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过更感兴趣的笑道,“那,老人家,今天中午您别杀鸡了,本官也想尝尝您的菜饼子,可好?自离了家,好几年没吃过菜饼了。”
  三奶奶有点犹豫,“不是啥好东西,老婆子我在村里摆摊卖过两天,来看花的贵客们买了吃都说剌嗓子咽不下去呢,大人别嫌弃才好。”
  “怎么会,本官小时候便是吃搀糠皮的菜饼子长大的,最好这一口。”刘过更真诚道。
  又与周三奶奶客气两句,赵里正陪着刘过更去转牡丹园,周老爷子跟在后边,脸拉的死长死长的,知道这是不会到自己家转了,背着手回村,去周四发家,叫周卫江去周卫极家里,帮着招待刘大人。周危机不在家,只蓝怡一个没见识的妇人在,刘大人一家子登门去吃饭,怎么能招待得好!若蓝怡懂事,就该请自己过去陪客才是!
  刘过更转完北山坡下去时,眼神落在蓝怡家的坡地里,盯着地里几种没见过的小苗,好奇问道,“这田里种的是什么,本官怎么看瞧着有些眼生呢?”
  感谢帅气的二油打赏的香囊,谢谢,最爱二油啦。


第六七四章 番薯价值
  刘过更兴冲冲地到了蓝怡家,进门便问道,“弟妹,你田里的红薯苗,何处得来的?奇哉,奇矣!为兄前两年听闻南洋岛国有此物,在我朝之内,却从未闻。”
  刘夫人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老爷,你这一惊一乍地干什么,也不怕把人吓着!”
  刘过更呵呵笑了,坐在夫人身边,两眼灼灼地望着蓝怡,“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吓着?弟妹,是吧?”
  大周虽然与周边各国通商,但也有不少限制,为的是防着自己压箱底的好东西被人得了去。大周出口最多的瓷器、茶叶和丝绸,这些东西都是死物,是最终商品,别人买了去是无法复制的,他们若喜欢还得到大周来买,而大周把制瓷、茶树和养蚕织绸等关键技术牢牢握在手里既可。食品类的话,大周也会出口米面,特别是大周国内广泛推广种植的高产稻种占城稻,朝廷就严格规定只能脱皮成米之后方可出口卖于别国。若是私自出口稻种,一旦被查出,就有掉脑袋的风险。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国内主要的、高产的粮食品种,出口的只能是种不出来的加工食品,否则别别国学了去,就失了优势。所以刘过更听赵里正说蓝怡田里种的乃是番薯,才会如此惊奇。
  蓝怡也不隐瞒,把番薯的来历讲了一遍,之后道,“去年吃着好吃,又见留在地窖里的发芽了,便试着亩了秧,没想到还真种活了。”
  刘过更听完感到十分庆幸,“花常业真是运道奇佳!竟能堂而皇之地把番薯种子带了回来,若是弟妹种植成功,他这份功劳便更不可没。”
  蓝怡听了一动,接话道,“若是如此,那真是太好了。花家兄弟现在日子过得不容易,若能赏些实惠的东西就更好了。”
  “放心,放心,为兄心里有数,知道什么东西真个有用。”刘过更笑眯眯地应下,脑中迅速盘算着如何帮着蓝怡种好那三畦番薯。
  刘夫人感慨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他家的船沉了才不得不出海,否则哪得这份功劳,都说乘船苦,若是能赏些银子下来,转行开个小店也能安稳些。”
  刘过更却不如此想,“隔行如隔山,行船虽辛苦,但收益也不少。入了这一行,轻易不会转出来的。弟妹,你看这样可否,我回去后就让管农事的田中过来看看,帮你拿虫除草。当然,弟妹若觉得他不中用,再让他回去便是。”
  县衙司农事的小官田中蓝怡认识,是个死啃书本照章办事的老头,蓝怡穿越而来,对如何种植红薯并不陌生,不想他来指手画脚添麻烦,委婉拒绝道,“多谢大人好意,只两千余棵秧苗,家里这些人手,除草捉虫足够了,田大人事忙,怎好劳烦他老人家。等番薯有了收成,再请您和田大人来,下一步如何安排再请您示下。”
  若论品阶,周卫极为正八品上的武官,刘过更为从八品的文官,比刘过更还高,但是周卫极只是散官,比不得刘过更掌一县之实权。另一方面,刘过更此人官风清廉却不死板,做事不拘一格却有底线,让蓝怡赞赏。与刘夫人有来往后,蓝怡又又知家里贫苦时不抱着读书人的死清高,而是主动行商改善家里的条件,宁肯自己让人瞧不起,也不肯老娘和老婆孩子饿肚子,现在日子好过些了,他也不曾丢掉简朴家风,敬爱妻子,不曾纳妾,这样的,才是好男人,好丈夫。蓝怡敬他,也感激他在周卫极不在家时,主动提及到村里来给她撑场子,所以才会把番薯种子交给他,以刘过更的能力,定能把番薯推广开,让周民得食之。
  再说了,除了这里的番薯,她在梅县还有一部分呢。那些种的隐秘,可是她的私产。
  刘过更喜出望外,起身拱手谢过,刘夫人斜了他一眼,对蓝怡笑得也更热切了两分。刘过更又接着问道,“听里正讲,弟妹田里还种了麻山药,去年产量不错,所以今年村里种植的不少?”
