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子家日子过得好,不怕人吃马嚼,这坐堂客就多。所谓的坐堂客,就是类似于堂姑姑这样最直近的嫁出去的老姑奶奶们,还有就是明子三姨四姨这样的近亲,老姨也来了,提前两天到的,进来就给明子姥姥和明子娘跪下了,娘几个在一处哭了一场,明子娘到底没说出赶她走的话。
  明子娘好热闹,喜欢人多,人越多越闹,她越是觉得日子过得兴旺。这些天热热闹闹的,一大帮子亲戚在一起准备大哥的婚礼,再加上要娶儿媳妇当老婆婆了,大家都人明子娘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一点儿都不像常年生病的人。
  初八晚上,家里又一宿没睡,刚过了十二点,大哥和还着几个表弟就出发去接亲了,大嫂家离得远,得走上三四个小时,出发晚了,回来该错过好时辰了。
  大哥是借了公社的大解放货车去接的亲,车头上坐着明子大哥大嫂,给她做伴娘的两个妹妹和压轿的一个弟弟。喝喜酒了二十多个人都坐在货车的后斗里,大冬天的,两百多里地,可是够受遭的,那车上铺了很厚的稻草,人身上也盖着不少草片子。这年头可没人舍得把家里的被褥拿出来盖着御寒。
  一应的规矩跟二姐结婚的时候差不多。明子已经见识过了。只是明子家准备的酒席更丰盛。送亲的娘家人也说了,还从来没见过谁家待客用饺子呢。这年头,过年能舍得吃上一顿白饭饺子的人家都不多。关家这是真舍得,也说明人家日子过得确实不错。大嫂嫁得好。
  上回去送二姐的时候,是略带些伤感的,因为是送嫁,大姑娘给人送过去了,就换回来一个块离娘肉。跟这一回的娶媳妇,添人进口的心情那是完全不一样。送亲的人回去之后,关家这头儿还正热闹着呢。
  晚上的闹洞房就更热闹了,大哥算是表兄弟里比较靠前的,下面一溜儿的小叔子,还有小文哥和他的几个把兄弟这样的特别能作的,还有高四嫂那样特别爱闹爱玩儿的嫂子,这闹洞房的花招儿可不是一个接着一个,不是让喝交杯酒,就是让咬苹果,咬完了苹果咬海棠果,咬完了海棠果咬红菇娘,真是难为他们大冬天的,在哪里找到的这些个东西。
  明子在边儿上看得笑得都上不来气儿,看热闹的屋里屋外围了好几十人,这也就是明子大嫂性子爽利大方,不怕闹,也不生气。要是一般腼腆些的,早就闹急眼了。
  喜事的喜庆氛围一直持续到过完了十六。明子爹的生日过完了。家里才算是彻底清静下来,没有客人了。
  大嫂新婚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下厨房了。连明子姐几个给打下手都不用,也不看人家怎么忙道,不大会儿功夫,一大家子的饭就做好了,中间只是为了几次明子娘佐料的位置和家里人的口味。大锅里做着饭的时候,屋里小锅给爷爷做的菜也做好了。大嫂家所在的新立屯是种水稻的,周围水沟水渠很多,平常不缺鱼吃,大嫂的鱼做得味道特别的好。爷爷吃得赞不绝口。
  闲下来的时候,大嫂就给家里人做衣服。因为明子之前给大家买的礼物不是别的,正是布料。家里这边儿没有卖的,稍稍贵一点儿的料子。拿回来之后,姥姥没敢下手,说是她老了,也不知道现在时兴啥样的新样式,做不好白瞎了那么好的东西。而且年前年后,家里也忙,确实没时间做这些。
  大嫂手巧,缝纫机啥的都会用,明子娘是知道的,所以,明子拿回来的布料,就给了大嫂了,让她自己看着做用。谁知道大嫂给家里一人做了一条裤子,给爷爷和明子爹还一人做了一件深蓝色的四个兜的上衣。明子看着那衣服成品,觉得跟大学里的老师学长们穿得都差不多。
  时间已经到了八零年了。过完了年没多久,公社就下了令,分地。高官屯儿的地都分了多少年了。这回总算是地了明路,能光明正大的自家种自家的了。到了这时候,周边的人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高官屯这几年的地产量那么高呢,原来人家早偷偷把地给分了。
  明子在家里待到了正月二十,才收拾东西回学校。快开学了,她得提前几天回去,这一假期,书本没看几眼,光想着玩儿了,得回去复习复习功课了。别弄得成绩倒数,那可就丢人了。
  大学生活,很单纯,也很规律,明子除了每天上课下课,做一做小信差,基本没啥别的事情做,一直在考虑各种赚钱大计,却总是苦于没有人手。
  学生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好像才刚刚开了春换上单衣,夏天就到了,明子还跟着方爱华一起做了一条带背带的蓝色长裙,搭配上碎花的衬衫,头发再用碎花的新手绢绑起来,再配上一双凉鞋加丝袜,正经的做了一把走在时尚前沿的人物。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间歇性犯困,又开始了……
  晚上见


第53章 开始挣钱啦
  暑假回家的时候,明子的一身打扮,都快被当成电影明星了,从老都县城一路被围观回高官屯。明子娘一看明子的裙子就说,“赶紧给我把裤子穿上,见天儿的露个大腿,像啥样子。”
  呃,明子想说,婶儿啊,那丝袜厚得都箍得慌,哪里露大腿了?那裙子长的都过了小腿了好不好?
