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有趣的小姑娘,刚进门时的印象还在,现在又这么机灵。田掌柜的兴趣就更深了。赵父经玲玲这么一打岔却反过味儿来了。田掌柜的是想要做法吗?赵父是这么想的,这法子是玲玲琢磨出来的,玲玲虽小但刚才的反应来看,显得很有主意,还是和孩子商量一下为好。
“我们东家的意思是我们买下配方,你们看”?田掌柜缓缓地答道。
“我们需要商量一下。”赵父回答。
“好。我就在这儿等着。”田掌柜也不急。待田掌柜说完,一家人连同大伯就出来了。“玲玲,这是你琢磨出来的,你看?”赵父很是尊重赵玲玲的问道。赵玲玲就笑了,父母对自己的这么尊重,真的令人高兴。回答道:“玲玲听爹的。”“好,那咱就卖”赵父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不住。
赵家一家人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返回到屋内。田掌柜坐在那里,看清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桩生意做成了,最后以八十两的价格成交。待田掌柜走后,赵父给了大伯五两,开始大伯还推脱不要,但经不住赵父的一再劝说就拿上了。怎么说有了这五两银子今年就不用愁了,自己挣的可以存起来给儿子说媳妇儿的时候用。但说了以后有什么还找他保准办的漂漂亮亮的。何况人家里边还有一个读书人咧。
那头大伯刚走,赵玲玲一家人就高兴起来了,赵父是高兴儿子考试的钱有着落了还有剩余。瑶瑶是高兴父母不用那么发愁了,(你看,多么孝顺的女儿呀!)玲玲想对来说就平静多了,只是迈出那么一小步而已。兴奋过后,待大家平静下来以后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这剩下的钱该怎么办?
经过赵父大致估算了一下,大儿子考试需要二十两,再出去小儿子一年的束脩五两银子,还剩五十两。别小看这五十两,这可是农村人家五六年的积蓄。
“我们把这银子分成两份,用三十两来买地剩下来放起来怎么样?”焦母首先变态,声音中还带着颤音儿。不难看出焦氏还没从八十两的巨额钱财中平静下来。
“不,留五两给玲玲,这次完全是我们玲玲的功劳。剩下的都买成土地。他娘、瑶瑶你们觉得怎么样?”在赵父的心中土地就是农家人生存的保障,地越多他心才会越踏实。
瑶瑶心里也觉得赵父多买地是正确的,不过瑶瑶还觉得留下点银子应对突发状况也是有必要的。在任何时代女人骨子里那颗求安稳的心是不会变的:“爹,娘我觉的应该留下五两就行了,剩下的都买成土地才好。”瑶瑶综合了父母双方的意见并结合现在家里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说完还和玲玲悄悄打了个眼色。
玲玲还在感叹自己手里没钱不方便时,没想到赵父蹦出这么一句激动人心的话时,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赵父太开明了,在古代还能碰见这么给力的父母赵玲玲在心里悄悄地谢过了老天。有了银子玲玲就会方便许多。
最后,赵父经过思考觉的大女儿瑶瑶比自己夫妻两考虑的周到多了,决定采用瑶瑶的建议。

  ☆、第十七章 买地

确定下这钱该如何用后,赵父当天晚上就提着下午自家做的甜甜圈去了里正家。
“刘大婶,里正在家吗?”刚到里正家门口赵父正好看见里正的老婆刘氏赶紧到招呼。
“大兄弟,找你大哥有啥事啊!在屋咧,快进来吧。”说话声音不似平常妇女的大嗓门儿,刘氏是鲜少外地嫁来的媳妇儿,据说还是举人家的小姐。所以刘氏看起来永远是体体面面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穿深蓝长裙在农村是很少见的。农村人为了方便做活大都是长裤外穿刚沫过膝盖的短裙。
在屋里的里正赵有礼听到的院子的声音也赶了出来:“是用亭兄弟啊,先进屋。”“这么晚了来我这是干嘛来了?”都是一个家族的人辈分相差不大所以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看到赵父手里还提着东西想来是有什么事要说吧。
“是这样有礼哥,这不玲玲做了点新鲜的吃食卖了点银子吗?就想买点地吗?这不也拿里点让孩子们也尝尝。”
里正想了半天说道:“用亭啊,你也知道这年头卖地的很少,卖良田的就更加少了,农村人除非是遇到什么天灾*的,一般是不会卖地的。这可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产业,谁也不会当那千古罪人不是?所以说买地是要靠运气的,现在还真没没有要卖土地的,要不你再等一等?我也让我二表弟帮你看着点怎么样?不过要是急的话我们村的荒地倒是挺适合你们家的。”
“嗯……,那我回家和孩他娘商量一下吧!那有礼哥我先回了,过几天再来。”说着赵父就准备出门。赵有礼赵把父送到门口就返回去了。
话说赵父回家后又重新征求了一家人的意见决定买荒地自己开荒。这个时代土地的政策还是鼓励农民开荒的,自己开荒的土地前三年是不需要交粮税的,还比良田便宜良田是五两一亩荒地三两一亩。所以按照原先的计划稍稍改动一下买了十亩的荒地。
现在一家大哥和小哥在镇上读书,家的主要劳动力就剩下焦氏和赵父了,可在家里原有的五亩地,当下家里一共有十五亩地了。
只是这样的地,还不能用来种。烧掉荒草和灌木,只是开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要将这些荒草和灌木的根都刨出来,还要翻地、整地,修整出来,才能开始种。天气乍暖还寒,离粮食耕种和种菜,都还有些日子,但是翻地却是迫在眉睫的。
“姐,你说这活儿什么时候才能干完呀?就咱娘、你和咱爹再加上我,这得干到什么时候呀?”
“是呀,要不了几天就耕种了,咱家的地怕是赶不上了,就是勉强怕咱爹娘的身体也受不了啊!”赵瑶瑶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正如赵瑶瑶所说,她们都不是铁打的,每天家里的一大堆活计,再加上这个,她们的和精力都不够。
“姐,要不我们买牛吧,那样我们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赵玲玲很快想到了办法。
“这到是个办法,也不知道家里的银子够不够?”赵瑶瑶还是有点犹豫的。在古代买牛就相当于现代的中档汽车了。
“走了,姐。我们去找爹去。”赵玲玲不顾赵瑶瑶的意见拉着她就往在地那头的赵父跑去。

