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家?是什么?”一个六七岁的垂髫男孩说道,带着家乡口音,蓝怡发觉自己也能听的懂,不禁松了一口气。
  “就是能吃饭、睡觉的地方。”蓝怡抱着宝宝蹲下与说话的那个六七岁小男孩视线齐平,尽量显得柔和无害。
  几个孩子交流一番眼神,有些茫然地看着蓝怡,不知道她想做什么。
  “二牛,回来吃饭了,你个皮孩子,总要等着娘叫么!”伴着洪亮的声音,蓝怡右侧的短墙柴扉打开,走出一个妇人。
  这妇人看起来三十岁左右,身材偏胖,面色微黑,双目明亮,头上用木簪绾着发髻,身穿一件青色粗布褙子,下着暗红色长裙,只露出一双麻鞋。目测她双脚的尺寸应是没有裹脚,蓝怡松了口气,裹脚什么的,让她最难接受了,看来春桃的天足也不是特例。
  “大嫂,小妇人带着孩儿回乡路过这里,能到您家讨碗水喝么?”这妇人看起来像是正直善良的,蓝怡便厚着脸皮问道。
  那妇人扯过孩子堆里的二牛,用力拍拍孩子衣服上的泥土后抬头打量蓝怡,见她衣衫干净但鞋上满是泥土,就知道是走路过来的,便点头应下:“进来吧。你们几个都回家去吃饭,省得讨骂。”
  那几个小孩子望望蓝怡,各自跑开。
  这大嫂的态度虽不算友好,但总算没被拒绝,蓝怡松口气赶紧道谢,跟在这对母子身后走进农家小院。
  这座院子甚是方正,三间正屋土柸房,东西两侧有两间木架子搭成的小屋,院子里散养着几只柴鸡,房钱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整理农具,头戴帕巾,身穿短衫,脚穿草鞋,看到自己婆娘带着人进来,便站起身子搓着手有些拘谨。
  “这是我家男人,当家的,这小媳妇过来讨碗水喝。”那大嫂说罢,又对二牛斥道,“你去洗洗。”
  “这位大哥,叨扰了。”蓝怡略笑着打招呼,尽量笑不露齿,省得人家认为她轻浮,毕竟现在不比自己的那个年代,一言一行都要小心些。
  男人没有说话,点头便转身走进屋中,蓝怡顿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恰巧这时,亦轩开始哼唧着哭泣,蓝怡心疼,晓得他饿了,也只得开始轻拍孩子的背。
  亦轩长相随了依柔,如那年画里观音菩萨身边的童男童女一般,大嫂见了也喜欢,又看蓝怡熟练地动作,张嘴直接问道:“怎么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你家男人呢?”
  “小妇人的丈夫已经病逝,我是租了马车带着孩儿回家乡。今早路上马车坏了,车夫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年轻,不肯再送我们,小妇人只得带着孩子步行。因走不贯山路跌了一跤摔到山脚下才偶然来到这里,碰到大嫂。”蓝怡低低说道,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伤心凄惨,消掉妇人的戒备引起她的同情,“大嫂心善这才让我进来喝口水,不知大嫂怎么称呼?”
  果然,这妇人听她死了男人又遇到这等事,心中产生了几分同情:“你叫我牛嫂子就行,咱们这到哪都不近,你能走进来也不容易。怕是一天没吃饭了吧,跟我们一块凑合着吃吧,这村里可没啥酒家让你吃好的。”
  “怎么会,多谢牛嫂,有吃的就不错了,不瞒您说,我这孩子晌午吃了些干粮,这半日没吃东西了。”蓝怡答道,并随着夫人走进正房堂屋,果然发现饭菜已经在木桌上,那个农夫正在摆放碗筷。牛嫂喊道,“当家的,今天晚上我留蓝妹子在家吃饭,你多添副碗筷过来。”
  “已经拿好了。”男人答道,听起来很是憨厚,蓝怡觉得十分顺耳。
  “牛大哥,打扰了。”蓝怡站在门边低着头说道,并没有抬头打量屋内摆设。牛嫂招呼着她坐到桌边就餐,那个叫二牛的小男孩已经在坐着开始快速地往嘴里扒菜,看来也是饿了。
  桌上放着三个粗面馒头,一碟绿色蔬菜和四碗菜粥。粗瓷破边的粥碗个不小,这一碗粥足够她喂饱亦轩自己再吃个半饱。馒头她没做考虑,毕竟她是突然蹭饭的,人家肯分她一碗粥已是客气了。
  “你先喝点粥再给孩子喂奶。”牛嫂招呼蓝怡让她赶紧吃些,态度也热络了几分。
  喂奶。。。。。。蓝怡哪里有奶水给孩子吃,“牛嫂,我这孩子已经断奶了,给他喝些菜粥便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正文 第五章 忧来无方
  牛嫂浓密的眉毛一皱,“这么小的孩子咋就能断奶,他牙都没长齐全吃得了啥!”乡下人家养孩子,除非下边有弟弟妹妹排队等着,否则都是要吃奶到两三岁的,牛嫂的责备也在常理之中,不过她还是转身取了竹勺递给蓝怡,让她给孩子喂些菜粥。
  “麻烦牛嫂了。”竹勺虽旧,却洗刷地十分干净,蓝怡试过温度后便舀起半勺递到亦轩嘴边,慢慢喂他喝下。亦轩许是饿得狠了,菜粥虽有一股苦涩的味道他也不嫌弃,就着勺子喝下几勺。
  牛嫂坐在蓝怡身旁,用半个粗粮馒头夹菜吃着,看亦轩乖乖喝粥眉头皱得更紧,取过馒头递给蓝怡:“妹子趁热将这馒头泡软,喂孩子看他吃不吃。”
  桌上一共三个馒头,牛嫂和牛大哥分吃一个,二牛吃了一个,这剩下的一个蓝怡哪好意思全吃,“牛嫂,半个就不少了。”
  蓝怡掰开小半馒头,剩下地又放回碟子里,将馒头分了小块泡进粥碗中,待软了用勺子喂给亦轩吃。小亦轩也乖乖的吃下几口,便伸着小胖手要抓勺子,嘴里“啊啊”地高兴叫着。
  牛嫂将剩下的半个馒头递给自己的男人,示意让他吃下。
  牛大哥摇摇头:“饱了,你们吃。”说罢便端着碗起身去了屋外。
  牛嫂又将馒头放回碟中,见二牛将几个菜梗吐出来放到桌上便骂道:“你个败家孩子,就你嘴叼!”
