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校食堂到今天都没建起来; 传说中的高中部也没个影子。

  据说; 又是据说,因为国家要缩减财政; 不少基建项目都中途喊停,钢铁厂职工子弟中学升级计划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浪潮中被迫搁浅。

  林母不明所以,见女儿不愿意回家吃饭; 非得要待在学校里头,还以为她上了初三; 总算知道要发愤图强; 顿时吾心甚慰。

  自家条件有限; 当然不能跟别家的孩子一样; 还专门请个保姆伺候。不过每天早起煮好米饭; 炒上两个菜; 然后用保温饭桶装好让孩子带到学校吃,她还是能做到的。

  现在林家两个电饭锅; 何半仙买的那个也叫苏木给拎上来了。

  一个煮饭; 另一个专门焖冻肉冻翅尖冻鸡爪。

  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减少人民的恐慌情绪; 特地调了几大卡车的冷冻肉类全市大抛售,价格还是涨价前的一块五。

  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老百姓最欢迎。

  要不是家里没冰箱,林母又还是更中意新鲜肉类; 她真想买上几大袋子存起来慢慢吃。

  等米饭跟炖菜熟的时间,林母在煤炉上支个锅炒菜,完了起锅直接装两个大保温饭桶,每个桶里头的菜色还不一样。

  这样两个孩子带到学校里头去,中午分一桶,晚上分一桶,饭菜不用二次打开保温效果好,孩子吃了还不容易厌烦。

  这事儿叫其他学生家长知道了,也有样学样。不说每天来回四趟就为了吃饭浪费时间,光这天一日日地冷下去,叫孩子家里学校的反复折腾,身体也吃不消啊。

  于是,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学校里头自带保温饭桶吃饭的学生越来越多。

  一开始学校还说教室是学习的地方,不允许在教室里头吃饭。后来校长叫钢铁厂的职工堵了两回办公室,只得捏着鼻子默认。

  “照我说,领导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学校一不建食堂,二不让卖小吃的在校门口摆摊,还不许我们自力更生啊。”

  于兰打开自己的饭桶看了眼菜色,春满大地,毫不犹豫地催促陈乐,“中午先吃你的,扛饿。”

  他俩跟林蕊苏木学的,一次只开一个保温桶,这样中午晚上都能吃上热乎饭菜。

  陈家的饭盒一打开,林蕊和苏木也跟着两眼放光。

  看看,糖醋仔排红烧甲鱼,连汤都是萝卜老鸭汤

  林蕊跟苏木毫不犹豫地一人一块排骨。

  “拿走拿走,你们吃,分点儿蒜泥茼蒿给我就成。”陈乐龇牙咧嘴。

  他正愁他奶奶天天给他变着花样大补呢。他现在看到菜叶子都两眼发光。他馋他想吃。

  因为过够了苦日子的他奶奶坚信只有肉才养人,蔬菜那都是草,人穷狠了才跟畜生抢吃的。

  桌边的其他人集体咂嘴,啧啧,瞧瞧这剥削阶级的苦恼哟,听着就想让人揍他。

  陈乐愤愤不平“你们自己试试,让你们过一个月,哦不,一个礼拜你们就想饿死算了。哎,林蕊,你明天给我带瓶子萝卜干啊。就你外婆晒的那种。我就指望着它下鱼汤呢。”

  没错,说起来真是心中泪流成河。他每天下晚自习回家还有一大碗鲫鱼汤在等着他。

  他奶奶坚信鲫鱼汤补脑子

  他觉得再补下去,他自己要先变成鱼脑子了。

  桌边的人集体笑喷。

  于兰一本正经“什么时候全国人民都能体会你的痛苦,什么时候我国就实现小康社会了。”

  林蕊又夹了筷子甲鱼放进嘴里,吃完了才表达疑惑“你奶奶这样,你妈不管”

  照理说陈乐的母亲也算是家庭优渥没吃过大苦的人,不至于这样寡怕了。

  于兰挤眉弄眼,揶揄道“你妈要升省行了。”

  “什么啊,我妈她天天忙着吸储的事儿,连家都顾不上。”

  现在上头给下面每个支行都下达了吸储的死命令,完不成定额全都要大会点名批评做检讨。

  “可是利率都提成那样了,还是没什么人肯存钱。我妈把我储蓄罐里头的零钱都给存上了。”

  林蕊乐不可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的就是点点滴滴的支持啊”

  陈乐决定无视她,他总觉得这人是在嘲笑自己。

  少年往嘴里头扒着饭,突发奇想“我们这么多人都买保温桶,外头该不会传保温饭桶也涨价”

  “已经涨了。”于兰愤愤不平,“现在买饭桶都得凭户口本,一家几口人都有定量。”

  眼下人心惶惶。

  江州因为地处江南,即使寒冬腊月也不会断了新鲜蔬菜,所以从来没有储备大白菜过冬的习俗。况且就是做腌制品,也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了腊月开了春,什么都有了。

  可是现在,才进十月份,菜场上大白菜一被拖进来,就叫人抢了个精光。据说天子脚下的北京人民都动起来了,他们一定要紧跟脚步。

  林蕊目瞪口呆“人家有储藏大白菜的传统啊,我们买了放哪儿就现在的气温,没几天就烂了”

