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东一句“李小妹”硬生生被关门卡住了,噎得他不上不下的。
  小丫头害羞了还要装不动声色,真是好玩。邢兰州甩开大步追过去敲门,不停的高声喊:“李小妹,讨两支梅花。”
  李振华兄弟仨特别是李振国看见人家折花,因为家里母亲妹妹都很喜欢花的,都会去问人家花是在哪里折的也去折几枝,要是人家折得多就会现讨一两枝。
  所以李惜文听见讨花的话也只当邢兰州是为他母亲讨的,她把腊梅拆开,挑几枝整理出两个小花束捆好,打开门说声:“给胡阿姨和方阿姨的。”把花束朝邢兰州和宁东怀里一抛,迅速把门关上了。
  邢兰州眼疾手快抓住那束腊梅,笑的异样快活,掉头就走。
  宁东嫌弃的捏着小捆腊梅跟着邢兰州去邢家,啧啧啧了半天,邢兰州美滋滋看腊梅也不理他,他忍不住,说:“你不会栽在这个小丫头手里了吧。”
  “我就是逗人家小孩玩玩。”邢兰州把小花束换了个方向欣赏,“人家才多大,你乱讲也不怕人家三个哥揍你。”
  “惹不起惹不起。”宁东摇头,觉得他的好兄弟都知道担心人家三个哥揍人了,现在不栽人家手里,将来也是会栽到人家手里。
  邢兰州在柜子里找了个罐头瓶出来,灌上水插上花摆在他卧室的窗台上,问宁东,“你那几枝腊梅你不想要就给我!”
  “这是给我妈的,凭什么给你!”宁东捏着花掉头就跑,到家把花束递给方文初,“妈,隔壁李小妹不晓得从哪里弄到一抱腊梅,兰州问她讨,这是她分给你的。”
  这几天都在下雪,供养腊梅真是应景极了。
  儿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做讨梅花这么风雅的事,方文初开心极了,从丈夫书房的博古架上拿下来一只瓷花瓶,卷起袖子用清水洗花瓶,在哗哗的水响声中哼唱:“好花采得供瓶养,伴我书声琴韵,共渡好时光。”
  李振强在厨房里认真的削硬柿子,并没有留意到妹妹来来去去干什么。李惜文把几瓶腊梅分别摆好,问李振强:“小哥,你不是和邻居哥哥约好了要去打篮球吗,怎么没有去?”
  “去了。人家单位有篮球比赛,不给我们在旁边看热闹。我们在街上逛了半圈,他们遇到一群同学,我正好看见一个卖柿子的,就和他们分开了。你吃吃这个柿子,甜的。”李振强拿一片硬柿子塞进妹子嘴里,“好吃吧。”
  “好甜,贵不贵?”李惜文嚼着觉得特别好吃,洗过手抓了一片塞嘴里。
  “一毛五一斤,我买了八个就有五斤。不便宜。”李振强惋惜的叹气,“可惜我带的钱少了,下回出门我身上一定要多带一点钱。妈呢?”
  “妈在街口的副食商店排队。”
  “外面在落雪,我削好柿子就去把妈换回来。”李振强把手里的柿子都削成薄片,换上出门的大棉袄,扣上帽子出门去了。
  李惜文淘米煮上饭,拿出山芋粉做山芋粉圆子。吴省的风俗冬天喜欢吃一锅熟,鱼丸子已经有了,肉丸子和藕圆子没有,但是山芋粉圆子可以做多一些。
  宁东闻到隔壁的香味儿,吸着鼻子问方文初,“妈,隔壁又烧什么好吃的?”
  方文初也是有好奇心的吃货,说,“今天早上老家不是送来一篮藕嘛,你挑一根给隔壁送过去,就说是还他家的梅花,顺便看一眼不就晓得了?”
  宁东想想鱼丸和鱼肉松的美味,真去厨房挑了一根三节的大藕去隔壁敲门。
  “老家送来的,我妈说谢谢你们家的梅花,你正在做的那个是什么?”宁东吸鼻子,现出一点风度都没有的馋相。
  “谢谢谢谢。这是山芋粉圆子。”李惜文看见藕眉开眼笑,她可以炸藕圆子了,“我先给你盛两块你吃吃看。”
  李惜文做的山芋粉圆子里有放米粒,有咸肉丁,有豆干丁,还放了油,油滋滋咸浸浸的有肉味还有嚼头,宁东吃完两块赞不绝口。李惜文找个大盘子给他盛了一大盘让他带回去,又说:“有藕我下午可以炸藕圆子了,我家还要炸绿豆圆子,宁家哥哥你一会也不用还盘子过来,下午来吧,多带两个大碗过来装。”
  “好勒。”宁东美滋滋捧着大盘子回家了。
  下午宁东很不好意思的带着他妈一起过来了。
  方文初带过来两根藕和两斤菜油一碗面粉,客气的说:“这两天吃了你家三样东西都好吃,就想请你也帮我们家做一点圆子,我们过来给你们打个下手。”
  曹月英还是很愿意和隔壁的教授邻居搞好关系的,热情的说:“欢迎欢迎。我们也才开始炸圆子,炸圆子就要油多才好吃。你又端来两斤菜油,能炸不少了。”
  炸藕丸子的准备工作主力是李振强。李惜文也没闲着,拿着擦板擦萝卜。
  方文初是北方人,不知道绿豆圆子里要放萝卜丝,好奇的问:“还要炸萝卜丸子吗?”
