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蹲在马桶上玩手机的日子,一去不返了。”蓝怡教给宇儿用厕所后,看着宇儿高兴的样子,不禁感慨这年代的差距。
  周家村集日时,二叔把驴子牵了回来,顺便给蓝怡带了两头小黑猪。毛驴体毛为黑灰色,这头毛驴结构匀称,体躯短小,四肢结实,透露高昂,眼大有神,一看便惹人喜欢。
  “老大家的,这驴看着小,但有把子力气,带人干活都成,只要草料跟得上,再长一年个头也就不算小了。”
  蓝怡比了比,这头毛驴的腰背刚到自己肩膀高,再长一年估计也大不到哪里去。
  “二叔,个头小些好,我也能拉得住。”蓝怡满意地说,个头小了好啊,骑着方便,自己也不指着它干什么重活,能挑挑驮驮就成了。
  “青草、稻草、麦秸、豆秧这些驴都吃,每日再早晚拌上两回麦糠米糠就成了,这水也不能断了。这头毛驴脾气温顺好用,但也不能太拧着它的脾气,管教时也要避开肚子和小腿。”王二叔叮嘱道,“这俗话说倔驴脾气,这畜生脾气上来了也大着呢,你养些日子也就晓得了。”
  “恩。二叔,这喂驴的草料我想着让周二发家把那三亩田的麦秸麦桔铡好送过来,抵一成租子,您看?”
  王二叔点头:“也成,这三亩地的麦秸喂驴喂羊也够吃的。过些日子咱们地里的豆秧下来,也能吃上一阵子。我去和二发说吧,他肯定乐呵应下。这两日我去转了转山坡,看上村东边那处离着花溪不远的,虽地势陡开荒种田难了些,但种牡丹差不离。”
  蓝怡想了想村东的地方,她家现在就在村子的东北边,村东花溪流经的那处狭长的地方确实不错。地势虽说比起村南的稍陡,但是山坡上绿草葱隆,石块也少,土质应该不错。
  “二叔,那块地方少说也得有四五十亩吧?”蓝怡思考着圈下多少地方合适,这里所用的亩与现代是相同的,一亩为六十平方丈。以六十位进制单位,与自古采用的六十为一甲子的基本纪年方式有关。
  “还没去丈量过,估摸着也得有这个数。咱们开荒,山坡的价钱与这山石情况是相关的,那处山坡陡了些,价格贵一些,五百文一亩;村北还有两处能开的山坡,要便宜上一百多文。”王二叔介绍到,他平日虽话少,但是在蓝怡面前话却总是多说几句,一是让她了解情况,二也是对这侄媳妇越看越中意,不自觉的话便多了。
  蓝怡默然,心底的小人儿猛然蹦出头顶举着大旗狂吼:“五百文一亩还算贵?要知道这买下可就是永久产权啊!”
  “二叔,您怎么打算?”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圈地开荒
  选地开荒蓝怡是外行,但她知道王二叔能看中的山坡定然是不错。
  “那处离着水源近,以后管起来方便,咱们将地圈在一处也能省不少事。虽说是有四五十亩但是咱们两家怕是吃不下的。我和林喜林远商量着先买上五亩,这五亩要是种上牡丹苗也不少了。”王二叔说出自己的打算。
  “恩。听二叔的,我也先买五亩。不过二叔您先和为阳叔打个招呼,那一大片山坡都给咱们留着,今年买不了,怕是明年也差不多了。况且还有夏姐姐那里,她估计也得圈上一些,等过两日我问问她再给您回话,此事也先不急着和为阳叔说。”蓝怡说到。
  “成。我先跟你为阳叔说一声,给咱们留着没啥问题。若是十亩八亩的咱们还能说开荒,这么大一片,怕是不好瞒着。”王二叔应的干脆,他对田地的喜爱是发自血脉的,能圈下那一大片地方想起来便有些激动。
  “二叔,咱们本就是要开荒,这也没啥好瞒着。”蓝怡笑笑。
  “呵呵,也对,也对。”王二叔反应过来,这榨油的事情需要瞒着,开荒种药材没必要,就算是想瞒,这么大的动作也是瞒不住的。
  “二叔,咱们两家先种着,若是真能成,再叫上村里人一块种,大伙也算是有个致富的门路。但是现在咱们才刚起步,还不能太张扬,也得留个退路不是?”蓝怡知道王二叔和赵里正关系好,特意叮嘱一句。
  “老大媳妇,你放心吧,我晓得这利害关系。我去忙活家里那边的事情,有啥事咱们再说。”王二叔应下。
  “二叔,家里盖房子我也帮不上啥忙,这五两银子您收着。”蓝怡递上五两银子,“再说也是因为我们母子回来您才赶着给三弟盖房子,您要是不收,就是拿侄媳妇我当外人。”
  王二叔被她堵了嘴,这段日子家里要盖房子又要圈地,确实手头紧了些。家里盖房子,亲戚里道的取点木材或银钱添彩也是有的,但一二百文已是顶天了,蓝怡拿出五两银子着实把他吓到了。但见蓝怡面容坚持,他也只好收着,暗暗将这份情记下。
  “二叔,盖房子做饭人进人出的,我不好过去帮忙,您回去和二婶说将三个孩子送到这院里来,二婶和两个弟妹也好腾出手来。”蓝怡送王二叔出门,又提议道。
  王二叔走后,蓝怡将两头小猪放进猪圈里,给毛驴和小猪放上青草和清水。宇儿和宝宝也瞪大了眼睛看着,对家里的新成员很是好奇。蓝怡再三叮嘱他们不能进驴棚,这被驴踢了可不是小事。
  蓝怡看着满院子的活物,满菜园的绿色和在院子里跑的孩子,她觉得这个家越来越有生气,越来越像个真正的家。
