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氏心里恨不得扑上去咬陈金枝一口,可一想到丈夫的交代,倒底没敢跟陈金枝顶嘴。她憋屈的咬紧下唇,抱着孩子从板凳上站起来,低着头道,“有福刚才睡得有些不安慰,娘你别生气,媳妇这就去收拾东西。”
  说着,也没把孩子交给孟二柱,扭身就走出堂屋,回房去了。
  在这个家里,陈金枝打骂媳妇儿是家常便饭,孟家的男人们早就习以为常了,所以也没觉得有哪里不对。
  孟二柱和孟七斤见陈金枝兜着银子出来,都恨不得扑上去把银子抢过来。
  不过两人都清楚陈金枝的脾气,倒底是把那股子**给生生的压了下去,不但乖乖的站在原地没动,边眼神儿都没多往陈金枝怀里多瞥一眼。
  没有蒋氏在场,陈金枝看两个儿子又这么懂事,黑着的脸终于好看了点,“那,你们两兄弟一人十两,都省着点儿花,等风头过了就回来。”
  陈金枝把四锭五两的银子,直接一人两个塞到了两人的手上,然后板着脸转身又坐回了坑上。
  孟二柱和孟七斤对视一眼,两人强压下大笑的冲动,崩着脸跪下冲二老磕了三个响头,把孝子的架势做足后,才低着头爬起来冲出了堂屋。
  坐在坑上的孟九根和陈金枝见状,眼眶都红了,还以为两人是不舍离家,正在难过落泪呢。
  却不知他们的两个好儿子,此时正在为从他们手上再次骗到银子而欢欣鼓舞,之所以会一个字都不说爬起来就往外跑,是因为两人再不走就压不住脸上得意的笑了。
  再次入手十两银子,也够他们兄弟俩出去逍遥一阵子的了。
  孟七斤是知道孟二柱在蒋氏娘家那边买了好几亩地的,而他自己这些年来也攒下了不少银子,再加上这回得的十两,也够他在府城附近的村子买上好几亩地,再盖上一坐敞亮的小院子了。
  等到时候,他就把那风骚的小寡妇接过去,两个人关起门来过神仙一样的日子。
  等明年这个时候再回来跟老头儿老太太讨银子,到时候就说自己相中了一个姑娘,要给人聘礼,把人娶回来,想必二老也不会不给。
  孟七斤很清楚自己是小儿子,将来就算分家,两个老的也不会跟着自己过,他很笃定二老不会识破自己看中的媳妇儿是个小寡妇。
  何况孟九根和陈金枝现在在村里有吃有喝,年年还有银子可拿,日子过得的就跟地主似乎,就是让他们跟着他搬到府城附近去,二老也未必会肯。
  至于老二会不会跟他打一样的主意,孟七斤不清楚,就他娘那脾气,他是不舍得让小寡女被自家娘像是当初的春二娘那样磋磨的。
  兄弟两人草草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出了家门。村子里因为要迎接京城来的官老爷,所有的村民都早早的起来,去村口等着了。
  孟二柱和孟七斤没敢从村口出去,就怕被人给堵住。两人背着包袱,手里抬了个竹伐,蒋氏抱着孩子,三人直接从村子另一头下了河,划了一段,才上了岸,各自分头走了。


  ☆、540丢脸了?

