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尚闻言认真的想了一下,道:“没有。”

“什么?”高览闻言顿时急了:“三公子没有完整的撤退之策?”

“当然没有,你连曹ā是从哪个方向来的你都不知道,怎么制定撤退之策?等到曹ā撤军来救,咱们只要根据时局来看,在拟定撤退之策就可以了。”



第二十章 围攻许都

悄悄的在许田外围的山林间驻扎了一晚,袁尚所率领的大军继续开拔向着许都前进。

不消旬rì之间,兵马已是开赴至许都外城,遥遥的望着许都,袁尚的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身为大汉的临时都城,许都确实有着它的不平凡与独特之处。

矗立在袁尚目光中的都城高耸入云,城池高大足有四、五丈,重石累压,墙壁严厚,气势非凡。

下方壕沟宽深,内中积水泽润,极为严整。

离许都城门尚有数里之遥,仰首细细看去,却也能发现城墙上一杆火红的大旗在风中摇摆,旗上绣着的乃是一个黑è红边的金边大字。

“汉!”

“公子,怎么办?强行攻城吗?”张颌打马上前问袁尚道。

袁尚摇了摇头,笑着道:“不用这么着急,左右咱们就是来吓唬的,犯不上跟他们硬拼!”

高览闻言道:“那依公子之见,又该如何?”

袁尚闻言低头思虑片刻,随即抬起头道:“这样,五千铁骑,咱们派出一千在北面的树林间来回奔走,弄他个尘土飞扬,让敌军误以为咱们有大队人马接应,剩下的四千兵卒分三路围城,各自在东、西、南三门摇旗呐喊,以壮声势,唯独留下北门一路放空。”

高览一时没反应过来,奇怪道:“围三缺一,乃是为何?”

张颌却是心领神会:“留下北门,让曹军的信使冲出来给曹ā报信。”

袁尚闻言笑道:“张将军真是聪明伶俐,好了,劳烦二位将军立刻分头行事,准备围殴。。。。。不是,是围攻许都!”

“诺!”



许都,尚书令府。

当今天下,世人皆知,如今的大汉朝司空曹ā,剿黄巾,讨董卓,伐袁术,除吕布,降张绣,逐刘备,当可谓威名赫赫,战果累累,放眼天下,直可谓当世第一枭雄。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赫赫战功的背后,却有另外一个人,十年如一rì的为曹ā稳固后方,制定政略,矗处内务,举荐贤才,颁布法令,采办军需,筹备粮草。

可以说,是这个人,用他的背脊,默默的替曹ā,亦或者替整个曹氏支撑起这中原的锦绣山河。

此时的尚书令府的书房内,依然是忙碌非凡,尚书令荀彧杵着脑袋,俯身在桌案前一简一简的翻看本月征粮的账目。

十数年如一rì,对于荀彧来说,整rì的批公已是家常便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

特别是现在这个特殊时刻,就更必须要抓紧时间,每一辰每一个刻都不能够放松jīng神。

据报,官渡之战已经接近尾声,前方战事已是向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这种关键时刻,他这个为曹ā坐镇后方的领军人物更是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jīng神,切实的抓好每一个小项,不让许都出现一点小的差错。

可惜的是,天意往往是不随人愿的。

“令君,荀令君!”荀彧正皱着眉头批阅公文的当,却见一个侍从官风风火火的奔进书房,对着荀彧拱手而拜:“荀令君,出了大事了!”

荀彧神è一变,这侍从官跟随他多年,一向都是沉稳冷静,谨小慎微,能让他这么慌张的事情,必然是非同小可。

“出了什么事?”荀彧沉着眉头问道。

“荀令君!大事不好!城外不知从何处冒出了许多的袁军,一个个杀气十足,气势逼人,站在我许都城外高声喧叫,似有攻城之意!”

荀彧闻言眼皮顿时一跳。。。。。。。

该早不早,该晚不晚,偏偏这个时候跑过来了!

“兵马多少?是何人统管?”

侍从官擦了擦汗,摇头道:“北方沙尘漫天,锦旗摇曳,看不清多少兵马,近处先锋部队皆是jīng锐铁骑,帅旗大书“先锋官张颌”“副先锋高览”。”

荀彧心下顿时一惊。

“竟是这两个来了?河北四庭柱仅存的二人居然齐至,看来此番端的是不能善了。。。。。。袁军对于此番攻占许都竟然下此血本。。。。。”

“随我往城墙上去看!”荀彧大袖一摆,起身便往外走去。



到达城楼上的时候,只见下方的铁骑已是将三门围住,兵马往来纵横,大声呼喝,显得极为嚣张。

再看远处,烟尘寥寥,沙土飞扬,似是不知还有多少兵马冲着己方奋勇而来,看样子却是不会少了。

南门城下,只见一个样貌极其俊朗,身着银白è甲胄的少年,在一众铁骑的护卫下,如众星捧月般的来到城门下,冲着城墙上高声呼喝:“城墙上的曹军听着,你们已经我军包围了,识相的就赶紧乖乖的放下武器投降!不让我军即将对你方展开围殴。。。。。。重复一遍,你方已经被我方包围,识相的就乖乖放下武器,不然我军即将对你方展开围殴。”

荀彧眉头一皱,深深的看着那个正在喊话的男子,心下有些疑虑。

这个男子的相貌好生面善,似是在什么地方见过,可是荀彧的脑力一向极佳,号称过目难忘,若是真的见过,他不可能不会记得。

“这年轻人,到底是谁呢?”荀彧百思而不得其解。

英挺的眉目,玄胆般的鼻梁,高傲的姿态,凌人的话语。。。。。。。。。

过了好一会,突见荀彧猛然一惊:“这小子,为何与袁绍年轻时长得那般相像!”



