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认真想了会儿:“哄骗谢先生全副身家与我一齐入股,将西北做大!”
  谢择益盯着她微笑。
  接着她又叹口气,“不行。”
  他低头问道:“什么不行?”
  “我一个人发疯,怎么可以拖别人一起?”
  他抓住个词,“别人是什么意思?”
  她刚想说:研究院以外的人。
  谢择益突然笑道:“谢太太中文有所退步。”
  她仰头一脸疑惑。
  “连我都知有个词叫作外子。”
  她发起愣。
  谢择益则看着她笑。
  那毫无存在感的婚书,与未成礼的婚事,总时常让她想不起她和谢择益的关系。
  好像正如葛太太所说,女人是仪式感动物。缺掉个什么仪式,便觉得未来不论发生什么,好像都不算正式发生。
  但这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这个男人,是她合法的丈夫。
  她脸顷刻的红了。
  谢择益拉着她的手将她带到身边,埋头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
  骑车经过的路人铃铃的揿了几次铃铛以示抗议。
  他贴在她耳边说,“英国人不可能因我几句话便无私奉献。也原谅大半个谢择益生于长于并归属于另一个国度,仍不会全然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做决定。”然后又几乎掷地有声的说,“但谢先生就是想要来告诉你一声,请相信他,一定会尽他所能。”
  楚望在他怀里一阵感慨。
  她以往也常常会想,一九二九的这里真的是她的故乡么?
  这糟糕的时代里的这个世界于她而言完全陌生。她没有知己,无人与之共鸣。
  有时她一觉醒来,总觉得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还似游着上苑。
  这里是吾乡么?
  倘若不是,可是淮南皓月冷千山是这里,玉勒雕鞍游冶处是这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也是这里;管他边声角起,改朝换代,这里是永远的家国万里。
  也因此,她也能理解一个人会认知他诞生与受教育的地方,他熟悉与习惯于那里的一切:口音、食物口味、学校灌输的一切历史认知;他会懂得人文书籍的深层次情感,提一句Give everyman thy ear便能接出but thy voice。
  她曾经有过一次十分接近爱情。
  那个中德罗混血男孩子会在旁人面前害羞将她称之为“我的中国女孩”,也会邀请她去华人街新开的中餐厅吃过桥米线,甚至愿意陪她去KTV无聊嗨歌一整场。
  可有一次说起毕业,她说想要回国时,他无比诧异的反问:“你竟不愿拿绿卡?”
  她这才哑然失笑。
  她曾以为至少是半个中国人,哪知竟是整个美国人。
  她很想问他:“中国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去?”
  可她也没法三言两语便吹捧出一个人人都想要“Go China!”的冷笑话。
  中国人出国旅行下飞机都直奔中餐厅。除非真正穷途末路,怎会真舍得全副身家背井离乡,还要回头称赞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她也想偶尔听着“东边儿我的美人儿,西边儿黄河流”时会有人来和。
  而谢先生究竟哪里好呢?
  他哪里都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去工地跑了一整天,9点到家,累极了。
但是实在不知道,比起发挥失常,拖更是不是更糟糕一点。
所以硬着头皮更了,很重要的一章,没有力气再读一遍看写好没有。

  ☆、〇五二  光十一

  谢择益同她走过整条派克弄; 去宝德照相馆取回几张装裱好的相片; 准时将她送回葛公馆,不多不少刚好十分钟。并未做什么别具一格的事; 如果不算上那个为了掩饰凑在她耳边低声商讨一件关系重大的秘密而留下的一个亲吻。
  与几个国家有关; 又与他们两人有关。
  老管家拉开铁栅栏。他手仍旧插在口袋里,目送她进葛公馆大门。
  她进门前回头看了眼; 改变主意; 又折返回去问道:“你怎么回去?”
  他笑道:“步行。”
  “你的……”她视线落在他军衔上。那是个非常重要的身份,至少此时此地。她微笑,“副官与车呢?”
  “均在会审公廨。”他想了想; “正趁着美国经济不景气,大力收刮地皮。”
  “而你呢?”
  他躬身; 在她手上轻轻一吻。“需要见我太太一眼; 方能使我下定决心。”
  她盯着他的头顶,“你与谢爵士仍有一些地方相似。”
  “是么?”他抬头,“可他从未教导过我何为正道。”
  她盯着他的眼睛; 突然感慨万千。
  “我得走了。”却仍站定,一动不动。
  她不敢耽搁他的时间,掉头小跑回到铁栅栏里头,想起他军装里衬衫软领下藏着的黑色领带; 突然之间心念一动,很想在他出门前替他亲手系一次。
  趁管家关上栅栏时,扶着栅栏冲他大喊:“谢先生!”
  管教忙替她把住晃悠悠往外荡去的栅栏门:“哎哟,大小姐; 危险!”
  谢择益回头来时,只见他那年方不足十六岁的太太穿着得体,眼神洞穿栏杆,俨然家教严格却拦不住跳脱性情,十足一个漂亮优雅的小疯子。
  他难以想象倘若满中国的“闺秀”有朝一日若都如他太太这样,天下会不会大乱。
  她使劲冲他挥手:“明早见!”