  “萝卜丝是做绿豆圆子的。”曹月英估计方文初不怎么会做饭,把骨头汤上的浮沫撇掉,笑着说:“绿豆圆子炸出来我们先做几碗汤吃,你要是觉得好吃就多炸一点。”
  绿豆圆子汤盛出来的时候邢兰州来找宁东,李惜文也给他盛了一碗。他也赞不绝口,嚷嚷着他家要跟曹阿姨一起炸圆子,回家把他妈和两斤菜油还有藕、萝卜和面粉、鸡蛋、肉都搬过来了。
  胡阿姨在厨艺上和方阿姨只在伯仲之间,但是脸皮要厚得多,遇到会做饭的邻居完全不要面子,好话不要钱的往外抛。
  三个妈妈围着油锅聊天,最后话题都绕到孩子们身上,方文初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胡阿姨有两个儿子也没有女儿,讲起来都特别羡慕曹月英有惜文这样一个乖巧好看的小女儿。
  曹月英也很得意:“我娘家兄弟姐妹五个,只有惜文一个独苗苗,全家最惯的是她,孩子里头最懂事的也是她。”
  邢兰州看着李惜文呵呵笑,一脸“你懂事?我不信”。
  宁东看着邢兰州呵呵笑,一脸“我看破了但是不说破”。
  李振强看着他的大碗:绿豆圆子真香,藕圆子真香!
  李惜文看邢兰州和宁东眉目传情觉得这两人可能是一对儿,她决定以后离这两人远一点儿。
  一下午大家吃圆子都吃饱了。邢兰州和宁东各自用竹篮子运回去满满一篮各种圆子。
  收拾完厨房,李振强又对着红烧肉和米粉肉又想入非非,李惜文觉得以四位芳邻的吃相来看,红烧肉和米粉肉的味道可能比闻起来差,她就说:“我觉得米粉肉和红烧肉可能不好吃”
  “有可能。不过好歹是肉,我们不吃振强是吃的。”曹月英把她上午排队买到的肉拿出来端详,“下回买肉还不晓得是哪天,还是做成豆干肉丁酱吧。”
  小哥是显性吃货,亲妈是隐性吃货,俩人都没得救了。
  李惜文现在特别想念不是吃货的大哥和二哥。
  第二天大清早邢兰州和宁东来敲门,和曹月英说:“阿姨,副食品公司新到了猪肉和带鱼豆腐什么的,我们找熟人先去买高价肉,不要票,你们家要买就让振强弟弟带上钱和袋子跟我们走。”
  曹月英赶紧把李振强喊起来,塞给他一卷钱让他跟着两个邻居哥哥走。
  李惜文从厨房追出来,塞给她哥和两位邻居哥哥一人一个夹着煎过的午餐肉片的热馒头,叮嘱说:“妈妈讲只要猪肉和带鱼,有黄鱼羊肉牛肉也要。海带虾干香菇干粉丝什么的都不要,上回家里已经买过了。”
  “哦。”李振强咬着馒头点头重复,“只要猪羊牛肉和带鱼黄鱼。”
  宁东忙着啃热馒头,就觉得午餐肉煎过夹馒头吃真香。
  新邻居真是很会吃,一点不像农村出来的人家,邢兰州似笑非笑看李惜文一眼,嚼着馒头不说话。
  不知道邢兰州还是宁东家的熟人给力,李振强背回家十斤牛肉,三斤五花肉六斤猪板油,还有两个蹄膀和两条带鱼。他在那儿跟曹月英叭叭叭算帐的时候,胡阿姨提着两个蹄膀和一块牛肉来敲门,羞答答请曹月英帮她做红烧蹄膀和卤牛肉。
  早上才承他们家的大人情去买肉,曹月英热情的答应帮忙。邢兰州特别体贴,把自己家的煤球炉和高压锅都拿过来了。
  李家有李惜文“遇到就买”,各种调料都不缺。曹月英调好卤汁,用最大号的锅卤牛肉,顺手还教胡阿姨怎么配卤汁靠猪油。李惜文起了个小炭炉子烤蹄膀烧毛,那味道真不大好闻,她一边烤一边拧着眉头。
  邢兰州没有事干,在厨房待一会就跑了。胡阿姨看着开开心心洗带鱼的李振强,叹气说:“我们兰州要是有你家振强一半就好了。”
  “振强的心也是野的,洗完带鱼肯定要跑。”曹月英对儿子翻了个白眼,“还要带着惜文一块跑。”
  “嘿嘿,妈,我们是想出去转转。胡阿姨,兰州哥今天有没有事,我能喊他跟我们一块去玩吗?”李振强问。
  “他闲着哪,你赶紧找他去,叫他带你们去玩,他要是不在家肯定就在隔壁宁家。”胡阿姨看着文文静静的李惜文,说:“我们惜文真是乖。”
  “那个蹄膀等我靠好猪油来烧毛,你洗洗手把中午饭准备一下,你哥喊哥哥们出去玩,不能让人家中午不吃饭。”曹月英揉揉女儿的头。
  “好呀。”李惜文赶紧把蹄膀放下来,凑到窗缝边吸几口清凉的空气,洗手准备带出门的东西:一盒火柴,一小瓶煤油,装满两个饭盒的馒头和一盒午餐肉。还有她自己用罐头盒敲出来的四个有把手和盖的小罐子和一包炒米。
  邢兰州在自己家。李振强说要带他和宁东哥一起去打鱼,他说:“宁东家每年都是买够年货回老家过年,他们一家人刚刚才走。我们三个人去吧,骑两辆自行车?”
  “我骑黄鱼车去。”李振强神秘兮兮的说,“我叫你不要买鱼,不会只让你提两条鱼回家的。”
  “一车鱼?”邢兰州笑了,他也曾经喜欢吹牛,不过上小学一年级他爸就用皮腰带帮他改掉了这个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