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妇不从良-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外书房周遭都是安静无声的状态,所有来求见禀事议事的幕僚门客属官俱都被挡了回去,甚至天黑了,都没人敢前去给书房里掌灯。
  一片的黑暗寂静,只有廊庑下的六角宫灯散发出昏暗的光芒。
  常顺站在门外,望着天上的弦月,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屋中,楚王依旧保持着端坐在轮椅上的姿势,他已经维持这个姿势许久了。
  他承认自己让下面人把这个消息瞒住,是他不对,可万万没想到她竟会怀疑是他做的?!
  那一刻,楚王真有一种想要捏死她的冲动。
  一瞬间,自己曾经为她所做的一切,一幕幕在他眼前滑过。楚王从来不是一个喜欢标榜自己的人,他也从来不会自诩自己对谁用情至深。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做,便如此做了,却万万没想到做了那么多,换来的依旧是她的不信任。
  她不信任他?
  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心冷的了,所以他发了怒,掀了桌案,砸了东西。看着她红着眼圈哭着跑出去的那一瞬间,楚王是后悔的。
  后悔之后,是全然的愤怒。可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后悔又占据了上风……
  她肯定又哭得不轻,说不定一边抱着儿子,一边抹眼泪。
  他吓着了她,若不然想来狡诈如狐的她,断然不会做出如此失态之举。她定会一边舔着脸,一边小心翼翼的靠近自己,然后两人和好如初,宛如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人人都说楚王极为看重楚王妃,楚王也觉得自己待她极好,却突然发现每当有什么事的时候,从来是她小心翼翼的哄着他……
  于是,后悔的心情更加浓烈了。
  *
  正院那里,此时也是一片安静无声。
  王妃从前院里回来以后,便将所有人都赶了出来,一个人呆在屋里。莲枝莲芳几个,想劝不敢劝,只能守在屋外焦急地来回踱步着。
  前院那里发生了什么,她们并不知道,当时莲枝倒是跟着的,却并没有进屋里,只知晓殿下发了怒,砸了什么东西,王妃哭着跑了出来。
  眼见天已经黑了下来,已经过了用完膳的时间很久了,里面还是没有什么动静,莲枝有些坐不住了,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将墙角的灯点燃。
  “王妃,该用膳了。”
  屏风后,传来九娘嘶哑的声音,“我不饿,你下去吧,让我静一会儿。”
  莲枝几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只能又退了出去。
  出去后,莲芳焦急的拉着她,小声问道:“怎么样了?王妃可是好了一些?要不要用膳,我这便命人去准备。”
  莲枝拉住她,轻轻的摇了摇头。
  莲芳露出如丧考批的表情来,又打起精神道:“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若不然我们去抱了小主子来?有小主子在,王妃定然顾不得伤心了。”
  几个侍女互相对了一个眼神,觉得此法可行,莲芳露出一个笑容来,“我这边去抱小主子来。”
  说完,便急匆匆出去了。
  ……
  木木的房间离正房这里并不远,也就在东厢,平日里由两个奶娘、一个管事嬷嬷和两个大侍女照顾着,不过白天大多数时候还是九娘带着他,只有忙碌的时候或是到了晚上才会让奶娘抱回去。
  莲芳踏进房门,正想说什么,突然看见两个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一个是坐在轮椅上的楚王,还有一个是常顺。
  她吓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缩着脖子也没敢说话。
  楚王淡淡的瞥了她一眼,从常顺手里接过儿子,便让常顺推着他出去了。
  莲芳心中大急,难道殿下和王妃吵架,严重到要将小主子抱离正院?
  她慌慌忙忙赶忙站了起来,跟在后面追了出去,就着廊庑下的灯光才看见,殿下是朝正房那处去的,不禁心里松了一口气。
  ……
  九娘感觉有人走了进来,烦躁斥道:“出去!”
  却没想到对方并没有出去,反而越过屏风走了进来,九娘抬眼就看见手抱着儿子走进来的楚王。
  她脸皮一紧,扭过脸去,不去看楚王,也不去看对她‘噢噢噢’的儿子。
  楚王走到软榻前坐下,清了清喉咙:“儿子饿了。”
  九娘看了儿子一眼,又扭过脸去:“有奶娘。”
  “奶娘哄不住他,我去的时候他正哭着。”
  九娘赶忙扭头来看儿子,果然见小木木的眼圈有些红,不禁心疼的将儿子抱过来亲了亲。
  楚王见此,眼神一沉,到底还是没有说什么。
  九娘将儿子抱过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跟他说话了,不禁心中一窘,又有些恼,便抱着儿子下了贵妃榻,去了床榻那处的帘幔后。
  她坐下后,刚解开衣裳,小木木就迫不及待的拱了过来,似乎也知道这里有好吃的,他轻车熟路的便叼了上去,用力地吸了起来。
  九娘感觉有些疼,又似乎松缓了些许,一下午没喂儿子奶,其实早就开始涨奶了,胸前的衣衫被晕湿一片。
  楚王跟了过来,坐在榻沿九娘对面的位置。
  “不管你相不相信,那事不是本王做的。”
  九娘有些吃惊,吃惊楚王对自己的解释。
  难道真是她冤枉他了?
