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的,以后再说。反正他没贪污。

  民以食为天,国家还短缺粮食嘞,他想办法从地里头多刨出点儿吃的总没错吧。

  郝教授点点头,询问农科站的关站长,关于港镇大棚蔬菜的种植情况。

  他怕对方没准备,在领导面前露怯,好心地提点“你大概说说主要种了哪些品种就行。”

  不想关站长肚子里头就是一本港镇农牧渔林的说明书,大到全镇农业用地面积,小到哪个村那户人家大棚里头种了什么菜,他都一清二楚。

  他甚至连去年到今年,江州菜市上各种蔬菜、鱼类还有主要水果的价格变化都能准确地报出来。

  林蕊下意识的靠在她姐身上,防止自己当场跪。

  妈呀,这都什么奇葩,完全脱离了她对人类的认知。

  林鑫点妹妹的脑袋,压低声音“你以为种田种地就不需要学习要学的东西多了去。”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是谁都能当状元的吗

  郝教授显然也非常满意关站长的表现,不时点头,最后甚至惋惜“你已经工作了,不然我倒是很愿意收你这个研究生的。”

  关站长的脸一下子就涨得通红,不好意思道“我文化水平低,才读函授大专呢。”

  他不好意思告诉教授,他高中复读了三年,最后一次连预考都没过。实在是逼得没办法,才安下心回乡务农。

  不过高中生在港镇也算是知识分子了,所以他才能一路做到镇农科站站长的位置。

  虽然整个农科站,也就是他一个人算正式职工。

  郝教授好奇道“你怎么不读个电大或者夜大啊。我看你们县里头搞得不错,市里头还树典型了。”

  “电大里头基本上没有农业方面的课程。”关站长颇为苦恼,“现在我们最需要的能立刻派上用场的技术。”

  诗词歌赋固然好,他听了一节唐诗宋词,激动得都要哭了。可是回家之后,他在工作上碰到的难题还是没办法解决。

  郝教授点点头“这样啊,农大那边倒是有培训班。具体怎么报名,你留个办公室电话给我,回头我问了再打给你。”

  关站长大喜过望,整张脸都亮了。

  林蕊在旁边插嘴“这个培训班什么时候上课啊”

  “晚上,放心,不耽误正常工作时间。”

  这下子,不用林蕊点出来,周教授先嘲笑顾头不顾脚的丈夫。

  晚上去农大上课,关站长怎么来回港镇可不是城里,天黑之后没有公交车的。

  郝教授一拍脑袋,连连道歉“看看,倒是我想当然了,没考虑实际问题。”

  他原本还想着借科协的东风,将下乡正儿八经实践过的研究员跟教师们组织起来,切实针对性地给农民上课。

  现在看来,真是他太理想化,脱离了实际。

  “不妨事。”魏镇长压根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教授,您可真是及时雨。你们这个班办起来,上课人员接送问题我来安排。”

  港镇有公交车站,去上课的人可以乘坐末班车赶去城里头,下课他安排镇上的车子接人。

  反正整个港镇也没的多大。

  去村里头办事,大家可以骑自行车。

  上县城开会,不还有公交车嘛,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

  林蕊觉得这位魏镇长以后应该能往上升一升。

  谁说他没有政治敏锐性,她跟谁急。

  看,市里头组织星期天工程师协会,他就积极响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行动力杠杠的,没话说。

  况且现在的港镇政府班子人心惶惶,他给大家都安排了事情做,大家也就没工夫去想七想八了。

  这年头,不怕领导有想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往上升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啊。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位置越高,对老百姓的影响也越深。

  大海航行靠舵手,这话说的没错。

  重要有人在前面领路,指挥着队伍前进嘛。

  郝教授谈兴上来了,掰着手指头一条条地列大棚种植的注意事项。

  “种菜是最吃肥的。你说你们石家村那户搞了几年大棚蔬菜,今天菜质量明显下降就是这个问题。你光问土地要养分,不给它加进去,土地也要饿死的。”

  郝教授转过头来考林蕊,“你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

  “养蚯蚓啊。”林蕊理所当然,“蚯蚓能够翻土,产生的粪便还能肥地。我舅妈大棚养的蚯蚓差不多已经能出货了。你让他去郑家村问我舅妈买蚯蚓。他现在自己种蚯蚓,肯定来不及。”

  周教授一直欣赏着远处的芦苇花,此刻忍不住放声大笑“你倒是会做生意,你舅妈养的蚯蚓够喂鸡吗”

  “够,蚯蚓长起来快的很。”林蕊眼睛闪闪发亮地看着关站长,“站长,蚯蚓还能喂鱼、当钓鱼的饵料。您要是知道谁有需要,千万打电话去郑家村啊。还有,我舅妈养的鸡基本上是散养模式,农家草鸡蛋,可以大批量供应的哦。”

