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耶克传-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都很严肃地对待我的那篇论文。”⑦    
    希克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伦敦经济学院的同事时说:“一开始,我们有一种共同的信念,甚至是一种共同的信仰。我们所信仰的是自由市场,或者说‘价格机制’———竞争性制度,不受政府或垄断性集团———不管是资本还是劳工———的‘一切干预’,这样的制度可以很快找到某种‘均衡’。(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对该均衡的福利特征并不很感兴趣;就像罗宾斯说的,‘均衡就只是均衡而已’),哈耶克加入我们的行列时,对这个学说加入了一个重要的限制———为了使这个机制能够平稳地运行,(不知怎的)货币必须保持‘中立’。”⑧    
    


第二部 英国(1931…1939)第9章 货币与商业波动(2)

    20世纪上半叶,学院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活动的最普遍的假设是:商业周期是不可避免的。从1860年到1940年这八十年时间中,西欧、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经历了多次严重的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收缩和扩张。当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失业会大幅度增加,而产出会急剧地萎缩。而在兴旺的繁荣期,失业和产出会迅速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总是这种周期性的收缩期。经济就是这样停停走走。    
    哈耶克经济理论中的核心命题是:经济生产活动存在着不同的阶段。他相信,从本质上说,生产活动就是利用生产能力相对固定的各种资本品。一定量的资本只能生产特定类型的产品。如果这些资本没有达到经济中的真实需求和储蓄间的均衡,就会出现浪费。    
    他在《价格与生产》中利用的一个比喻,或许最清楚地解释了他的观点。他指出,人为地对货币进行刺激后的情形,就“好象孤岛上的一个民族已经部分地建成了一台巨大的机器,这台机器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然后他们却发现,他们已经耗尽了全部储蓄和可以利用的闲置资本,因而这台新机器根本生产不出任何产品来。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暂时不去琢磨用这台机器,而必须投入全部劳力在没有任何资本的情况下生产每天所需的食品”⑨。资本是异质的,而不是同质的。如果把过多的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时间上靠前的阶段,那么,就像岛民们未完成的机器一样,这些资本就无法再利用了,除非全部建成这台机器所需要的资本品也已经造出来。    
    哈耶克指出,现代经济的问题在于,它们的货币体系打破了经济供应与需求间的均衡。因为政府通过人为提高或降低利率对货币供应进行操纵,对利率调整———他认为是资本———敏感的部门的生产活动,就不是取决于实际的需求和储蓄,而取决于货币要素。到一定时间,生产结构所反映的,不是消费者的需求和储蓄的供给,而是中央银行行长的决策。最终,经济中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的缺口,就导致衰退,那些无利可图的投资会被清除。投资在时间上靠前的部门中的过量资本,并不会生产更多的最终产品,因为不存在足以完成生产过程的真实储蓄。时间上靠前的资本将被抛弃。    
    在哈耶克看来,重要的是,即使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价格稳定,经济也可能出现失衡,因为随着经济增长,如果不想出现通货紧缩,货币供应就必然要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稳定价格水平,前提就是货币量要有变化:而这种变化总是会导致真实的储蓄量与投资量之间出现缺口……这样,尽管价格水平稳定了,但却有可能导致偏离均衡状态。”⑩“重要的一点是,不管人为压低利率最终是否会对货币的一般价值产生反作用,其效应却总是存在的。”{11}换句话说,即使是稳定的价格也会导致周期性衰退。    
    哈耶克对大萧条的经验解释存在严重错误。他在1932年6月为他的《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所写的前言中说:“当然,人们恐怕不会怀疑,目前,通货紧缩过程还在持续,这种通货紧缩如果无限期持续下去,会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但这却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货紧缩是我们困境的根源,或者通过迫使更多货币进入流通、弥补这种通货紧缩趋势,就能克服目前的困难。我们没有理由设想,这场危机是由货币当局刻意收缩银根的行为导致的,相反,通货紧缩本身仅仅是次要的现象,是繁荣时期形成的产业失调诱发的一个过程。”{12}    
    这个分析很不准确。情况远不是如他所说的,在1929到1932年间,有某种“刻意进行信用扩张的政策”,事实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奉行的是收缩银根的政策。哈耶克的说法是,通货紧缩是“繁荣时期形成的产业失调诱发的”,不是“相关产业无利可图的原因,而是其结果”,这表明,他没有完整理解货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种看法已经不再被普遍接受了。    
    后来,在1934年4月的一篇学术论文中,他又不正确地坚持,美国货币“当局在注意到即将到来的反作用的征兆的时候,就立刻开始采取放松银根的政策,从而成功地把繁荣期的自然终结拖后了两年。而当危机于1929年最终爆发的时候,在两年多的时间中,采取了种种可以设想的手段,刻意地阻止这种正常的(商业)清算过程”,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看法是,1930年到1931年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的是紧缩银根的政策。    
    


