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好,你也带着小元宵登楼去赏赏吧。”
    七月七,乞巧节,庆祝节日的风俗之一是召集百姓家中的巧手妇人,对月迎风地集结街道两边,用七孔针和五色线,当场绣出各式各样的织锦,再由主持节庆的衙门官员嵌于在屏上,在京城的主干大街上摆成一条长龙,供京人欣赏和品评,长年下来,已经成了邺京乞巧节的一大盛事。
    届时织锦浩瀚一片,艳色充沛,笔直列于街道上,皇宫城楼上也能看得清楚,所以每年天子会恩赐得宠的内宫妃嫔或者宫人去登楼欣赏。
    今年虽边关有战事,可因为皇上御驾亲征,贾太后为彰显城内安宁,国泰民安,也没暂停此事,依往日一样办。
    云菀沁道:“妾身身份低微,怎么好跟几个娘娘一块儿登城楼赏……”
    “哀家可不是为了你,是为了小元宵,想让小元宵有机会能沾沾人气,五颜六色的,小孩儿也喜欢看,指不定一高兴,突然就冒出话了呢?”贾太后又亲了小元宵一口。
    云菀沁笑了一笑,也不再推辞:“多谢太皇太后。”
    既然多了一对后宫母子,也少不了陪行的护卫,贾太后稍一沉思,知道她跟沈家关系交好,安排下去:“那到时,除了你身边的齐怀恩、初夏与随行宫人,再让沈侍卫陪行登城楼吧。”
    “是。”云菀沁依谕谢恩。
    —
    七夕这日,夜一降,沈肇带着两名侍卫来了瑶台阁,请云菀沁几人登皇宫的外城楼。
    不知道是不是人生第一次能见着外面的天地,小元宵也手舞足蹈的,兴奋得不得了,在娘怀里动个没完。
    一边走着,初夏一边道:“说不定就像太皇太后说的,小元宵今儿一高兴,还真开了金口。”
    云菀沁亲自抱着儿子,垂下头,笑着引诱他说话:“叫一声娘听听,好不好。”
    小元宵小嘴闭得紧紧,眼珠子到处望,就是不吭一声。
    说话之间,一行人到了赏乞巧节节庆的城楼,前后登了上去。
    云菀沁抱了小元宵,朝下面望去。夜幕中,一片璀璨锦海绣林,径直铺于邺京的御街上,在月光和橘红灯光的映衬下,金线银丝闪闪发亮,如火树银花。
    织锦插屏边,游客如织,有人驻足观赏,有人来回徜徉,虽然在城楼上,却听得到欢悦的人声。
    好久没出宫,一片繁华盛景就在眼皮下面,怀内,小元宵也被热闹弄振奋了,朝有亮光的地方胡乱指着。
    云菀沁很心动,轻笑:“小元宵,你是不是也想下去看看?”
    身后,沈肇蓦然一动,几步上前,低声:“美人若想下城楼游玩,微臣可护行。”

  ☆、第二百五十六章 抱儿追车,幼子初语

七月初七晴皎皎,磨连割好稻。
    暑风腾腾中,京城中心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入了夜的银汉碧霄下,家家乞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照得满京艳艳一片。
    云菀沁抱着小元宵,被御街上的人潮推着往前走,开始还有些紧张忐忑,只怕人多,会被人发现,后来才知道是杞人忧天,越是人山人海,才越是没人管得着你呢。慢慢的,她融入了节日的气氛里,顾不得别的,虽然私下城楼不合规矩,可并不走远,就在靠近皇城的御街顶头逛逛,沈肇是个稳妥人,有他在,也不会有什么事。
    一路,身边的沈肇紧紧盯住她的身影,免得被人推搡或者踩踏,见她笑靥如花,难得的开心,脸庞也松弛几分。后面的初夏和齐怀恩,也在人潮里跟着。
    走了一段路,云菀沁步伐放慢了些,再一转头,只见沈肇时刻护在自己母子身边,不让人群挤过来撞着自己,不禁心头一暖:“哪家姑娘能嫁给沈大哥,简直就是前世修来的福。”
    沈肇没料到她突然说起这个,一愣。
    她与他见面机会不多,往日也不好提,反正都说出口来了,笑如银铃,眸子里透出几分少女般的慧黠:“沈大哥可有看中的闺秀,我可以请太皇太后引荐一下。”
    她对自己的提携和照拂,他怎能不知道,官场上的前途就罢了,如今连私人问题都不放过,沈肇轻笑:“不劳夫人操心,不急。”
    “怎么不急,你都二十多了。”邺京较小城市和乡下,风气开化,男女十*成亲也算正常,沈肇这个年龄该考虑了,可是别说成亲了,便是连门亲事都没定下。
    老早听沈子菱说过,沈肇幼时倒是有门亲事,是沈家官场老友家的女儿,可那家女儿身子孱弱,没养大成人,沈老将军为了照顾那亲家的心情,暂时没再给这孙儿续亲,再后来沈肇岁数大些了,老将军准备重新挑选亲事,沈肇却说自己还未立业,想要一心做点成就,先不慌,给拖了下去。
    沈老将军一开始只当他心里有人,本就不是个迂腐的人,也就不做声了,只等着孙子主动提,后来见这孙儿一心泡在沈家军里练操带兵,沉浸在骑射武技内,才发现,或许他真是个武痴,不好男女事,这几年沈肇开始涉足官场,立了业,沈老将军便也更不好管了。
    沈肇沉默片刻,反驳:“二十多也不算大龄吧,朝上不少官员早期寒窗苦读,误了年龄,而立才娶妻的也不少。”
    “人家虽而立才娶妻,却有偏房或者妾室,你身边连个红袖添香的都没有——是不是有心怡的人?”
