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饭的命,得把他多笼络着点,年轻人好糊弄。“王书记,还有事想向你请示一下,我们大队的大队长住院病了几个月,一时半会怕难出院,现在大队的事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这节骨眼上误了公社和大队的事就麻烦了。我想找个帮手,就是哪个三队的马柳平,人你也见过,虽然年轻可村里挺有威信的。前段时间讲喂蚯蚓搞培训的就是他,后生真精干,附近大队的社员都听过他的培训,都说讲得好,是不是让他先代理大队长。”
“行啊,你的眼光不会错,后生家喂鸡和猪也喂得挺好的,就让他先干,回头我和几个公社领导碰个头,你到公社去备个案,先代理年底由大队社员选举后正式上任。好后生,你多帮扶一下,肯定是你的好助手。”
老胡真精干,为了自已日后的前程,正向我伸出橄榄枝了,这个情咱不能不领,况且只要他好好干,全村人能先富起来这也是我的愿望,至于功劳记在谁的头上,就不是我所考虑的。但愿天下百姓皆富我独贫亦无憾也,这是我的真心话,前生乡镇十几年对农民确实有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纯朴、善良、勤劳,尽管有时让人气愤他们的愚昧、落后,但那不是他们的错,贫穷使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局限了他们的认识,几千年的压迫代代相传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冰冻非一日之寒。
送走王书记等人,我赶紧写了两篇稿件“东风浩荡、邪气终不能压正;天网恢恢,‘三种人’亦难逃惩处”,“玉平公社全面推行‘五定一奖’,促进集体,社员经济齐发展”交给胡云珍,让他公社开会时送王书记过目后盖上公社大印寄往省报、地区报社(当时涉及单位的稿件须加盖单位印章以证文稿真实无误)。这种弘扬正气,正面宣传的稿件那个报社也是喜欢的。
第二天告别家人踏上返校的路程。
正文 30。街上刮起抢购风
自从国庆前回家处理完家中突然发生的事回到学校,又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宿舍——教室——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
期间学校组织过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英模报告团”来校作英雄事迹汇报,虽从报刊上已看过这方面的不少报道,当同学们亲眼看到一身戎装、佩戴金质勋章的英雄真面目,还是难抑心中的敬意。随着英雄们真情实景的讲述,把同学们带入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时而紧张得紧握拳头、时而激动或悲痛与英雄们一齐流出了眼泪。我望着这些为国为人民保家卫国护安宁的英雄们,脑海里响起一首后生流传的歌曲“也许我倒下,将不再醒来,你是否记得我曾经……”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你们放心,你们所付出的一切,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
十一底的一个周六。晚饭后,我正在学校阅览室看报(自从近日校阅览室开放后,每到晚饭后与刘艳交流完学习情况便到阅览室看些报纸、杂志,已成我雷打不动的保留活动)。一则消息吸引了我:“京城农贸市场开放以来,到市场卖农副产品的社员越来越多,农副产品的品种也由80多种增加为120种,而不少国营副食店见不到的品种也在这里出现,如黄豆、绿豆、荞面、黄米、豆芽菜、豆腐干等。并且市场的物价整个降下来,以前国营副食店大米0。6元/斤降为0。4元/斤,小米0。4元/斤,降为0。35元/斤,小麦0。5元/斤降为0。43元/斤……”,这是一条好消息,起码市场对农民渐渐放开了,虽然还不能领照练摊、开公司。唉,农民就地里的这点产出何时才能富起来?虽说咱穿越了可毕竟是小人物,绝不可能影响到中央的决策!看了看报纸日期是十月初的。随手翻开十一月近期的报纸,《人民日报》一条头版头条套黑柜的消息跃入眼中:国家全面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保证农村社员增收增支,看来咱想到的中央也想到了,谷贱伤农不是好事。正在独自感慨,觉得有人碰了下我的胳膊,扫头一看是刘艳,刚分手不久难道出了什么事?我急随她走出阅览室。
“明天我上街买点东西,听人说街上这段时间治安不太好,盗窃、耍流氓的不少,你陪我去”。在她眼里,身高1。82米、会点功夫,帅气四扬的我无颖是最好的免费贴身保镖,还能充当临时搬运工,脸上不丢份。
“明天我得写点东西,没空,再说孤男寡女去逛街,影响不好,同学和学校知道了怕有麻烦”。我可不想去,在前生陪女人上街是最大的受罪,那份苦、累想都不能想。虽说现在商品不是太丰富,也没太大的挑捡余地,可女孩爱逛是天性,有瘾,这个忙不能帮。
“我是你姐,别往歪处想,再说每个礼拜你抱过来你的那堆臭衣服时咋不想想影想不好,别找借口!你去不去,小屁孩!”她边说边扭住了我的耳朵,东北姑娘就是泼辣、直爽,浑然不顾经过的几个同学诧异的眼光。
“我去,我去,我的亲姐姐,我去还不成吗,”我疼得扬起头连声答应,她不怕同学们看见,我还怕老师谈话呢,这男男女女打情骂俏成何体统!
