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用处?诸位想想,如果这个东西没有用处,释迦牟尼佛一生干这个事情,孔老夫子一生也干这个事情。几千年之后,提起释迦、孔子,人人都景仰,什么原因?从前人知道,现在人知道是愈来愈少了。他们做救济的工作是从根救,根是什么?根是心,从心地上来拯救。这个拯救是真正达到了根本,世间人对众生的救济是枝叶,不是根本。根本的救拔是什么?根本救拔是你根本就不会遇到灾难。哪里还遇到灾难才去救,那多苦!我们常讲防患於未然,让你这许许多多天灾人祸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他懂得天灾人祸怎么发生的,根在哪里,他从根本上把它消除,这才叫极高明,无比的殊胜功德。怎么做法?教学。
  孔夫子一生教学,有教无类,夫子也不分别。春秋那个时代,国家没统一,许许多多的小国家,不论你是哪一国人,只要你肯学,夫子都乐意教;不分国籍,不分族类,不分信仰,平等、热心、慈悲的教诲,这是大圣。释迦牟尼佛更是如此,他教的范围更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教学的内容更广更深,让学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科目上来说,夫子跟佛陀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内容广狭浅深就大大的不相同。夫子所教止於人道,佛陀的教诲是十法界;夫子所教一生一世,如来所教通三世,有过去,还有未来。所以浅深广狭不一样,但是科目是一样的,都是教给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我们完全通达明白了,所有一切的疑虑都断了,我们的信心才真正生起来。这个信心生起来,在《华严》里面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依著信心来修行。没有信心修什么?这是我们要明了的、要学习的。在现在第一个要紧的事情,是帮助自己建立信心,然后我们才能帮助别人。自己信心都不具足,怎么能够帮助别人?在讲台上所表现的,会听的人就听得很清楚,真正自己有信心,你讲出来的言语斩钉截铁,没有丝毫怀疑;你自己没有信心,讲出来人家听了半信半疑,自己说出来的模棱两可,没有信心。所以我们怎样帮助自己建立信心?只有一个方法:读圣贤书。圣贤书在世间流通,功德利益就在此地,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能帮助我们超凡入圣,我们称为圣教,圣贤人的教诲。长行我们就讲到此地,再看下面偈颂:
  【尔时释迦因陀罗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三十三天众而说颂言。】
  说偈颂的仪式,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太多了,这里头用意非常的深,也是我们的恶习气,什么恶习气?贡高我慢,不懂得谦虚,不懂得礼貌,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这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他们做出模范来给我们看。『承佛威力』是谦虚,『普观天众』是恭敬,学问、道德都是在这个地方学,都是在这个地方表现。众生哪一个没有傲慢的习气?高兴的时候跟你打个招呼,不高兴的时候看到你理都不理,这个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遇到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他没有受过教育,或者他受的教育不够深刻。佛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断的在重复。这部《华严经》从头到尾念过一遍,别的经文记不住,这个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看诸佛菩萨,每一个人都是这么谦虚,对大众都是这么恭敬,这是入道之门。你要没有学会,你怎样努力精进修学,最后你还是一无所成。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从这个地方学起,这是做人基本的道理。对一切人都要谦虚,对智慧能力比我强的人当然要谦虚,对智慧能力不如我的人更要谦虚。骄慢是大障碍,对待一切大众一定要恭敬,特别是我们学佛的。学佛一定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一定要有法缘,法缘从哪里来的?恭敬当中来的。到处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你怎么会有法缘?即使你成了佛,你也没办法度众生,何况你也成不了。证个阿罗汉果,骄慢都要断得干干净净。别说阿罗汉,诸位看看佛经,佛经里面所讲的,色界天人六个根本烦恼里面,「慢」他已经降伏,瞋恚、骄慢他降伏了;他没有断,他伏住了,不起作用。换句话说,瞋恚、骄慢还会起现行,你修的功夫再好,你是欲界天,色界天你没有分,你才晓得这个烦恼是多么严重。佛为什么要无数次的为我们示现,道理在此地。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佛菩萨的慈悲,真正是大慈大悲,处处为我们显示。前面长行有十一句,后面偈颂也有十一首,我们看第一首:
  【我念三世一切佛。所有境界悉平等。如其国土坏与成。以佛威神皆得见。】
