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观点认为,我党历来对党内**分子持高压政策。前面说过,抗战期间,贪污几百块钱就要判处死刑,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央实际上已经举起了反**的大大旗,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说的很明确,对待内部的贪污腐化分子,换个名词,就是领导干部的经济问题,严惩不赦。

具体到张青山这个问题上,马上举行公判大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顺民意,树形象,挽影响。

另一种观点,人数虽不多,但是也不能不说带着几分道理。

他们认为,我党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历来主张治病救人,不以一棒子打死为目的,而是挽救一个人,拉住一大批。

这种观点同样有根有据,言之凿凿。他们认为,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整顿整风中,伟大领袖对于犯了严重政策错误,给党和**事业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王明博古等人,不都是以批评为主,而没有听信一部分的意见,给他们来一个立斩决?其示范意义正是在于,对于烦了错误的同志,决不能一棒子打死。

两种观点,两种态度,在短兵相接中,无可避免地交火。

无形的硝烟,袅袅的烟雾,交集在军管会五楼的小会议室。

言是热烈的,气氛是凝重的,在座的人员,没有一个不是老党员,也没有一个人不明白,自己的言和判断,对于临江未来的干部经济问题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保密会议的特点,所有参会人员不准记录,只准听,只准言。

唯一的会议记录,由专门的记录员负责。

这份记录,将成为存于历史的唯一有据可查的依据。

今天的会议记录人,是军管会副主任,李作人的军部秘书姚洪。

李作人点名,每个参会人员全部挨个言,表明自己的态度。

“顾副主任,请你表一下你的看法。”

顾清明和乔向文分别坐在李作人的左右手,长方形的会议桌,三个人并排坐着,其余的与会者桌子对面面向而坐。

看到李作人点将,顾清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不慌不忙地开了口。

满头白的他,出任意料地讲了一个大家没听过的故事。

临江沦陷后,为了彻底消灭临江游击支队以及**组织,敌人先后进行了多的清乡和围剿。所谓清乡运动,其实这与前面提到的冈村宁次在华北地区推行的治安整肃运动,有着基本相似的内容,南北呼应。

清乡第一步是就是搞军事占有,打击抵抗力量。

日伪军在临江地区修筑碉堡炮楼、封锁沟、封锁墙、竹木篱笆,拉设铁丝网、电网,之后封锁抗日根据地,

之后,玩了一招,政治清乡。

汪氏政权及其基层组织,在他的统治区域,尤其作为他大本营的江南地区,广泛宣传所谓“中日亲善”、“曲线救国”,在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的同时,实行编组保甲,连坐联保,一人抗日全村受罪的方法,把大好江南变成了人间地狱;

最后一招,经济清乡。对抗日队伍出现过的区域,实施严格的物资管制和封锁禁运政,让你抗日根据地的物资进不来,也出不去;

但是,不管你们怎样的花招,都消灭不了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更消灭不了临江父老乡亲对于游击队和**的支持拥护。

那是1942年秋天的一个早晨。

一个中队的日军的和五百多名伪军,在汉奸的带路下,突然出奇不意地包围了临江游击队驻地后张巷,经过激烈交火后,利用熟知地形的有利条件,在老村长的带领下,乡亲们与敌人巧妙周旋,终于帮助游击队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两名伤员则被老村长藏到了一处不易被觉的地窖里。

一百多名来不及撤退的乡亲被赶到了场地上。

面对日伪军明晃晃的刺刀钢枪和百般威胁,老村长坚决不说出游击队伤员的下落。

日军一刀一刀地将老村长刺成了血窟窿。

但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最终把一口带血的唾沫吐在了汉奸的脸上。

乡亲们失声痛哭。

日伪军气急败坏,一把火烧了村里的不少房子

。。。。。。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故事。

不少人诧异于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顾清明副主任,讲着讲着,眼眶里不不觉噙着泪水。

“同志们,你们知道这位老村长是谁吗?”。

第三百零六章杀还是不杀

正文第三百零七章倾斜的天平

更新时间:2012…6…2615:56:36本章字数:3423

正文'第三百零七章倾斜的天平

第三百零七章倾斜的天平

在与会者诧异的目光中,顾清明饱含感情地报出了答案:

“这位为了保护两名受伤游击队员不惜牺牲了自己生命的老人,名叫张淮西,他正是张青山同志的父亲。”

此言既出,众人一片哗然。

那么一位壮烈牺牲的**老人。

那么一个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腐化分子。

他们竟然是一对父子

看着大家的表情悄悄生着改变,由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感动,复归此刻的惊讶,顾清明把自己从情绪里拉了回来。

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一个不表态的表态,让在座的决策者们微微生着情感天平的倾斜。

老村长张淮西的故事,在临江当地的几名地下党干部中,都有所耳闻,但对于外来的军管干部门,则都还是第一次听说。

张青山啊,张青山,犯了那么严重的问题,判你几个死刑,一点都没有问题,可是,老村长在天之灵,又会如何看待呢?

