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才战车道少女-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谢馒头。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算了,在意细节的都是⑨哦~

经过反复的考虑,少女最后选定了三辆坦克。

首先是四号H型,面板中的四号H型和游戏中几乎一模一样。说道防护,80mm的正面垂直装甲绝对是十分强大的存在,而侧面的裙甲也能够吸收一些伤害。机动和游戏中的一样,都是40km/h,好吧……为什么我觉这么悲伤呢?而四号的亮点便是火炮了,7。5cm

KwK40L/48的威力绝对强大,使用Pzgr。39(APCBC)时能在500m距离上穿透91mm厚的装甲,Pzgr。40(APCR)更是达到了108mm(*注一)。如果选择四号的话,少女打起对面的坦克省力多了,完全可以从正面摧毁对面大多数的坦克。

其次是T34,虽然面板中的T34只不过是历史上的T34/76,只有一门在1000m能穿透61mm装甲的F34型76mm炮(*注二)。虽然可以换装穿深更高的57mmZIS4型火炮,也就是游戏中的“57神针”,但玩意可是要奖励点的,初始的奖励点根本不够用啊。至于防护,呈60°布置的45mm正面装甲,40°布置的40mm侧面装甲,以及48°的40mm后部装甲(*注三)所带来的防护绝对不差,这可是战争初期令不少德国坦克手掀桌的存在。即便是到了战争中期后期,这防护也能算的上是中规中矩。而T34的亮点便是在机动上了,无论是500马力的V234发动机(*注四)所带来的17。01的推重比(注:推重比=马力/吨位),还是宽履带所带来的优秀的地形适应性,又或是55km/h(*同注四)的公路急速,都是少女放不下它的原因。T34良好的战术机动性使得少女能大胆的使用许多种战术,从而获得胜利。

最后是谢尔曼,由于面板上的谢尔曼的型号是M4标配型,只有一杆75mm口径的M3炮,在500m距离上只能穿透70mm呈30°法线角布置的靶板(*注五),所以火力并不出彩。虽然不是不能换装76mmM1A1,但是同样需要奖励点。就防护而言,正面50。8mm(2ins)的倾斜装甲其实还是还是不错的,而76。2mm(3ins)厚的炮塔也不算是没有防护(*注六),总之,防护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至于机动,谢尔曼的ContinentalR975C1发动机在2400转时能够提供353马力,但是谢尔曼却有着30。16吨(66500lb)的重量(*注七),所以说机动自然不是很优秀了。

这样一辆看似没有任何出彩之处的坦克,那么为什么少女会提到这货呢?

什么?你说作者菌凑字数?口胡,身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节操从来不凑字数(哎呦是谁仍的板砖?)的作者菌,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呢?

好吧,首先谢馒头有着不到十秒就能转一圈的炮塔,虽然这样看起来炮塔转速也就36°每秒。但是,你可知道历史上其他坦克真实的炮塔转速?

历史可不是游戏,和wot中动不动就是四十几度每秒的炮塔转速相比,历史上可慢多了。

历史上的T34/76即便有着炮塔电机,炮塔转速也只不过十几度每秒而已。

泥煤,到底是要怎样操作T34才能让炮塔转出WOT中那么鬼畜的49°每秒来,难道是要用手摇模式吗?反正T34的炮塔电机是转不到这个速度了。

不过能摇出49°每秒的肯定也不是人类了……

对比可知,谢馒头的炮塔转速是多么逆天了。这使得谢尔曼在近距离坦克战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射击从而击毁对手。

而且,谢馒头还是二战中为数不多的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再配合上少女的超能力,完全可以做到在行进当中精确瞄准目标开炮。

就改装潜力而言,三辆坦克都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T34/76可以换装T34/85的炮塔,并且换用85mmS53乃至100mmLB1。

四号H型可以换装黑豹F型的炮塔,并安装7。5cmL70,不过由于超重的原因,必须要先增加一对负重轮和更换马巴赫550马力汽油机以及600mm宽的履带。

别跟我提四号武器运输车,那玩意绝对改不了的。要知道四号底盘才19吨,而游戏中的那门12。8cmKanoneL/61足足重8。3吨,这个比例怎么想都是会翻车散架的节奏。而且就算不考虑会不会翻车散架,你在四号武器运输车上看到了任何放置人员和弹药的地方吗?也就是说,这玩意甚至还需要一辆运输车来运载人员和弹药。正如其名,这玩意就是一个运武器的。

而谢尔曼也可以换装炮塔以安装76mmM1A1型火炮乃至大名鼎鼎的17磅反坦克炮。这些都是十分强大的火炮,至少能从正面击毁虎式和豹式了,若是使用钨芯碳化物脱壳穿甲弹(APCR)和高速穿甲弹(HVAP),便能在更远的距离击毁虎式和豹式了。特别是17磅炮,使用1944年型的脱壳穿甲弹MK。1T,甚至能在1000码(914米)外击穿虎王的炮塔。

“啊啊啊好纠结好纠结,到底要选哪个啊?有没有不用奖励点就能弄到战车的办法啊?”