  “等着,腌菜缸马上也会被各种抢。”陈乐表情凝重,“这场物价闯关失败了,如果后面控制不住,会出乱子的。”

  周围的同学顿时连吃饭都不香了,全都愁眉苦脸,担忧国家经济形势会受到影响。

  林蕊默默地分了块红焖鸡翅给苏木。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分外强烈地感受到她与这个时代存在的隔阂。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这个世界中分外显著。

  即使在田头劳作,农民们都会就大喇叭里头的时事新闻发表一通感慨。更别说到了校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针砭时弊,谁都能对时事说上两句。

  林蕊羞愧,上辈子她究竟有多久没看过新闻联播了大概从她专注电脑开始,电视跟报纸以及杂志就与她绝缘了。

  她还记得大学舍友调侃过,他们生活的时代,除了当官的跟做生意的,谁都不会关心领导班子到底换没换。

  不是闲谈莫论国事,而是连论都懒得论。

  “林蕊,跟你说话呢,你发什么呆啊。”于兰给她夹了筷子鸭肉,好奇地问,“你真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啊”林蕊愣了下,旋即愁眉苦脸,“我姐非要我参加。”

  于兰同情地看着她“你可真惨,有个大学生姐姐。”

  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叫人时刻都不能松懈。

  陈乐心有余悸戚戚焉,连连点头“就是,我妈成天拿我表哥说我。”

  他比林蕊更惨,因为林蕊那好歹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再比较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他妈可跟自己的嫂子较着劲儿。这副厂长丈夫比不过人家的将军老公,儿子总不能也始终叫人家压一头。

  谁让他表哥平日里吊儿郎当,一到关键时候就发威,高考居然直接放卫星考上了江州大学,简直逼得他无路可走。

  陈乐指望跟林蕊报团取暖,奈何林蕊现在根本听不得人家提起孙泽,只期望这位大爷老实躺在床上坚决别动弹就好。

  礼拜六下午放学,苏木骑着车驮林蕊回家。刚到筒子楼前头,她就听见有人有气无力地喊“蕊蕊”

  那拖腔拖调的哭腔,那萧索寂寥的背影,吓得林蕊直接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她揉着快成八瓣的屁股拒绝三连“有话好商量,这就是韭菜的最后一茬,你不跑割的肯定就是你。”

  苏木赶紧停下车,扶林蕊起来,试图跟提前退场的大哥讲道理“这又不是我们强迫你的,脚长在你身上,走不走还不是你自己拍的板”

  王大军无比悲愤“我自己走的不是你们套我麻袋把我给绑上的车啊。”

  俩小孩这时候才看清控诉者的脸,顿时惊讶“哎,大军哥,你怎么成这样了”

  短短一个礼拜的功夫,王大军直接瘦了有差不多十斤,简直脱胎换骨,身上的那股子小忧郁的矫情范儿都快赶上酷爱各种凹造型的孙泽了。

  王大军欲哭无泪“你俩好意思说啊大军哥平常亏待你们啦,哪次买冰棍忘了你俩的。你俩倒好了,都对我做了什么”

  都是白眼狼,好意思嘞,愣是装傻卖呆把他给骗进了巷子里头,叫他直接被套了麻袋。

  整整七天啊,哦不,是七天连八晚上,他过的是什么日子他跟着上山收货都快累死了

  什么山核桃山枣子还有板栗,收个没完没了。他跟着在山里头转悠,差点儿没一脚踩空,活活把自己给摔死。

  林蕊看着王大军凹陷的面颊,心里头怪不落忍的,又嫌弃他一个大老爷儿们还叨叨个没完,听得人耳根子疼。

  她赶紧转移话题“大军哥,你头上的缝线还没拆。”

  王大军愈发泪流成河“你说你俩良心过的去吗我头上还顶着这么大一口子呢”

  这几天什么清理伤口换药都不可能,就连纱布要掉了都得用透明胶带贴着。

  苏木没好气“你头上的口子是我们给划的没蕊蕊的话,说不定你在巷子里头被打死了都没人知道。”

  王大军瞪眼“你个小把戏就不能想我点儿好的”

  “走啦走啦。”林蕊出来劝和,“趁着我妈还没下班,赶紧去厂里头把线给拆了。”

  王大军还想再说什么,愣是被两个孩子直接推着往前走。

  他要开口,苏木就说让他坐自行车后座,驮着他去钢铁厂。

  王大军自诩是个大哥,哪里能真欺负弟弟妹妹,只好捏着鼻子听俩孩子使唤,跟着一路气鼓鼓地直奔钢铁厂医务室。

  林母正准备换衣服下班呢,见到女儿跟苏木,顿时笑了“怎么啦,饿了今天妈让食堂的郝师傅帮忙留了带鱼。回家就给你们做好吃的。”

  “妈,你先给他把线拆了。”林蕊伸手示意被直接无视掉的王大军。

  林母眼睛珠子在表情幽怨的年轻人脸上转了两转才认出来“哎哟,大军,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搁在大街上一打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