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鸾----烈侯卫青传-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不疑和卫登,此时不过十来岁。
  这是一件震动了西汉王朝的事件,它标志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刘彻除了对外的强硬扩张之策以外,还用钢铁一般的手腕,进一步加强了大汉王朝中央集权的统治!
  ……
  对于那些失去侯爵的人,朝堂中间有些同情,也有些兔死狐悲。人们尤其用几乎是怜悯的眼光,注视着长平侯府的大门。这个曾经威震天下权倾一时的大将军,竟然保不了他的儿子的爵位。
  人们概叹着卫青失宠的时候,心里往往不免涌上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
  于是长平侯的门下越见冷落了。原本,当年骠骑将军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投奔了过去,后来,骠骑将军死后,有些人又回来了。而卫青对于去的人,既不气恼也不挽留;回来的人,也不打击也不泄愤。只要来的,一律收了,只是收了也不大用就是。
  如今,卫家三子失侯,显见得圣眷已经落到了极点。那些回来的人,又纷纷转移。
  这些人里只有一个名叫任安的人,无论是在当年还是在现在,都一如既往,侍奉卫青。
  任安的好友,后来的太史公司马迁曾经问他原因,任安只淡淡地道:“任安非侍大将军,侍‘道义’而已。”
  但是,其余的人可不这么想,一时间长平侯府门可罗雀,只是因为他军功赫赫积威尚在,姐姐是皇后,自己又尚了长公主,倒也无人敢作践。
  而对于旁人的态度,卫青倒是完全不放在心上。只是毕竟父子连心,一时间三子都削了侯爵,绕是他一力主张,看着卫伉三兄弟一脸的惶然不安,念及秦织,不由得心中十分纠结。
  他的病本来就是心病,这下便更是结成死结。
  ……
  尽管外面对大将军和卫氏的前途有百般猜测,深宫之内的卫子夫只从容自如,理都不理。
  后宫之中,本来就多风云。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子,一个个眼睛雪亮的。盯着谁受了宠,谁沾了恩。谁的荣辱都在别人的心上眼中清楚得很。
  前不久善解人意的李夫人病逝,皇帝十分痛惜,葬礼隆重无比,堪以皇后礼。众人纷纷以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还在世的皇后,看她如何表现。
  卫子夫只不动声色,安然处之。她知道,这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皇帝如果真的那么爱恋这个女人,为何不把她葬在茂陵东北——那才是真正的皇后位。
  卫子夫超然地冷笑着,傲视那一双双期盼的不怀好意的眼睛。她知道,这个后宫中,在情爱上,从来不会有人赢!那么除去情爱,论及名位,又有谁及得过她这个皇后呢?
  只要卫青不死,太子刘据安然,那么,她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其余多余的名气,便拱手送人好了。


  但是,提及太子刘据,卫子夫却十分担心。
  太子刘据性格温厚,谦虚有礼。但是皇帝刘彻却不大待见他,总认为他仁善软弱,实在不像自己。故而尽管太子大得下民之心,皇帝却不大喜欢。
  这日,为了太子劝他减少与南越的兵事,那刘彻听着听着便暴怒起来。将太子训得面无人色,长跪在地,方才拂袖而去。
  子夫听见,更是心中忧虑。
  皇帝刘彻子嗣不多,自卫青赋闲以来更是一个都没有。所以此时除刘据外还有过去所生的三子。这三子对刘据地位威胁历来最大,早就令子夫和卫氏利益的人辗转难安。
  于是平阳假托卫青之语,命霍去病上书请封。皇帝对此举心知肚明,也有意稳固朝堂之心,于是顺势封了三子王号立了封国,算是和刘据定了君臣名分。也暂时解了太子的围。
  虽然名分已定,但如果皇帝对太子仍然不满,撤了太子,重立新的也有可能。故而卫子夫见到皇帝对太子越来越不满,心中不免担忧,便暗暗地寻思主意。
  这日,便将平阳请来,两人计较一回。
  平阳寻思一遍,此事除了卫青,第二个人也没有这本领能让刘彻打消成见。于是,这日晚间,便乘看视卫青时,小心将情况说了。
  卫青沉吟不语。
  平阳软语道:“平阳素来知道侯爷谨慎,只是此事不仅关乎皇后和太子,也关乎朝堂安定。若陛下和太子继续生分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的。侯爷,您想想是不是?”
  卫青心中知道她说的是真的,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太子的册立更替,往往会牵扯巨大的朝局动荡,这是肯定的。
  这平阳窥他脸色,又加紧一板:“再说了,据儿和去病一样,都是侯爷的外甥,如今外甥有麻烦了,除了你这个舅舅,还能指望谁?”
  她再是精明,也无法知道去病和卫青之间的纠葛,只是见去病死后卫青一直郁郁,猜是甥舅情深,此时便以此为诱因,想要惹动卫青出力相帮。
  果然,卫青念及去病,心中一痛惨然不已。半晌才幽幽叹了口气,道:“既然这样,让我想想!”
