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里正拿出一个本子:“这是这三年的林山田地里的收成情况,每次收时你二叔都是在旁边的,也有在这本子上按手印,对吧二哥?”
  王二叔点头,“没错。”
  “那我就先给念一遍。”赵立正听了王二叔的话,脸上笑意更浓了些,“三亩中等田地都是秋末种麦子,芒种节收麦子后种水稻,一年两熟。五亩坡地种的是大豆,扁豆,绿豆等豆类,一年一熟,冬天地里空着。水稻和小麦共收二十八斛,坡地收十斛。咱们家里地方够装粮食,为了多买几文钱,我都是收上来放到年底价格高时再拉到城里卖掉,每年的粮价不一样,咱们就不一一念了。算下来,这八亩地的收成共十八贯五百。林山媳妇,你合合这数字对不对?”
  赵里正将本子递给蓝怡,蓝怡双手接过,就近油灯翻看。每年的粮价的确不一致,稻米自然是最贵的,比如前年稻米40文一斗,足比去年贵了12文,大豆当年才6文一斗。
  “老大媳妇,粮价变得快,去年收麦时只7、8文一斗,年前涨到15、16文一斗,年后又落下来。能赶上最贵的时候卖粮当然是好的,只这最贵的时候哪个也猜不好。你为阳叔见识广,才卖得高些。”王二叔解释道。
  蓝怡将账本还给赵里正,屈膝给二人行礼:“为阳叔,二叔,侄媳妇替林山谢谢二老,若非有你们费心照顾,田地也没这么多收成。”
  赵里正和王二叔见蓝怡如此,都露出笑容。特别是赵里正,他晓得蓝怡与黄县夏府颇有几分关联,否则也不会有米大人的手书和下人的亲自护送,对待这等关系赵里正是不敢得罪的,现见蓝怡懂理知事,他也觉得省心不少。
  “林山媳妇这话就见外了,乡里乡亲的本来就该相互帮趁,再说我年轻时多受王老爷子的教导。这粮食共卖了十八贯五百,这是剩下的,你收好。”
  赵里正从布袋里取出八两碎银子和五串铜钱,放到桌上。
  蓝怡取出两吊钱又推了回去,人穷礼不穷,感谢赵里正的照顾,他推辞两句便收下,又接着问起其他事情。
  “林山媳妇,户籍上写林山的儿子是普和五年生人,那这个大些的孩子?”大周各村普设里正一职,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通俗的来说,与现代村落的村长相当,是村里的一把手。虽说这官职不大,但却掌管着村里的大小事务,职责不小,也受到村民的尊敬。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女户撑家
  蓝怡向东屋望望,见宇儿和宝宝头碰头玩得开心,便低声说道:“这孩子的事情正想告知您和二叔。宇儿大名叫李存宇,他是黄县南李家村人,是我昨日才收下的。昨日我路经一家客栈……。”
  蓝怡一五一十地将宇儿的事情讲了一遍,又拿出宇儿的户籍、断亲文书和李家村里正将宇儿转入蓝怡名下恤养的说明递给赵里正。
  “侄媳妇也知生计艰难,可这孩子跟着我,总能少挨些打骂,有口热饭吃。”蓝怡言辞恳切,若是要宇儿在这里生活,里正和王二叔一家对他的接纳是非常重要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林山媳妇,你将你和孩子的户籍也拿出来,我明日去县里,给你们三个在咱们村落户。”赵里正沉吟片刻,接着说,“林山去了,孩子还小,这家户要靠你支撑,立为女主户,林山这房屋田产可转到你户下,女户可免差役减赋税。还有三项,须得讲明白。这一么,林山是秀才,若田产转到幼子名下可免田税;其二么,恤养孤幼,衙门虽有恤养银子,不过每年一二百文罢了,我去了再将你们的情形说说,多争取些。这其三么……”
  赵里正沉吟片刻,王二叔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皱皱眉头。蓝怡直言道:“为阳叔,请您直讲无妨。”
  “其三么,女户家无成年男丁,须得靠女子维持生计,抛头露面是少不得的,但定要谨记为妇为母之道,否则国法家规难容。你若要改嫁他人,也得明媒正娶,不可私相授受。”赵里正正色说道,字字铿锵,警告蓝怡遵守妇道。
  自古以来,**门前是非多,虽说蓝怡看起来端庄明理,但她毕竟年轻貌美,难免有人怀了其他心思。
  蓝怡自然听明白了赵里正的话里话外之意,她站起身,恭敬地行礼,坚定地回道:“二叔,为阳叔,侄媳妇记下了。侄媳妇同意立为女户,将田产放在宝宝名下。侄媳妇自幼读书识字,知晓礼仪廉耻,定当端身正意,上孝尊长,下抚幼子,不辱家门。”
  “好,好!”赵里正自然看得出蓝怡说的是真心话。
  “老大媳妇,我让林远去花家村请了林山的舅舅们过来商量林山的后事,估摸明日就到了。宇儿这孩子你好好养着。”听了宇儿的身世,他对蓝怡收养宇儿也算是认可了。王二叔毕竟不是蓝怡正经的公公,有些话是不好直说,赵里正这一番警告和叮嘱也算是代表了他的意思。
