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一统天下-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妹要他做什么?”孙策十分不解:“要我说这种董贼余孽还是早点处理了好,留着是个祸害。”
  “换官位啊。”郭嘉轻飘飘地说道:“确实该处理,不过不是主公处理,是交给朝廷。”
  消灭了樊稠之后,孙策把黄盖留在洞庭湖大营中养伤,自己带着郭嘉和程普重新回到了西陵。临走前周瑜来找郭嘉,说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人。
  “是樊义明麾下的谋士吧?”周瑜指了指那个跪在堂下的人说道:“年纪不大啊,还是个孩子呢。”
  “我不是谋士,而且我已经加冠了谢谢,”被称为孩子的人无奈道:“只是脸嫩而已,你们不能这样。”
  听这人的口音……郭嘉微微挑眉:“你是益州人?”
  “不啊,我是扶风人,听说荆州牧刘表乃是有德之人,便跟朋友一起去他那里碰碰运气,结果他嫌弃我年纪小……好吧我知道这只是个借口,他就是嫉妒我聪明。”看见郭嘉怀疑的目光,年轻人想做个耸肩的姿势,却被捆得根本动不了,于是他十分不满地嚷嚷道:“喂,跟人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先松绑啊?这是基本的尊重。”
  郭嘉漫不经心地说:“我为什么要尊重一个俘虏。”
  “因为你们差点儿就真的败了!”年轻人认真地说道:“如果樊义明听了我的话!那老爷子一看就是来诈降的!只有樊义明笨得要死才看不出来!”
  “我要是败了也可以这样给自己开脱呢。”郭嘉笑了起来:“樊义明为什么不听你的话?”
  “因为我是刘景升派来的,而且刘景升也不喜欢我。”年轻人巴拉巴拉全招了:“你想听的不就是这句话么。”
  “我不想知道你为什么不受刘景升的信任,这肯定是你自己的原因。”郭嘉呵呵一笑:“小子,你叫什么?”
  “因为刘景升看不起人,他觉得只有他最聪明别人都是笨蛋。”年轻人嗤笑一声:“我叫法正法孝直,我知道你,郭奉孝。”
  “哦,那还真是荣幸呀。”郭嘉眨了眨眼睛:“投降吗?”
  “为什么不降啊,我都跪在这里了不就是来投降的吗?”法正絮絮叨叨地说着,他也不像是指望有人能回答的样子,完全是自言自语的碎碎念:“说起来不管是樊义明还是刘景升都很让人憋屈啊!不知道刘商羽会不会好点呢?”
  周瑜一直在听郭嘉和法正的唠叨,这时他忽然开口道:“你为什么会说刘商羽而不是孙伯符?”
  法正翻了个大白眼:“孙伯符一看就是个打仗的料,而且他请不动贾文和。”
  郭嘉招手叫来了裨将给法正松绑:“你好像很崇拜文和啊?”
  “我佩服他,但不是崇拜。”法正歪歪扭扭地站了起来,跪了太长时间让他腿脚酸麻,他蹦跳了几下才回答:“因为总有一天我会比他还厉害的。”
  在怎么安置法正的问题上,周瑜和郭嘉有点分歧。周瑜觉得法正虽然话唠了一点儿,看着也不太靠谱,但类比郭嘉的情况,他应该也是有点才能的。周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揶揄的笑:“他这胃口挺对伯符的。”
  “并不想一路都听人唠叨,这小子太狂了。”郭嘉面无表情地说道:“他既然崇拜文和,就让他去长沙帮文和吧。”
  “你以前没被别人说过狂吗?”周瑜失笑:“你要是不想要他,那就把他送到三妹那里吧,庐江内政有刘正礼,带兵有黄汉升,但缺一个出谋划策的。”
  郭嘉的眉头跳了跳:“公瑾,你真的觉得他很靠谱?”
  “我以前觉得你也很不靠谱,但事实证明我们不能只看外表。”周瑜一脸无辜地说道:“况且孝直的年纪和三妹差不多,长得也挺英俊的,三妹应该会喜欢,年轻人总是有共同语言的。”
  见郭嘉不说话,好像脸还黑了点,周瑜便再接再厉道:“或者你有什么不能把他送去的理由?说出来我们再讨论一下嘛。”
  郭嘉的目光中闪过一抹烦躁之色,但他依旧淡定地挥挥手:“没有,去吧。”
  

  第90章 【087】崇高的理想

  当收到樊稠欢天喜地的捷报时,黄祖觉得自己摊上了个猪队友。
  “谁让他这时候跟孙伯符决战的?”黄祖脸色阴沉得仿佛乌云聚顶,马上就能落下倾盆大雨,他单手按着眉心,冷言道:“决战就决战,他还追了出去?”
  “呃……”
  无辜的裨将表示自己只负责传递消息并不负责解答大人们的疑问,再说他也根本不懂啊。
  但当视线对上黄祖的目光时,裨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樊将军说进入雨季,长江水流湍急水位上涨,不适合在江上决战……”
  “确实不适合在江上决战!他再等几天会怎么样?!”
  黄祖压着桌面猛地站了起来,他黑着脸咬牙切齿道:“孙伯符占据西陵城,他兵败为何不往城中跑,反而一路向着洞庭湖而去?!”