顾青山讲完了故事,成功地打出了一张情感牌,之后,他不一言,仿佛又沉浸在了痛苦和难忘的记忆中。

乔向文明白,没有观点就是观点。顾青山讲故事,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但他选择表达的方式,却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转瞬间,让原本坚决喊杀的同志,现出了犹豫之色。

这种攻心,远远比几句党章规定和领导讲话,更有杀伤力

李作人也意识到了这股微妙的变化,心里不禁暗暗佩服顾清明的老谋深算。

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啊。

当他侧过脸来,看着乔向文时,他知道,此刻乔向文的言,无疑将考验着他的**智慧。

在故事听到一半的时候,作为张青山案件的执行者,乔向文已经听出了顾青山的态度。

当然,也可以说,这名地下临江市委书记还没开口,乔向文就已经隐隐琢磨出了他的观点。

顾青山长期领导着临江地下党组织,在本土干部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张青山作为一名解放前的老党员,他与顾清明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那么简单,正如顾青山自己所言,老村长与他就极为熟悉,老村长的儿子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后,自然也就受到了顾青山的格外照顾。

没想到的只是,顾青山的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成功地为犯下如此重罪的张青山赢得了不少感情分。

张青山被执行逮捕后,曾经大言不惭地说,无论抓他还是杀他,都会大大减低党的威信,因为他父亲两人的表现,早已在临江很多人的心中扎根,而如果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他必然痛改前非。

他想了一想,看着会议桌旁的两排人,不管临江本土干部,还是解放前后新来的干部,都把目光看着自己呢。

无论是作为临江公安部门的最高指挥者,还是临江军管会分管案件的副主任,他对这起案件的表态,无疑要比刚才与会者的讨论,更具权威性。

“同志们,张青山案件目前已经引起了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对于这么一个犯下严重问题的干部,我们究竟该以怎么样的态度,来给他本人,给全市人民有一个交代,这必将对未来临江的反**工作,对党的队伍建设,产生不可限量的影响。”

言之前,他已经反复进行了权衡。

四名临江本土的干部,无一例外地不主张对张青山施以极刑。

六名军队干部和外来干部,则齐刷刷地要求判处死刑。

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投票多少的问题。

“四项罪名,目前都已经查证,张青山在前天早晨逮捕之后,直到昨天下午才全部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一开始,他的态度是极其不配合的,当然,我们也能理解,除了破罐子破摔心理,他也有一些居功自傲的心理,给我们的公安同志讲了很多他的**经历,我也是看了审讯材料,才知道,他在39年就参加了**,先后多次组织过针对日伪的工人罢工和学生游行,可以说,在临江的地下党组织里,他是立下不少功劳的,对这么一个**的功臣,如果处以极刑,会不会像刚才有人提到的,会严重降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社会上给党组织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不瞒大家说,我也有这种担心。”

那会儿,新中国尚未成立,还没有形成一套全国普及的法律体系,可以说,对张青山这起案件的处理,确实难度极大:

原因之一,无法可依,当时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依据,也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参照。之前的**惩治**,那都是在土改、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居于一隅,在自己的一小块根据地公布一个文件,可是各地条件不同,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江湖前文写的,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对贪污犯判处死刑的标准就大相径庭。

原因之二,张青山不是普通党员,作为一名长期在临江从事地下工作的党员干部,他为**做过贡献,他的父亲也因为**而牺牲,他在临江的党员中曾经具有比较好的口碑。

原因之三,临江解放不久,先后经过沦陷区、国统区的临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生过党员中的经济腐化问题,而尚未建立法院检察院的体制空缺,把从抓到审,从判到毙的所有法律活动过程,全部压在了公安的肩上。

乔向文实事求是地分析着。

与其说,他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不如说他是把自己的整个办案思路,向大家做个介绍。

亮出观点,极其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