  辰时过半的时候,村长和孟族长如愿的接到了来宣旨的一众官老爷们。
  而等众位官老爷们下了马车,一看到靠山村的穷困模样,心都凉了。
  靠山村不过几十户人家,实在是太小了。
  村里最的好屋子也就青砖大瓦房,但是乡下农户的青砖大瓦房如何与城里精致的四合院子相比?
  可就算是这种在一众官老爷们看来上不得台面的屋子,在靠山村里也仅有那么几户。
  靠山村紧挨着大山,一大清早的,明明空气该是清新无比的,可却因为今年的庄稼提前半月收割了,最近全村人才刚整了地,施过了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屎臭味。
  这让忍受了一路臭味的众位官老爷们简直不能忍。
  再看看这进村的土路,地上随处可见鸡屎、鸭屎、狗屎,甚至还有一坨坨的牛屎堆在路中间,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呃……”礼部的两位官员,强忍着才没伸手去掩鼻子,回头冲河北府的众位大小官员道,“众位大人,本官二人出来已久,皇上还等着咱们回去复命,咱们还是快点宣读完圣旨好打道回府吧。”
  这话简直说到众人的心坎里去了,众位大们齐齐点头,这个说:“是是是,应该的。”那个说:“是该如此,是该如此。”
  一众官员在那里自说自话,村长和孟族长完全插不上嘴,两人身后的一众孟氏族人以及靠山村的村民们,见村长和孟族长都不敢说话,就更不敢出声搭话了。
  立在一旁的刘秀才见状,忙向孟鸣使了个眼色,孟鸣了然的微点了下头,上前拱手与一众官员见礼搭话。
  一众官员得知孟鸣是个举子,又是孟彤的族兄,当下都客气的冲他拱了拱手。
  只不过靠山村的环境实在让人无法忍受,众位官员纷纷要求立即宣旨。
  孟鸣和刘康乐只能领着他们前往孟家祠堂宣读圣旨。
  圣旨一读完,礼部的两位官员只跟孟族长和孟鸣道了声恭喜,连客套话都没说一句,就急匆匆的掉头离去。
  河北府陪同来的一众官员,也跟着呼啦啦的全都走光了。
  那速度,简直就像是背后有狗在撵一样。
  “这就走了?”刘铁一脸茫然的回头看了眼孟族长手上的圣旨。
  村长看着一众离去马车,也是一脸的懵,低头看着手里拿着的两张用红纸包的纸封,讷讷的道,“那两位大人走的太快了,俺都还没来得及给他们赏钱呢。”
  刘秀摸着下巴上的胡子叹了口气,道,“这些人来的太不是时候了,咱们村外头的田里最近才施了肥,咱们自己是闻惯了不觉得,这些大老爷们天天在城里养尊处优的,怕是闻着嫌臭吧。”
  刘康乐蹙着眉头,也是一脸的忧色,最后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咱们怕是给孟彤丢脸了。”
  众人闻言,不禁都跟着担心起来。
  “放心吧,那丫头能着呢,不会怕丢脸的。”孟鸣一脸无所谓的说完就打发孟族长去把圣旨供到祠堂里去。
  几个族老见状,连忙站出来,簇拥着孟族长往祠堂里去了。
  大妞却很激动,扯着刘康乐的衣袖,雀跃的轻声道:“太好了,彤彤现在成公主了。”
  孟鸣闻言笑着走了过来,冲刘康乐挤了挤眼,道,“那小丫头离开村子两年不到就闯下了这么大的名头,她当了公主,想来在京城肯定住上大房子了,咱俩明年上京赶考,倒是不用愁没地方住了。”
  “你就光掂记着这个啊?”刘康乐哭笑不得的白了他一眼。
  刘银和刘铁都凑了过来,笑道:“彤彤当了公主是好事呢,你们要到俺家去,大家好好喝一杯,庆祝庆祝!”
  孟鸣却笑头摇头,道:“我跟康乐可是特地请了假回来的,现在既然没事了,还得趁早赶学里回去,这个酒还是等我们学里沐体再喝好了。”
  大妞一听这话,不舍的看了刘康乐一眼,脑子里念头一转,又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问他,“现在知道彤彤在京城,咱们写信给她,她能收到吗?”
  刘康乐还不及回答,就见孟鸣回过头来,冲他们夫妻俩笑道:“自然是能的,圣旨上有彤彤的封号,京城虽大,但公主也就那么几个,只要写明了是给解忧公主的,信差就不会送错。”
  聚在四周正在低声议论着一众村民们闻言,齐唰唰的抬头看了过来,也不知是谁开的头,众人争先恐后的挤上来。
  “孟鸣,你认得字,你给彤丫头写封信吧。”
  “康乐也认得字,康乐,你们俩谁写啊,赶紧拿纸笔出来。”
  刘大叔,王大娘几个都挤了过来,围着孟鸣和刘康乐夫妻俩,七嘴八舌的道,“他们离开村子都快两年了,也不知道春二娘好不好?”
  “也没知道孟大的病好些了没有?”
  “彤彤不容易啊,她一个小丫头既要顾着她爹,又要顾着她娘,肯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孟鸣看着几人脸上欣喜又夹杂着心疼的表情,眼中的笑意也不断加深。那个小丫头最重情义了,要是知道有这么多人关心她,肯定会乐得不行吧?
  不得不说,身为青梅竹马之一,孟鸣是了解孟彤的。她要是知道靠山村里有这么多人在关心着她,担心着她,肯定是会又开心又得意的。
  此时,在数千里之外的皇家书院里,孟彤正用没受伤的左手牵着闪电的缰绳,排队等着比试骑艺。
  皇家书院五个年龄段,每个年级五个班,共六百多人,除去因学习成绩过于优易,而被选出成为书院辅导的高年级段师兄师姐之外,余下的人不过一个时辰,就已经在西校场里被淘汰的只剩下一百人了。
  要说这七夕大比,书、画、音和综合大比都还算公平的话,骑艺和射艺的比试,就当真没什么公平可言了。
  骑艺和射艺,比的不单是学子们的个人水平,还有一众学子身后家族的财力和权势。


  ☆、541快跑

  比如骑艺中用的马,有钱有势的学子能骑着自己的名驹参与比赛,而家境一般的学子则只能骑一般的马匹,如此一来,胜负不用比就可以看出结果了。
  再比如射艺中用的弓箭,名家大师制作的名弓自然要比一般的劣制弓更占优势。
  对于如此不公的现象,在一众学子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因为皇家书院本身就是一个不公的存在,这是一所专门为王侯将相,勋贵大臣之后所建立的书院,从商贾子弟想要入学,需得以数万两白银做学费就可见一斑。
  骑艺要经过三轮淘汰赛才会决出最终名次,将六百人淘汰到最后只剩下二十人,再转移到铭书楼前,做最后的名次排序。
  孟彤左顾右盼,看着满场的牵着高头大马的男女学子,心里只剩下深深的感概——洛阳城的有钱人真TM多呀!
  闪电左顾右盼,看着满场毛色不同,高矮各异的同类,发现没有一只比得上自己这么高、大、帅,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