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祠堂,我们赵家的祠堂,请跟我来。”虽然今天赵玲玲是主角,但不到接旨的时候是不能出现的,这就是男女大防,在农村也不例外。因儿子轩忙就上前说道,并作了个请的手势。
丸子本来就是照顾赵家的,顺势就接下了赵子轩的邀请。祠堂只有自家的后代才可进去,别人是忌讳的。
“屋子里收拾收拾,宣旨就不用进屋子里了。就那外面就挺好。世子爷的意思,万岁爷的恩典,也能让大家伙都听听。”钟管事就道。听他话里的意思,是周围的百姓,都可以过来听宣读圣旨。
一会儿工夫。焦氏已经回了一趟屋里,封了几个鼓鼓的红包。红包拿出来,交给赵父,分发给丸子和众差役。
“世子爷在后头,一会就到。爷想的周全,知道你们这,怕是没有这些东西。因此。就打发我先一步过来,将一应所需的物事都准备好。”丸子抓住空档悄悄地和子轩说道。
轩辕浩不放心吩咐他提前赶来,这一应所需的事物,都是从县衙征用的,这些差役,也是带过来帮忙布置的。
简单地说了几句话,赵家众人,丸子、几个差役就忙活了起来。但然赵家人负责屋里,丸子现在是院子里的总指挥。
先是将院门大开,整个院落又打扫了一遍,然后,就开始铺设的大红的地毡和香案、香炉。
这期间,吴家父子、里正、村里的众位村老,并村里在家的老老少少,几乎都来了。
里正、村老等负责组织来看热闹的村中百姓,不能随意乱战,要排列好了队伍,迎接钦差、并聆听圣旨。
等这边忙忙碌碌地,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就听见了官道上传来鸣锣开道的声音,一队车轿浩浩荡荡地朝焦家坝而来,知县在最前面做引导,后面还有兵士护卫。
队伍中间,是一辆豪华的马车。紧随其后的,是知府等众官吏车马、轿子。
走到红地毡前,马车才纷纷停下来。轩辕浩从中间那辆豪华马车上走了下来,今天的他头戴梁冠,脚下登的是粉底朝靴,身着一件宝蓝色蟒袍玉石腰带寄腰身,他身后的众官吏也都各自穿了全套的朝服。
众官吏簇拥这轩辕浩走上红毡,都在香案前站定了。站在最前面的是赵玲玲,各级官吏纷纷按照品级排列。然后就是赵老爷子带着赵家众人。
最后,才是里正、族长、族老,以及吴家父子等与赵玲玲家交好的人家,以及所有村中的百姓。
轩辕浩看就走到前面,有人唱了一声“跪”,包括知府的众人就都纷纷跪倒,听轩辕浩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赵氏女玲玲,聪慧敏捷,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且有功于社稷着即册封为惠敏县主,并赐一百两黄金。钦此!”
“瑶瑶,那圣旨啥说啥?”焦氏就在赵瑶瑶的旁边着急,低低的声音问着。
“玲玲被封为县主了。”瑶瑶自从读书以来已经懂得了须多,所以这圣旨还是能听懂的,所以轻轻地告诉了焦氏。
“哎呦。真的?”张氏喜的,一把攥住了瑶瑶的手,说不出话来。
一百两金子,那就相当于是一千两银子。赵玲玲心里想的高兴,连前面的官吏叫起来也没听见,还是在轩辕浩踢踢衣服把她惊醒。“民女接旨谢恩。”
圣旨宣读完了,轩辕浩就让知府等人先回去,然后里正也带着众村民纷纷散去。只剩赵氏一族的族长和族老。
轩辕浩也没有急着走,而是被赵父请进屋子的正厅,赵玲玲忙沏了热茶送上来。
御赐的百两黄金,都用大红的绸子盖着,堆在正厅上。
“怎么不掀开看看。”轩辕浩接过赵玲玲送上来的热茶,只稍微抿了一口,目光四下打量了一番,就落在那御赐的黄金上。
赵玲玲正巴不得他这样说,就忙走过去,和五郎一人抓住绸布的一个角,将红绸揭了开来。绸布下面,大锭大锭的金元宝整整齐齐地堆放着,那金色的光芒真是又温暖、又耀眼、又美丽。
若不是顾忌到族长还在场,赵玲玲就想扑到金子堆上,打一个滚。许是她的表情太过明显,轩辕浩竟噗的一声笑出了声。赵玲玲赶紧摸了摸自己的脸。

