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来,就没有障碍了。你念上七天七夜,念上七个七天七夜,精神饱满,愈念愈有精神,愈念愈有体力,那你就入无障碍的法界,理事融通。『所行之境,悉已明达』。「明达」是智慧现前,「所行之境」就是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面对著社会复杂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戒、有定、有慧。戒是什么?戒是守法、守礼,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合规矩,这是戒。善巧方便,他合规矩,一丝毫都不会错乱;换句话说,没有过失,这是戒。於一切境缘当中,如如不动,不动心,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清净、平等就是定。清净、平等心照外面的境界,就清清楚楚,明了通达,这是智慧现前。这个句子,诸位一定要知道,此地总共有八句,后后深於前前,好像是八层楼一样。修积净业、修积净福是第一层,基础,第二层就得三昧,就开智慧了,悉已明达,开智慧了。第三句:
  【获神通力。随如来住。】
  我们看到这一句非常羡慕,人家能够跟如来住在一起。佛在哪里,他也在哪里,做佛的常随众,常随弟子,我们确实非常羡慕。可是诸位要知道,做佛的常随弟子,一定要具备前两个条件,那就是修积净福,安住三昧,於一切境界通达明了,要有这样的条件,才能跟如来住,才能做如来的常随弟子。不具足这个条件,你纵然是学佛,跟佛依旧有一重障碍,没有办法亲近佛陀。你也没有办法安住在正法道场,正法道场偶尔来参加一下,参加一下第二天、第三天受不了,赶紧离开。什么原因?业障现前了。第四句: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这个境界就是入佛的境界,同佛所证。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上所说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尤其是到事事无碍,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六道三途,度化这些罪苦众生,他所展示的就是事事无碍。我们凡夫没有法子想像得到,正如同经上所说的,这个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没有法子表达,我们思惟想像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甚深甚广,但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离开我们一寸一分,没离开。不思议解脱境界,若是落实在生活上就是本经所说的,这部经自始至终所说的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尤其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在八十卷经里面,品题叫「入法界品」,可是在《四十华严》翻的就详细得多,《四十华严》品题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入这个字通能通所。普贤行愿品里面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五十三参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生活,这个不思议。怎么会不思议?我们凡夫在现实社会里面,起邪思、生恶念,造作无量的恶业,招来六道三途不如意的果报,这是我们干的。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环境之中,在形象上跟我们没有两样。生活方式,工作的辛劳,一生的遭遇,好像跟凡夫没有两样,但是人家心里面从来没有丝毫的染著。不但没有染著,而且是增长戒定慧这三种功夫。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他的生活,他所示现的贫贱的生活,他非常安分守在贫贱的生活;富裕的生活,他也能够安住在富裕的生活,这是增长戒学。贫贱,没有贪心、没有欲望;富贵,一定是以福德、智慧、慈悲,无条件的帮助一些苦难的众生,这是他的本分,应当要这么做。你富贵了,富贵绝对不是叫你自己享福,自己享受,那就错了。富贵是叫你布施,是叫你救济一切贫困,所以富贵人救济社会贫困是他义不容辞的事情,他本分里面要做的。为什么?性德的流露。自性是慈悲的,他与心性相应,道理在此地。所以,这是增上的戒学。於一切境缘当中,他能够保持清净不染,如如不动,增上定学。对於环境里面,理事、性相、业因果报,了了分明,一切明达,增上慧学,这叫不思议。
  同样的一个境界,凡夫增长贪瞋痴、增长烦恼,菩萨在这里面增上三学,怎么会一样?这个境界就不可思议了。因此,你要说哪个境界好、哪个境界不好?很难讲。境界好与不好,说实在的话,与境界不相干。再跟诸位说真话,境界里头没有好丑。蕅益大师在《法语》里面说过,境缘没有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诸位要记住,都是平等的。理平等,事不平等,这个说法是随顺俗谛而说,也就是随顺众生知见而说,给你讲理平等,事不平等。如果随顺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说真话,告诉你理平等、事也平等,这就不可思议了。真的,事也平等,相也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你为什么没有见到平等?你的平等心没有现前。如果你的平等心现前,你见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定是平等的,这是事实真相。由此可知,相随心转,真的随心转,如果我们能够把八识转变成四智,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你就能入了。你以妙观察智看一切事,突破一切障难,事实真相你见到了。你用平等性智对一切人事物,一切人事物莫非平等,统统是境随心转。我们今天看到境界不平,觉悟的人回头了,知道什么?自己错了,自己还是轮回心;八识就是轮回心,起心动念还在分别、执著,造轮回业。自己必定生起惭愧心,生起忏悔心、改过心,要真修。