第二部 英国(1931…1939)第10章  资 本

    凯恩斯于1936年2月4日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时候①,作为专业经济学家的哈耶克实际上已经被人遗忘了。尽管在1935年后两三年,英国各家经济学学报对他还有一定的兴趣,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在《经济学学报引用指数》上,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被引用得最多的前十位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家可在下表中看到(被引用次数见经济学家名字后)。②    
    显然,到了20世纪40年代初,哈耶克的经济学观点已经不再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了。在美国尤其明显,在1944年发表《通往奴役之路》之前,他从来就不怎么出名。    
    凯恩斯在《通论》中概括了他的看法:    
    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认为,现有制度没有充分地利用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当然,存在种种预见错误;但这是任何集中决策都无法避免的。如果1000万愿意并且有能力工作的人中有900万都有工作可干,那就没有理由说这900万劳工配置不对。我们抱怨现有制度,并不是说,这900万人应该去干别的工作,而是说,剩下的那100万人也应该有活可干。现有制度不是在决定实际就业的方向,而是在决定就业的总量上出了毛病。    
    我同意下面的说法,填补古典理论中的空白的结果并不非得丢掉“曼彻斯特制度”?穴经济学中以约翰·布赖特和理查德·科布登及巴斯夏为首的曼彻斯特学派主张实行彻底的自由放任经济———译者注?雪,但是如果我们要实现生产的全部潜能,就必须指出经济力量自由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的性质。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集中控制当然要求大幅度扩张政府的传统职能。而且,现代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本身也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经济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种种条件可能需要约束或者引导,但这里仍会为个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承担责任留下宽广的空间。在这一范围内,个人主义的传统优势依然会得以发挥。    
    我们应该停下来想想这些优势到底是什么。部分是效率优势———分立的优势,自私自利发挥作用的优势。但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清除掉其缺陷,个人主义就是个人自由的最好保障,与其它制度相比,它可以极大地拓宽个人进行选择的范围。③    
    凯恩斯追求的目标并不是由国家管理商业活动———即传统社会主义的政策———而是由国家管理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经济环境———即民主的福利国家资本主义制度。诚如他在《自由放任的终结》中所说:“资本主义如果加以明智的管理,就能够比我们迄今所能想象的任何经济制度更有效地实现经济目标。”④他想在面临着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时找到一条中间道路。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谈到哈耶克作为专业经济学家的表现时说:“我要强调的是,我非常赞赏哈耶克,但不是赞赏他的经济学。我觉得《价格与生产》是一本漏洞百出的书。我觉得他的资本理论著作简直无法卒读。另一方面,《通往奴役之路》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穴在政治理论方面?雪的著作是最伟大的,我只有赞美。我确实觉得,《通往奴役之路》让他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天职———自己恰当的专业。”⑤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期,哈耶克共发表了四部重要的经济学专业著作。第一部是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教职的资格论文《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1929年先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英文再版;《价格与生产》,是他1931年在伦敦经济学院的演讲,1931年首版,1935年再版;《利润、利息与投资》,1939年出版,是一本论述工业波动的论文集;《纯粹资本理论》,原计划写两卷,以总结他的资本和货币理论,但1940年他放弃了这个计划,1941年只出版了第一卷。另外,他论述国际金本位制的讲演结集为《货币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1937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时间中,哈耶克像60年前的马克思一样,是来自德语国家而生活在伦敦的流亡者主要在大英博物馆搞研究,马克思主要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就是一本论述资本的书。哈耶克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