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重潇应对这些人自然是小菜一碟。不过人多了也是厌烦的。为此他在每次开会时都要抱怨几句,让蓝怡给他单开出一份辛苦钱来。
  没想到蓝怡真的把这些考虑在内,取出了一份详细的规定文书,言明商记主要管事外出应酬的接待标准、认定办法和酬劳计算方式,让众人无不佩服。被誉为商界奇才的夏重潇都心悦诚服地讲,蓝怡若是男子,在此一途必大放异彩。若非有她,青山商记不可能有这样的规模和发展。
  因为商记发展的好。几个主要管事越发被人尊敬起来,特别是商记的大掌柜夏顺。现在在黄县不说横着走,但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上前凑近乎。张平育一下船便发现了这一点,不由心中诧异。须知青山商记在黄县虽发展的不错,但是比起程家、夏家还差了几个档次,更逞论与梅县的张家相比,但是夏顺所受到的爱戴,就连他这个张家当家人都没有受到过。
  这里面虽有他为人严肃不易亲近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青山商记被人看重的缘故。
  夏顺虽身居要位,看起来仍是那个协调地将精明和朴实结合于一身的夏家陪房,只是越发沉稳干练,且越发显得年轻起来,不似四十出头,反而像是三十多岁正当年,因此夏重潇没少说他与六子看起来越发不像父子,而像兄弟,戏称他一声“顺子”。
  夏顺在梅县待了几年,自然认识张平育和周镇,“张二爷,周掌柜,一路辛苦了。蓝夫人着实脱不开身,特派了小人在此迎侯二位大驾,还请二爷和周掌柜勿怪。”
  持重的周镇自不敢托大,客气相待。张平育仍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微微点头。
  “马车早已备好,您二位是先到客栈歇息,小人再送二位到北沟村见我家夫人。”夏顺陪着他们向马车走去,张平育虽只带了一个小厮拎两个盒子,周镇身后却带着四个伙计,送给蓝怡的贺礼源源不断地从船上搬下来。
  夏顺暗暗点头,心说还好自己预备了三辆马车,否则还真不好坐下。
  张平育一挥象牙骨纯白纸扇,“客栈自不必去了,劳烦夏掌柜直接送我等到北沟村。客栈么,也退了吧。我听说青山丹园里你们也盖了客栈,我等在那里落脚便是。”
  虽说牡丹花季已过,但青山客栈并没有完全停业,原因是那些想寻地方一品田园之乐的城里人还会光顾客栈,住上几日。林远便与大伙商量了,客栈以最经济的模式运转着,想到客栈居住的客人需提前三日预订,言明要住的时间和人数,需要的服务项目,客栈也能提前做好准备。现在客栈的生意虽说不温不火,但也日日有些盈利,至于客栈的管事,除了青山商记派来的李应外,副管事乃是牛嫂的大儿子牛修尧。牛修尧虽只有十三岁,初入青山客栈时也只是个端茶倒水的小伙计,但很快他便以精明能干赢得众人的认可,被破格提拔为客栈的副管事,每月只固定月钱就有十五吊,牛嫂为此乐得合不拢嘴。
  夏顺陪同二人到了北沟村,王春荣将他们接了进去,王承德热情接待,蓝怡也赶紧上前见礼。
  因临近婚期,蓝怡本来安静的大院子这几日是热闹不已,更不用提隔壁周卫极家的院子。周镇先给文轩磕头见礼后,又给蓝怡行礼,送上贺礼被王春荣迎着到东厢房歇脚喝茶,厨房旁边的柴房早已被收拾出来,整理一新,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不知恩师现在可在村内?”张平育并未落座,与蓝怡见面后说了几句话,便先问起恩师无名先生。
  蓝怡请人端上茶,“先生确在村内义学,不过现在正是他老人家给学生讲书的时辰,张二爷不若在此喝杯茶,稍待片刻,等先生讲完,我再送二爷过去。”
  张平育微微皱眉,对蓝怡对他的称呼有几分不满,“不必了,你告知平育恩师在何处讲书,平育直接前往恭听,先生讲书,极是难得,平育已多年未亲耳听闻先生教诲。”
  张平育的话,勾起了蓝怡的兴致,她十分想看看若张平育发现无名先生教一屋子大大小小的“师妹”认字,是个什么表情。
  于是,她身子微微前倾,眼睛闪着难解的笑意,低声道:“书墨兄所言甚是,不过那里却不好找,大家都忙着,就我一个闲人,还是让我送你过去吧。”
  文外之言:多谢老友荳荳寶貝的月票支持,多谢各位书友的正版阅读和投票支持,随着蓝怡的婚期临近,各方好友也该齐聚了,大家不妨猜猜看,都有哪些人会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九二章 无锋归来
  张平育跟在无名先生身边多年,知道他素来喜静,特地吩咐小厮张胜留在蓝怡家里帮忙,他孤身和蓝怡赶往村中的义学。
  张平育一走,张胜和王春荣这两个死党马上抱做一团,互诉思念之情,看得王承德直皱眉。
  离着午时放学时间还有半个多时辰,蓝怡和张平育到了义学时,大门仍旧是关着的。蓝怡冲张平育微笑点头,轻轻推开两扇木门,轻手轻脚走了进去。
  张平育见蓝怡孩子气的动作,眼角微微露出笑意,也跟了进去。义学也就是一溜四间宽大明亮的正房,并左右厢房几间,院中只种了几株老槐树,因年头已久,槐树的树荫竟遮盖了大半个院子,在这炎炎夏日中显出几分清幽雅趣。
  与这份清幽相对的,是房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和笑声。听到阵阵笑声,张平育差异地挑挑眉,这声音在学堂里倒是少见,听声音,还是女娃们?