  到底没敢跟娘得瑟,乖乖的换上了的纶裤子,其实反倒比穿着厚丝袜还凉快些。
  只是没想到,没地上几天,兴隆镇的街面上,就有那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儿的开始学上裙子了。明子娘也不是不开通的人,一看大爱都穿了,她也就不说什么了,带着明子和大嫂到镇上买布料。回来之后,明子跟大嫂嘀嘀咕咕好几天,她出样子,大嫂动手做,到底是把A字裙给折腾出来了,还是格子布的。样子怎么看怎么比大街上那些好看。
  大嫂给明子和老姐一人做了一身儿。刚一穿出去,就时不时的有人过来问样子。明子觉得这是个挣钱的路子,就回家里跟大嫂商量,可不可以多做一点,到时候去省城卖。大嫂的老姨,也就是过去的朱乡长现在也在省城工作了,大嫂结婚之前还时常去她家里,对城里的事物接受得快,也觉得可行。
  晚上大哥回来,明子和大嫂就跟大哥商量,问大哥的意见。大哥是整天削尖了脑袋想着挣点的道儿,经济头脑比谁的都不慢,一听明子和大嫂说做裙子的成本,和可能会卖上的价格,也觉得可以试试。
  正好,现在也不缺人手了。
  老姐高中毕业了,啥学校都没考上。明子娘让她复习也不干,说是实在学得够够的了,不想再上学了。当老师也当不了。这跟有没有人脉,够不够资格的没啥关系,而是家里三姐已经是老师了,想让孩子当老师的人家还多着呢,一年公社里就那么一两个名额,老姐再去当老师,那可就是犯众怒的事情了,也确实是操作不了。
  原本打算着,下半年就让老姐去砖厂干活了。
  现在明子跟大哥大嫂有了新计划,正好,可以让老姐试试。她动手不行,做衣服啥的不做,动动嘴,卖个东西,总还是可以的。
  大哥转过天儿就去了省城,到批发市场,进了能做至少二十条裙子的布料。这时候,虽然布票粮票啥的也还在用,实际上不过就是个形式了,各种市场已经渐渐兴起,从私下里的交易逐渐走向前台,官方已经不怎么管了。领导也是人,谁还不想物质生活丰富一点。大东北人民向来是胆子大,赶干,稍稍超前一点儿,还真不算啥大事儿。
  明子娘看着大哥带着大嫂和明子老姐这么折腾,也不管。她现在日子过得可省心了,除了没事儿骂一骂老姐不思进步,骂小文哥一天到晚的瞎混,就是跟姥姥一起,见天儿的盯着大嫂的肚子,等着盼着啥时候她能抱上大孙子。
  不过,明子娘很快也没功夫在家待着了,二姐生了个男孩儿,她又得去伺候月子了。因为这个外甥是生在伏里,出生的那天正好又在下雨,明子娘给除了小名儿就叫伏雨。
  伏雨出生五天的时候,大家都去三门李家屯给二姐下奶,大嫂攒了半年的两百鸡蛋都拿上了,大哥又是挂面,搬了一箱子。大姐也是攒的鸡蛋,大姐夫还特意去了趟县里,买了五斤红糖跟鸡蛋一块儿给送来。三姐是有工资的人,跟明子一样,属于日子比较宽裕的,给二姐买了两包奶粉,两盒麦乳精。小文哥是一放假就没影儿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淘换了两只老母鸡给二姐送来了,让明子娘给二姐炖鸡汤下奶。明子是放假的时候,从省城里给孩子买了一个不倒翁的玩具。
  老姐这个时候就郁闷了,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准备东西了,就她,一直上学了,手里也没几个零花钱,还不如小文哥路子多,能弄来东西。最后把仅有的零花钱都拿出来,只买了两瓶罐头给二姐送去。然后她就发狠,等大嫂把那些裙子做出来,她一定得好好干,把那裙子的销咱打开,再不挣钱,她都要成家里的困难户了。
  大嫂的手脚麻利,加上又是夏天,农活儿不忙了,大哥把大姐英子也接回家来帮忙,二十条裙子,两个一周就忙活出来了。边角料拼一拼,又拼出来两条,大嫂原来是打算把接出来的两条给自家两个妹妹捎回去的。明子没同意,拿了两条好的给大嫂的妹妹邮回去。她觉得那拼出来的反而看上去还更立体好看一些。不过这时候人们的审美眼光可能跟她不同,能不能接受还不一样。明子自己穿上一个打广告。
  背上十几条裙子,跟大嫂和老姐一块儿进省城。这进了省城,明子也算是半个地主了,也没好意思去打扰大嫂的老姨,而是把大嫂和老姐带回了宿舍,宿舍里的同学走了一半,除了方爱华人有点儿矫情,放假就把行李都带回家了,别的床都没那么些事儿,同学之间互相住着谁也不会有啥想法。
  大学生,向来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人群,明子她们带来的裙子又是明子根据后世的经验改良的,当然更受欢迎,十五块钱一条的裙子,都没用上两天,十几条就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