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玲玲不由得眨了眨眼睛,一路跟瑶瑶说话,她几乎忘记了这一茬。这是她们得了封赏之后,第一次回柳杨县。知县带人来迎接,并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其实,赵家人不喜张扬本想低调回家的。因此仪仗执事以样也没有,马车也没挂任何该有的标识。
这次回来,一家人已经想到,路过各县会有这样的事情,因此早就打发人先通知了。柳杨县是赵玲玲的家乡,知县执意要带众人来迎接,而且这一接,就接到了县境上。
毕竟是本县,知县如此做,这是赵玲玲不能改变的,也是官场的惯例。
马车继续向前,在知县等人前面停下。赵玲玲只隔着帘子,让知县等人都平身,说了两句劝勉的话。
“大家的厚意我的心领了,只是往后切不可如此……兴师动众。”
知县忙躬身答应。
“娘,娘,我们回来了”姐妹俩一道家门口撒腿就往家里跑,边跑边喊,早把那些个礼仪抛脑门后了。
焦氏正最在屋里给孩子们纳鞋底呢,隐隐的听到有小孩的叫声,还以为自已是想孩子产生幻觉了,摇摇头接着纳。
“娘,我们回来了”当两个孩子活生生的站在面前,焦氏这眼泪哗的就下来了。
“瑶瑶、玲玲俩死孩子可想死娘了”平常感情内敛的焦氏抱着两孩子,左右开弓的亲了遍。
“娘,别哭,我们也想你了,而且我们还给你带了好多的东西,娘,快,爹他们还在后面呢。”两个孩子拉着焦氏就走了出来。
赵父看着还一脸泪水的媳妇,傻呵呵的说道“孩他娘,我们回来了”。
很快赵父他们回来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庄,自然老宅的老爷子也得到了消息。
一家人在述完相思之后,焦氏听俩宝贝闺女喊饿了。
焦抹了把眼泪,氏乐颠颠的去厨房给爷几个做饭去也,刚回到家的几个人,这才浑身放松的躺在热炕上,好好的伸伸懒腰。
“姐,我怎么觉得还是咱们家的炕睡着舒服啊。”玲玲拉着被子盖在身上,无比留恋的说道。不大会儿功夫俩姐妹就睡着了。
等焦氏收拾好饭菜过来时,便看到炕上的三儿都已经睡的沉沉的,爱怜的摸着孩子们睡的都有些出汗的额头,给大家盖好被子,又出去了。
一直到日落西山时,几个孩子才睡醒“啊,好舒服啊,我都不想起来了”赵玲玲伸伸小懒腰说道。
“玲玲,要不你接着睡吧,我们可要吃饭了,我的肚子快饿瘪了”瑶瑶摸着瘪瘪的肚子说道。
“别呀,姐,你可知道我是多么想念娘做的饭啊,想的我都快要流口水了,不行我得赶紧吃饭。不然肚子快受不了了”玲玲一骨碌爬了起来,就要下地去吃饭。
“孩子们,都别下来了,娘把饭端过来了”焦氏将炕桌摆好,将饭菜一一端了上来。
“开饭了”玲玲高呼一声。大家齐动筷子。这速度都快赶上要饭的了。
“你们慢点吃”焦氏看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有些心疼的说。
“娘,你是不知道啊,外面的饭哪有家的实在,还是猪肉炖酸菜好吃,爹你吃块肉”瑶瑶给赵父加了一大块五花肉。
“闺女啊,你慢慢吃啊,别噎着”焦氏也不着急吃饭。只是在一旁给几个孩子夹菜。
赵玲玲吃着焦氏的饭菜,真是金窝银窝不如我的茅草屋想到这里这才察觉她已经把异世这个家融到了骨血里。慢慢的吃饭的速度也减了下来。
“真好,回家真好。”赵玲玲吃着饭喜滋滋的想到。

  ☆、第九十七章 过年

从焦母的里得知,赵父被封为“育安伯”的消息早早就传到了村里。比赵父他们的信件还快,县令为此还亲自跑了一趟焦家坝,这就不得不感叹古代强大的关系网了。
一家人总算是吃完了饭,孩子们帮着收拾好碗筷,赵父满意的躺在炕上摸着饱饱的肚子感慨的说了一句“还是家里好啊”。
“他爹。你们这出一趟出门知道的是封官不知道的还以为逃荒呢,咋把孩子们饿成那样了”焦氏不满的说道。
“媳妇啊。不是孩子们这样连我都这样,这吃惯了家里的菜,再一换口味,我们是真的不适应啊,不光是孩子们想家里的菜,我也想啊”。赵父把自己说的可怜兮兮。
“娘,你快过来看看我们都给你买点啥了”姐妹献宝一般的拿出买来的东西在焦氏面前一一打开,现在是冬天东西好保存,因此买了不少京城特有的风味小吃,胭脂水粉还有绫罗绸缎首饰头饰,各种手工艺品甚至京城的菜种都买了回来。
“娘,你看这是什么”赵玲玲从行李中找出一套精美的首饰,焦氏激动的赶紧接过来,女人爱美那是天生的,焦氏也不列外。
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的端详着“闺女这东西挺贵的吧”看着眼前价值不凡的东西,焦氏有些心疼的问道。
“娘,不贵,你就戴着吧,肯定很好看,你说呢爹”。
“他娘,孩子给买的你就戴着吧,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呵呵,我买的就有点拿不出手了。”
赵父从怀里掏出一对玉镯子。
“爹啊,你这镯子很好看啊,我们怎么不知道你买了这个,娘,你快戴上看看”赵父被小女儿这一说,只是在那呵呵的傻笑。
