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长子媳妇儿也难做,家里兄弟少还好说,一旦兄弟姐妹多,简直就是没完没了地操持各种婚嫁了,想想都觉得头大。
  所以叶妈最中意的女婿人选是家宅人不多的,最好不是独子也不是长子,结婚了小两口儿能分家单独过自己小日子的那种。
  不过谁也不知道命运会是怎样的,叶妈最常听人说的就是姻缘都是人的命,甭管之前想的有多美,遇到了那个人,你就跟倒霉催的似的,也不知道怎么地就嫁到了人家去了。
  即便是后面会后悔呀,觉得日子难过呀,这都是你的命。
  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儿,可是叶妈还是想要挣扎一下,给自己闺女找个能过的去的。
  当然,老三媳妇儿也是一样的。
  叶妈对于儿媳妇的要求不太高,能好好儿过日子就成。
  叶念国十分赞同叶妈的态度,觉得妹夫的人选的确要好好儿找,不能马虎大意,这关乎她的一辈子,所以马虎不得。
  社会就这样,虽然可以离婚,可是离婚了真过的女人真的不多就对了。
  得了儿子的支持,叶妈更有底气了,她的儿子虽然书念的多,也没有给性子念的迂腐不通人情了,反而是更通透了。叶妈很骄傲就对了。
  叶念国:……
  反正在他妈眼里,他就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总之是什么都好就对了。
  叶念国也在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随着这几个月下来,叶念国的建工队名声在外,已经不是他找活儿了,而是活儿找他们了。
  叶念国也迅速地将那种单纯地卖苦力地活儿给排除出去了,反而是找点儿高端的活儿来做,虽然价格不低,可还是不少人来找他们的。叶念国想起吊顶的活儿,就是用那种带着亮色的塑料来弄,最后编制出一朵大花儿来的那种。
  这个活儿可算是为难了队里的男人们了,对于他们来说,宁愿去干辛苦活儿也不愿意弄这个呀,可惜的是,叶念国说了,这个更挣钱,大家没辙,为了钱,大家拆了一套贵的要死,稍不小心就会拉断的东西不停地练习,不停地练习,直到叶念国点头了这才算是完了。
  积累了点儿财富之后,叶念国已经在琢磨转型了,吊顶这就是他们开始转型的起始。
  叶老三有些琢磨不明白大哥的心思,明明这活儿他们做的已经很纯熟了,挣的也不老少了,单单是叶老三自己怀里就揣着两百多的巨款了呀,大哥挣的肯定更多,他们私下讨论过,觉得大哥手里头最起码地能有上千元的巨款了。
  可是大哥为啥要这么做呢?
  不只是叶老三想不明白,同行的人们也想不明白呀。
  好在叶念国是个很开明的人,一点儿也不愿意勉强人,愿意跟着自己干的就继续,不愿意的他还真不勉强的就对了。
  当下立即地就有三个人退出去了,不过都是家里穷点儿,可根正苗红的那种,当初跑出来卖这力气也实在是家里穷的过不下去了,所以想着出来挣点儿是点儿,走投无路的那种。
  现如今家里有四五百的存款了,实在是不愿意再受那份儿辛苦钱了,叶念国倒也不勉强,由着人家去吧。
  好聚好散,离了谁日子还就不过了呢?
  叶老三看着这三人直骂娘,他们可没自己个儿说的那么磊落就对了,不过是瞧不上现如今挣的那点儿小钱儿,想要自立门户而已,说的那么好听,多好笑!
  当初跟着大哥后头学技术,学本事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呢?
  “行了,和气生财,记住他们了就得了,以后少往来呗,年轻人呀,路还长着呢。”
  叶念国也不是真的豁达,而是不想跟这些人计较,没得意思,他比谁都知道这一样到底有多难做,里头的水太混了,如果不是他让出了不少的利润,哪儿会有这么好的事儿净找到他头上了呢?
  如今他去开拓另一个市场,也是因为懒得和这些人勾心斗角的,自己去挣点儿轻松的活儿,瞧着不起眼,可并不见得就不挣钱。
  什么时候,人们在吃穿住行上都愿意花钱的。
  叶念国言传身教,告诉叶老三。
  叶老三虽然不觉得大哥说的都是对的,可在这一点上也是点头赞同的。
  他自己不乐意过很辛苦的生活,所以这个家得需要一个能撑起来的人,很显然,他觉得老三就有这个潜质的。
  虽然还没有自主意识,可是叶老三对于新鲜的东西,对于外面的世界是很好奇的,所以叶念国也愿意教导他,等再过上几年,情况好转了他就能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了,见过了广博的世界之后,到时候再说其他的呗。
  三兄弟各自地能有点儿事情做,能养活自己的家,叶念国觉得这就可以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县城开始流行起了吊顶子,这股风潮很快地就从县城流传到了各大公社呀,乡村的,有个专门生产这个的塑料厂也因此地起死回生,产品火的不得了了,想要产品就得排队,也是惹的不少人眼红不已就对了。
  叶念国的生意慢慢地就好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也是发现了,其实做这个没那么辛苦还更赚钱,的确是他们短视了。
  再想想那几个还在外头卖苦力的,优越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之后叶念国手头上算是有了一批稳定的队伍,人员虽然也会流动,可是老班底,知道他底细和厉害的却不会走。
  有了好东西,自家当然也得用上呀,叶念国给他家的老房子收拾了一通,让全村人都羡慕了。
  老房子想要重盖呀,翻修的是不容易的,可是吊个顶的话花费应该还是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的吧?叶念国当然不会赚村里人的钱了,成本价给他们了,的确是不贵的。
  大家也不会是每个房间都吊顶的,只要堂屋就好了呀,这样的话花费更少了,速度也很快,这么一下午的功夫,已经有三五家地完成了。
  这到了年下,正是他们活儿多,赚钱的时候呢,谁家不愿意敞亮地过个年呢?