    “没有。”沈肇摇头。
    别看个头长得大,只怕是还没开窍。云菀沁一边走一边摇头:“大哥要不是答得这么爽快,我还以为你迟迟不娶是暗中痴恋我呢。那你说到底要个怎样的?我就算想要给你引荐,起码也得知道你喜欢什么样子吧,环肥还是燕瘦?性子是活泼是文静?”
    沈肇眸内噙笑,看她一眼:“难得这么厚脸皮。”知道她今晚心情确实很不错,也不枉自己刚才一阵冲动下领她母子下城楼游玩。见她逼问,沈肇无奈,顺着她的话:“我对姑娘家没什么评判,在我眼里,都差不多。活到现在,我只认识你和子菱,子菱是我妹妹,总不能让今后妻子像她吧,非得说什么样子……若是像你,倒也不错。”
    “像我?”她俏皮道,“难度有点大啊。”手钻到小元宵的颈项里咯吱了一下,得意道:“是不是啊小元宵。”
    小元宵逛累了,此刻软兮兮趴在娘的肩上,怜悯地望了一眼沈肇。
    “是啊,因为难找到跟你相像的,所以干脆就不急了。”沈肇语气也仿似玩笑,不易察觉地收起了这个话题。
    扰攘御街的不远处,一条巷口,人稀疏一些,稍显宁静,一辆青帷单驹马车泊在巷子口,窗帷打起一半,一双目光借着层层人潮中的一条弯曲缝隙,停定在前方一双男女身影上。
    美貌妇人怀抱幼儿,在人群里被保护得紧紧,身边身后有下人的陪伴。
    “人太多了,被人看见就不好了。走吧,爷。”车夫的位置传来一把略显沧桑的老者声音,又有几分警惕和沉着,提醒车厢内的人。
    被问的人没有回应,眼神如钩,仍旧直直钉在前方,灼热目光统统聚于一点。
    沿着御街走了一段路,人声越来越鼎沸,街道中央的锦绣插屏亮花了母子两人的眼睛。
    云菀沁看得眼睛发胀,不好继续往前逛,眼光一扫,今夜乞巧节,宵禁延长,街道两边的酒肆茶馆鳞次栉比,还在营业,其中一家专营本地小吃,在京城极有名。
    在宫里吃惯了精食,云菀沁有些发痒,一指,对儿子笑着说:“娘累了,在这家坐一坐再走好不好。”
    小元宵夹在娘亲温软的怀里,颇有大将之气地抬起小脸,严厉审视了一番招牌,似是还算满意,皱了皱眉,箍紧娘的脖子,没反对。
    云菀沁抱着儿子进去了,沈肇见这食肆窄小,都是些普通散客,自己这么一行人全都进去,反倒引人注意,只和齐怀恩在食肆门口等着,让初夏单独跟进去,吩咐若有什么事儿来叫自己。
    “夫人,这边请。”今晚出街过节的人多,铺子里生意好,跑堂的一见进来个抱着幼儿的美貌小少妇,赶紧招呼到临窗的一张桌子边坐下,又用汗巾将桌子抹了一遍,生怕小娘子嫌脏。
    下城楼前,云菀沁等人换下宫装,虽仍是锦衣绣裙,此刻倒更像个在丫鬟陪同下,出来过节夜游的富家少奶奶,点了一壶菊花茶和两碟入口即化的松软甜糕,一听食肆的招牌小吃还没卖完,又要了一笼蟹粉汤包。
    不一会儿,跑堂的将吃食茶点都端了上来。这家食肆的蟹粉汤包是招牌货,皮薄透亮,蟹香浓郁,每天做的数量有限,卖完了就停止兜售,不但在京城有名,不少外地食客都曾慕名而来。
    软糯汤包皮儿纤薄,透着粉色,顶上的褶子一层一层,里头裹了牛肉和蟹粉的馅,再灌注家传秘制的骨头汤,配上草寇、丁香、小茴香、花椒等作料,云菀沁轻轻咬缺一个小口,蟹香浓汤便流了出来,喂了一点给儿子,给他尝尝味儿。
    小元宵虽然开始吃主食了,但在宫里多半是吃那些精制面线或者熬得稀烂的粥食汤水,哪里吃过这种烟火红尘味十足的民间小吃,刚尝了一口汤汁,小脸马上露出惊为天人的神色,一会儿功夫,吃得吧唧吧唧,满口流油,只吐小舌头。
    云菀沁嗅到浓郁蟹香,心中动了一动,在晏阳时他在食馆里为自己拆蟹喂食的场景历历在目。
    初夏看她神情,猜得到她几分心情,平时就算了,今夜是七夕节,怕是总会勾起几分心绪。
    皇上离京前,主子去私下找过皇上,想要恳求皇上继续搜山,加大搜寻力度。可主子回来时,却一字不发,初夏问她结果,她也沉默不言,初夏也只当是皇上拒绝了,从此再没多问。其实,就算皇上答应了又怎样呢?一年了啊,要找到,早就找到了,再说了,便是三爷还活着,怎会不回京。
    正这时,小元宵咿呀的抗议声传来,打破了云菀沁的思绪,只见儿子指着自己调羹里的包子,似是等了半天没等到,着急了,吵着还要吃。
    云菀沁心情恢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