  裨将喏喏地答不上来,黄祖也没指望着裨将能说些什么,他一拳打在墙上愤然道:“因为孙伯符是诈降!他把樊义明连同两万水军全部引入洞庭湖中一网打尽!樊义明以为他跟韩玄里应外合,说不定韩玄早就是别人的人了!”
  裨将目瞪口呆地看着黄祖在屋中来回踱步,有几次他走到桌案边还把双手扣在了桌沿上,似乎是想把桌子狠狠地掀过去以解心头之气。裨将偷偷地往后退了几步避开黄祖的怒气,他低着头乖乖地一言不发。
  黄祖转了几圈之后平静不少,他走回桌前重新抖开了樊稠的信。一目十行地掠过早已读过多遍的书信,黄祖低声说道:“最好是我多心……最好韩玄那个软蛋能坚持住……最好……”
  低声暗示了自己好几遍,黄祖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气,反而越来越气愤,他心想:要不是现在荆州无人,刘表怎么会连樊稠都派出去了!
  “蔡德珪呢?法孝直呢?!为什么不阻止樊义明?!”
  在樊稠的“捷报”寄来之前,黄祖一直都烦得很,原因就是他为了彻底歼灭蔡琰手下的军队,便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一路佯装败退把蔡琰的兵马从白帝城诱进了南郡的腹地。从荆州到益州只有两条大路可走,一条是从汉水过去——已经被清玄夫人带兵给堵上了;另一条就是走三峡水道。
  蔡琰进攻南郡选择的就是这条道路,但这条道是出了名的难走,尤其是西陵峡那段,水流湍急怪石嶙峋,普通的行船走过都有可能出事儿,更别说是大规模地行军了。
  但不走不行啊,黄祖表示自己也很难,如果有选择,他也不会放任蔡琰带兵深入南郡,实在是没办法。
  因为荆州南郡和益州巴郡的分界点是在一处叫做夔门的地方,对面就是白帝城,这里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铁锁在江面上一拦,任你大船小船都过不去。
  黄祖没法打进益州里面,又实在是必须要消灭蔡琰的军队,便只能放他们进入南郡了。
  蔡琰打的也是这个主意,所以便将计就计,先跟着黄祖一起进入了南郡。
  不同于黄祖十分熟悉地形,蔡琰这个北方妹子能做到不晕船就已经很不错了,然而这远远不够,数万大军的性命系于她一人手中,这一战蔡琰必须获胜绝对不能败。
  于是当军队渡过建平之后,蔡琰曾数次带着熟知荆、益两州地形的甘宁沿着长江三峡顺流而下勘察地貌,在思索破敌之法。
  直到军队即将推进到夷陵的时候,蔡琰终于心有所得。
  “这里是我军行过的路线。”蔡琰用毛笔在宣纸上简单勾勒出了南郡的地形,然后顺着长江水一笔画下:“基本上是顺着三峡一路往下的,现在我们在这里。”
  随着蔡琰的话音落下,荀攸将夷陵的所在地圈了起来,他接过话头道:“从夷陵往西走,一路艰难险阻,多是崇山峻岭,水路也十分难行,我们已经损毁了三艘战船了。”
  “这还算好的了。”甘宁摇摇头长叹一声:“我们人多,这要是商船或客船,翻在西陵峡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尸体都不顶冲到哪儿去了。这种事以前我见多了。”
  “黄祖将我们引入南郡腹地,无非就是为了让战场避开三峡这段。”蔡琰用素白的指尖托着自己的下巴,眨巴着眼睛道:“现在他们驻扎的夷陵对岸地势平坦开阔,我们这边却多是深山老林,兵力难以展开。加之六月份天气酷热难当,这要是一把火放出来……”
  “逃都逃不掉。”甘宁冷哼一声:“我当初就说了别把营寨建在林子里面。”
  “但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士兵们都受不了。”赵云一脸无奈地说道:“大部分人都中暑了。”
  “冬天打咯。”甘宁耸耸肩膀。
  “冬天冷、夏天热,没差别的,打仗哪儿能那么好就对上了你想要的季节?”蔡琰摆摆手说道:“认清自己的位置,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黄祖打的是什么主意了,倒不妨将计就计,只要伯符那边能拿下江夏全郡,一旦江陵城受到威胁,黄祖会扛不住的。”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主攻者与策应者的位置并不固定,如果一开始沈娴计划是让蔡琰担任主攻进攻荆州,那么现在蔡琰军的身份已经变成了策应者,他们的作用就是拖住黄祖,让他没空回头去搭理江陵的事情,最后被困死在夷陵这个黄祖为自己选好的埋骨地。
  只要能获胜就行了,因为争功导致战争失败什么的,蔡琰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说到底黄祖的想法就是一个字,拖,拖到蔡琰他们坚持不下去了主动退兵,或者拖到有机会了放把火把人烧走。可惜蔡琰和荀攸早就明白这个季节在林中扎营是大忌,当然会有防范。
  蔡琰带领士兵们将树林坎出一片片可以扎营的空地来,周围一定要留出足够大的空隙,即使着了火也要保证不会烧到辕门里头。为了方便取水,营帐大多都是设在溪流边的,这样即使着了火也能就地取水灭火。没了树荫的遮挡,热是热了点,但好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