  过了几日,卫青以卫伉的名义在家中宴请太子。
  刘据对这个舅舅倒是十分尊敬喜欢,他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自来对这天下驰名的将军舅舅是满心的崇敬信赖。当下禀告了卫子夫,卫子夫连忙应允。刘据便欣然去了。
  刘据自幼和卫家人亲近,小时候常常见到的。自从卫青病后,刘据也来过几回,但那时毫无心思,如今卫青细细打量。那刘据的样子气质和去病完全不同,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倒有几分卫伉的影子。卫青看见他这样,想起那个从小桀骜不驯,长大执拗阴郁的霍去病来,心中尽自酸痛、烦恼、惭愧、悔恨全涌上心来。
  当下卫青打点了精神和刘据言笑晏晏。见刘据虽然和去病不同,言语安静,气质雅淡,骨子里却也有一股傲气和固执,当下也十分喜欢。便刻意多陪了他坐了会子。
  刘据回去不久,皇帝刘彻便知道了这件事。
  第二日,刘彻处理完政事很快便到了隐阁。
  见卫青手里拿着书在榻上歪着看,便含笑道:“怎么昨天兴致倒好,请了据儿?”
  卫青挣扎坐起,隐姬连忙来扶。他在隐姬的搀扶下斜靠好,便答道:“许久不见据儿了,心里头惦念。”
  刘彻不言,在他身边坐下,将他身后的靠垫重新整理了一下,令他靠的舒服点。
  卫青又道:“据儿温雅和顺,也是个好孩子。”
  刘彻叹了一口气,拉住他的手道:“仲卿,何苦绕这么大的弯子?”
  卫青轻轻道:“这本来,不应该是臣插手的事啊。”
  刘彻温言道:“据儿性子沉稳敦厚,和朕一点都不像,朕不喜欢他这性子仲卿历来都知道。但是,他这个性子也未必不能当个好君主的。朕这些年连年动兵,据儿不以为然,他却不知道,朕现在多劳累一点,他今后便可以做个太平天子。那天他劝朕,朕生了气,罚了他,只是气他不解得朕的心思。仲卿不必多虑了。朕知道,据儿的脾气,当个守成之主,还是绰绰有余的。”
  卫青低叹一声,反手抓住他的手,道:“是卫青莽撞了!”
  刘彻又爱又怜地看着他,轻声道:“不莽撞。你心里的话,除了朕,还待向谁说?”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卫青疲倦一笑,笑容如同花瓣上的露水。
  刘彻将他揽在怀内,慢慢地道:“仲卿,你太累了。其实,很多东西,可以不用想得那么累的。”
  卫青不说话,只靠在他怀里一动不动。几年来,他虽然心绪郁结不改,对刘彻肉体上的抗拒之心也没有完全消失,却也慢慢的好了很多。
  刘彻又道:“你跟皇后和太子说,叫他们不用担心就是了。”
  卫青心中感愧,默默地点点头。
  那刘彻不再说话,静静揽着他。从他的角度看上去,可以看见卫青苍白的脸色,发白的嘴唇,还有,低垂的眼睫遮住的眼睛。
  因为遮住了眼睛,就看不清他的心。
  卫青没有挣扎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但是不知为什么,刘彻心里隐隐有了一种几乎是悲伤的难受!
  这么多年,这么多感情,你还是,忌惮着我帝王的身份么?
  问仙台(一)
  无论正史和野史,都记载了元鼎年间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对南越的征伐;另一件,就是皇帝寻仙问药之事。
  后世的人们,对于皇帝征伐南越并没有感到有多奇怪。
  因为,这个后来谥号为“武”的皇帝,本性就是十分桀骜和具有攻击性的。在北边匈奴远遁的情况下,他锐利的兵锋直指南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第二件,则让后世的史学家们摇头叹息,这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明君主,在这一段时间,似乎被一些宵小很轻易地就蒙蔽了。轻易得就像他是个容易上当的孩子一样。于是后人纷纷叹息,认为这是他进入昏聩的标志。
  奇怪的是,在据说这一段皇帝刘彻已经开始了他昏庸的时间里,他的一系列政令却仍然清晰无比。
  实行‘告缗’,令杨可主其事;
  继续改革货币制度;
  在京师驻屯骑,加强京畿防卫;
  置‘八校尉’……
  这些,一桩桩一件件似乎又明白告诉人们,皇帝这个时候,和昏庸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英明的皇帝陛下,如此轻信如此盲目呢?
  在短短几年间,他信任了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方士。不仅赐他们以厚禄,还赏他们以高官:李少翁被封为文成将军,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公孙卿被封为郎官……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栾大。这样的举动,似乎就在说明一件事,皇帝,实在想得到神仙的眷顾,实在想要长生。
  他为什么这样急切呢?
  他此时不过四十岁,就算在古代人均寿命比较短,这仍然不算是垂暮之龄。他在害怕什么呢?
  仔细翻阅历史,皇帝对他最上心的征伐南越的注意力并不是一直持续着的。在中间,明显的有几个断裂的时候。元鼎初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