  蓝怡点头,把去年种麻山药的情况详细地讲给刘过更听,还有山坡上的榨油、药用的牡丹的价值和收益,刘过更认真听着,连连点头。
  “哎呀,二嫂,家里怎么这么热闹,是有客来了么?”大门口想起尖锐高亮的声音,竟惊动了关在东院一上午没叫的两只狗,汪汪地叫了起来。
  蓝怡停住,在旁边陪坐的赵里正皱起眉头,心中十分不高兴,今天刘大人的行程他昨天就跟蓝怡敲定好了,妥妥的,这是哪里杀出来的程咬金?
  伴着笑,一个婀娜窈窕的身影绕过影背墙,高峰的妻子赵氏身着淡紫罗衣,妆容精致,头戴大朵黄花而来,看到院内忙碌的众人,眼神落在与文轩在院中玩耍的刘小宝刘小妹身上,更加鲜活起来,“这不是小宝小妹么,哎呦,难道你们的娘亲也来咱们村里看花了,还真是巧了,早知道夫人也来,早上该一道走的!文轩,你这孩子,怎么也不喊人呢!”
  文轩站起来,不亲不近地喊了声“四婶。”
  “欸!好孩子!你娘呢,在家还是在客栈里?”赵氏问完,走到跟前摸了摸刘小妹的头,语气柔的能掐出水来,“小妹越长越漂亮了,改天我带着你嫣儿妹妹去找你玩,好不好,嫣儿在家天天念叨着找你,可想你这小姐姐了,说你给她的糖糕是最好吃的。”
  刘小妹气鼓鼓地一甩头,“才不要,她就会哭,话都不会说!”
  赵氏尴尬地收回手,呵呵笑了两句,“那是上次,现在嫣儿不哭了,话也能说一两句了。”
  文轩转头看着气鼓鼓的刘小妹,忽然觉得这个妹妹还是挺顺眼的。
  蓝怡站起身,“大人,家里有客到,您稍坐,我出去迎一迎。”
  刘过更和夫人自然是认得赵氏的,且二人对她的印象都不好,刘过更站起身,“弟妹且忙着,我们再去义学看看。”
  感谢书友南瀛雨蛙、aa小章鱼投来的票票;另外再推荐好友的古言文:《穿越必须低调》,逗趣得很,各位书荒的友亲友可以收了看哦。


第六七五章 酸儿辣女
  看赵氏如主人般地送刘过更出门,过来帮忙的杨氏用胳膊肘碰了碰旁白低头认真洗米的三嫂周赵氏,“三嫂,看看你的当家子,比你可强多了,刚进来整个院子就哪都是她了!”
  周赵氏看着一身明艳夺目的高赵氏,自卑地低下头,小声道,“我娘家在弯头,她娘家在周家村,五百年前也不会是一家,弟妹你小声点,让人家听见该笑话我乱攀亲了。”
  刘氏撇撇嘴,“三嫂你别往她脸上贴金了,就她那样的,谁稀罕答理!莫说这里是我嫂子家,人家刘夫人还没说啥呢,哪轮得到她送人出门!你们听说没有,她最近上蹿下跳地想让她爹当里正呢。”
  八婆二嫂眼睛顿时瞪大,快速挤到刘氏身边,一边帮她洗蘑菇一边问道,“啥,就周老皮那样的,她还真敢想,快说说,咋回事?”
  高赵氏的父亲周老皮在周家村开着小杂货铺,经常干些在醋、酱油和酒里掺水的缺德事儿,在村里口碑很差。里正是全村人选出来的,就算周德真的干不下去了重选,也轮不到周老皮头上去。
  贾氏听她们的声音越来越大,笑着盖上面盆,“菜都洗好了?待会儿孩子们一下学都改回家吃饭了,家里冷锅冷灶地可不成。剩下的我来收拾,大伙散了吧。”
  八婆二嫂这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太大,让门口的高赵氏眼神不善地往厨房瞟,虽不惧和她斗嘴,但八婆二嫂也知道今天是什么场合,便乐呵呵地站起来,“差不多了,贾婶子,咱就先回了,后晌再过来洗碗。对了,家里碗筷够不够,我去店里再拿几套吧?”
  “足够了。”贾氏虽刚活好面,白细的手上却没粘着多少面,一看便知是高手,她上前结果菜盆,又对杨氏道,“老四家的,你回去请老爷子过来吧,待会儿刘大人回来也该开席了。卫极不在,得劳烦他老人家过来陪着刘大人吃个便饭。”
  杨氏响亮应下,看看旁边还在认真洗米的三嫂,觉得等她太费功夫,便跟着八婆二嫂先回了。周赵氏见她们都走了,赶紧低头接着忙活。
  干活快的最受不了干活慢的,只看着就急得不成。刘氏见周赵氏恨不得一粒粒地磋米,忍不住提醒道,“三嫂,这米都是大磨房碾出来的好米,没糠皮也没碎石头渣滓,你不用这么一粒粒地捡啊,抖一抖箩,看看上下有没杂东西就成了。”
  周赵氏连连点头,赶忙起身舀水淘米。贾氏却觉得周赵氏的性子虽慢,却十分细致,这米虽是大磨房出的,但也难免不干净,今天待的是贵客,细致些也是好的。想她以前在王家伺候周老夫人时,老夫人吃的米,都是这样一粒粒捡出来的,莫说碎石子,就是连碎米都没有。便笑着接了周赵氏手中的米,又道,“你家里人多,再帮我洗洗蘑菇切了吧。”
  周赵氏喜出望外地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