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谭的眉头皱了一皱,似是不明白辛评突然拉扯起曹ā张燕做些什么。

却见辛评微笑不语,摇手指了指西面,又伸手指了指南方。

袁谭见状愣了一下,仔细的琢磨了一会,终于是略有所悟。

曹ā是幌子,他真正所指的,是黑山贼张燕!

自从当年袁绍与吕布在境内与黑山军交战之后,张燕便对袁氏记仇在胸,甚至与公孙瓒联盟,派部将杜长带兵协助公孙瓒,可惜最终被袁绍击败。

后袁绍愤怒与张燕屡次兴兵与之为敌,下令大剿黑山军,张燕等众在冀、并一代难以生存,只得率兵屡次迁移,双方结下了几近于不解的仇怨。

最近得查,张燕的兵马,目前正屯驻于青州边境,只因袁军一直与曹ā相持,故而未曾理会,以张燕与袁氏之血仇,若是让他知晓袁绍爱子经青州而归,未必不会。。。。。。。

想到这里,袁谭的双眸顿时亮了。

第七十五章 灾 民

(p:感谢帝国的无尽惆怅、待续年华、zr-g的打赏以及评价票,今天好像是到达了一个瓶颈,憋了半天也没挤出点屁来,写的很不满意,特此致歉)



袁谭得到了辛评的启示,心下已然是计较得定,一个似有似无,逐渐成形的狠毒计谋开始逐渐的盘上了他的脑海。

三弟,生于乱世,生于显贵豪门,这便是你我的宿命!不要怪为兄心狠,世道如此,莫可强求。要怨,就怨你自己受到了太多的你本不应该承受的瞩目与机遇。。。。。。。

在从袁谭府邸离开回往馆驿的路上,辛评的心也是上下起伏,忐忑莫名,如同那惊涛骇浪,席卷着无限的不安,汹涌的扑上了他的心间。

我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

辛评的心里真的有些吃不准了,他是发誓效忠于袁氏的能臣,他曾决心将一生的荣辱与袁氏紧紧的绑在一起,浮之亦浮,沉之亦沉。

可是如今,他却违背了初衷,卷入了袁家的嗣位之争,一心辅助他看好的大公子,甚至助其出毒计折损袁氏枝叶,这样的事究竟是对是错?连他自己也是说不清楚了。

辛评的面è转了又转,变了又变,终究是狠狠的下定了决心!

我没错!我绝对没错!自古礼法,立长不立幼!大公子才是真正能够扛起河北霸业的最佳人员,袁显甫不过是一骄纵蛮横的绣花枕头,安能成就大事?河北若是到了他的手里,焉能覆巢得全?

义之所至,便是值得!舍一贵胄之子,而得天下之霸业,保袁氏鼎盛于天下,就算是主公知道了,也是不会怪罪于我的!

因为我辛评对于袁氏,是绝对忠心的!



徐州北境边塞的历城之地已是临近济水,过了两道渡口之后,便能够转回河北,届时己方便可安全回归,一切的事物,都将是从头开始。

秋风不爽,天è微微又有些转暖,这几rì的历城附近雾下的很大,走在大街上,正如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rì,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由西向东的官道上,徐徐驶来数骑快马,隆隆的马蹄声在官道上卷起一片尘土,又很快消散于大雾之中。

众骑士中以一位年轻的男子为首,众人隐隐他围护其中,男子身着一袭黑衫,面若冠玉,眸若星辰,长得颇为英俊,星眸中jīng光绽放,夹杂着几分狡黠之气。

来人正是袁尚。

昨夜,袁军的兵马在经过千辛万苦的赶路之后,终于全部抵达了这徐州北境的历城之所,其部队尽皆偷偷的屯驻于济水上游附近,由张颌,高览,吕玲绮统领。

众人本意是正装待命,全军好生休养一个白天,等待夜深之后,便齐齐进发,成夜寻路越过济水北进而去,如此不出两rì,便可抵达青州之境与袁谭会和。

计较好的事情,本该是板上钉钉,偏偏袁三公子又开始起幺蛾子。

连续赶路数天,袁尚闲的双蛋其痛,这会眼看着即将成功回转,一颗沉寂了数rì的心,又开始活了起来,想尝尝微服私访的滋味,去历城走走转转,顺便体察一下民情。

当是时,便有张颌,高览,吕玲绮,邓昶,夏侯涓几人都想要一同随行。

挨个目测了一番之后,袁尚却是将他们全都否决了。

张颌、高览需要坐镇此处看护兵马,总揽大局。

吕玲绮贼寇之身,不知会不会有人能将她认出来,况且此女行事不同于一般女人,由里至外透着一股子嚣张的英气,颇引人侧目,带在身边太显眼了,还是不领为妙。

夏侯涓倒是个漂亮懂事的好姑娘,带在身边养眼又舒服,可惜自从那次跟吕玲绮喝完酒后,这丫头摇身一变,又成了那个只会“阿巴阿巴”的哑巴,袁尚想要微服私访视察民情,领个大舌头容易引人侧目,委实不太方便。

至于邓昶老儿,无用无谋又无用,呆在身边倒是不错,可惜袁尚却又是打心里想领着。

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袁尚领着几个jīng干的士卒,自己前往到历城这无名的小城巡视一下风土人情。

