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宇儿写,省下的钱都给宇儿存着,好不好?”
  宇儿顿时信心勃勃,“好!宇儿肯定能写好的,秦夫子还说了,玉器是要琢出来的,《诗经》里有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宇儿戴着的福瓜就是这么琢磨出来的呢,夫子还说人也要跟玉器一样琢磨出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蓝怡笑着点头,不禁好奇这秦夫子教学生的方法,他不像现代小学生识字,先学山石田土方等这样简单的,反而上来就教学生这样难认的字,不过宇儿能记住,也是很不错的。
  或许,夫子是想教他们一些为人的道理吧。
  宇儿接着围着娘叽叽喳喳,“娘,中间休息的时候,周飞孜和牛蛋打起来了,牛蛋的两个姐姐可厉害了,上去就把周飞孜的脸抓破了,秦夫子很生气,让他们四个在后边占了半天,都不让他们坐着写字。”
  这帮熊孩子,上学第一天就打了起来,也真是够夫子受的。宇儿叽叽喳喳地讲了学里的事情,直到下午背着书包又兴高采烈地去上学。
  蓝怡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随着河流和土地解冻,花匠赵尚景带着老妻和两个儿子回到北沟村。继续住在山坡的茅屋里。赵尚景去年分得了九十多贯的分红,加上他每个月八百吊的工钱,去年一年就有上百两的进项,乐坏了全家人。他听了蓝怡的建议,带着家人一块过来,劲头更足了。
  赵尚景的两个儿子都如他一般,都是沉默老实的汉子。大儿子今年二十三岁,小儿子十七岁还没有成亲。他的妻子齐氏看上去是个精明能干的妇人,到了山坡上就忙着打扫房屋。里外收拾得干净利索。
  赵尚景带着一家子拜访王二叔和蓝怡等人,蓝怡和林喜商量过后,把赵商景的工钱从八百吊涨为一贯,两个儿子的工钱每月八百吊。这工钱在花匠里已经算是极高的了。赵家四人都感激不已,纷纷表示不止修剪牡丹,连山坡除草等事都有他们来干,蓝怡几人自然是高兴的。
  赵尚景回来了,牡丹植株开始解开稻草、清理落叶和杂草后浇解冻水施花前肥,从植株上解下来的稻草也不能浪费掉,直接用铡刀铡碎,和枯叶堆在山坡边上沤肥。
  山坡上的牡丹去年秋天分株出来三千多棵。都栽进蓝怡圈起来喂羊喂驴的五亩山坡上,只给毛驴和山羊留了半亩的地方。其余的都种满了。按说半亩的山坡也够几个小家伙吃的,不过蓝怡自知道周卫极家后面的七亩山坡是周卫极家的后,就开始牵着它们到周卫极的山坡上吃草,那里没有收拾好,草木繁盛,正适合放牧。
  大家在山坡上忙碌着,三家加起来足有三十多亩的牡丹需要修剪,不过还好人多,手下也都是出活计的,周卫在家时空会跟着收拾,胎已经坐稳的刘氏也跟着忙碌着,大家说笑着,干起活来自然是不累的。十日后,山坡便收拾好了,也施肥浇足了水,这时也出了正月,进入龙抬头的二月天。
  蓝怡他们收拾完牡丹后,赵里正便请了赵尚景父子帮忙去收拾他们山坡上的牡丹,赵里正家底殷实,足买下村北的三十多亩山坡,面积快与蓝怡三家的山坡相当,也需要满上好一段日子。陈氏的娘家也圈了十亩山坡用来种牡丹,陈氏和王林喜把自己的山坡收拾好后,抽了几天的时间到隔了周家村西侧的陈家村帮着陈氏家里收拾牡丹。
  二月田地里活计更忙,整理田垄准备浇解冻水,空着的田地要深翻种庄稼,从家里和晒卖场往地里运农家肥,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农妇和农夫们大声说笑着打招呼,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春意勃勃、诗情画意。蓝怡又忍不住手痒起来,写了好几首酸腐的诗词,只等着雷天泽回来品评。
  按说义学开学,雷天泽就该回来的,村里人到蓝怡家打听几次,都没有得着雷夫子要返村的消息,都有些焦急。蓝怡并不知道雷天泽的具体地址,没法与他通信,也不晓得他在忙些什么,不过周卫极说雷天泽在京城家中事务繁多,义学这边的事情,怕是难兼顾了,蓝怡为少了一个谈得来的诗友,可惜不已。
  蓝怡送了书信到梅县,告知父亲自己将随着商船到梅县,让文轩去祭拜去世的父母,王明哲的忌日在二月初十,现在已进二月,他们该出发了。
  贾氏早在几日前就开始整理行装,主要是一路上要吃穿用,整整弄了三大包。蓝怡也将家里、田地里的事情安排好,只等二月初二随着青山商记送青山鲜果的商船出发。
  这里最难办的是宇儿,蓝怡他们一来一回只要一月的时间。宇儿刚刚入学,不宜在这时候远行,但是若家里只剩下他一个,蓝怡怎能放心,唯今之计只有将他托付给陈氏,跟着大福一起上下学。
  除了宇儿,家里还有一大堆的活物,家里的毛驴、山羊和果下马可以托付给王二叔,已赶到山坡水塘边鸭群可以托付给赵尚景的妻子齐氏照料,但是猪圈里已经一百多斤的黑猪、温室内正在亩着的大红果秧苗、鸡栏的鸡鸭却也需要每日照看。王二叔家除了本村的十几亩田地,还有周家村的二十亩新田,刘氏又怀着身孕,李氏和陈氏已经十分忙碌了,再托付给她们,蓝怡实在是张不开口,若是卖了,又舍不得。