  二牛赶紧夹起菜梗放进嘴里,低头接着吃。蓝怡笑笑,这绿色蔬菜是早春种的菠菜,牛嫂今日是用水煮的,微微放了些盐,菜梗虽也软了但也确实没什么味道。
  “二牛,这菠菜吃了长力气,小孩子多吃些才能长得高。”
  “莫管他,你把孩子给我,你趁热吃。”牛嫂擦擦嘴将那半个馒头塞进蓝怡手里,又抱过文轩,低头逗弄着,二牛见此也好奇地凑过去,拉拉文轩的小衣服小手玩着。
  “麻烦牛嫂了。”蓝怡就着馒头将大半碗的菜粥喝下,馒头入口她才晓得这是荞麦粗面。荞麦这种作物在肥沃的土壤上较小麦等产量低,口感也没有小米、小麦好,但是它十分皮实,耐旱耐冷,贫瘠、无法浇灌的土地种植荞麦较为合适。
  “锅里还有粥,再喝一碗吧。”牛嫂见蓝怡喝完,又说到。
  蓝怡摇摇头,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牛嫂家也不富裕,她能吃个半饱已是不错了。
  “你这胃口还真是不大,”牛嫂拍开二牛的手,将文轩递给蓝怡,她端碗去了屋外,蓝怡听到她和丈夫低声交谈两句,一会儿便端着粥碗进来,倒给蓝怡半碗。
  “再喝半碗。我让二牛他爹去里正那里说一声,这天也黑了,你住一晚再走。”
  “真是给您二位添麻烦了。”蓝怡谢过,基本的历史常识告诉她古人户籍制度管理严格,对于流民的惩罚也是很重的。牛嫂将她在这里的事情告知里正乃是例行规定,这反而让她觉得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多了份保障。
  牛嫂摇摇头,示意蓝怡将碗里的粥喝下便利索地将碗筷收拾出去刷洗,二牛也跑出去不见影子。
  蓝怡抱着孩子到院子里给他把完尿,便见到牛大哥领着个人回来,对着厨房里忙活的牛嫂喊道:“他娘,里正叔来了,点灯过来。”
  牛嫂应声,端油灯引着里正进屋,招呼蓝怡和孩子进去。
  “就这小媳妇?”里正看起来四十多岁,紫面短须,面色严肃,“你要去登州?”
  “是,小妇人的夫家在登州。”
  “出州要有衙门开的路凭为据,你可带了?”里正见蓝怡母子衣着整齐,神色坦荡,只例行问问。
  蓝怡从怀里取出户籍路凭递过去。
  里正翻看一眼,确认蓝怡是有证件的便递还给她,冲着牛氏夫妻点点头。
  “亥时后卯时前无事的话,莫在村内四处走动,你带着孩子赶路也需谨慎些。”里正叮嘱一句便被牛大哥送了出去。
  看夫妻二人对里正的态度恭敬,想来他是掌握着实权的。蓝怡没想到这个朝代管理真的如此严格,不止要有身份证明,还要有出行证明,这要是出门办事岂不是很不方便?
  后来蓝怡在这里待得长了些才了解到,这等出州路凭也分好多种,经商的、外出游历的、跑江湖的、探亲的等等,县衙一般只查明原由便可给开具,只有时收些小钱罢了。
  牛嫂收拾完屋子便端着油灯带着蓝怡母子进到东屋:“你带孩子跟我们娘儿俩挤挤,二牛他爹在外屋凑合一晚。”
  “多谢牛嫂,只是委屈牛大哥了。”蓝怡点头,客随主便,她也得机会与牛嫂多接触,了解些基本的信息。
  “他一个大老爷们,啥委屈不委屈的。”牛嫂抱起炕头的被子便转身出去收拾牛大哥睡觉的地方,不时听到她责骂二牛的声音和牛大哥低沉的应和声,让人听着心安。
  亦轩这一日才算吃了回饱饭,在炕上啃着小手玩。蓝怡觉得他与户籍上写的出入不大,应该是一周左右,门牙已经长齐,正是学走、学说话的时候,也是最累人的时候。
  “文轩,亦轩,名字换来换去的也麻烦,干脆以后咱们就叫宝宝吧,今日便是你的生日。”蓝怡扶着他的小胳膊让他学习走路,对他轻声言道,宝宝自然是无法反对的。
  宝宝才周岁,哪里知道自己现在已是无父无母、被人追杀的孤儿,哪里知道蓝怡的忧虑,只眨着大眼睛左右瞧着,在蓝怡的逗弄下发出天真的笑声。
  蓝怡望着炕桌上昏暗的油灯,呼吸着屋内古旧的气息,再看着自己面前周岁的婴儿,有些发怔。
  这一日不只是宝宝的天地巨变,蓝怡的天地何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