  这下子,连魏镇长都笑得不行“哎哟,你这丫头,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

  林蕊骄傲地挺起胸膛。

  开玩笑,她们姐妹代表郑家出来,怎么能不好好争取开拓销售市场。

  郝教授笑完了,继续指点关站长大棚蔬菜种植的注意事项“二氧化碳得跟上,补光灯也得有。没光没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不下去。”

  林蕊正被她姐瞪眼,要求她不许老是插嘴的呢。

  闻声,她立刻激动起来,根本不管她姐的压制“二氧化碳我们呼出来的就是二氧化碳啊。”

  魏镇长大笑“我们总不能一直待在大棚里头,那也不够用啊。”

  郑云家的小女儿真有意思,谈起钱来比谁都紧张。

  “我是说小龙虾”林蕊激动得不行,“所有的动物都是吸进去氧气,然后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出来。”

  既然这一大片河滩沙壤土都可以建大棚,为什么小龙虾不可以用大棚养殖呢

  坑塘本质上跟稻田也没多少区别,完全可以用大棚

  她原本害怕大棚里头缺少氧气,小龙虾会很快就闷死。

  既然植物需要二氧化碳,而动物需要氧气,它们完全可以放在一起养啊

  “小龙虾可以在大棚里头养的吧肯定能的,对不对”林蕊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薛副教授,眨也不眨。

  被期待的人叹了口气,苦笑着看郝教授“我去年才开始的实验,数据都没整理出来写论文呢。你这么快就把我的底给兜了。”

  郝教授连连摆手“我可没有啊,我就知道你培育鱼种来着,我可不知道你养小龙虾。”

  林蕊大喜过望,一蹦三尺高“太好了要是大棚养小龙虾的话,那过年也有的吃”

  她抱着姐姐又蹦又跳,高兴得恨不能直接来个空手翻。

  林鑫死死摁住妹妹,这河堤上呢,摔下去有的她好看

  “你先别高兴,之前大棚都是种植物,这些设想还只是理论上成立。具体实行起来,到底是个什么成效,谁也不知道。”

  按照薛副教授的想法,即使搞大棚水产养殖,那也应该选择备受大众欢迎,但秋冬季节短缺的物种。

  这样一来的话,起码省却了打开小龙虾市场需要的成本。

  如果让他选择,大棚套养蔬菜和水产,他会选用鸡头米跟翘嘴红鲌以及田螺混养。

  因为这三者在市面上价格高,一旦养殖成功,销路应该不成问题。

  林蕊可怜兮兮地举起手,虚弱地追问“那能不能正在里头放点儿小龙虾呢那个,沙丁鱼群里头也该有鲶鱼增加鱼群的活性。”

  她的小龙虾多好啊,必须得有姓名。

  少女不知道老人家是什么时候走的。

  但她记得林主席曾经感慨过,他终究没有等到香港回归。

  苏木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没事的,他的一生比人家活几辈子都精彩。”

  少女点了点头,也是。

  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长度,还在高度。

  苏木从口袋中摸了颗糖给她,轻声道“好点没有好点的话咱们开始写作业吧。”

  少女本能地摆手“哎呀,没关系吧,广播剧团不看文化课成绩。”

  苏木平静地看着她,提醒少女“你刚才答应舅太爷,将来要研发芯片。”

  “说什么傻话呢我连芯片长啥样都搞不清楚。”少女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突然间捂住嘴巴,难以置信地看着苏木,“我,我真说了”

  大人们磨不过她,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在实验芡实跟鱼大棚混养的时候,加入小龙虾给鱼当食物。

  林蕊要跳脚“可以喂鱼吃蚯蚓,不能吃我的小龙虾。”

  众人看她上蹦下跳的焦急模样,全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林鑫安慰妹妹“好啦,你的小龙虾在外头不照样活得滋润的很,哪儿有那么容易被吃掉。”

  林蕊哼哼唧唧,反正她的小龙虾得好好娇养着。

  将来,它可是要横扫全国的大宝贝。

  她财迷得很,还想在大棚里头加上牛蛙、螃蟹跟王八,对了,泥鳅跟黄鳝也不要放弃嘛。

  既然水里头能生长这些,那它们在大棚中应该也能活得下去吧。

  “贪多嚼不烂”林鑫戳妹妹的脸,“一样样来,不要凡事都想当然。”

  郝教授笑道“我倒是知道有个地方能养你说的这些,水稻田。这些都能养,而且效果很不错。”

  关站长连连点头“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养殖面积。”

  稻田养泥鳅黄鳝都不稀奇,他现在还会带着儿子去田里头掉黄鳝跟泥鳅呢。

  至于牛蛙,那个好,他亲戚结婚在市里头饭店请客,牛蛙价钱可不低。

  郝教授跟薛副教授指点的差不多了,众人又重新坐回渔船,往郑家村方向赶。

  虽然按照魏镇长的想法,他很愿意在镇上找家饭店好好招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