  修在哪里修?绝对不是在境界上修,是在心地上用功夫。相宗所讲的心地上用功夫,「转八识成四智」,用这个功夫。我们今天要不要去学相宗?不需要。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原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我们在念佛堂中执持名号,这是方法。你看,我们把每一个念头,把妄想转成阿弥陀佛,把分别转成阿弥陀佛,把执著也转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四智菩提,一句名号把八识不知不觉的就转成四智菩提了。念佛与法相有什么分别?没有分别。你要说念佛跟法相不一样,有分别,那你是用的妄想分别执著。你的修学,二边都失了,念佛这个法门你修不好,法相转识成智你也修不好。你要问:为什么会修不好?从根本上给你讲,你错用了心,这是根本的病因,你错用了心。什么地方用错?你用妄想分别执著就错了。无论修哪个法门,无论学哪个宗派,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正确了,你用心纯正,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成无上道。《金刚般若》上说「法门平等」,这个话是真的,这个话没错,真的是平等,无二无别。不平等都是我们的妄想妄念,造成一切不平等。不平等给我们带来,不但是修学上无量无边的障难,生活上带来许多的灾难灾祸,归根结柢全是错用了心。不思议解脱境界,原来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当下之处。希望通过《华严》的学习,我们稍稍能够领略到这一点义趣,不但对修学有很大的帮助,对现前生活带来真正的幸福。下面一句:
  【处於众会。威光特达。】
  『处於众会』,是说我们置身於一切团体大众之中。我们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社团独立生活。一天到晚所接触到的各行各业,每一个行业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团体,一众,佛法名叫一众,这一类,我们现在讲一个行业,一个社团。在这个团体大众当中,我们的仪容、我们的风度光彩,所表现出来的,人家一看,跟其他的人他就不一样,就感觉到你与众不同,怎么呢?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福德,这个人有福德、有智慧、有威仪。『威光特达』,威是威德、福德,光是智慧,特是特殊,达是明显到达,使与会大众都能够感触得到。这一句是度众生,接引众生的方便,这是第一。这桩事情,给诸位同修说,并不是说你在这个社会有崇高的地位,不是的,也不是说你在这个世间有很大的财富;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在团体广大群众当中,令人景仰,高度的智慧,崇高的德行。诸佛菩萨以这个方便接引众生,让众生见色闻声,见是见到你的色相,闻声,听到你说话的音声,生欢喜心、生景仰心。就是这一句里面所说,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第六句:
  【随诸众生所应现身而示调伏。】
  这些法身大士,他们的修学、他们的证断功夫接近圆满,前面说了,「已得圆满,到於彼岸」,如果就这两句话来说,已得圆满到於彼岸,这已经成佛了。已经成佛,不住佛位,退回来作菩萨,这叫倒驾慈航,退回来当菩萨。菩萨里面又示现作金刚神,作佛的护法,作佛的常随众,这就是所谓倒驾慈航。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正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已得圆满到於彼岸」,那他们都是佛,无量无边诸佛来拥护,示现作菩萨,示现作护法,示现作种种神众,示现为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佛教化众生,任何一个人作佛都欢喜,不一定要自己去当头。人人都要当个领袖,领袖只有一个,那就打架了、就斗争了。佛里面这些领袖是任一的,谁发心去做,大家统统拥护,没有一个反对,没有一个有意见,这才真正叫和睦相处,确实是共存共荣。为什么?他们通达明了虚空法界是一体,情与无情同一个法身,他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任何人带头、任何人领导,无不是全心全力去协助。
  『随诸众生所应现身』,应当现什么身分,他就示现什么身分。在这个团体,这些法身大士,这些倒驾慈航的诸佛,他们也是这个道理。应以执金刚神的身分出现,他就示现这个身分。所以说这些法身大士们神通广大,在这个地方现金刚神的身分,在那个地方又现别的身分。《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华严经》末后讲的五十三位善知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