第二天早饭后与刘艳乘车直达市区,奇怪的是今天坐车的特别多,都拎着些布袋、大竹篮。北京人过星期日咋这么过?不理解,我没事不出门,一个多月都没上街了。外地民工进京了?不可能,那些满口溜出的地道的北京腔否定了这一点。
一下车就看见由近到远的商店都挤满了人,有的人还排着长队到马路上再折回去几个弯。身旁经过的人手里提着满满的乱七八糟东西急冲冲赶路,不时驶过堆满大、小物件的板车。一个个都是行色匆忙。
“今天不是什么节日吧,怎么有这么多人在疯狂?”我纳闷地问刘艳。
“肯定是回来什么好东西了,说不定是香港货。”刘艳兴奋得撒腿就往人群中挤去,把我这“保镖”扔在一边。女人呐,为了购物连安全也不要了。
不一会刘艳扫兴地又从人群中挤出来:“我还以为卖什么呢?原来是个五金交店,人们连疯了,电视机、收录机就跟白送似的,检查都不检查一下,扔下钱抱起就跑,连铁丝、铁钉、油漆都卖光了,都是一捆一捆、一箱一箱的搬。”
我们去百货大楼,路过一家副食店,见人流都排到旁边的小巷里了,一个个挤得紧紧的,生怕别人加塞。从里面过来的人提着一袋袋的米、面、酱菜等正往自行车、板车上放。队中一位大爷喊着:“二子,你麻利点把板车上的东西送回去再过来一趟,把家里的瓶瓶罐罐拿来,咱再多存点酱油和醋。”
我问大爷:“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在排队,这也不是啥稀罕东西。”
“没看报吗?”大爷满脸知识的样子,“前两天报上都登了,要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人们就嚷这收购价提高了,物价肯定得上涨。小伙子,一看你就没成家,不知道居家过日子的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还不是稀罕东西?离了这嚼谷,你连一天也活不下去。咱老百姓赚钱难,攒下俩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可不敢让国家一调价就泡水了。”
难道这就是改革后的第一次抢购?“大爷你甭信哪些,东西不会涨价的,国家肯定有补贴,买哪么东西一时用不完,放坏了不也糟踏钱吗?”
“不会涨?前面几个店前几天就让人买空了,关了门说是盘点,现在都没开门,没东西卖他开什么门呀!你去前面的百货大楼看看,洋火、肥皂、洗衣粉都没了,人家都是一箱一箱往回搬,就连虫蛀了的白布也没剩下。听人说他们仓库里都没东西了,工厂加班生产也不赶趟,全国一样,都怕涨价,想抢在国家调价前买点便宜东西。人们都不易呀!”
我沉默,这也是改革之初必须带来的阵痛,日子长了,人们适应了这个时期,心态也渐渐成熟了,社会发展就平稳了。
果然,原本门庭冷清的国营百货大楼,人潮汹涌。走进楼内,除了几个已空空的柜台前没人外,其它地方被挤得水泄不通,有人一边往里挤一边喊:“桂珍,我先在这占地儿,你赶忙把家里折上的参佰多块钱都提出来,要不银行里提钱的太多,迟了这儿东西都没了。”整个大楼空间充斥着一片嚷闹喧叫,“别挤了,把我的鞋都挤掉了,说你哪,你穷挤什么。”,“怕挤你丫跑这干什么,怎么不让售货员给你送家去”。“你丫横什么,有钱你能把整个百货大楼搬回你家去?”,“喂,我的眼,你丫撞我眼睛了。”人群中不时传出被挤着的惨叫声。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我和刘艳面面相觑。原本她出来买点毛巾、牙膏、香皂、雪花膏之类的,转了几个柜台都是没货,望着人们亢奋的神情,两人不约而同地说:“回吧!”
(经过大家的支持,《醉回七九当农民》已上新人潜力榜第四位。“三江”下周也推荐。我向各位大大鞠躬感谢支持!!!多投票!!!!)
正文 31。 优越性受到了质疑
没过半个月,抢购风就平息了下来。
针对各地出现的抢购风,中央出面要求各部门从各生产厂家紧急调运物资,平抑物价,中央及地方报刊反复宣传国家近期内不会对老百姓日用物品进行涨价,国内物资丰富,不存在货源短缺现象,并对一些乘机投机倒把扰乱社会经济的破坏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各地各部门也加强对物价的整顿、指导工作,马上市场短缺物资迅速上市,价格比以前抢购时还低,一场轰轰烈烈的抢购风终于平息。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老百姓的钱袋干瘪了不少,家里堆积了一批短时间消耗不完的物品。
抢购风过去不久,社会上又展开了一场对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的讨论,起初只在民间闲谈,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后来就渐渐登上了报刊、杂志,引发一场辩论,也传到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