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帮助别人。这是寂静天能悟入,就是无垢寂静光天王他从这个法门悟入的。我们中国俗话常讲,他是依这个法门得道,证果得道的。末后这一首偈:
  【世尊恒以大慈悲。利益众生而出现。等雨法雨充其器。清净光天能演说。】
  这是广大清净光天王的赞颂。天王在前面给我们说,他是「得观察一切应化众生令入佛法解脱门」,赞颂的前面两句就是观应化众生,第三句就是令入佛法。第一句是『世尊恒以大慈悲,利益众生而出现』,这就是所谓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我们要学习。我们如果学会,我们也是倒驾慈航,也是乘愿而来。这怎么说?我们现在生命是业力所现的,过去生中曾经造作五戒十善之因,由五戒十善的业力引导我们到人间来投生,这是引业。每一个得人身的众生都是这个引业,你没有这个引业,你怎么会到人道来得人身?可是虽得人身,我们相貌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同,贫富贵贱的生活不相同,那是属於满业。满业是说的什么?善因有善果,恶因则有恶报,往昔过去生中造作的善恶业报不相同,这佛在一切经论里面说得很多。这个世间有很多大富贵的人,何以得富贵?前生财布施多;世间有一些聪明才智的人,过去生中法布施多;有健康长寿之人,过去生中无畏布施多。佛给我们说这几句我们就明了,我们要想得富贵、聪明、健康长寿,要修因。
  佛又给我们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你前生造的是什么因,我们这一生所受的就是,这一生是果报;又给我们讲,「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你来生什么果报,你这一生所造作的就是,这一生所造作的是因,来生受果报,因果通三世。人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他的心自然就清净,自然就善良慈悲。为什么?因为他想得善福,今天一定要修善业。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常常跟大家说,我说的是事实真相,损人决定是害自己,损人利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损人决定不利己,为什么?你有报应在后头。报应是快,这一生就见到,叫现世报,现世报佛在经上常讲「花报」,果报必定在三途。
  你要行善,这一生你也就能得善报。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了凡先生他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从此之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但自己一生当中认真奉行,而且一家人都做,他的命运真的转过来,与从前孔先生跟他算定的不一样。他所得的这些果报,给诸位说,花报,善果的花报,他的果报呢?果报是来生,来生得大福德。这一生你看到他命里没有功名,功名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学位,现在叫学位,古时候叫功名,他没有高等的学位。他修善,命运转变了,他中了进士,进士在过去是功名里最高的,他得到学位;命里没有儿子,他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好;命里寿命很短,只有五十几岁,他活到七十多岁。我们看到种善因得善果,这个善果是花报,真正的果报在来生。所以了凡先生觉悟之后,也跟世尊一样恒以大慈悲利益众生而出现,他是不是乘愿再来?照他自己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五十三岁以后那是乘愿再来的。可见得乘愿再来,我们这一生可以做到,把你的业力转变成愿力,你就是乘愿再来。
  没学佛之前我们是业报身,学佛之后我们的愿力超过我们的业力,你就是乘愿再来,真正是住如来家,衣如来衣,坐如来座,你不叫倒驾慈航、乘愿再来,那叫什么?总在一念心转过来,心转过来,行就转过来,行为就不一样;心行转过来,业力就转了。以佛心为心,佛是什么心?平等心。怎么平等法?真正觉悟的人,以一切众生为自己,那叫法身,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一点都不假。为什么?是自性变现的相分。自性,这个「自」大了,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一个自性变现的,这个自性就是禅宗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自性是寂灭相,是空寂之相,但是这个空不是无,能现一切相,一切相都是空寂的体性变现的。空寂体性是自己,那么它所现的一切相分,诸位想想,哪一个相分不是自己?如果你能够见到,你肯定了,那就恭喜你,你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清净法身的人,你想想看,他有没有脱离六道,有没有脱离十法界?脱离了。六道、十法界现象在不在?在。在,如何脱离?不再为六道、十法界所污染,你就脱离了。六道、十法界虽在,你不污染,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对这个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在这个境界里得大自在,这个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跟六道、十法界和合。
  你出离了,看看芸芸众生没有出离,你觉悟了,他们没有觉悟。所以这个时候「恒以大慈悲」,恒是永恒,慈悲是什么?护念众生、爱护众生、关怀众生;平等的,无条件的,叫大慈悲。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爱心从哪里生的?从自性里面生的,自性里面本具的爱心,爱护一切众生,这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的爱是假的,为什么?会变质。也就是说妄心里面的憎爱是生灭法,是有生有灭,我们叫它虚情假意;今天好了,明天翻脸就恼了,不是真的。跟世间人往来,他对你好别欢喜,假的;对你不好也不要懊恼,假的,过两天又好,它是无常的。觉悟的人慈悲心、爱心是真常,不会随众生无常的心行起变化,不随它;这是真常,常住真心,慈悲心是常住真心,世间人哪里懂得?