和孩子们聊了一会,也顺便说了小瑾儿的身世,本来焦氏就是个感性的人,现在更是哭的稀里哗啦的,看这样的情形赵父就催促孩子们回房休息,陌陌还在那嚷嚷着不困,子轩笑嘻嘻的拉着小弟出去了。
按照惯例,赵父第二天一早就着一大家家的人去往老宅了。刚到门口就碰见了大伯家的大堂姐,转身就往门路跑。
“这孩子,急什么?”焦母看到大堂姐的动作也没还笑着对赵父说道。
“呵呵。”赵父也没什么好说的,仅仅憨厚的笑笑。
刚进院门老爷子和老太太就迎了出来:“老二回来了。”
“爹,是我,我回来了。”没想到赵父也会如此感性。
“爹,二弟先回屋,外面冷。还有小侄子、小侄女呢,冻坏了谁陪呀!”大伯也是接到消息连夜赶回来的,现在正值腊月是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他怎么也得在店里盯着。
经大伯这么一打岔,都喜笑颜开。扶着老两口进屋了。陆陆续续的三叔、四叔两家人也赶来了。
赵玲玲拿出京城带来的礼物分给大家,因为赵父的封爵,商议过年都到老宅。
有了喜事,第一件是族老就是要修祠堂,没想到他们一代人中赵用亭一支发达了,族老是怎么想的,赵父知道。因此主动承担了所有的费用。最后当然是皆大欢喜,只不过现在是冬天不宜动工,一切等来年春天。
年关将近,赵玲玲他们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过了小年,就开始了大扫除,准备迎接新年。先是扫房,屋里、屋外、每一个犄角旮旯都要清扫一遍,然后一家人的衣服、被褥,也都要拆洗。
衣服倒是没什么好洗的,他们一家的衣服都是当天就洗了,然后就是拆洗被褥,这次是大拆洗,就是把棉絮上的被里、被面、还有被头都拆下来,褥子也是一样,锅里烧热水,当然这些用不着她们娘三儿。
年一天一天的临近,一家人也准备采办年货的事儿。一问才知道玄冥已经处理好了。人家过年不忙的大年三十二不算完,怎么好像他们一家到闲下来了,清清白白等着过年了。
年三十了,府里到处挂上大红的灯笼,贴着喜气盎然的福字,连院子里的树上,都系着很多红丝带。
下人们忙忙碌碌地穿梭着,准备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年夜饭。
因为要准备祭祖的事情,张氏她们一种当家主妇,早早就的准备祭祀用品。剩下一帮大老爷们在堂屋喝着赵玲玲他们从京城带回好茶。
“怎么一股草腥味儿呀!还这么鲜亮。”三叔一向是快人快语。
“什么草腥味儿,这可是上等的西湖龙井,我见以前的东家喝过,这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不愿意都给我。”大伯看三叔不识货立马呛声。
“真的,那我可得多喝点儿。”三叔马上低头又喝了一口。“尝不出来呀!”
“算了,你就是个大老粗。”老爷子看三儿子的样子也打趣道。
“我也觉得还是肉吃着实在。”三叔还真的借口说道。
哈哈哈!
屋里的笑声震天,“笑爹爹,笑爹爹。”三叔两岁的小儿子也凑到他怀里叫着。更是逗笑了一众人。
“老头子,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去吗?”这是孙氏走了进来问道。
“那好,我们走吧!”老爷子带着赵家一众男子出去祭祖去了,就连三叔家那两岁的小儿子都带上了。本来祭祖这事是没有赵玲玲的份儿,但今年不一样,这可是老赵家第一位被封郡主的姑娘,意义自然不同。因此今天晚上赵父和玲玲穿着全套的朝服,很是显眼。
孙氏是个闲不住的人,尽管儿媳妇们、孙女都在厨房帮忙,她也过去了。年夜饭是按赵玲玲的指导做的,就连菜名也是按照前世的习惯起的,好吃又吉利。
待他们一行人回来的时候,孙氏他们的年夜饭也准备齐全了。
“哟,好丰盛。”自从生活好了以后老爷子就越来往老顽童的方向发展了。
“那当然,玲玲还给这个糟老头子介绍介绍。”孙氏自豪的拉过了赵玲玲说道。
“这道鸿运当头是用鱼头和豆腐做的,大吉大利主料是栗子,先将板栗先泡水1小时,用牙签挑除缝内粗膜,洗净后装在大碗内……再将鸡腿切小块,放入冷水中煮开,水倒掉,鸡腿捞出冲净泡沫;……这道是欢聚一堂……这道到寿长百年……”赵玲玲,脆生生的声音加上生动的表情,声情并茂,倍添喜气。一一介绍。
“好,好。”老爷子高兴的夸赞。
一顿饭吃的分外和谐,古人是很讲究守岁的,为了祈求父母身体健康。
子时到了,子轩准备放炮,俗称开门炮。然后才是正式放鞭炮,庆大年。
小孩子们也被绵延不绝的鞭炮声给吵醒了,夏雪也准备好了蒲团,准备给在做的长辈行礼,这可是过年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
第一个自然是长房的长子嫡孙了:“祝爷爷、奶奶新年心情好,身体好,一切顺心。”
“好,好。”说着把一个小红包递了过去,现在日子好了,过年的红包也自然水涨船高,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