  蓝怡先跟正在东厢房门口做饭的于伯招了招手,才向笑声处走去。张平育自然也认得于伯,恭敬的弯腰揖礼后跟在蓝怡身后。
  蓝怡走到窗外隐蔽处,向张平育伸伸手,示意他向里看,然后她就笑眯眯地看着张平育。
  张平育探身向屋内看去,本来平静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眼睛和嘴巴越张越大,最后扇子竟从手中脱落,掉在棕色小头皮靴上,才将他惊醒过来。
  看看在室内倒背着双手一脸慈爱的讲书的恩师无名。再看看屋内二十多个小约七八岁,大约十一二岁或坐或立、笑得十分开心的女娃们,张平育忍不住揉揉眼睛。不敢置信地望向蓝怡。
  蓝怡心满意足地欣赏着他这张忽然表情很丰富的脸,点点头。对,这就是村里最受女娃们欢迎的孟夫子。
  先生以前教学生什么样子蓝怡并没有见过,但是看了张平育的表情,她知道定是反差极大的。拉拉张平育,打算带他到于伯那里暂坐片刻,张平育却摆摆手。认真站在窗外听先生讲字。
  蓝怡便不再管他,走到于伯身边,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笑眯眯地看他洗菜。
  “姑娘,今日家中不忙?”蓝怡快成亲了,按说应该很忙才是,她怎得这般清闲。再看她身上穿的。依旧是往日的旧衣服,没有一点该有的样子。
  蓝怡摇摇头,洗净手帮着于伯洗韭菜,“娘亲和瑶姨什么也不让我干,每日就是在家坐着学规矩,能出来也正好让耳根子清静清静。张二爷刚到村里,想来拜见先生,我便带他过来了。嘻嘻~~~”
  于伯怎能不知道她在笑什么。无奈地摇摇头,主子收的这个女徒弟。在这方面与蓝俊辰倒有几分相似,“张二爷平日里不苟言笑,老奴也是第一次见他这幅模样。”
  蓝怡连连点头,“正好义学也快放学了,我等着宇儿一块回去。于伯,怕您得再添点米了,张二爷估计得留在这里陪着先生用饭。”
  “已经添了。”于伯擦净手,“姑娘,老奴去周老抠那买斤五花肉回来,再去姑娘的菜园里摘个稍瓜,张二爷喜肉。”
  “于伯,还是我去吧。”
  于伯摇头,“我的脚程比姑娘快一些。”
  蓝怡又想起周卫极说于伯是武林高手的事情,便没有再谦让,“也好,于伯,后山坡上的大红果又红了不少,您多摘几个回来给先生做菜吧。”
  于伯点头,转身而去。蓝怡洗好韭菜,还未将一头蒜包好,脸不红气不喘的于伯便拎着蔬菜和一条肉回来了,速度的确比蓝怡去要快很多。
  看着于伯从草袋子里拿出几个大红果,蓝怡笑道:“于伯,胖子在后山坡上么?”
  胖子现在相当于蓝怡的护园保镖,天天都会在她的菜园子里转悠几圈,待上一些时候帮她看园子。本来村里人家家有菜园,没有人会伸手到别家菜园里,但是今年蓝怡等户的菜园里种了大红果,这种蔬菜还没有普及开,味道好又极贵,所以惹来了一些嘴馋的大人孩子的惦记。村里种了大红果的人家,但凡是种在田里的,都会在地里支起草棚照看一二,胖子就在奶奶种的大红果边上支起了草棚子,日日住在里边,被蚊子咬一身包也不肯回家睡。蓝怡种在山坡上的一片菜园恰好离着胖子家的地不算太远,他坐在棚子里也就一并照看了,所以也没用蓝怡费心。因为有胖子看着,蓝怡种的大红果从未丢过。
  于伯点点头,“在呢。这孩子倒是个有心的,为人也不错。”
  蓝怡笑笑,于伯虽待人有礼,但胖子极怕他,每次于伯去摘菜,他都不敢靠近。
  于伯利索地将肉用井水冲洗过,拿起菜刀十分快速而有节奏地将肉切成薄薄的肉片,放调料腌制上。他抬眼看了看日头,又看看安静立在窗边的张平育,并没有点火开始蒸米做饭,而是添了半锅热水,打算煮茶。张平育每次拜见先生,两人总是要喝许久的茶。
  “姑娘,我刚回来时,见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右眼下有刀疤的小伙子,他背背铁箭,骑着一匹白马进了周班头家里,你可认得此人?”
  蓝怡一听,露出惊喜的笑容,“于伯您说的人,乃是周二哥的好兄弟刀无锋,他去边关办事有半年了,没想到现在能赶回来。”
  “刀无锋么,”于伯眼中闪过深沉,此人身上有着极浓的血腥之气,看来这一趟边关之行,没少沾惹人命,“看面向,他不是中土人士吧?”
  于伯很少会对什么人好奇,蓝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