  以这个大慈悲心,「利益众生而出现」,这就是常说的随类化身。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随类化现就叫应化身。应化这里头的理很深,事相非常复杂,我们在《普门品》里面看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那是将诸佛菩萨与一切众生感应出现的相状,说为三十二类,每一类里面都是无量无边身;三十二是大类,每一类里还分小类,差别真是不可思议。如果我们说众生多,佛菩萨的应现绝不比众生少,这都是事实真相。很可惜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天天跟诸佛菩萨应化身在一起,他没有觉察到,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原因在哪里?咱们常讲业障太重,这个话讲得没错,的确是业障太重了。怎样才能消除业障?世尊当年在世一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我们消业障,他用什么方法?讲经说法。诸位想想,讲经说法何以能消业障?你听经一下觉悟,业障就消了。佛比喻众生的业障,譬如千年暗室,这个黑洞已经有一千多年里头没有光明,千年暗室无所谓,点一盏灯黑暗就照破。这就比喻什么?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累积的业障就像千年暗室一样,可是一旦觉悟,黑暗就没有了,一灯能破千年暗。
  可是说法的人要善说,什么叫善说?具足「教理行果」,这叫善说;闻法的人要善听,要会听,怎么叫会听?一定要具足「信解行证」;善说善听,这才叫理机双契。我们今天听经,古人有所谓听经听了几年、几十年还不开悟,反而不如一个老太婆在念佛堂念几个月,人家站著、坐著往生,这其中什么道理、什么原因?我们再想一想,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我们在经上看到记载,佛这部经还没讲完,讲一半、讲三分之一,听众里头就有开悟、就有证果的。如果世尊当年讲经,像我们现在讲经一样,讲个几十年一个开悟都没有,释迦牟尼佛我想不会讲经了,早就收拾摊子。佛善说,大众善听,师资道合,所以才法缘殊胜。我们今天说的人不善说,听的人也不善听,没有如来在世那种殊胜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要检讨,找出症结之所在,把这个结化除,我们的说听也能够产生好的效果。
  念佛堂念佛的人很多,不是个个都成就。真正念佛成就的人,他功夫得力,他如法,至少他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才会成功。同样一个道理,我们如果要听经,能够也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又何愁不开悟?准开悟。我们虽然听经,对经没有充分的信心,对佛所讲的总得打几个问号放在那里,不能完全相信,何况大量的夹杂?不但夹杂佛法在其中,还夹杂一大堆世间法在其中,心不清净。思惟经义的时间少,打妄想的时间多,这是间断,你怎么会开悟?你怎么会得力?真正在教下用功的人,不听经的时候常常思惟经义,古德所讲「随文入观」,不必全篇经文,一句、两句,《金刚经》上常讲一四句偈,那就行了;一句、两句常常契入观照之中,任何一句都行。譬如此地,「世尊恒以大慈悲,利益众生而出现」,你就是用这两句话,在这两句话上用功夫,日夜思惟而不间断,效法世尊、学习世尊,我也要以大慈悲心,我在这个世界,出现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不为自己,为利益众生,你这个心念不间断,你这个愿望不间断,你的行持不间断,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利益一切众生,这叫用功。
  我们今天听经怎么听的?在此地听了,点头;出了门,忘得干干净净,再也不会把这个经文翻来看一看,那怎么行?这种方式就是古人所讲,「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我们是这样学教,所以教没学好,理没有解,行没有修,哪来的果?佛法里头确实字字句句具足教理行果,可是我们对於字字句句里头没有信解行证。从学教入门证果的有,很多很多,哪个法门都能证果。读经也能够修行证果,能不能往生?能。《无量寿经》上讲得多好,三辈往生末后一段,末后一段是专门讲修学一切大乘法门者,只要你功夫成就,回向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得生,净宗法门广大不可思议。凭什么往生?清净心往生,清净愿往生。蕅益大师讲得好,能不能往生全在信愿之有无,往生的品位在你功夫的高下。我们学教,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