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感到十分欣慰。”
  林允焉抬了抬眉,继续神色如常的摆弄刀叉吃煎蛋。
  乔太太接着点评:“真真这一手行草确实很漂亮,但草过头,着实有些狷狂不羁了些。”
  真真不以为然,轻轻瞥了林允焉一眼,略带挑衅的说,“簪花小楷早就不时兴了,太小家子气。”
  允焉气鼓鼓的,忍了忍,没有发作,生生将半个蛋黄吞了下去。
  乔太太掀过薛真真的信纸,直奔下一篇作文,“楚望的……楚望的……”
  她眯起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这、这是什么?”
  允焉十分体贴的凑过脑袋来帮姑妈看,看着看着,噗嗤一声,“怎么是横着写的?这排版也不是书信体啊……三妹妹是睡糊涂了吗?”
  薛真真见林允焉耻笑她家妹妹,也没忍住凑过头来,扫了一遍,脸上便带着颇为不屑的神情,“横版书写比竖版更贴近人的视觉习惯——这是我爸爸说的。好几年前开始,我爸爸他们就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写横版字了。只不过没推广到除了北平、上海和广州之外的地方。”
  林允焉最气薛真真拿上海压她是小地方来的,便反驳道,“那你怎么不写横版?”
  薛真真轻飘飘的说,“横不横着写,纯属看心情咯。”
  林楚望憋着笑,噗一声,险些喷了对面的薛真真一脸果汁,被乔太太瞪了一眼。
  林允焉一大早就被薛真真嘲讽了,不禁脸上讪讪的。
  乔玛玲也好奇的凑近来看,“之前在教会时,有些香港大学的学生,也曾推广用拉丁文书写这种格式的论文。”
  乔太太将信笺拿远了一些,觉得林楚望钢笔字写的还挺好的,排版也相当工整,便难得夸赞了一句,“三丫头倒是挺会赶时髦的。”
  乔玛玲也笑道,“听蝶儿说,三妹妹每天早晨都看报纸,一天都不落呢。”
  林允焉默不作声,轻轻掀起睫毛瞟了一眼林楚望的家书。
  从那天起,林允焉突然也有了每天看报纸的良好习惯。
  这使得薛真真又忍不住吐槽道:“得要等个三四年,你和郑公子的婚讯才会刊载呢。现在急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过渡章。
心里有很多剧情要走,本可以一气呵成,一天5000…1w字左右,但是无论如何都想多看看史料,尽可能的遵从历史来。所以存稿卡在十五章,从十五章开始卡了六七天,每天恶补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各国历史。其中如果有些bug,欢迎指正。
ps:历史能对上,但大多数人物都是架空的,基本当个平行时空来看吧!!!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些著名人物的影子来。
pps:女主的学术技能有用,嗯。
————————
想说说林父和大姑母这两人,这两人是同一父母生的,也受了同样的教育,因而性格有些相仿,但也有些不同之处。
林父是一个创新者、办学者和政治者,一个野心家,但也是个父亲。可是他的爱是不那么对等的
对林梓桐和林允焉是:父爱>联姻。他可以为允焉未来考虑,将她许给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能光耀门楣,但是可以平安幸福一生的郑家。
对梓桐,他是一手带在身旁栽培,希望日后能子承父业。
对楚望,他对她的父爱要少很多了。加之楚望嫡女的身份可以加以利用,他从头开始便是做了打算将她作为自己家族能步步高升的牺牲品。也许有一些父爱,但是战胜不了他的野心。
——————
姑妈这个人,其实对弟弟家的两个丫头,或是丈夫的侄女,都并没有过多疼爱,有的只是受人所托。
之所以对允焉格外好,是因为如今林父是个官,权利还不小。而她丈夫是个商,在这个对英国开放五口通商的年代里,她的丈夫还是个英、港、上海贸易商人,所以她不得不讨好与拉拢林父(请参照下属关照上司的女儿),便也对允焉更好些。
本来对楚望和薛真真几乎是一视同仁的,但是碍于乔老爷的面子,可能有时会对薛真真好一些。但是乔老爷照拂不到时,她对薛真真的关爱可能还会少于对林楚望的那一点忌惮。
————————————
so。。。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这些不打算加入正文里,因为林楚望是个理工科生,考虑不到政治联姻,与官商结交的种种利益层面。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会以别的另辟蹊径的方法理解自己的处境。
————————————
关于林父和林楚望生母,以后可能会用一个番外来说明,也是有故事原型的,也许能帮你们理解其中的缘由。
————————————
男主绝不会使你们失望,但未必符合每个人的口味。短时间里不会出现,会虐,但是甜多于虐,HE

  ☆、〇一五  姨娘与裁缝之一

  乔爵士接到女儿婚讯后,便马不停蹄坐船从英国赶回来。
  三个小丫头的新衣服先于乔爵士到了:春夏日的短袖羊毛衫,短袄套裙,西式长裙和睡袍,各式十余件。
  还没来得及试穿,乔太太又来了个下马威:“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是有规矩的。早上吃饭之前,便将睡衣换成短袖羊毛衫,再坐到餐桌前。将来这些习惯要伴随你们一辈子;若是有客人来,在家待客时便要换西式长裙。若是穿错了,不止我会罚你们,还是会被人指点嘲笑的。如今还不是穿旗袍的年纪,便做了几身稍宽松些短袄套裙和低跟鞋。再长个几岁,出门便必需换下羊毛衫,穿旗袍和高跟鞋了。”
  三个丫头都小鸡啄米式的点头。
  这时赵妈便来报告乔太太:“去码头接乔老爷的车回来了,同行还有一位索米尔先生,是乔先生在巴黎请来,为大小姐订做婚纱的。”
  乔太太严肃问三个丫头道,“那么,现在该换什么衣服?”
