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节决定成败2-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培训机会,不断地创造企业新的平台,给一些有才华的人以施展的机会,这样相对来说留住人才的希望更大。 
  第二,公司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现在企业中的员工,特别是知识型的员工,越来越觉得受尊重和快乐的工作环境是决定他为企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留住人才,就要给他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让员工能快乐地工作。 
  (根据沈阳讲座问答整理)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第五章 关于细节的“细节”   
  一、“战略决定成败”   
  在有关《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争论中,焦点之一就是细节与战略的关系问题。其实,在该书中我已经明确提出:“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而让有些人不能释怀的是: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把战略放到什么位置? 
  《竞争论》的作者迈克尔·波特就明确提出,战略就是选择,而选择的难点在于放弃什么。企业战略的制订实际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厘清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的一系列判断和选择的过程。而战略的制订,无论是市场的调研、分析、研究,还是企业已有资源的分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深入细致的功夫。资源之“己”与市场之“彼”不能透彻地了解,战略就一定是一份“糊辣汤”。 
  一位做企业的朋友曾对我说,他参加了惠普商学院开设的“战略规划十步法”的三天培训,原本是想通过了解和熟悉这个过程,尝试着去制订自己公司的战略规划,可是当他学完了课程以后,却发现根本没法按照这一课程的要求去做战略规划。原因很简单:自己的公司缺乏应有的管理数据。所以,制定战略规划,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管理数据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战略规划的准确。否则,就只能是“大概”、“差不多”式的规划,不但难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战略。不过,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无法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制订战略,他们的战略大多还只是存在于老板的脑袋里,难以对经营起到指导并鼓舞士气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想制订战略,而是他们制订战略的条件还不成熟。没有战略,或者战略不成熟的结果就只能是:采取机会主义的打法。我们这几年服务的企业中,有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叫玛雅房屋。它的战略就很清晰,并且很细化。作为业内毫无品牌的台资企业,进入大陆,他们首先选择在西部登陆,西部又首选了兰州。大陆的房产中介大多只收一个点的中介费,强势一点的也只能上下游合收两个点,而玛雅收到三个点,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服务能力有足够的信心。经过四年的努力,玛雅不仅完全控制了兰州(市场份额超过60%),而且在西北、西南已经处于强势。2007年他们再指向东北和华北,不仅顺理成章,而且经营手段、运作模式、服务标准、干部储备都有底了,故而几乎每城必得。当然,玛雅并没有只停留在高谈战略上,而是认认真真做细节,仅各连锁店的手册就有31种,且操作性很强。这样的大气且务实的企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我国企业因战略而失败的实在太多了,但这么多的战略失败又大多表现为现金流断链,深究下去则大多数是因为战略规划不合本企业的实际。我说“死掉的企业往往是钱多烧死的”,看到形势很好,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盲目扩张、盲目做大,甚至盲目到自己不熟悉的区域和行业,凭过去的所谓“成功经验”和一时的冲动掩杀过去,最终成骑虎之势,而此时稍有闪失就全线崩溃。仅就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而言,完全败阵的爱多是如此,声音渐弱的南方高科是如此,就连一度彷徨的TCL也是如此。 
  然而,到底该怎么去做战略,我的研究不够,也自有战略研究专家去谈。   
  二、“大丈夫不拘小节”(1)   
  很多想要干大事,或者感觉自己能干大事的人,都用“大丈夫不拘小节”这句话来为自己作标签。其实,这是对这句话的误读。这句话是用来对别人说的,而不是拿来为自己开脱的。其本意是说,作为大丈夫要胸怀宽广、豁达大度,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不要苛求其小节上的问题。因此,这句话不是用来作为自己不愿意改过或修养不够的借口。 
  每次回家乡时,我有三个细节从来没有忽略:一是不西装革履,二是倒茶必喝,三是上凳即坐。“不可全抛一片心”,我从来是以人对人,不以身份对人。回到家乡去,不能因为身份改变而有不同的做派。我不知道坚持这三个细节是不是很重要,但我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是“拘此小节”的。 