  “你瞧,这就是不理性的消费了,可是人们愿意为这种不理性的消费买单,这就是咱们挣钱的机会了。”
  三五天的光景,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之外,十多个人基本上就没闲着的功夫,全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吊了个顶,成本价。然后就是村里人的亲戚们家了,总得瞧着我是你大姑呀,我是你小哥的岳家便宜点儿吧?
  这样的生意叶念国也做,态度很好,一点儿也不拌蒜,市场也有了,让叶老三对着自家大哥佩服的简直是五体投地,还能这样么?
  原本他们是要回来休息的,可是这样一来,一直从腊月二十三忙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小年了才算是解散了。
  大家怀里揣着钱票,还有叶念国发的福利高高兴兴地家去了。年货大礼包,米面油之外,糖果呀,烟酒呀,干果这些的,都是常见的,可不一定每家过年都会买的。有了这些东西,至少能让大家伙儿过个像样的年就对了。
  都是实在玩意儿,谁还会嫌弃不成了?所以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地走了。
  叶念国带回家的也是这些东西,叶妈今年给亲戚家备的也是这些。不过是量多量少的问题,她娘家也早都年前邮寄走了。
  两个儿媳妇家的量是一样的,这种时候叶妈是最会一碗水端平的,也不藏着遮着,大大方方地让两个儿媳妇参与进来,你们想家想要什么自己选。
  吴曼青家里也不缺粮食吃,索性地就来点儿油,各样的干活多来点儿。
  桃红家里是农村的,从小就知道饿肚子的感受,所以都是米面油,稍微要了点儿糖果,想着回去给几个弟弟妹妹甜甜嘴儿,尤其是最小的两个妹妹,她后妈对着闺女还蛮刻薄的,哪怕是亲生闺女也是一样的。
  所以就权当是她这个当姐姐的给妹妹的吧。
  这些事情叶念国往年不会参合,今年也是一样,叶老二反倒是兴致勃勃地瞧了一圈儿媳妇儿都选了些什么东西,大嫂选了些什么,然后说给了叶念国,叶老三两人听。
  叶念国:……
  叶老三:……
  并不是很想知道。
  一年忙到头了,就想要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懒上几天,想要睡到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不像叶老二,基本上作息已经养成了,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都是固定的。
  虽然也是有些羡慕大哥和三弟的,可是到点儿他就睡不着了呀,躺着也是累的,索性还不如起床呢。
  叶念国很少出去应酬,家里来客人了也是老二和老三在应付。
  初五过了之后他索性地和吴曼青俩回县城去了,虽然吴曼青不需要回娘家住,可回去逛逛亲戚们还是需要的,所以这俩人走了,叶妈也觉得清闲了好多。
  因为叶念国在家的话,每天都有人来找他问话,还要不要人呀?需要人手的时候记得我呀,咱们是什么交情了,我干活那可是利落的很,总之是家里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叶妈索性地由着儿子去县城了。
  叶小妹和志红俩也觉得这样好,不然的话家里的地基本上就没有干净的时候,一直要扫地,一直要收拾杯子碗碟的,累也累死了。
  人家明明过年就是玩儿呀,休息的,到她们了就是一直不停地端茶倒水,谁高兴过年呀?
  真没劲!
  吴家对于叶念国,吴曼青的到来自然是欢迎的很,这县城不大,有点儿新鲜事儿自然是传的到处都是,叶念国在做什么,基本上一中的老师都知道的,大家都说这人有本事,吴家的姑娘好福气之类的。
  当然也有酸言酸语的觉得吴曼青配不上叶念国的,吴妈妈气死了,她闺女哪儿不好了?铁饭碗,挣着工资养活着自己呢,怎么就配不上了?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吴妈妈很关系闺女女婿的关系好不好这些的。
  吴曼青觉得挺好笑的,人呀,真奇怪!
  当初她结婚时那些人是怎么说的?现在呢?不过她已经学会不去计较这些了,跟着叶念国生活了这么久,她已经学会豁达了,不会计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