第二十一章 放哨骑

“这小子,为何与袁绍年轻时长得那般相像!”

荀彧早年曾在袁绍帐下当过幕僚,对袁绍的音容样貌自然是无比的清楚,此刻再看城下这个率兵围城的小崽子,相貌与袁绍年轻时的风采可谓是大相庭径。

荀彧惊诧之余,心中亦是不由开始惴惴不安,一个不妙的念头开始盘桓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这个年轻的后生,他该不会是袁绍之子吧?

倒不是他荀彧怕了袁绍rǔ臭未干的儿子,只是他对袁绍的了解颇深,不比一般常人可比。

荀彧早年给袁绍干活的时候就知道,袁绍此人一向是出了名的护犊子,年长之后更是尤甚从前,这位河北霸主平rì看似骄纵,可对膝下子女却真的是宝贝之急,单看他治理河北四州的方式,就可瞧出一二弊端。

河北四州,袁绍留下了自己最喜爱的三子袁尚在身边与自己同镇冀州,另外青州,幽州,并州三州全部交给两子一甥掌管。

袁谭守青州,袁熙守幽州,高干守并州,整个河北的统治权都笼罩在袁氏家族之下。

在荀彧看来,这是根本的取乱之道!但从中却也能看出袁绍对于家族的重视程度和信任程度要远远的高于其他各路诸侯。

如果这小子是袁绍之子的话,依照袁绍那护犊子到极致的ìng格,就是为他儿子的安全,此战断然不会给少了兵马。

如此,只怕许都危矣!

捋清楚了脑袋当中的思路,荀彧的脸è随即一正,冲着城下的袁尚叫道:“军中来将,可否报上姓名?”

袁尚闻言微微一笑,好家伙,正好问到点子上了!

“好说!我乃当今大将军,冀州牧袁将军膝下公子,冀州三公子袁尚便是!”

荀彧闻言一阵心酸,果然!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袁绍第三子袁尚,天下谁人不知袁绍独爱此子,此番连这小子都上了战场,征伐许都的兵马必然极为雄厚!

长叹了口气,荀彧转头对着侍从官低声道:“命令各部将士,昼夜巡视,好好守城,不要让袁军有任何的空隙,我这便作书一封与司空大人,令曹司空火速领兵来救!”

“诺!”



不消半个时辰的功夫,许都北门随即打开了一条线,十余骑快马飞奔而出,各奔东西,穿插各路要道,或走大路,或走山林,或走羊肠小道,飞一样的奔着北方而去。

消息很快被袁军斥候查探,火速报到了袁尚处。

袁尚得知消息之后不由的哈哈大笑:“总算是派人去报信了吗?一派还派出去十余骑,曹军的工作效率果然是高的离谱,好,非常好!传令各部将士,城不打了,咱们撤!”

张颌纵马上前,对袁尚道:“许都派出哨骑通知曹ā,以曹ā的用兵之神速,只怕转瞬即回,且必然会封锁北上所有的道路,公子,咱们此番又该如何撤退?”

袁尚闻言收敛喜è,点头道:“是啊,曹ā大军蜂扑回至,咱们想要顺原路回去只怕是不太可能,张将军可知道有什么道路能够回返到河北?”

张颌闻言从怀中掏出一卷小的皮制地图,在袁尚面前缓缓的铺展开来,指着地图上各处蜿蜒的道路言道:“除了从官渡直插白马渡口之外,还有另外两条道路可走,一是走关中道,路经河间之地去往并州高干处,二是路过徐州,经北海,去往青州大公子袁谭处,两处地广难行,曹军很难派jīng锐封锁全部要道,只是过于绕远,颇费周章。”

袁尚闻言摸着下巴想了一想,接着道:“关中之地过于艰险,关隘耸立,不利于咱们这么多骑兵行进,徐州道路坦荡,一马平川,咱们就往徐州那个方向走!”

这个时候,高览也是打马来到袁尚身前,闻言大嘴一裂,颇有些愁苦的言道:“可是。。。。。三公子,咱们绕道徐州回河北,路程太远,此次轻骑偷袭许昌,三军将士每人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只怕未必够用,挨不到河北啊。。。。。”

“干粮不够?”袁尚闻言面è略微有些深沉。

想了一会,却见袁尚摇头道:“不够就不够吧,咱们半路上再想办法,总之,号令三军,即刻整合部队,全军火速奔徐州方向撤退。”

“诺!”

二将领命转马而去,刚拍出走出没几步,却突听袁尚又大声叫道:“等会!”

二将疑惑的转过头,好奇的看着袁尚。

“现在还不能着急走,咱们还有一件正事没办。”



尚书令府。

荀彧在书写万告急书简,并复制了十余份之后,随即在军中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