  ☆、第七十章 带着乡亲一起去

自从那天后轩辕浩就住了下来,再没提回京的话。赵父和焦氏也因他是千机门的人没有过多的干涉。
族长因为这次的事本来打算开春以后翻修一下祠堂的,但因为干旱家家都不宽裕而耽搁了下来。本来赵父想出这笔银子的但子轩不同意,这个时候实在不宜出此风头。得到答案的族长也没来时的好心情了。
本来赵玲玲就打算,开春以后说的。现在看到族长的样子很是不忍就打算提前说出来。几位族老到的时候,赵家的人正在吃饭。撤下饭菜请来了赵老爷子,他们开始谈起了正事。
“远山,咱们赵氏一族虽说不是什么大族,可千百年来也都是仁厚一族,族人之间也都是和睦相处,要不是灾荒年月,大家日子过得苦,咱们几个也不会厚着脸皮来求你!”一开始,族长就把姿态放得很低。
几位族老也都表示,他们此次来老临家也是迫不得己,村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想让他们帮忙找个活路。
“族长,族老,我父亲赵用亭也不是那忘恩负义之徒,其实就算你们不来,我也打算去找你们。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那是肯定的,但现在还有比我们村更好的地方吗?”子轩作为本村唯一的秀才那话语权是很高的。毕竟他知书明理,他的眼光与见识自然和村里的很多人不一样,想当然,今天子轩这几句的让他们的人都想了很多。
“族长大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八个字我赵用亭还记得。”于是按照他们一家事先商量好的把准备让村民一起种辣椒的事说了出来。但有一点,必须完全按赵家的要求去做,并签好协议,做不好要得到惩罚的。‘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赵玲玲是知道的,她可不想以后有的人怨恨他们家。虽然现在是好的,不过人心易变,她还是决定把这种思想掐在萌芽当中。
当然,赵家还要在这个村子生存下去,那么与各位族长、族老打交道就是必不可少的。
当村民们听说新作物,又有工钱,而且人家鸿运楼的管事当初还说了,这各家地里的作物照顾的好了,产量越高,给的工钱也就越高,所以大家都把这辣椒苗当钱宝宝似得,保护的可好了,不许自家的淘气娃子上前乱动。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族长等人走了以后赵家的人都才歇了口气。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人始终是群居动物,赵玲玲无所谓,可赵父、焦母,赵家所有人不行,他们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所以赵玲玲才会做这样的决定。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子轩要去省城的日子了。赵玲玲的征得李瑞的同意下让他做了大哥的书童,赵父和焦氏得知赵玲玲这一举动后很是欣慰,也对子轩这次的远行放心了不少。
临走的早上,赵玲玲才把在轩辕浩那讹来的一封推荐信交给了他,并嘱咐他直接交给院长不许偷看。这次赵玲玲的行为让轩辕浩意识到了家人对玲玲的意义,往后的日子对赵父和焦氏的态度好了不知多少倍。
同时为了讨好赵玲玲还在各处收集了各种的种子。这一举动严重获得了赵玲玲的芳心。
“说吧,找我什么事?”赵玲玲也不知怎么了,和轩辕浩就不能好好说话。
“你上次托我,哦……”轩辕浩故意慢吞吞的,似乎是很喜欢看着赵玲玲着急。
“轩辕浩,你说不说,不说就算了。”赵玲玲看出轩辕浩是故意的,就假装生气道。
“好吧好吧。我也就是开个玩笑。”忍不住呵呵笑了两声,这才继续说道,“玲玲。你不是让我帮你留心。看有没有什么咱们这没有的庄稼种子吗。”轩辕浩自从知道了自己的心意后对赵玲玲不自觉的温柔了许多。
“对。”赵玲玲忙点头,一双眼睛不由得睁大了一些。轩辕浩从来不说废话,他这样说,是不是他已经帮着她找到了什么新种子了。“你帮我找着了?”
轩辕浩就朝旁边伺候的丸子挥了挥手。
“去把星带回来的那个竹篓子搬来。”轩辕浩吩咐道,“搬的时候,小心点,别磕破了里面的东西。”
丸子答应了一声就转身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丸子就抱着一个竹篓子从外面走了回来。轩辕浩打开竹篓子的盖子。
“我给你挑了这两样,……说是从海外传过来的。说是产量极高,也很好吃。对了,这个东西叫做番薯,另外一个嘛……”
轩辕浩说到这,就停了下来,因为赵玲玲已经从篓子里用两只手抱出一只圆滚滚的番薯和一个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上下左右的看,一双眼睛亮晶晶地满是喜悦。
赵玲玲喜欢这两样东西,这也就不枉费他下的一番功夫。轩辕浩看着赵玲玲,眼里的笑意漾满了眉梢眼角。
玲玲抱着这篮子,已经高兴的都说不出来话了。
对于番薯,她太熟悉了。番薯,又叫红薯,地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粗粮作物品种。
利用番薯可以做出很多种美味,地瓜稀饭,地瓜糖水,地瓜干等,赵玲玲可是都非常喜欢吃的。还有地瓜可以制作地瓜淀粉,可以压粉条。地瓜秧子也可以当做蔬菜吃,当然也可以用来做喂家畜家禽的饲料。
最重要的,番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它的亩产量非常高。据说,好的沙地,番薯的亩产可以达到一千斤以上。
一千斤,这在这个年代是个什么概念,赵玲玲儿心里很清楚。

  ☆、第七十一章 育苗

对于如何种植番薯,赵玲玲的可谓记忆深刻。毕竟前世她可是亲手做过这些活计,前世的外婆可是在每年的春天卖这个的秧苗的来赚些零用钱的。
将篮子拿到了父母面前,赵玲玲将番薯和玉米的来历告诉了他们,并且着重说了番薯的亩产量大概会是高粱、糜子的三倍。赵父和焦氏当然都是喜出望外,对于庄稼人来说,几乎没有比这个更能让他们高兴的事了。
赵玲玲手里只有这几十斤的番薯,虽然赵玲玲和种土豆相似,但是为求稳妥,还是要留出一部分来。毕竟赵父的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