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爆炸性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欧洲,英法等国内阁连夜召开会议判定东方各国的条约对于其在中国海领域贸易可能带来的影响。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则发来热情洋溢的电文表示祝贺。
随后几天,奥匈帝国、美国以及数个欧洲国家如意大利王国、葡萄牙王国均发来贺电。
许多欧洲国家判定,中国海领域的殖民时代已经过去,在东亚细亚,再不是英法独霸贸易的时代,它们完全可以与东方人、中国人开始商业贸易,中国海一带,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垄断贸易的情形已经成为历史。
《奉天条约》签订不久,中国政务院发表声明,谴责日本武装组织对中国人的攻击,对日本幕府表示强烈不满,对天皇和幕府代表的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深表失望,并且表示鉴于日本国内混乱局势,帝国政府难以判定合作的日本政府对象,也不会出兵干预日本国内的局势。
同时又称,帝国政府将不会邀请日本参加奉天条约组织,不会视日本为东南联盟之一员,同时考虑取消日本长崎贸易自由港的地位,考虑同日本切断贸易联系。
当江户、长崎等地的报纸连篇累牍刊登这一系列爆炸性新闻后,日本国内局势混乱到无以复加。
沿海港口与内地因为中国人开采矿山越来越发达的城镇民众一片恐慌,一些城镇开始出现请愿行动,上万人签名请求中国人留下的请愿书频频出现。当日本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江户影响力最大的《江户新闻》有日本大商贾佐藤三木撰文,批评幕府和天皇昏庸无力,根本不能带给日本国民任何希望之后,各地渐渐出现针对幕府和天皇的批评声。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7月,江户所司代抓捕大商贾佐藤三木的行动遭到激烈抵抗,很快,就演化为整个江户城的骚动,支持佐藤三木的暴动者冲击将军行宫大奥被血腥镇压,佐藤三木逃亡长崎。
随即,中国外务部宣布暂时中断与日本国的贸易联系,急电在日本国内的中国商人退到长崎。
……
天上白云朵朵,七月正是骄阳如火之时。
午门前宽敞的广场上,一辆前轮小后轮大的木座位怪车慢悠悠走着,虽然木座上架了帆布篷,但更多的作用或许只能遮阳,从外面,能清楚的看到木座上的人。
车上的方向盘,更像带长握柄的转轴,此时,叶昭正笑着说:“对,慢慢的,慢慢的。”穿着白纱裙秀气无比的蓉儿坐在叶昭怀里,又害怕又开心,不时吓的尖叫。
这是汽车史上第三辆用来交易的汽车。
第一辆,是三轮汽车,卖给了广东一位商人。
第二辆,则是四轮驱动车,同样被商人购买。
第三辆便是叶昭和蓉儿乘坐的这一辆了,比之前两辆汽车,技术上当然更为成熟,这也是东方汽车行有勇气将它销售给皇室的原因,当然,除了最高层,汽车行的职员没人知道车行本就是皇室产业。
叶昭购买的这辆汽车前轮小,后轮大,两个前轮的直径或许只有后轮直径的一半,木头座位和下面支撑底盘的几根铁架完全分离,在叶昭眼里自然极为简陋。
有叶昭画的草图,或许汽车演变成后世车型的节奏会加快,但目前来说,显然和叶昭想象中的汽车大不一样,从车厢来说,更像双人木椅子上加了个棚而已。
“相公,它没有马车快呀?”蓉儿渐渐的熟练起来,知道怎么转方向盘了。
叶昭就笑:“以后就快了。”
此时,就见端门那儿匆匆走来一行人,叶昭忙扳下刹车,将蓉儿抱到旁侧坐好。
急匆匆而来的是左相李小村,到了车前见皇后也在,急忙见礼,心说皇上和皇后感情甚笃,少年结发,实在羡煞旁人。
至于皇上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李小村早已习以为常,新工业品新技术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年,很是涨了见识。
可想到东洋的事,李小村心下实在不安,小心翼翼道:“皇上,日本就由着这么乱下去?听闻幕府和睦仁给英法江户领事写了信,幕府还遣了特使,频繁进出两家使馆,再这么下去,英国人和法国人会不会?……”
叶昭笑了笑,说:“乱点好啊,再乱一阵。”手指在车把手上慢慢的敲着,琢磨了一会儿,道:“法国人就不必管他了。英国人那边,叫外务部对外吹吹风,就说我国有意售给缅甸五千枝十响快枪。”
李小村颔首,犹豫了一下,问道:“皇上,臣迟钝,只是日本国之事,臣思量好久,实在费解……”虽说圣意难测,但对外一事上,若不能领会大皇帝的真实意图,很多事实在难以把握。
叶昭笑道:“本就早该跟你说了,日本国,天皇和幕府……”低语了几句。
听着叶昭的话,李小村脸上阴晴不定,连连点头。
叶昭又道:“明日枢密院合议,你心里也先有个谱儿。”
“是,臣明白!”李小村知道,自己又有差事办了。
第四十章 连环套
8月初,京都所司代稻叶正邦发动政变,率武士冲入京都御所要求睦仁退位,在日本国成立德川将军为元首的武家国度。但随后其就被会津藩松平家剿灭,激斗中,京都化作一片熊熊火海,稻叶正邦也毙命于大火中。