“公子你看,前面推推攘攘的,似是聚集了许多的人!”眼看着即将接近了历城,一个打扮成随从的袁军士卒朝着袁尚恭敬道。

袁尚打眼看去,但见不远处的历城周围,护城河边或坐或站或躺着,围了好多的人,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破衣烂衫,衣衫褴褛,相貌污秽,面黄肌瘦,双目无神,望之分外可怜。

袁尚见状大感纳闷,随即问对着身后的一个侍卫道:“你去打探一下,看看出了什么情况。”

那侍卫闻言随即去了。

少时侍卫策马而回,对着袁尚拱手道:“公子,属下打探清楚了!上个月乃是雨季,济水上游堤陷,发了水灾,淹垮了好些村落,这些人都是落难的难民荒子,结队跑到这历城躲灾来了!幸好人数不多,对城池够不成什么大的威胁,城内县宰也就勉强让他们在此安顿了,可历城地窄城狭,搁置不下这么多的灾民,故而只能让他们暂且集聚于城外,依着护城河暂住,城中官吏每rì定时出来放粮布粥,勉强帮这些难民保住一条活路。”

袁尚闻言点了点头,叹道:“生逢乱世之秋,又遭毁乡之祸,这些难民也真是够可怜的。。。。。走吧,咱们进城瞧瞧去。”

袁尚身后的侍卫闻言皱了皱眉头,谏言道:“公子,如今的历城已是灾民聚集之处,非为寻访的好地方,张将军他们还在济水边等着,咱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袁尚摇了摇头,道:“不忙,既然是微服私访,体恤民情,那咱们就更应该看一看这种平rì里瞅不道的局面,天下之大,遭灾又不光是历城这一个地方,地震,蝗灾,水患多矣,天下有灾的地方多了去了,谁敢保证下一个有灾的地方就不会是河北的辖下?两眼一闭,不观周邻的想法最是要不得。”

侍卫们闻言尽皆拜服,随即跟着袁尚向历城而去。

路过护城河边,从难民群中打马而过,袁尚突然皱了皱鼻子,但觉一股刺鼻的腥臭之气扑面而来,其臭难当,甚是撩人,差点没让袁尚吐将出来。

皱着眉头望了望那撒发着恶臭的护城河,袁尚的心中似是若有所思。



历城县衙之内。

郭嘉一身白衣,盘腿坐在主位上,优哉游哉的端着一个小茶盏,细细的抿着,下方的历城县宰侍奉在侧,一个劲的陪着笑容。

“历城周边此番遭受水灾,难民涌至,厉城粮秣不多,下官正不知如何处置,正逢得郭祭酒东巡,从徐州借来粮食,解了当前之大急,下官在这里,代替这周边数千受灾的难民,谢郭先生了!”

郭嘉胡乱的将手一挥,大咧咧的说道:“这话说的却是见外,你我同为汉臣,又都是在曹司空治下谋事,百姓受了水患,郭某身为巡查之使,安有不周璇相助之理?你就甭跟我来这虚套,直说如今这历城灾民还需要什么赈灾之物,郭某来rì再替你问徐州太守要去。”

县宰闻言忙笑着摇头,道:“郭先生此番前来,粮秣耕种皆已是齐备,灾民饿有饭吃,寒有衣穿,已是不需他物,祭酒大人尽管放心便是。”

郭嘉闻言点了点头,接着猛然站起身来向外走去,边走边道:“既是不缺他物,那你便放手好好的赈灾吧,郭某还有要事,便不再这里陪你闲扯。”

厉城县宰见郭嘉要走,不由诧然道:“郭先生方到府内不过半rì,这急急忙忙的是要到哪里去?”

郭嘉洒然的挥了挥手,道:“郭某在你这县衙坐不习惯,想去视察一下灾况,体恤一下民情,顺便找家酒肆吃上几盏。。。。。。你只管赈你的灾,管我作甚!”

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的相遇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后,郭嘉奉曹ā之命,前往徐州巡查兵事政事,并针对不足之处责令地方加以改进,以求后续发展。

表面上来看,巡查似是一项繁杂的任务,东奔西跑的检看政务兵要,但实际上徐州之境诸事已成体系,郭嘉来此,随意的指导一下就算完了,巡视的实质其实就是旅游享福来的,满哪乱窜。

更何况郭嘉还是顶着司空府军师祭酒的大官帽下来的,到了徐州自然是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唐朝诗人李涉有言曰:偷得浮生半rì闲,郭嘉这一次却是更甚于之,少说也能闲上一两个月。

对别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对于浪子郭嘉,这种安逸舒适,单纯是追逐享受的生活却能十足的要了他的命。

郭嘉从来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从小到大,他都是静极思动,闲极冥神,纵然无事可做,也是隔三差五的寻朋访友,高谈阔论,对酒当歌,总之就是一句话,悠哉安逸,平淡无味的生活并不适合于他郭嘉。

中医的用语当中,将郭嘉这种行为称做,肝火旺盛,氣過噪声,脾胃失调,陽陽浮躁。

但相对的,西医则习惯称之为注意缺陷与情绪行为障碍,简称多动症。

如此,当得知历城的附近遭了水灾之后,在徐州首府闲的蛋疼的郭嘉,当机立断,立刻要求徐州刺史准备赈灾的钱粮辎重,并由他郭大祭酒亲子自押运护送,前往历城救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