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斤。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打击抓住致富新机遇的农民们。

  毕竟,上海消耗不掉毛蚶,还可以往江浙乃至山东、福建等地销售。挣的钱即使少一些,可毛蚶贮备量大,纯天然野生的,不存在养殖成本问题,还是有赚头的。

  根生叔叔年前回了趟家里头拿钱准备大干一场,因为春节是销售旺季。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随即而来的“甲肝”大爆发,却让毛蚶被钉上了耻辱柱。

  当时上海所有的医院全部一床难求,到处都是甲肝病人。江浙以及山东、福建等吃过这些受污染毛蚶的地方,同样甲肝病毒肆虐。

  就连江州钢铁厂也难以幸免,那段时间,郑大夫忙得不可开交。

  政府下令禁止毛蚶销售,四处都在查抄毛蚶商贩。根生叔叔还在外头躲了好几个月,生怕被抓。

  林蕊瞠目结舌,这点儿背的,真是命里头无财。

  “你忘了,上个学期你们学校发通知说不让吃毛蚶,给你们天天喝板蓝根。这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啦。”林母摇头,又教育女儿,“你以为做生意就肯定挣钱有人赚就有人亏。”

  根生叔叔运气不好,头回做生意就输了个底朝天。让原本就够呛的家境愈发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这件事,也许他也不会在计生干部堵上门的时候,那么激烈又极端。

  有的人像坛子,好像能够源源不断吸收生活给予他的一切,从高处跌下来依然若无其事。

  直到突然间崩溃的瞬间,旁边人还难以相信,好端端的,他为什么要这样。

  压垮骆驼的好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可其实在此之前,骆驼就已经到了倒下的边缘。

  “但是他对芬妮不好。”林蕊撅着嘴巴,决定还是要批判根生叔叔,“他根本就不把芬妮当自己的女儿。”

  哪有真爱孩子的父母会把女儿逼到这份上。

  林母拽拽女儿的小辫子,笑了起来“你知道芬妮一学期的学费多少吗三十块钱,不包括平常买笔买本子花的钱。你知道整个港镇有多少人小学毕业就不上学吗”

  林蕊抬起头,呆呆地看着母亲,傻乎乎地问了一句“小学毕业能干什么啊”

  “下田干活,跟着大人出去打工。”林母摸摸女儿的脑袋,微微叹气,“蕊蕊,好与不好,要看是在什么环境下。有一万给一百是大方,可有一百给十块也绝对不是小气。”

  桂芬嫂嫂的确指望大女儿掏钱给丈夫付医药费,但她也没有强迫春妮。

  镇上厂里头上班的姑娘,有不少人根本见不到工资。因为发工资的时候,父母直接就把钱拿走了。

  林蕊听得目瞪口呆,完全想象不能。这是1988年啊,又不是1888年,竟然还有这种事。

  “乡下赡养父母一般认为是儿子的事。像你外公外婆,就是舅舅舅妈在养。女儿成家之前挣的钱,多半默认是回报父母多年养育之恩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女儿出门,父母也是要出嫁妆的。”

  她当年上医专的时候,还不是想办法省下口粮捎回家么。

  闹饥荒,家里人都饿得身上浮肿了,她能光自己吃饱了不管不管娘老子跟弟弟还有老太

  就是毕业后分到钢铁厂医务室工作,因为厂里头相对待遇好,她每个月十八块钱的工资,自己只留五块钱零花,剩下的全都送回家。

  林蕊难以置信“五块钱怎么够花啊”

  “当时生产队的整壮劳力,比方说像你外公,挣一天的工分也拿不到一毛钱。天天累死累活,一年下来的收入还比不上家里头鸡婆生蛋卖的钱多。”

  可惜就连那两只指望着下蛋换盐的鸡,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

  大人孩子常年饱一顿饥一餐,个个都面黄肌瘦。

  林母叹气“要不是家里头支持,我能上医专,能跳出农门”

  没有家里拼了命地托关系找门路,她一个没根基的农家女又怎么能留在江州城效益最好的国营大厂

  那个时候,要是钢铁厂不要她,她就要回港镇公社卫生院了。

  “你根生叔叔的爸爸,也就是你大爷爷,早几年走的那位。你小时候老上人家去吃菱角米。他以前不是在城里头拖板车么,认识些人。钢铁厂的关系,就是他牵的线。”

  林蕊瞪大了眼睛。

  不是,那个,郑大夫不是跟根生叔叔指过娃娃亲嚒。老太看不上根生,鼓动她妈出去上中专的。

  可如果郑大夫被分到港镇公社卫生院工作去了,这婚事还是能成啊。

  陈家为什么还要将郑大夫给推出去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林母微笑着摸女儿的脑袋,柔声道“蕊蕊,这世上的好人要比你想象中的多。有人会愿意在你难的时候,帮忙搭把手的。”