  “若是查的结果没错,应该是成王和赵王合谋。”
  “他们为何……”
  楚王冷笑:“觉得说不通是吗?其实本王方一开始也没怀疑他们,反倒怀疑上了太子,可事实证明就是他们干的。”
  作者有话要说:  ps:别鄙视九娘啊,九娘是关心则乱,另外也是因为上辈子记忆的影响。
  若是换成一般人,不会将楚王想的那么坏,恰恰是因为九娘有上辈子的记忆,且在上辈子里楚王对她而言是个好主子,却并不是个好人。再加上赵王和成王却是太有心机,反倒其行,一个计谋坑了好几个人,至于具体后面会说。

☆、第153章 117。42。0

  ==第151章==
  当初事发之时,楚王就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甫一开始,他首先怀疑的便是太子,因为不管从什么地方来看,太子都有这个嫌疑。连着几番示好,那么处心积虑在承元帝跟前为自己儿子做脸。楚王是个现实的人,他考虑问题时首先想的便是对方为何如此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之本性。可他的理智却告诉他,太子应该不是这样的人。恰恰就是因为这点犹豫,他并没有当下便做下定论,命人又查了下去。
  查着查着,就查出了许多端倪来,无数的苗头都指向了赵王和成王。当然整件事里少不了些小鱼小虾兴风作浪,但那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楚王将所有事情放在一起思考,差不多也就将整个事情串联了起来。
  大抵是太子这连着几次的异样表现,惹起了赵王成王两人的猜忌。就如同他之前所想,在这皇宫里没人会无缘无故对人好,定然是有所图谋。那么太子图谋的是什么呢?首先太子没有儿子,自己的身体也一天天衰弱下去,如今除了承元帝,大抵没有人还会认为太子能诞下子嗣,那么太子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绝后。
  若是普通人没有子嗣传承,没有也就没有了,反正入了皇家宗庙,少不了有香火供奉。可太子不是寻常人,他是大齐未来的储君,承元帝有多执拗,众人皆知,于是理所应当的成王和赵王便认为太子起了想过继的想法。
  那么成王和赵王便面临了一个问题,太子一旦过继,还有他们的什么戏唱呢?所以他们急了,两人联手布了这个局。
  就如同九娘所想一样,按常理来说成王和赵王不会如此做的,他们只会极力去避免这件事的发生,更不用说如此大张旗鼓的宣扬出来,因为承元帝一旦真的动了这个心思,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
  可这两人大抵也是知道的,有些事情不是想能避免就能避免的,于是他们反倒其行了,先下手为强将此事宣扬了出来,将太子楚王架在了火上烤。
  当然他们也是在赌,赌承元帝在太子事上的执拗,也在赌承元帝的猜忌心。
  九娘作为一个枕边人都能想到的事情,承元帝又怎么可能会想不到,他当然不会认为这件事是太子主导的。楚王因救太子而失了一双腿,众人皆知,若是楚王动了什么心思,特意在太子耳边说了什么,说不准太子真会心软的如他所愿。
  于是,楚王便成了一个居心叵测、意图迷惑太子之人,以承元帝对太子的重视,又怎么会坐视不管?!
  所以这个局首先便将楚王给坑了,且坑得不轻。
  当然还不止如此,不管太子有没有过继的想法,这事情还没怎么着,就被宣扬的人尽皆知,哪怕太子为人再怎么平和,也不免会多想。难道他就不会想整件事是由楚王所谋划,为的目的就是让他骑虎难下,将楚王府的嫡长子过继过来?
  离间计,手段虽然老套,但只要管用就好。
  一旦太子和楚王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过继之事自然不了了之,就算仍有波澜,但也给了赵王成王很多回转的余地。
  可谓是一举数得。
  楚王和赵王成王斗智斗勇多年,还是第一次吃了这样的闷亏,被泼了一大盆子脏水在身上,且有冤无处诉。
  前日承元帝将楚王叫进宫,找了个由头斥责了他一顿,看似是为了其他事,实则楚王十分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两日他正和属下忙着尽力想将这次的危机化去,却没想到九娘听说了流言,又闹腾了这么一出。
  听完楚王的分析和讲诉,九娘满脸羞愧。
  “我之所以让下面人将这件事瞒着你,不过是怕你会多想,想等事情罢了再与你说,哪知你还是知道了。而你,居然不信任本王。”楚王指控道。
  九娘早就心虚的不得了,觉得自己居然会那么愚蠢,竟然中了别人的计,可让她开口与楚王道歉,她又觉得心里有一口气顺不下来。
  实在不能怨她,若不是他瞒着自己,自己又怎么会胡思乱想?!还有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