动的士兵都被向安康赶上前线,哪怕是流干鲜血,也要流干在哨位上。

于是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不管是河水还是河岸都被鲜血染红,德国人的尸体铺满水面,守军的尸体填满战壕,没有时间去收拾,死去的同伴都被拿过来当沙袋使用,不管是德国人、英国人还是华人又或者是塞内加尔人,这一刻没有贵贱之分,只为了活下去奋力厮杀。

在下午的战斗中,为了把英国人和塞内加尔人赶上战场,向安康派出了执法队,所有拒绝执行命令的士兵将会被就地枪决。

一个连的塞内加尔部队试图反抗,但被坦克碾成碎片,英军指挥官马上表示会执行命令,但同时保留投诉的权利。

向安康没有动摇,哪怕是投诉,那也要等到战后,最起码到时候如果那些投诉对向安康有威胁,那表示向安康还活着。

而活着,现在就是最大的奢望。

因为向安康很清楚,秦致远手中同样没有援军。

秦致远接到了向安康的求救,但没有派出地面部队支援向安康,而是派出了轰炸机部队去袭击德军炮兵阵地。

袭击的效果非常明显,当轰炸机部队出动两个批次之后,德国人的炮火明显减弱,此后再也没能组织起上午时的大规模炮击。

相比较第一天的战斗,第二天的战斗更加残酷,这一天仅仅是华人部队就出现了近万人的战斗减员,其中大部分出现在向安康师。

战斗减员并包括轻伤员,因为不管是向安康的部队还是秦浩歌的部队,轻伤从来不下火线,只有重伤无法继续坚持战斗才能算是战斗减员。

晚上看完战报的秦致远双眼通红,这固然有熬夜的原因,更多的是心疼。

近万人的战斗减员,也就只有在去年尼维勒发动的春季攻势中才出现过,而那并不是秦致远指挥的部队。

当晚,秦致远给贝当通电话,如果再不给援军,秦致远将命令香槟沙隆的部队撤出阵地,因为哪怕是秦致远在和贝当通电话的时候,德国人仍然没有停止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