  我认为,个人修养无小事。 
  《尚书·旅獒》中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易经·系辞下传》中更是洞察了人从不拘小节,以至走向大错乃至大恶、大罪的发展过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关键是你我说的“小节”到底指什么?我认为关乎团队、关乎衔接、关乎系统必须的流程和标准就没有小节。所以,小细节体现大修养,不拘“小节”难免要误“大事”。那些认为个人小过“无伤大雅”的想法,是使自己沉沦的助推器,会一步步地把自己推向没落乃至死亡的深渊。 
  沈阳“慕马案”被查处后,市法院原负责人贾永祥在悔过书中写道:“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自己的思想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穿戴不太讲究到羡慕并追求像私营老板那样穿戴名牌;由看不惯挥金如土到自己也想那样做并琢磨如何想办法去赚钱……”这正是“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妨于小,终亏在德”,结果是积小节成大过、积小恶成大罪,直至身陷囹圄,则悔之晚矣。 
  正因如此,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中的《大学》即强调“慎独”,即谨慎自己在独处时候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中庸》里更是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现实生活中,慎独功夫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在自己独处时,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无所顾忌,不要惹是生非。《大学》里即说了这种情况:“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另一方面是要时刻观照自己的内心,保持心灵之清净。否则,心灵上任何细微的“尘埃”,都有可能使你蒙受人生之大过。 
  网上看到美国理工大学(NYIT)商学院副教授、终身教授刘贤方先生的文章——《见树见林 各得其所》,大学者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但文章仍然有“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现象:“听朋友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国内非常流行,强调细节管理,似正形成一股潮流。我得空便找来一读,深感这一讨论对企业管理太重要了,不得不多说几句。”“我们很容易就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反的例子。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沃尔玛公司创建人山姆·沃尔顿,他却在生活小事上不如常人,经常丢三落四,以致其秘书的一项经常使命是为他寻找公文包,但这丝毫无损于他作为缔造了世界第一零售巨头的企业家的伟大;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律师出身,却并非是细节有序,以至于常连法律文件都找不到,但这也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和保存了合众国体制的杰出总统。” 
  “若要谈细节管理的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日本的汽车工业。丰田、本田等公司,以一丝不苟的精神,从每一零部件、每一生产环节做起,不断地提高质量和技术,从而生产出世界级的汽车。然而,日本人也以细节精神,投入到高清晰电视(HDTV)的研发,却完全失败了。它起初走到了世界的前面,最早建立工业标准(1984),最早在市场上推出了HDTV电视机(1990),最早提供HDTV节目(1991)。但它的HDTV尚未普及,技术就已过时,以至于销售只达到一万多台,而原来的市场预测是130万台。这一失败从开始时就已注定了,因为他们选择了模拟信号,而世界却进入了数码时代。”   
  二、“大丈夫不拘小节”(2)   
  针对这篇文章,网友“秦朝子民”评论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从来就没有误解为:全部仅仅注重细节即可成功。你想的太多余,人家作者还没有糊涂到那种程度。人家是就事论事啊。” 
  还有一位自称为“您(指刘贤方先生)的学生”的网友评论说:“刘老师,您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评价无关乎对错,正如汪老师对细节的重视无关乎决然,大家都是有假设、有前提的。汪从正面呼吁国人重视细节、远离浮躁,您从侧面求证汪观点的完善。汪老师在每次培训课上都讲到一个观点,是关于高层管理者的修炼的:高管多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不做论述题。还有,他反复强调的是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管理的细节和生活上的小节不能等同。您说‘在我看来,作者只是说明了企业要成功必须注重细节,却并没有证明,只要注重细节就能成功’,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问题。如果汪老师把书名改为《在战略方向正确、现金充裕、领导人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细节决定成败》,我想恐怕批评的声音会少了,这书也没人去买了。累不累啊!” 有个成语,“鹤长鸡短”。仙鹤的腿很长,显得飘逸高雅;家鸡的腿很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