  一九五九年,她从郑家村出发去城里上中专的一大早,是陈家大妈摸黑起身给她烙的饼子让她带着路上吃。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大妈从自家人牙齿缝里头省下来的吃食,攒着留给了她。怕她在学校日子清苦,吃不好。

  陈家人傻吗他们想不到她出去读书当了城里人很可能就不会再回村里头吗当然不是。

  只是事关孩子的前程,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地帮助她,好让她越过越好。

  “蕊蕊,你以后看到什么人什么事的时候,别急着在心里头给人定罪,得先问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世上,好与坏都是相对的,没有人色色齐全。”

  林蕊觉得根生就是命好,摊上了乐善好施的父母,偏偏父母又走得早,结果恩惠全落在他头上了。

  她跟绞股糖似的,赖在母亲的胳膊上,一个劲儿哼哼唧唧,坚决不肯承认她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反正根生叔叔没能耐负担这么多孩子的生活,就不该再养小儿子。

  林母叹了口气“一罚就是三千块,年前年后两个价,上下嘴皮翻翻的事情,哪条国法规定的到底合不合法合不合理,还要两说呢。”

  想要儿子还是女儿,其实是每个人的自由。人总有喜恶,只要不是为了生儿子打掉或者抛弃忽视虐待女儿,在她看来,都谈不上罪大恶极。

  难不成只能喜欢女儿才对,喜欢儿子就不应该

  超生罚款更是说不清楚。

  林蕊点头,呃,的确是本烂账。

  二十五年后放开二胎政策,还有媒体追问社会抚养费的去向。

  其实也是明知故问。林蕊就不相信,记者们难道是活在真空中,对这种事心里头没有丁点儿数

  但是她依然不放弃批评芬妮的父母“对,理论上人是有生孩子的自由。不过根生叔叔家已经这样了,完全不该再生。”

  “这样是哪样什么样的才该生孩子啊。”林母摸着女儿的头发,“要是真这样算的话,咱们家没小洋楼也不开小汽车,你跟你姐还得睡上下铺,上厕所都要出门。我跟你爸啊,才真是一个都不该生呢。”

  不仅现在他们家,往前倒推几十年,什么抗日、内战、,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谁家都不该生孩子。

  大人都养不活自己了,还生什么孩子。

  真这样,早就亡了。

  穷日子有穷过法,富日子有富讲究。

  要是没那三千块钱飞来横祸,人家怎么就过不下去。

  林蕊被郑大夫给彻底绕晕了。

  她不知道的是,因为计划生育的高压政策,郑大夫不少在妇产科工作的朋友被逼无奈给不愿意流产的女性强行做手术,心里头相当不痛快。

  妇产科的老主任四处抱怨,当了一辈子的医生,从来都是迎宝宝来,一家人欢天喜地。临到快退休了,竟然要做杀生的勾当。

  在这种背景下,郑大夫怎么可能心平气和。

  林蕊放弃跟她妈讨论当下的政策,说这些虚的没意义。

  她只盯着陈家父母不放“那他们也不该在这时候要孩子。芬妮上初三呢。”

  林母贴着小女儿,跟她咬耳朵“你桂芬婶婶是意外怀上的。”

  此时农村妇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营养各方面普遍跟不上,不少人不到四十岁就绝经了。

  桂芬婶婶近小两年的时间都月经量减少,个月才来一次,她都以为自己绝经了,还特地趁着林母回家的时候问了次,当时检查也是没怀孕。

  否则,在一胎上环,二胎结扎的硬性要求下,她怎么还没被拖上手术台。

  因为她已经被默认是非育龄期妇女。

  等到大半年后,她的肚子渐渐大起来,才发现不对劲。

  肚里头的孩子都会动了,又是老来得子,让她打掉,她哪里还舍得。

  “好了,跟你说这个干嘛。”林母拍拍女儿的脑袋,“凡事都别想当然,多想想人家的难处。”

  林蕊嘟嘴“她说什么你都信,说不定她是看你心软骗你的呢。”

  “蕊蕊。”林母放沉了面色,严肃道,“你要记住一个道理,没有十成的证据,永远不要轻易给别人定罪。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冤枉。谁也不想手心向人。”

  林蕊愣住了,说不出来话。

  林母怕吓到女儿,又放柔了声音“行了,咱们不说这些,下车,到家了。”

  林蕊立刻跳起来赶紧甩甩脑袋。这些弯弯绕的事情听得她头晕。

  她觉得自己有点儿傻,跟她妈讨论陈家人的事情做什么。

  不对,重点问题难道不是根生夫妻没准备医药费,推出芬妮挡在前头,自己装死吗

  算了,跟郑大夫扯这些是扯不清的。

  她才懒得管别人的家务事,她还有正经工作要办。

  必须得说服干爷爷拿出秘药投入临床试验

  能不能长期稳定发大财就看这一招了。

  林蕊扯着嗓子喊苏木“快,咱们去找你师父。”

  作者有话要说  1973年曾经短暂恢复过考试选拔大学生,但是后来出了白卷英雄张铁生事件,考试成绩被取消,依然推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