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当霍光,就是选择拥护汉室,就得乖乖的当他的大司马。自己现在就是在仿效霍光,虽然当的是全权的丞相,但如果刘协无道的话,自己也只能仿效霍光当年废掉昏庸无道的昌邑王那样,将刘协的帝位废了,另立新君,而不能让他将帝位禅让给自己。
选择王莽就不一样了,王莽刚开始也是像霍光一样,行事小心谨慎,当时的人们都以为汉朝要又出一个霍光了,后世不就有句说“王莽谦恭未篡时”吗。直到后来王莽封安汉公,受九锡,封假皇帝,人们才认识到了他的真面目。有了王莽的先例,忠于汉室的臣子,一直将要求封王封公的行为,视为即将叛乱的前兆。而如果要求加九锡,那就是真正的准备接受皇帝禅位了。
王奇因为手下臣子中有不少忠于汉室的人存在,不便,也不想直接逼迫刘协禅位。即使是当了独揽朝政的丞相,也还只是挂了个假节钺的特权,并没有给自己涨封地加爵位,更没有受九锡。本来准备等天下大势已定,再动手篡位的,但现在却让事情出现了一定的转机。如果袁绍先要求封王封公,而自己暗中使点手段,让他的要求得以实现的话,自己到时也要求封王封公,不就没什么问题了吗!
异姓王号一封,天子和朝廷的威仪必然尽失!但是对王奇来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今朝廷的政令只是名义上在地方实行,自从吕布劫持汉帝以后,就再也没有真正服从朝廷的诸侯了。诸侯们都知道,现在朝廷已经完全由王奇掌握,服从朝廷,其实就是服从王奇,这样的事情,各路诸侯都不愿意接受,只不过没有直接挑明罢了。
袁绍这次要求封王封公,干脆,就满足他的这个要求,直接将彼此的关系挑明,别再假惺惺的还要挂在汉室的名头下!还可以来个大封诸侯,给每个有实力的诸侯一个封号。大家挑明了打,来个诸侯争霸。到时以荀彧等人的才能,应该能够明白,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才是保证争霸胜利的关键,到时他们应该会选择支持自己,去取代昏庸的刘协吧。
心中有了计较,也就没有再仔细商量的心情,除了留下贾诩李儒等几个阴谋家加亲信,商量具体的事宜,其他人都被他客气的遣退。
**********************************************
初平四年夏,车骑将军袁绍平定幽州。七月,袁绍上表向汉天子刘协报捷。
同月,前青州刺史焦和,袁绍委任的平原太守袁谭等十几个州郡大员,同时上书朝廷,认为袁绍功劳甚大,应该封王。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虽然袁绍当即就上表推辞了此事,但天下人都知道,这其实都是袁绍的安排。
在有心人的宣传下,天下百姓和各路诸侯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也许是刘协昏庸的名声已经传开了,大家都没有去追究袁绍这样有谋逆性质的举动,而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到了京师洛阳。想知道汉家朝廷,代表汉家朝廷的王奇,将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特别是各路诸侯,袁绍的这一举动,无疑点燃了他们各自的野心。这些诸侯,实质上不服从朝廷,却也并没想过要脱离朝廷自立。几百年根深蒂固的汉家观念,让他们只能在暗地里偷偷的做做皇帝梦。现在袁绍的先河一开,却一下子让他们真正动起了这番心思。
有几个能力强一点的诸侯,甚至已经叫自己在朝中交好的大臣,暗中帮助袁绍,帮助他得到王号。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袁绍的先河一开,自己就肯定能同样要求朝廷封国,即便当不了皇帝,先当当诸侯国主也还是很不错的。
也许是知道了天下人的目光都在看着自己,面对要求给袁绍封王的事情,大臣们积极的在朝堂上展开了辩论。
本来应该是一面倒的辩论,由于亲近各路诸侯的大臣们的参与,再加上王奇手下一些人的暗中操作,竟然变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辩论。反对给袁绍封王的,只是堪堪和支持给袁绍封王的人战成平手。当然,这一切,都是王奇的亲信大臣们没有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王奇实际掌握着朝政,所以这场辩论,并不是代表了朝廷真正的意见。
而王奇这一派迟迟没有表态,则是因为当这个表章上来的时候,王奇已经悄悄的离开京师,暂时没功夫处理这件事情了。荀彧等正直的臣子几次上门找王奇,都被许褚以主公随侍王老夫人去拜祭王允了为由,拒绝在了门外。
实际上,王奇还此时还真是和王老夫人在拜祭王允,也许是刚开始时太热衷于权势了,现在王奇有了一定的地位,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怀念这位老人。
今天特地带了蔡琰,貂蝉,黄月英,两子一女,陪着老夫人前去拜祭王允,将自己即将娶黄月英入门的事情,告祭王允。