  周二发家对蓝怡想用麦桔代替一成田租的事举双手同意,不仅把租地的麦桔铡好送来,自己地里的也送了过来,将蓝怡家的柴房装得满满当当。
  除了这一柴房的麦秸,一并送来的是四百斤麦子。蓝怡粮食码放在西屋土炕上,望着这么多粮食,宝宝还好,宇儿的小嘴整日合不上,直说冬天有饭吃不用饿肚子,很有“家有余粮心不愁”的感觉。
  蓝怡从磨坊买了两袋麦糠和米糠,掺着喂养家里的活物,给它们增加营养,特别是毛驴,它现在可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蓝怡精心照料,每日按着王二叔说的临睡前给毛驴加糠拌草料喂上。当然它旁边的山羊咩咩也跟着提高了伙食待遇,它们吃剩的麦桔和排泄的粪便蓝怡每日清理出来直接倒进猪圈下的坑里,让小猪踩踩沤肥,也算是生态循环。
  蓝怡这几日便在照料孩子和家里的活物以及给田地除草间度过。王二叔家忙时,陈氏和刘氏便将两个妞妞送过来请蓝怡帮忙带着,大福每日都会和牛蛋一起到蓝怡家报到蹭吃蹭喝,因此这家里也是热热闹闹的。
  家里现在活物多了,只准备吃食就要花不少时间,特别是打草。蓝怡觉得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一天下来又是孩子又是家里田里的事情,她有些忙不过来。
  蓝怡想了想,便请二叔先去赵里正那里帮她在村东的山坡上买下十亩山坡,美其名曰养驴。王二叔见蓝怡要买十亩,也就顺着她自家也买下十亩。
  赵里正对蓝怡理由很是消化了一番,才一脸平静地为他们办妥手续,在山坡上埋下象征地界的灰线和地界石。因为蓝怡立了女户,所以此次田产是直接登记在蓝怡的名下,也可说是蓝怡的第一块田产。
  蓝怡请人把自己的山坡上草最多的地方,用木桩和篱笆圈出来,每日把驴子和山羊牵过去吃草放养,傍晚再牵回来,顺便可以打些猪草回去喂猪,一举三得。此处离着村子不远,没有什么大型野兽,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蓝怡自此牵着山羊和毛驴每日来往于山坡和家中,算是解决了这俩家伙的吃草问题。
  她检查山坡的土壤情况,发现这山坡土层深厚,土质也算可以,只是因这些荒坡土壤中夹杂了大小石块,所以利用起来较为困难。在她的家乡,这样的荒坡肯定被村里人承包下来种植经济树种、药材或者搞养殖,现在她不是承包五年或十年而是买下来成了自己的地,才花这点银子!她甚是觉得自己聪明,哪知道她圈地养一驴一羊的事情早在村里被传为了笑话。直到王二叔解释他们圈地是为了开荒,放羊放驴不过是为了提前啃啃青草众人才慢慢将此事放下。
  这般热闹着,便到了五月初五。这里的端午不只祭祀屈原,还有一个叫曹娥的女子和大名鼎鼎的张天师。因五月天气已热,各种有毒的昆虫、动物都蠢蠢欲动,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祭张天师意也是为请天师镇邪,驱逐病害。
  集市上有不少泥做的张天师像,以艾草为头,以蒜为拳,那模样很是古怪,村里人买回来置于门户之上,驱邪避鬼。也有人画张天师画像卖钱,蓝怡忍受不了那泥人的艺术造型,便买回一张画贴了几日,这种事她现在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至于曹娥,蓝依觉得这小丫头诡异中带着惊悚。据传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当地人为她立碑建庙慰其孝心,甚至将她跳的那条江也改为了曹娥江。自此之后,五月初五祭祀曹娥也成了一种传统。
  按着王二婶的嘱咐,端午节之前蓝怡请王林远带着宝宝到花家村拜访王林山的娘舅一家。回来之后蓝怡并未多问,但是王林远还是将此行给大嫂讲了一遍,宝宝自此便迷上了骑毛驴,恨不得每日都要骑上一圈才罢休。
  端午节后,夏婉派来经营牡丹生意的夏顺到了。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夏顺掌柜
  夏顺带着六子,两父子登门拜访蓝怡。
  夏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看模样活脱一个大了二十岁的六子,沉稳和干练中透出商人的精明和朴实,很矛盾的结合却出奇的协调。据夏婉介绍,这夏顺一家乃是她的陪房,夏顺本事夏府得力的管事,随她嫁到梅县后米府后反而闲了下来,此番也算是给他一个机会。
  蓝怡先让宇儿去请王二叔父子,自己带着宝宝在堂屋与夏顺父子先谈起这次的牡丹生意。
  夏顺站起来向着蓝怡一揖道,“小人接到我家姑娘的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