  蓝怡站在鸡栏边,看着那只还算漂亮的雄山鸡,凝眉思索。贾氏这时走过来,“桃儿,这次回梅县既然要跟着商记坐船,你自己也能照顾好文轩,我就不跟着回去了,家里这一大摊子事情,也离不得人,再说家里有宇儿,我们都走了这孩子怕是心里也不舒服。”
  其实,蓝怡早就想过让贾氏留下来,不过是不好张嘴罢了。梅县王家毕竟是她住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她一定也想回去的。
  “瑶姨,这样是稳妥些,但是梅县你也有半年没有回去了,这次不回去,怕是就得赶明年了……”
  贾氏摇头,笑得凄凉,“我回去除了给老夫人磕头,见见你母亲,也没有可去的地方。再说再过四个月你就要成亲了,你母亲肯定也要过来,到时还是能见到的。”
  ps:感谢银河尽头看星星、油灯里的妖的月票,感谢sijihua、yh_yh1166赠送的香囊,谢谢大家的投票支持,有你们的点击,让小蓝知道自己不是在唱独角戏,小蓝知道自己写的还不够好,继续努力ing。。。。。。(未完待续。。)
  ps:  谢谢,


正文 第二四四章 多善堂下
  二月初二,蓝怡和文轩在大伙的十八相送下,由周卫极套马车送往码头。春日里河流平稳,不出意外将在七日内到达梅县,这比乘坐马车还要快。
  “或许再过一两月,咱们从此处去登州将会更快。”周卫极赶着马车,对蓝怡讲道。
  蓝怡拍着还在哭泣的文轩,轻声问道:“又发现了捷径么?能快上多少?”
  “或许两日就能到,”周卫极神秘笑道,“一一可还记得上次番匪之患,匪首们借由地下暗河到沙门岛只需五个时辰,再乘船或坐马车到登州也就两个时辰。”
  这可是个好消息,现在到登州走驿道骑快马也需要半日以上,行走水路更需要两日的时间,不是因为路远,而是山路崎岖难行,水路又有几处险要之处,若是能够五个时辰就达到登州,对于黄县来说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经济角度都是极好的消息。沙门岛是出海要道,登州乃大周八十州之一,经济繁华,人口众多,若是能在七个时辰内就将黄县的货物运送到登州,对青山商记来说将有更多的商机。
  可惜,梅县和登州一东一南,不再同一方向上。
  “那条暗河,安全么?”蓝怡怕黑,对于不见天日的暗河还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若是凶险,行船便不合适了。
  她惴惴的语气似乎取悦了周卫极,他笑出声,“安全,厢军已探明。暗河宽处有十几丈,窄处也有六七丈,且水流平缓。河道很深。暗河虽支流极多,但只要标明路标,也不易行错,且这条暗河也并非一直在水下,有十几处还是能见到太阳的。一一,暗河中若是点起火把,极为好看。等河道修好,我带你和孩子乘船去看看,你一定喜欢。”
  暗河。是地面以下河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种,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缝隙渗入地下,经过岩石附着、坍塌以及水的搬运而形成的地下河道。岩溶即卡斯特地貌有多美。蓝怡自然是知道的。她也憧憬起来。有周卫极陪着,世界上再危险的地方她也不怕。
  “二哥,那就说好了,等到河道修好,我们从梅县回来,二哥带我们去看暗河,好不好?”
  周卫极笑着摇头,“短时间怕是难成行。一一忘记了。我要翻盖新房,你也要准备嫁妆。或许要等到咱们成亲后才有时间去的。你放心吧,暗河既然冬日都能行船,其他季节更是没问题的,咱们随时可去。”
  蓝怡脸红起来,是啊,她也很忙的,到现在还没有把嫁衣绣好呢。
  青山商记这次出发的商船有四艘,压船的是青山鲜果的管事李大头,还有请来的程家的十人押送镖师队伍,安全无虞。
  夏顺等人亲自到码头,在夏重潇的叮嘱和程小七的羡慕目光下,蓝怡母子登船而去。行船,跟坐马车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好在蓝怡和文轩两个都不晕船,一路上又带足了吃食,夜晚又会在河边客栈歇息,两人一路稀奇着,路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难熬。
  一路上,只遇到一场微雨,便平安到达了梅县码头。王承德父子早就在码头等着接他们回去。
  蓝怡和文轩到达之后,便乘坐马车赶往王家内宅,周老夫人的住处。
  周老夫人的院子一如往昔,院内高大的桂花树已开始萌发嫩芽,显出浓浓的春意。院门口等着的两个婆子见着蓝怡带着文轩过来,马上迎上来行礼,也有人快跑回去告知周老夫人。
  蓝怡挑挑眉,周老夫人的院子内有几个新添的仆妇丫鬟,衣着皆十分整齐鲜亮,态度也十分恭顺,看来周老夫人这半年,日子也有极大的改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