稻叶正邦叛乱据说是因为其目睹武家社会一步步走向崩溃而绝望,如此才作出了反常的行为,其并没有得到幕府的支持。
因为将其剿灭,负有王城守护者之名的会津藩,一直以来便是幕府之亲藩,也就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会津藩可以说是防范奥羽诸多外样大名的前线,地位极为重要,而几年前,又被幕府授予护卫京都之重任。
会津家训十五条,其中规定:会津藩便是将军家的守护神,藩主与家臣永不可背叛德川的天下。这一家训,自问世起就被会津松平家上下一力坚守,号称“会津魂”。
既然没有得到将军的首肯,稻叶正邦为何敢于冲击京都御所,而因为稻叶正邦的毙命,此事便也成为幕末时代难解谜团之一。有人说其是将军秘密授意,但又因为支持将军统一日本国的英国人出尔反尔,态度暧昧,将军才不得不急刹车,稻叶正邦不过是将军的替死鬼。也有人说,这里面有中国人参与。不过不管何等说法,都难以自圆其说,都有无数条理由可以驳斥。


话说回来,幕末时代,日本国内思想对立尖锐,稻叶正邦只不过是被后世称为“最后的武士”、“绝望的挣扎者”中之一员,如同稻叶正邦这样的疯子又何止一人?内忧外患,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被各种思想折磨的性格悲观扭曲的武家,行事实在已经不能以常理推测。
此事对于皇室声望的打击可想而知,近千年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天皇本就是玩具般被大名们抢夺,号称是神,但与明治之后日本皇室利用神道教进行敬神爱国、崇祖忠皇教育的氛围完全不同,其皇室的皇权、威望更远远不及后世。
京都“禁门之变”使得上京的八百二十九町中一百七十六町被烧毁,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四间房中五千四百三十五间化为灰烬。下京的灾情更为惨重:二万四千八百四十间房中有二万三千九十二间被毁。
“禁门之变”的消息传到中国时,叶昭正在伯力视察前线军备,听闻京都烈火熊熊,心说历史可真是惊人的相似,同样的年代,前世发了大火,今世也来一次,倒令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中自有上苍主宰。
伯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前朝便为军事重镇,南北朝内战爆发之时,俄国人趁机侵吞,平远军出关,一鼓作气打到黑龙江北,伯力自然收复。
在这座后世属于俄罗斯的城镇里晃悠,叶昭心情未免异样,而伯力以东一直到鲸海(日本海)沿岸四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样还在帝国手中,帝国依然是朝鲜的唯一邻国。
关外资源丰富,是这两年私人投资兴建铁路的密集地区,干线铁路,奉天到长春厅、吉林府的铁路已经通车,吉林——伯力一线,也在修建中。
现今从京师到伯力不过十余日时光,可先乘火车到吉林府,再换成快马前往伯力。
伯力城已经建起了船坞、小型铁厂、化学药剂厂等等工厂,有小炮艇游弋在江中,与黑龙江下流沿岸的前朝军民定居开垦的一个个据点相对峙。
伯力城采用帝国特有的民兵制政治框架,和前朝的旗城、明代的军户大同小异,全城农业人口皆是“建设民兵户籍”,帝国为“兵户”分配土地,收取一定的地租。“兵户”家庭年满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男丁均为后备役民兵,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同时以师、兵团、营、哨的构架进行管理。
当然,平日枪械都藏于军火库,仅有从男丁较多家庭轮流抽调设立的常备“治安营”二十四小时配有器械。而移民城师一级单位,大概会有快枪、慢枪、火铳、鸟铳等等各类火器五千到七八千枝,又有枪矛钢刀等武器,自不能与正规军相提并论。
建设民兵军团,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体制,在帝国边疆各移民城镇如浩罕城、突厥斯坦城、杜尚别、比什凯克等城普遍存在。
而在伯力城,除了各兵团农庄,还有皇庄的存在。黑瞎子岛群岛,皆为皇室农庄、林场、矿场。黑瞎子各岛总面积将近四百平方公里,资源极为丰富,但叶昭同意枢密院在黑瞎子岛设皇庄,将整个黑瞎子群岛划为皇庄的提议自不是为了其价值,而是如枢密院所言,显示帝国在北域存在的决心,显示皇室的决心。
伯力城“兵户”,负有拱卫皇庄之责,自也安移民之心,毕竟伯力毗邻前线,与西域各移民城又不同,皇庄的设立对于安抚民心极为必要,在黑龙江沿岸的移民点,大多同时有皇庄存在。
这种民兵城镇,一来扩荒移民,缓解帝国耕地压力,尤其是可以逐步解决天灾之年的流民之乱;二来武装自卫,有一定的边境警卫能力;三来可以为边防驻军提供部分食粮。可谓一举数得。
伯力城的黑瞎子岛皇庄,除了征募的内地雇农,又有大量俄国农奴的存在,如十多年前叶昭在关外抓的妇孺农奴,那些小孩许多都已经长大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