  他记得他告诉过她,那是个全封闭、仅邀请极少数具有话语权的各国权要参与,在黑暗的地下最大限度将各自所得利益最大化,再向各国媒介将全程合理化的过程。她一定不会想要见到谈判全程,因此他也没有替她求得一席。
  谢择益叹息一声,尔后微笑。
  管不住世界会不会大乱,至少当初使他方寸大乱了。
  他始终拿她没什么办法。
  可他不知道她对这一类谈判过程并不感兴趣。她只想提前赶到,亲手替他结一次领带。
  她让穗细教了她一整晚温莎结的打法,枕在沙发上睡了不足四小时,七点晨钟敲响,她准时起身,睡眼迷蒙的大口吃早点。
  葛太太难得见她起这样早,打主意同她好好聊一聊她的婚礼:“在嫁妆里头挑一挑喜欢的日常戴着,剩余的,我替你存保险柜里。婚纱……”
  穗细道:“前一阵子不是有一位卢卡先生致信询问过尺码,正在为姑娘制作婚纱?还送了一册婚纱手绘图样过来,只是姑娘都没来得及看。”
  葛太太吃着玉环柚揉着头,近来记性越发的坏了。从前这丫头为着挣钱四处伏低,原以为她是爱钱,后来才知她爱财也只是一时兴起,兴头过了什么都不入她眼。
  指不定谢鸿正在家中大发雷霆,叫人将婚礼上的餐具与酒杯请工匠制作全套纯银与水晶;而这丫头却对此毫不在意。
  她吩咐了穗细将图样取来一页一页翻看着。
  楚望着着一件紧身早餐服,领口不算得低,胸口隆起白白一片,一道细细的沟延伸下去。
  葛太太低声交代几句婚纱款式,穗细一一记录下。
  又问,“那珠宝呢?”
  穗细道,“那位先生电报上问过,Kutchinsky的是否可以?”
  葛太太一惊,点头道,“替我回一封电报去,告知那位先生,婚纱从头至尾可以全权由他决定。”
  楚望从头至尾一句没听进去,葛太太也习以为常,否则也不至于替她将所有琐事包揽了。
  前脚吃完早餐,后脚换了衬衫长裤,披上外套便去打电话唤司机。
  葛太太问,“去哪里?”
  她报个地址。
  “会审公廨?”
  她点头,急得不行的模样。
  “几时回来?”
  她摸摸头,“也许正午,也许傍晚,这我不能作决定。”
  葛太太无可奈何摆摆手,“去去去。”
  她一脚蹬上鞋子正要飞奔出门,葛太太又将她叫住:“明日可不要出门去了。”
  “嗯。”她点头。
  “我好难替你请到一位大夫。”
  “什么大夫?”
  葛太太难得有什么话题难以启齿,将脸转开避重就轻道,“日子也快了,是时候该调理调理身子。”
  她仰着脑袋想了半晌,小跑出门去。
  虽然吩咐司机开快一些,却仍旧没能赶在会审开场前与谢择益碰面。
  公廨对面便是Tkachenko餐厅。她去时见到了七八名男仆收拾早餐桌的盛况,显然一众人刚结束早餐不久,又几乎同时离开,那么一定是进公廨里去了。
  她全无饿意。一阵迟到懊恼之后,在二楼临窗坐下,点了帕玛森奶酪与无油全麦包,打算盘踞在此吃过午餐甚至晚餐。
  显然她低估了上海政界名士对这场公廨的重视程度。
  这个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大陆最富有的城市,对外贸易半数须得经由这里,各银行里所存现银均在十万万两以上,发行钞票通行全国。
  江海关税收,每天解存汇丰银行,除去借款本息后,全部拨给国民政府,而中国政府的现金准备,差不多全部存在上海;政府经费过半数也恃上海接济供给。
  这个伟大的城市,几乎是半个国度的命门。这座口岸城市自八十年前强行开埠以来,所纳关税已逐渐滋长成为一块巨大肥肉,在资本社会动荡之初的恐慌期,恐怕没人肯轻易放弃。
  公审庭已辟作圆桌,拥有不超过三百位听审席,每一个席位都已事先确定,订上名牌,与先前单纯争取中国利益而略显草率的六国公审自然不可再同日而语。
  这三百席其中囊括了七国政要,其间人人均能左右国家大权。人人有求于人,人人虎视眈眈盯紧这块肥肉。
  谈判八时开始,大多数人却选择早一小时抵达,全因听说在中国地界上谈事,少不了要互相结交——从前在公董局从不会听到这一类的话。
  有人巴不得能在邀请之列却求而无门,有人一早便在邀请之列却不知何故缺席未至。
  不少爱国人士指着写有“谢鸿爵士”的席位责难道:
  “几十年前趁国难之时大发横财,如今这号头等康百度竟也知廉耻,无颜参会?”
  “恐怕连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