  ☆、第十八章 牛牛牛

姐妹俩跑到正在挥汗如雨的赵父身边。“爹,娘我们买牛吧!怎么样?”赵玲玲迫不及待的对这夫妻二人说道。
“买牛?”赵父一脸的疑惑?
“是啊,爹你看我们现在共有田地十五亩,家里成年的劳力却只有爹和娘两个,要种这些地,显然我们家人手根本不够。”
“娘,你怎么看啊?”赵玲玲急吼吼的对着焦氏说道。“这个?”焦母想来比较听丈夫的这会儿当然也不例外,支支吾吾的扭头看向了赵父。
被焦母这样的眼神看着,瞬间激发了赵父的男子汉的表现欲。顿时豪气万千的说道:“好,我们买牛,不光买牛还有犁杖。孩儿他娘今天晚上回家就把买牛和犁杖的钱算出来。”赵父想了想发话了。用犁杖翻地,那样她们就只需要跟在后面将些草根之类的杂物捡出去就行了,既省力,又省时。
用牛拉犁杖,代替人工,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力,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但不论是牛,还是一架犁杖,都是相当贵的劳动工具,不是每户庄户人家都买的起的。
买牛和犁杖,是笔大开销,也是庄户人家的一件大事。所以吃过了晚饭,赵玲玲一家坐下来,就开始商量这件事。
“孩他娘,你算了没,咱的钱够不够?”赵父对着焦氏问到。
“除去咱们的日常开销,还有子轩考试和陌陌上学的花费,咱家就剩下十五两银子。”焦氏掌管着一家的开销稍微一算就知道了,这是玲玲独创那套绣法用否则家里也没这么多的闲钱。
“这样的话,咱买牛就绰绰有余了。”赵父道。
一家人商量定了要买,接下来就讨论该怎么买。
“咱家从来没有够这些,我也不懂,咱得找懂行的人帮咱买。”赵父道。
焦氏就道:“赵咱爹帮咱买吧。爹以前不是贩过马吗?买牛找爹应该也没错。”
“对,找咱爹。”赵父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道。
第二天赵父和玲玲的爷爷起了个大早,趁着镇上赶集早早的就去镇上想看合适的耕牛。
“是你们爹回来了。”焦氏远远看到赵父身影就跑出去了。
焦氏说着话就没影儿了,赵玲玲姐妹听着声音也出来了,是赵父和爷爷两人回来了。两人在车上坐着前面还有一人赶着骡子,车后面用绳子拴着一头牛,车上还放着一架犁杖。
“大嫂子,恭喜啊!”车夫也是会说话的人,刚开口就说道焦氏笑逐颜开。
“累了吧,大兄弟、爹赶紧喝口水。”庄家人待人实诚,有啥招待啥,焦氏毛活开了。晚饭鉴于玲玲的爷爷也在专门割了肉实实在在的做了一顿肉菜。
躺在床上焦氏就问赵父,这牛和犁杖都花了多少钱。
赵父也没有隐瞒。现在一头耕牛的价格,从五两银子到十两银子不等,玲玲的爷爷给他们挑的这牛是刚刚成年的小公牛,正是开始能干活的时候,价银是七两银子。那一架犁杖,价银是一两一钱银子。

  ☆、第十九章 童生

有了耕牛和犁杖以后,地里的活速度就大大提高了。正好赶上了春耕。至此,五天后一家人总算歇了口气,也迎来了大哥赵子轩考试出榜的日子。
赵父早早的就起床了还把那套早几年就准备好的长衫穿上了身,急不可耐的在客厅走来走去。“他娘,你去看看子轩他回来没?”终于赵父还是开口说道。
“没呢,你也不看看时辰,这个时候人家衙门的人都还上工呢。你再等会儿吧,他爹要不你去村口迎迎孩子去?”焦母打趣道。
“那……,还是在家等等吧!”赵父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看到这一幕瑶瑶和玲玲姐妹笑着悄悄地走出了家门。“姐,你看咱爹明明就很急还不敢承认,他不去接大哥我们去。”赵玲玲一出门就和姐姐赵瑶瑶笑着说道。
“你呀,怎么什么都能说啊,再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