  王林山的娘亲花氏有上有三个兄长,下有一妹一弟也都是成了亲的。王林远送信过去后,一家人听闻噩耗,悲伤不已,花氏的娘亲听到自己的外孙也去了,直接哭死过去,躺在炕上起不了身。
  王林山的大舅花展元带着儿子花常业第二日到了北沟村蓝怡家中与王二叔商量王林山的后事。蓝怡将几人请进屋中,见礼述事,又是一番涕泪横流。
  “表弟这一去就是三年,前年送信回来说在东平梅县,也没说要成亲的事情啊。”花常也若自言自语般的嘀咕道,他跟着三叔花展周在外跑了几年生意,见过的市面多些,遇事也会多个心眼。这表嫂讲述的只是一路上的事情,言说表弟林山也只是一句病逝,总让人觉得有几分古怪。
  “我带着孩子在出梅县的路上出事,自山上摔落磕伤了脑子,到现在也是很多事浑浑噩噩地记不起,也不知为何林山未给家里送信。”蓝怡茫然地回答,一推二六五,只管说不记得。
  众人一阵沉默,王二叔等人也想过林山没有送信到家里说他成亲的事情。但是王二叔等人也考虑过,此时做不得假。一是蓝怡拿着王林山的户籍,户籍上记载了二人成亲之事,赵里正已验看过;二是梅县县丞米大人手书;三么,便是有些主观了,王二叔和李氏觉得宝宝这孩子长得与王林山小时候有几分相似。
  再说,蓝怡看起来便是规矩人家的子女,王家哪里有什么值得贪图的东西,哪个会主动跑来当个小**,这**的日子可是不好过的。
  “就你话多!”花展元责备儿子一句,接着说到,“林山家的,你头上的伤可防事?”
  “多谢大舅挂记,已经不疼了,大夫说这脑中的淤血得有段日子才能散了。”蓝怡合理应对。
  “弟妹,大哥不知你路上还遇到这等事,方才失言了。”蓝怡茫然中带着失落,眼中并无躲闪和游移,花常业也消了几分疑惑。他见蓝怡年纪轻轻的又颇有几分姿色,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平静无波,清澈无比,让人忍不住想象这双眼睛若染了情意会是怎样的风情。
  “他大舅,今日请你们过来就是想商量商量林山的身后事,请你帮着拿个主意。”王二叔提到,见花常业盯着蓝怡发呆有几分不快。
  “他二叔,这事咱们没啥要求,按着王家的规矩来吧。”
  王二叔点头:“那就摆灵三日,三日后再入土,出殡那日让林远抱着亦轩打幡摔瓦,你看如何?”
  “成。这棺材?”
  “现做是来不及了,只能去棺材铺买个现成的。”
  蓝怡听到此处,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十两碎银子,说到:“二叔,大舅,亡夫下葬,我不知咱们这边的规矩,全凭二老做主。关于花费方面,不知十两银子不知够不够?”
  王二叔点头:“老大媳妇,五两便足够了,剩下的你收回去。”
  按道理来说,王林山的身后事,采买棺材,准备寿衣、亲人的孝衣、待客等是需要他的未亡人来出钱的,王二叔知道蓝怡的日子并不宽裕,所以能省则省。
  蓝怡摇摇头,一脸决然:“二叔,我知道您体恤我们母子度日艰难,可是这该花的还是得花的。请各位长辈和亲人帮忙让林山体面下葬,若是十两银子还不够,我纵是变卖家财也要将这份钱凑出来。”
  二叔和林喜、林远和花家父子听了,均红了眼眶,连连点头称会将丧事办好,当日下午便取回白布和土黄色麻布,堂屋之中也摆了灵台,点上白烛,备下纸钱果品等物。李氏、陈氏和刘氏帮着蓝怡将孝衣做了,给蓝怡和两个孩子披挂上,蓝怡和宝宝一身白色重孝,宇儿是养子,头顶白冠,身穿黄色麻衣,腰系白带。
  王家人除了王二叔和李氏一身黑衣外,其他人都是麻衣白布,王林喜和王林远负责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属,陈氏和刘氏负责准备吃食和接待女客。王家本来就是外来户,与村里人沾亲的不多,王林山辈份低,今年也才二十三岁,所以前来吊唁之人并不多。宝宝还小,坐在蓝怡身边好奇地看着人来人往,只管啃嘴里的东西,宇儿刚刚经历过丧父之痛,每每有人来吊唁哭泣,他都会哭得不能自已,倒显得比宝宝更像亲生儿子。蓝怡跪在那里多数时间是在干嚎,眼睛早被她揉肿了,一副憔悴不堪的样子。
  但凡有人前来吊唁,蓝怡只按着规矩带两个孩子跪在灵台边俯身哭泣还礼,并不抬头,哪里记得住都是哪些人来过。这吊唁人群之中,唯一冲着蓝怡来的,便是六子。蓝怡虽未给夏婉报丧,夏婉晓得她是不想麻烦自己,但还是吩咐了六子前来吊唁,六子吊唁后帮着在院子里忙活了一日才去。按着夏婉的吩咐,六子此来打的是黄县夏府大小姐、蓝怡娘家人的名头,替蓝怡撑了面子。
  王林山入土后,蓝怡母子三人的重孝也就脱了。蓝怡自己换上黑色孝服,宇儿和宝宝还小讲究少些,依旧是穿平日的衣服,只将红红绿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