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飞扬跋扈,乱行政令,致使朝中无贤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致使了“安史之乱”的暴发,在这上面杨玉环是罪不可赦,但是把“安史之乱”的责任完全推到杨玉环身上,并致她于死地,却不指责晚期的唐玄宗宠幸小人,不理朝政,同时好大喜功,疏忽边防,完全没有了开元时候的进取心。把一个有美色的女性说成红颜祸水,这只不过是男人社会又一次虚伪行径。
  幸福的爱情最终以悲剧结束,杨玉环使文人一再为她咏叹,李白为写《清平调》,白居易着长诗《长恨歌》,洪升写戏剧《长生殿》……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姐甲莎:文成公主(1)
唉马林儿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
  那里有一百匹好马在迎接您!
  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
  有一百匹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
  不要怕涉深深的大河,
  有一百只马头船在恭候您!


  青海有一条倒淌河,东起日月山,河水皆向东流,此河突然转向,改为西流,注入青海湖,蜿蜒四十多公里。据说这条让世人称奇的河流,本是因为一位公主的痛哭而逆流,这位美丽的公主就是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
    汉藏和亲
  文成公主本是唐太宗收养的宗室之女,她聪明活泼,深得太宗的喜爱,太宗时期是唐朝全盛时期,国势蒸蒸日上,吸引了边远各族君主,他们纷纷前来朝贡和联姻,唐朝先有15位公主远嫁边疆,文成公主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与吐蕃王子松赞干布的婚姻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太宗贞观八年,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赞普(国王),年仅13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叛乱,统一吐蕃。当唐朝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邦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雄心很大,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此时的唐朝正国富兵强,结果把吐蕃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胜者王侯败者寇,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一边谢罪,一边向唐朝求婚,以结永远安好,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以和为贵”,还能争取到吐蕃这支力量,何乐而不为。于是,他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把性格开朗的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于是答应这门婚事。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在送亲主持人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非常虔诚,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磕头便拜,并行了求婚大礼。他已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显得异常尊重。
  松赞干布见文成公主盛服华美,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甚至野蛮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顿时为她而倾倒。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干晒和狂风吹打得黝黑而粗犷,却格外显得英武。文成公主心中也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魁伟丈夫。
  当时唐太宗很是开明,他考虑到当时的吐蕃文化相对落后,在为文成公主准备的丰厚嫁妆中不但有各种五行经典、工艺技术、纺织农稼,还有医学论著和医疗器械等。
  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他们经过一个多月的晓行夜宿,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于藏历四月十五日进入吐蕃都城逻婆(今拉萨),逻婆城内万人夹道欢迎。
    安居乐业
  为尊重汉族公主的习惯,松赞干布专门为文成公主“筑城郭宝宫室而处之”,为了与文成公主有语言上的交流,松赞干布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还脱下他穿惯了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一对异族夫妻,感情渐渐融洽起来,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在吐蕃,人们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个个都是红面鬼,说是能驱邪避魔,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不知延续了多少年,文成公主到吐蕃后,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应该改正。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姐甲莎:文成公主(2)
松赞干布听后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听说这主意是文成公主出的,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过了一段时间,生活安定下来了,文成公主吩咐她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这些乐师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松赞干布哪里听见过,他感觉就像听到了神仙的声音,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为了弘扬唐朝音乐,他办起音乐培训班,选拔一批资质聪慧、有音乐天才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按照分工,随来的文士们也按照自己的分工开始工作。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干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松赞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与贵族子弟诚心诚意地拜文士们为师,学习汉族文化,研读他们带来的诗书,接着他还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子弟,千里跋涉,远赴长安,到唐朝留学,研读诗书,把汉族的文化引回吐蕃,逐步汉化吐蕃。
  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在游牧之余,还能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尤其是把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他们后,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
  农技人员先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护理,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硕果累累的庄稼,让吐蕃人大开眼界,因为吐蕃人那时虽然也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但都是靠天收,常常是只种不管,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技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
  文成公主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的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极力实施。文成公主成了他的参谋,他们经常向她讨教唐宫的政治制度以作为他们施政的参考。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在吐蕃的宰相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能称霸西域。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西南地区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
  遗憾的是,松赞干布的后妃生育情形都不理想,包括文成公主在内,他的五位妻子中只有一位生下了一个儿子贡松贡赞。
  据《红史》记载,松赞干布在31岁的时候,曾经将赞普之位让给时年13岁的儿子贡松贡赞,可惜的是这位小赞普年寿不永,刚18岁就死去了,松赞干布也随后离开人世,时年35岁。
  虽然丈夫死了,文成公主仍然没有离开藏地,直到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在“逻婆城”病逝。
  为了纪念这位给吐蕃带来一系列改革的汉族公主,吐蕃人把藏历的四月十五日定为“沙喝达瓦节”,即文成公主入逻婆城的日子,每逢这个节日,藏族人民载歌载舞。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品读:西藏女神
关于“和亲”政策,在历史上颇受争议,赞成者说通过这一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化解干戈,功在千秋;针砭者则认为和亲通过女人的牺牲从而摆脱男人应尽的责任,是一种耻辱。
  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群臣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咏史》一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可见对于和亲的认识当朝的皇帝还是有矛盾心理的。
  烟台大学副校长崔明德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和亲亦称“和戎”、“和蕃”,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之目的所进行的联姻。
  对于和亲双方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在酝酿和决定和亲时,都希冀通过和亲避免战争,促进经济繁荣,推动文化交流,唐太宗认为,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亦足三十年安静”。
  宋代王钦若在详细考察汉唐时期的和亲历史基础上,对和亲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长久之策耳。”
  屠寄在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和亲的作用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蒙元时期的和亲使联姻的双方“彼此互为舅甥,休戚相关,安危与共”,而满蒙之间的联姻则“守成约,婚媾无绝,而蒙兀亦不侵不叛”。
  事实也确实如此。每次和亲之后,双方的关系都得以改善,战事不断减少,来往更加频繁。这些也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无阻,商贸活动更加活跃。
  追溯中华民族的进程,看史上为民族团结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