王允的墓既不是在洛阳城中,也不是在并州老家,而是被安放在了邙山附近光武帝的陵寝周围。像王允这样大汉的忠臣,朝臣们本来是打算将他陪葬在灵帝的陵园中的,但王奇嫌灵帝名声不好,就改到了光武墓附近,虽然不能正式的入刘秀的陵园,但也算是紧挨着他了。
黄月英在府中这么长时间,早就和王府上下的人打成一片,上至王老夫人,下至丫鬟仆役,都对她尊敬有加。这次王奇既然得胜归来,按照王老夫人的意思,就是赶紧将两人的婚事办了。所以才会有今天上陵这件事。当然,王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躲避一下朝臣们问他关于袁绍封王的这件事情。而为了局势发展的需要,刚一出陵园,王奇就不小心“病倒”了。
王奇这边来上陵,那边荀彧他们当然不会这么闲着,刚开始以为王奇马上会回来,哪想到王奇走了三天,还没得到他的回来消息,这下荀彧他们坐不住了。那些拥护给袁绍封王的大臣,受了袁绍等诸侯的不少好处,经常给刘协和其他大臣送礼物,那些大臣们还好,这刘协收了几次礼,再加上一些宠妃的枕边风一吹,却开始对袁绍封王这件事动摇起来。
刘协并不是完全没有王权概念的人,他也知道封异姓王的坏处,但是那些宠妃的言论,却是经过一批高级谋士构思的。她们声称,如今王奇独揽朝政,刘协的皇位已经不稳。如果外面有诸侯制约的话,王奇就不敢对他这个皇帝乱来,劝刘协封袁绍为魏王,甚至是再多封几个诸侯王。刚好刘协的确受过贾诩李儒等人的胁迫,对于这样的事情很顾忌,才决定考虑是不是真要封袁绍为王。
刘协毕竟年轻,他也不想想,如果没有李儒等人的默许,那些宠妃怎么敢将这样的言论对他说,就算她们说了,贾诩他们会给刘协做主写圣旨的权力吗。
初平四年七月末,当荀彧亲自去邙山将“病中”的王奇拉回京师时,刘协已经趁着反对的主力大臣不在,正式下旨册封袁绍为魏公了。
反对给袁绍封王的中坚力量是荀氏兄弟,其他人如戏志才等,虽然早就看出这里面的利弊,但得到王奇叫李儒等人作的暗示后,就已经不再是坚决反对了。当荀彧去找王奇,刘协趁机提出要给袁绍封王时,他们都对此选择了不反对,让刘协的这个乱命得以通过。
荀彧听到消息以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大呼一声“汉室不幸!”哭倒在地。
虽然刘协没实权,但作为天子,他下的圣旨对于有心人来说,已经足够了。袁绍要的就是这个名义而已。这个先例一开,大汉朝廷真的算是完了。
王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下令“追回”圣旨,第二个反应则是将袁绍勾结异族的消息公布,宣布袁绍平定公孙瓒是勾结异族的结果,这样的做法,已经让他成为整个大汉的敌人。命令军队整军备战,随时准备出兵讨伐袁绍。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下) 第一百七九章 暂不称王
王奇的追回行动当然是无果而终了,不过他将袁绍勾结异族的事情,大张旗鼓的公布了出来,一时之间,天下人都知道,袁绍是和联合了乌桓鲜卑等部,才将守卫大汉边疆的公孙瓒击败的。虽然真正对这件事情义愤填膺的,也就只有经常受王奇洗脑的他境内的子民,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让其他地方的某些大汉族主义者和排外主义者,对袁绍产生了不满。
“主公!荀文若似乎对我们做的事情有所察觉呢?”
王奇告辞荀彧,刚回到府中,就听到了李儒的小报告。
“呵呵!就算察觉又如何?现在天子的样子,那里还值得他效忠!至于汉室,哼!如今三代之内已无直系血统,他根本没法谋求立新君来挽救汉室!如果是立其他刘姓子弟,天下诸侯必然会各自拥立,到时候,还不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以文若的才能,应该能够看到这一点!”王奇不以为意的道
对于荀彧的忠汉之心,王奇是有所了解的,但对于荀彧的才能,他更加的了解。荀彧不是那么死板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意图帮助曹操成为霍光了。毕竟,霍光名义上是保汉室的忠臣,但正是他的行动,将帝位的尊严,践踏的无以复加。这样的大臣,很难说是汉室的幸还是不幸。像荀彧这样的才智之士,如果汉室真的无法挽回了,他肯定会明智的选择放弃。
“这到也是,天子如今忙于‘播种’,可惜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李儒诡笑道。
服食各种各样药材的后果,就是刘协年纪青青,却已经不再具备生育能力。
这样的重大的事情,王奇并没有准许泄露出去。虽然自己并没有策划这一定动,但刘协现在的状况,自己还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在还没取得绝对优势前就让消息传出去,很容易被其他诸侯找到攻击自己的借口的。
“呵呵!”王奇轻轻一笑,转移话题道:
“如今袁绍封国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