  清凉大师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注解,「平等者,化仪同故」。天王赞颂报告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提供我们做参考。『我』,天王自称,他忆念三世一切诸佛。『所有境界悉平等』,平等是化仪同故,教化众生的仪式相同,化法也相同。天台家立的八教,就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但是佛教化众生的手段因人而异,在化仪我们用天台家的讲法,有顿、渐、秘密、不定,是从一切众生根性上建立的。首先要观机,化仪是观机,从这个地方建立教学的方法。方法有藏、通、别、圆;贤首家方法是五教:小、始、终、顿、圆。不懂得观机,就没有办法教导,无法施教。无论佛用什么方式教导众生,决定是平等的。「平等」两个字意思很深,从哪个地方体会到平等?佛是平等心,佛对於一切众生,众生根性有利钝的差别,佛的心没有差别,佛的教也没有差别,差别是众生根性不相同。佛经上有个比喻,比喻得非常之好,佛教化众生譬如法雨普施。像天上下雨,众生因为根器不同,譬如草木,大树雨下下来它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它吸收的水分少。那不是雨不平等,雨很平等,你自己吸收不平等。这个比喻得很好,我们能够体会得到。佛的心是平等的,佛的教是平等的,佛所有一切设施是平等的。但是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从众生这方面来看就不平等,就有差别;从佛那边看,平等,没有差别,尤其是所有境界都平等。
  清凉底下说得好,「又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如来有去来今」。我们世间人,这随著世间说,世间人因为有分别、有执著,所以有三世的说法,有十方的说法。佛随顺众生,也说三世、也说十方、也说十法界,其实在佛的境界里头完全平等。所以佛说法,古德讲「佛依二谛说法」。佛说法依据什么?依据两种原则:一个是俗谛,俗谛就是随顺众生;一个是真谛,真谛是佛知佛见。说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众生听了疑惑,不懂,所以佛一定依世间人他们的知见、他们的常识,用这个做手段,诱导他入真谛,所以他还是平等的。根性利的人,佛这个诱导时间短,很短的时间他就入真谛,就契入境界;根性不利的人时间就长,再长,生生世世,佛也不会舍弃,「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无论你流落到哪一界,在哪一道,佛菩萨依旧是照顾你。照顾你,你能够得多少,那就看你的业障。你的业障要是浅薄,你得到佛的照顾就多;业障要是深重,得到照顾就少。业障轻的人就像大树,业障重的人是小草,佛的照顾是平等的,没有厚薄。众生的感受不同,感受里头有厚薄,这是自己业障不一样。现前的例子我们能看到,我们大家都在看《华严经》,经本都展在面前,我读经我感受的比你们就深,我看的意思比你们就多,这是很显然的;并不是这个经,特别给我多一点,给你少一点,没有,平等的。我为什么能看出多一点?我烦恼比你们轻,我放下的比你们多,道理就在此地。你能跟我一样的看破、放下,经本摆在你面前,你比我说得还好。由此可知,放不下,看不破,那是业障。这个东西佛菩萨帮不上忙,非得自己舍掉,没有第二个办法。真的放下,真的要看破,看破就是佛知佛见。佛看破了,凡夫没看破;也可以这么说,看破了是佛菩萨,没有看破是凡夫。放下是福德,是真实的受用;放不下,苦难重重!所以,佛法所有一切对众生的施为决定是平等的。佛菩萨的境界当中,这个菩萨最低也都是法身大士,我们讲圆教初住以上,他们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三世,也没有十方,所以叫一真。他们教化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得大自在。今天科学家讲空间的维次是障碍,没有法子突破,我们人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也没有办法进入到未来;他们行,他们这种障碍没有了。在他们境界里面,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现象,没有差别。他们生活的空间,帮助众生的空间,无限大!
  第三句是『如其国土坏与成,以佛威神皆得见』。「国土」是依报,成住坏空。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的众生,无情里面有植物、有矿物,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前一句讲人事,这一句是讲依报的环境,「以佛威神皆得见」。天王他所得的法门是「忆念三世佛出兴,乃至刹成坏皆明见大欢喜解脱门」。这四句偈,总而言之,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何以能成就?末后这句话重要,「以佛威神皆得见」。佛的威神表现在哪里?就是在教学。今天佛不住世了,佛灭度到现在三千年,佛的威神就在遗教之中,就是经典。佛的威神在经典里面,我们依靠经典也能够得见。所以人生在世,实实在在讲,第一桩大事,第一桩重要的事情,经不可不读,第一桩大事,天天要读。现在读,虽然你不开悟,不要紧,天天读,锲而不舍,决定有开悟的一天,就是怕你不读。如果有坚定信心去读,一定有悟处,积小悟就成大悟,累积大悟就成大彻大悟。要想将我们觉悟的时间提早,觉悟的程度加深加广,最好的方法是为人演说,就能办到。所以佛教学生修学的秘诀,这个秘诀佛在一生当中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