少女毫无节操的在床上抱着头滚了起来,不过没过多久就停了下来。

“呜?”

看着眼前的面板,少女的嘴角微微的抬了起来。

“对了,原来可以这样啊,好吧我决定了,我要选……”

注一:四号火炮的穿深资料来源为《MikhailBaryatinskiiSredniitankPz。IVrabochayaloshadkapantservaffe》,第三十二页。

注二:76mmF34穿深数据来源:《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бронированныемашинытомII1941~1945》,第四十五页。

注三:来源同上,第157页T34/76Model1941的装甲数据图。

注四:来源还是同上上,第201页,V234的出力为500马力(368千瓦),而T34/76的急速为55km/h是没错的,而不是广为流传的50km/h。

注五:75mmGunM3的穿深数据来自《ShermanTank19411945》,第23页。

注六:谢尔曼的装甲数据来源同上,第24页。

注七:谢尔曼的发动机数据和重量数据来源同上上,第22页。

第十八章战车道的开始

“比想象中的少人呢。”

“全部共21人,加上我们24人。”

“顺其自然吧,结果是好的。”

美穗铃华纱织三人正站在学校的库房门前,打量着周围来参加战车道的少女们。

“终于要开始了呢。”铃华对着美穗说道。

“嗯。”

“要是变得超有人气该怎么办?”纱织捂着自己的脸,一脸“我好兴奋啊”的表情。

“啊哈哈哈。”美穗只好跟着干笑了起来。

美穗三人此时并未注意到,有一位少女正用着略带羞涩的目光注视着她们三人。

我是战车道开始的分割线

“阿拉~,萌你也选了战车道吗?”

少女歪了歪脑袋,一脸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萌。说真的,少女根本没想到萌这种内向的孩子也会参加战车道。

“是……是的,因为羽大人说要选战车道的原因。”萌微微低着头,脸红的像个熟透的苹果一样,声音中也带着一丝羞涩。

'是想多交些朋友吗?这孩子也真是,还要用这样的借口呢。'

不,少女你绝对误会了什么吧。

“那么,要来我的车组吗?”少女笑了笑,向萌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我对我自己的技术还是有点自信的哦~”

萌一把握住了少女的右手,用力的点了点头。“要…要来,我一定会为了羽大人尽我自己的全力的。”

(羽大人的手,好温暖……)

就在萌沉浸在少女的温暖之时,少女的手突然松开了。原因无它,因为少女被某个人给抱住了。

“呜啊,快放手。”

“才不要,让我多摸摸嘛。”

“诶?”萌这才回过神来。

就在少女和优子搅姬(?)的时候,学生会的三人出现了,优子也只好不情愿的放下了少女。

会长仍然是那一副面带微笑的表情,其他两人也都是自己的招牌式表情。而负责发言的,依旧是一旁的河嶋桃。

“现在,战车道的课程开始。”

“那个;战车是?”

少女瞥了一眼那个发言的妹子,不出所料,果然是秋山优花里。

“虎式战车吗?还是?”

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会是虎式啊……

提到虎式,少女就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回忆被勾起了。可以说少女就是冲着这款战车去玩的wot,而真的等到少女练出了虎式之后……

你能理解一辆七级车被一群五级小车教做人的感受么?无论是坦克世界还是战争雷霆,虎式可以说就是皮薄馅大的代名词,还特别容易着火死成员坏零件。虎式那100/80/60的垂直装甲只有六级的水平,甚至还不如一些五级车,而游戏中5级车均穿110,六级150,七级170,可以想象虎式是多么的悲剧了。50m距离上132mm穿深的8。8cm

KwK36L56在六级中也算是垫底。至于机动,56吨的重量表明了这货的地形适应性一定是个悲剧。虎式这车按理来说应该作为六级的,但是六级就是和T34/85一个级别了,于是WG给了这货一杆虎王的8。8cmKwK43L71炮然后把这货扔到七级了。

WG你特么在逗我……

当时德军研制新型坦克的时候的一个目标便是能够搭载8。8cmKwK43L71,当时要是虎式可以安装这门火炮的话,还费那么大劲弄虎王干什么。

这也是德军研制坦克的一个通病,先选主炮在选底盘。而像苏联和美国,都是先设计一款成功的底盘,在选择配套的主炮,这样的好处是底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能大大增强不同车种的部件通用性,例如T34底盘的各种变形车。

举个例子,希特勒在研制黑豹的时候曾提出要安装7。5cmL/100,不过经过多方劝说终于还是让希特勒放弃了这个逗比主意。不过7。5cmL/70已经是希特勒的底线了,但是这玩意其实是给40吨以上的坦克用的,3035吨的原型车根本用不了,即便装上去开炮精度也会大减。MAN公司只好强行加大VK3002M的车身,而德国在战前又没有40吨以上装甲车辆的储备技术,如此这般的后果便是早期的黑豹故障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了。

所以说虎式根本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