  三个丫头齐声道:“西式长裙。”
  乔太太表示孺子可教也。
  濛濛的下着初夏的阵雨,门外车门砰一声关上,乔太太立马带着四个女孩子一字排开,候在台阶最高处。几个丫鬟站在后面,分别撑起伞来。
  乔老爷第一个从台阶上方露出头来:因为在海上飘了近一月,缺少新鲜水果蔬菜,维生素摄入不足,因而厚实的嘴角有些溃烂了。发际线微微有些堪忧——看来这个年代的英国饮用水硬度依旧还是偏高。两鬓头发些许有些花白,个头低于英国平均水平、高于中国平均水平,西装革履的,些许有些啤酒肚,但还是看得出来年轻时是个小帅哥。
  他看到妻子女儿带着许多小可爱夹道欢迎自己,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
  众人分别“舅舅”“姑父”“爸爸”的招呼过后,都接受了来自乔老爷分外热情的拥抱。
  随后乔老爷为他们介绍第二个人——曾是英国皇室御用裁缝的法国人索米尔先生。先生个头相当的高,和乔老爷站一块特别像是老夫子和大番薯。索米尔先生友善的和众人行了南法的贴面礼,把允焉和真真都吓得不轻。乔玛玲在一旁笑着安慰道:“别怕,他只是想和你们打个招呼。”
  介绍完第二个人后,台阶下面又走上来一个年龄约莫二十四五、身姿丰润的白人女子。她头发是亚麻色,脸上有些许雀斑,饱满的唇因为缺乏维生素而有些苍白脱皮。她怀里抱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深棕色头发,像风吹过海岸般碧蓝的眼睛,但是五官又可以看出来是个混血男孩子。
  楚望立马就意识到,不好……
  果然,在乔太太和乔玛玲的一脸疑惑里,乔老爷将头歪在一旁,冲白人女子招招手,示意了一下乔太太,说,“这位,你要叫她太太,中文我教过你的。”
  白人女人用非常刻板的中文唤了一声:“太太你好……”
  乔太太险些昏过去,被赵妈和乔玛玲一块扶住了。她勉强稳了稳身子,声音颤抖着问,“什、什么时候的事?”
  乔老爷略有些无颜面对她似的,低着头抬抬眉,“前些年的事了。”
  乔老爷脸色也不大好,不再看乔太太,转头冲乔玛玲勉强一笑,说,“玛玲,这是你小姨娘米歇尔,是葡萄牙人。这是你弟弟莱昂。莱昂,这是你姐姐玛玲。”
  米歇尔脸色苍白的用英文温柔的说:“玛玲,我常听你父亲提起你。”
  乔莱昂稚嫩的童音喊道:“姐姐。”
  乔玛玲:“……”
  林楚望看着大姑妈在风雨里摇摇欲坠的身影,不禁喟叹道:乔家平白添了个白人姨娘,真是家宅起火啊……
  如今有客人在,又有晚辈在。客人们长途跋涉这么久,也不好让人在风雨里干等着。乔玛玲也知道妈妈此时心情必然十分复杂,但不论如何不能让外人觉得自己家失了规矩,便也勉强打起精神说:“索米尔先生,小姨娘,莱昂,外面雨大,别淋着了,先进屋来。”
  她收敛起内心的郁结,吩咐赵妈带客人进屋。
  一众人都进屋后,林楚望跟在赵妈身旁,听到赵妈劝乔太太:“谁家老爷还能没个三妻四妾的!”
  乔太太:“……”
  赵妈又劝:“何况您是大,她是小。来了香港,按规矩,她每天可是都要同你请安的。”
  乔太太几乎丢了半条魂在风雨里,却颇为尖锐的“呵呵”干笑两声,“请安?我怕是受不起的!”
  赵妈:“太太……横竖连孩子都有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您就忍了吧。”
  乔太太调整了良久的情绪,脸上调色盘似的。
  “很好……谁家还能没个小?”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从嘴角出了口浊气,唇角一挑,跟在众人后面笑着进了屋。
  一众人在客厅坐下,乔玛玲便要去泡锡兰红茶,被林大太太制止了。乔太太冲她使了个眼色,正声道,“去将柜子顶上,你舅舅差人送来的碧螺春取过来泡上一壶。”
  乔玛玲脸上微惊,“哪一罐?”
  乔太太用绍兴话说了那碧螺春的俗名,“那罐‘吓煞人香’。”
  乔玛玲立即意会,转头去取茶。
  乔玛玲取了一套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